《红楼梦》中,以人数来说,贾府中的奴脾的人数大大超过主人。主人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奴脾。如果没有奴脾他们就无法生活了。这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奴脾,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主人服务。他们的才智和与才智紧密结合的性格,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1.晴雯的刚烈和聪慧
晴雯原是贾母房中的丫环,是赖大家的买来孝敬贾母的。贾母见其模样出众,言谈敏捷,针线女红均人所不及,特地派给宝玉使唤。原本还有永远留在宝玉身边的想法。她容貌出众,聪慧伶俐,性格刚直爽利,是宝玉心中除了黛玉之外的头号人物。
晴雯的责任感
晴雯忠心耿耿地伺候宝玉,做事又利索道地,贾母阅历深,见识广,看人一直是很准的。
《红楼梦》中,晴雯第一次出场即为宝玉所写“绛芸轩”三字之匾亲自爬高上梯,贴了半天,宝玉回来时还冻得手僵着呢。宝玉忙说:“你手冷,我替你握着。”便伸手拉着晴雯的手,同看门斗上新写的三个字,非常的亲密。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更见晴雯对宝玉的赤胆忠心。贾母见宝玉大雪天出门,特地送他一件雀金呢氅衣,并郑重介绍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谁知宝玉不小心,后襟子上烧了一块,麝月赶快命嬷嬷拿出去请能干织补匠连夜补好,不让老太太知道,结果去了半日,众多裁缝、绣匠、织补匠都不认识这是什么,不敢接活。晴雯正重病卧床,仍狠命咬牙,挣扎着动手补衣,织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好容易补完了,就身不由己倒身睡下了,力尽神危。这件金翠辉煌、碧彩闪烁的异国珍品终于又成全璧。晴雯为帮助宝玉渡过难关,拼命补孔雀裘,是她钟情宝玉之第一事,表现极为突出。
她对宝玉的责任感与袭人不同,比袭人显得单纯。她只知道为宝玉的生活需要服务,尤其是针线生活特别出色,为人勇敢,敢于承事。袭人也仔细照管宝玉的生活,同时还关心着他的心理和思想的发展。
明眼看人,聪明人生的第一要着
晴雯聪慧灵敏,所以目光敏锐尖利。当王夫人查拿、痛斥她:“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晴雯本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心内大异,马上便知有人暗算了她,但已来不及了,很快被赶出,且带着重病回家。
晴雯尽管目光敏锐,但她为人处事,缺乏心机,性格单纯天真,讲话直率。这些都是聪明伶俐所无法弥补的,所以晴雯中了怡红院中一些人的暗算。她还查不出暗算的人是谁,所以晴雯未能在事情的开端就使用自己的眼光,违背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人生原则,她前半句做得极好,而后半句则完全不懂。糊涂的宝玉,不懂如何保护晴雯,他更闹不清是谁在暗算晴雯。
晴雯和宝玉甚至对袭人有怀疑,怀疑是她暗中打了小报告。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便笑着又分辩一通。他们虽然怀疑袭人,但是没有证据。袭人难以自白,因为她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举出反证。实际上,根据袭人的性格,她是不会去打晴雯的小报告的,是那些看不惯和妒忌晴雯的老婆子去反映的。
晴雯怀疑错人,更说明她的言行不知要预防哪些人,她在明处而攻击她的人则在暗处。她与宝玉不防人的性格,吃了大亏。
性格刚烈,疾恶如仇的胜负两面
晴雯的性格极为刚烈,嫉恶如仇,脾气又急,闻名全园。晴雯在绣春囊事件的抄检大观园时的刚烈表现,连自视极高,眼中无人的凤姐也不禁肃然起敬,暗中叫好:那夜的秘密抄检,王善保家的领头挨家搜查,第一个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病重卧床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翻看了众丫环的箱匣,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
王善保家的最后查到晴雯的箱子,晴雯正病卧在床,王家的问:“是谁的?怎么不打开叫搜?”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口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上一倒,将所有之物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顿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哪用急得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她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这次抄检,极不得人心。起因是傻大姐拾到一个香囊,王夫人等先责怪这种下流东西是凤姐的,又怀疑是大观园内丫头们的,王善保家的便调唆生事,主张抄检大观园,并自告奋勇负责此事。凤姐恨她多事,但王夫人说“好”,也只能陪了来。凤姐此时见晴雯煞了王家的威风,且说话锋利尖酸,心中甚喜,却碍着王家的主人邢夫人的脸,忙喝住晴雯。那王善保家的又羞又气,刚要还言,被凤姐制住,要她搜明白了快去别处再搜。晴雯的尖利语言和煞风景的动作,给王夫人和王善保家的这对无事生非的主奴以沉重的而又带着幽默的迎头痛击,杀了无端生事的恶人的威风,令大观园众丫环大快其心。(第七十四回)
晴雯敢于虎须捋毛,当着凤姐的面,大杀抄家队的威风,她的狠劲,令人生畏。所以平儿发现宝玉房中小丫头坠儿偷金镯子,为怕事态扩大,连累众人而隐住不声张,尤其要瞒住晴雯:“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她,她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上来,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晴雯听说了此事,果然气得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宝玉劝她稍忍,先养病再说,她说:“这气如何忍得住?”至次日,晴雯叫小丫头侍候她,先是定儿进来,接着坠儿也蹭进来了,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她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往前凑了几步,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从枕边拿起一支青细长簪来,向她手上乱戳,又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得乱喊。麝月忙拉开,按着晴雯躺下道:“你才出了汗,又作死!等你好了,要打多少打不得?这会子闹什么!”晴雯脾气素急,又嫉恶如仇,马上便自作主张地命人将坠儿母亲喊来,将她赶出怡红院。晴雯这样做,承担了风险,但她为了怡红院的声誉与安全,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付不长进的人的破坏,因为此类人往往是吃硬不吃软的,警告劝说也是没有用的,也只有雷厉风行,给以严厉打击,才能维护好的风气。
晴雯不肯受人欺侮,哪怕主子也不行。主人分衣物给下人,如果分得不平等,她说:“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第三十七回)她不肯拾人牙慧,不怕冲撞太太,这样的心气和胆量,是大观园内外众丫环中绝无仅有的。
另一次,宝玉被贾政逼着读书,宝玉在限期内完不成任务,他只好挑灯夜读,累着一房丫环们都不能睡。袭人等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倦起来,前仰后合,晴雯骂道:“这些小蹄子们,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个腔调儿了。再这么着,我拿针扎你们两下子!”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个小丫头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却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她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她一下子,遂哭着央说。“好姐姐!我再不敢了!”众人都笑起来。便在此时,只听春燕、秋纹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道:“不好了!一个人打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说,忙问:“在哪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个主意,好脱此难;忽然碰着这一惊,便急中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吓着了。”这话正中宝玉下怀。于是叫起上夜的来,打着灯笼,各处搜寻,晴雯和秋纹二人又出去要药去,故意闹的众人皆知宝玉着了惊,吓病了。晴雯的聪慧和善于机变,帮助宝玉过了一个难关。
之所以王夫人、凤姐和王善保家的带有敌意的眼光要牢牢地注射在晴雯的身上,是因为这位心比天高的少女确也非常任性,有时忘乎所以,竟忘了自己的“下贱”身份。典型的事件有两例。一次是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宝玉正因与黛玉一起的端阳之筵无兴而散,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偏偏晴雯上来换衣裳,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叹道:“蠢材,蠢材!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情绪本来不好,晴雯从不知道察言观色,反粗心做事引起宝玉不快——他毕竟脾气好,只是咕了几句,而且批评的话也颇在正路上,“自己当家立业”一语也颇有以后与她结合并让她当家的深意,哪知晴雯连主人夹着多层次美意的批评也听不进去,反而发火,而且扩大事态,马上将争吵引至极端,讲到“断绝关系”上去了。难怪宝玉听了这些话,气得浑身乱颤,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横竖有散的日子!”袭人听见,忙赶过来劝宝玉,晴雯反而冷笑讥讽袭人,袭人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又见宝玉已经气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自然是指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躁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袭人羞得脸紫涨起来,想想原是自己把话说错了,宝玉一面说道:“你们气不忿,我明日偏抬举她。”袭人忙拉了宝玉的手道:“她是一个糊涂人,你和她纷争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日是怎么了?”
晴雯冷笑道:“我原是糊涂人,哪里配和我说话!我不过奴才罢咧!”袭人好意劝说,又再三退让,息事宁人,哪想到晴雯步步紧逼,逼得袭人已无退路,她只好说:“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还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犯不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么吵得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究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
晴雯的无理取闹逼得宝玉马上要打发晴雯出去,晴雯此时不觉越伤心起来,含泪说道:“我为什么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去,也不能够的。”宝玉道。“我何曾经过这样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罢。”说着,站起来就要走。晴雯这样与宝玉寻衅争吵,的确太过分了。袭人连忙回身拦住他并赔笑相劝也劝不住,这下晴雯也急了,但她并不懂转弯讲软话恳求,竟依旧责怪宝玉,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宝玉听了自然更生气:“这又奇了,你又不去,你又只管闹,我经不起这么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这难怪宝玉。任何人都不能忍受下人哪怕是自己太太的这种近乎无理取闹的争吵。袭人见拦不住,带领全体丫环只得跪下了,一齐央求,才令宝玉的心软了下来。
当晚,宝玉被薛蟠拖去吃酒后回来,宝玉以为院中凉榻上睡的是袭人,坐到她边上,一面推她,一面搭话,却见是晴雯,翻身起来怪他说:“何苦来又招我!”宝玉反倒拉住她,笑道:“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么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你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劝你,又刮拉上她,你自己想想:该不该?”宝玉主动与她讲软话,晴雯却一点也不肯让步:“怪热的,拉拉扯扯的做什么!叫人看见什么样儿呢!我这个身子本不配坐在这里。”宝玉笑道:“你既知道不配,为什么躺着呢?”晴雯没的说,“嗤”的又笑了,说道:“你不来使得,你来了就不配了……”她走开要去洗澡了,宝玉要和她一起洗,她不肯;宝玉要她拿果子来吃,晴雯又拒绝,笑道:“可是说的,我一个蠢材,连扇子还跌折了,哪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竟反而讥刺宝玉几句。宝玉笑遭:“你爱砸就砸,……那扇子,原是煽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得好,再撕响些。”麝月走过来,瞪了一眼,啐道:“少作点孽儿罢,”宝玉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给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起来。宝玉又命麝月将扇子匣子中的扇子搬出来,麝月道:“我可不造这样孽!她没折了手,叫她自己搬去。”晴雯笑着。便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晴雯的任性使气,简直到了极点。极宠爱她的宝玉,也已招架不住。但宝玉实在太欢喜她了,为了讨她的欢心,任她一再顶嘴、对抗,还让她随意撕扇,“千金买美人一笑”;宝玉是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不知生活之艰难,让她随意毁坏物品,有的评论家竟认为此举乃“表现物随人性,宝玉尊重晴雯的自由个性”,此说难以令人苟同。暴珍天物,尚且不可,更切是劳动者辛苦制成的器物,随意毁坏取乐,完全是剥削者、寄生虫和暴发户式纨绔子弟和任性的贵族妇女的恶习。也是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欺诸侯一样要犯众怒的蠢事。
晴雯的任性能得到宝玉的宽容,对别人可并不这样简单。那天,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晴雯便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哪知叩门的是黛玉,她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替他担忧,晚上特来问问怎么了。黛玉恐怕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们了,所以不开门,因而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因无心开门,偏偏还没听出是黛玉的声音。便使性子说道:“任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任你是谁”,犹如斥骂黛玉,存心请她吃闭门羹,气得黛玉哭了半夜。晴雯目中无人,作为丫环竟抱怨宝钗来宝玉处坐、玩,又赶走黛玉,无论如何讲都是盛气凌人,而这两个人都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小姐,又是宝玉的情人,她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因此晴雯最后被赶出大观园,从客观上讲确是封建黑暗势力对她的残酷迫害,值得我们同情与愤慨,而从主观上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佼佼者易折,她的不顾一切后果的任性使气的性格,不分场合和时机,一味舒展刚烈的性格,不知必要的收敛,与众人为敌,也必然要带她走向夭折的结局,有其深刻的人生教训,这也是任何社会的人们必须警惕和避免的。难怪大某山民的评语说:“晴雯移气于宝钗,复得罪于黛玉,仗着模样儿,目中无人,钗、黛尚然,何况于众?其不谐同辈,有自来也。”
总之,晴雯的性格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她极有骨气,鄙视卑污,不搞钻营,纯洁真诚,热情爽朗,在大观园贵贱诸女性中卓立特行,无与伦比;另一方面,她一味任性任情,锋芒毕露,又凶猛暴躁,只刚不柔,且无视一切,树敌过多。她的智慧,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她智力超群,女红出众,觉察敏锐,对别人做的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宝玉与袭人的暖昧关系,袭人暗中“立功”而多拿特殊津贴和各类人等的阴谋诡计,都能一眼识破,另一方面,她对人缺乏防范之心。心直口快,经常毫无顾忌、直言不讳地道出别人的隐私,表现自己的嫉恨和不满,还随口刺人,并穷追猛打,不留退路。在这阴险冷酷、伪诈机变的世界中她毫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也与从小没有父母,并缺乏指点、帮助有关。唯一真心与她相好的宝玉,他本也是毫无心机和城府的公子哥儿,也不懂如何保护她,更无力给予保护。曹雪芹尽管极为钟爱他笔下的这个高洁刚正、姣美活泼的少女,他也不得不将她推上死路,并令人信服地写出她的最终夭折的必然性。
坚强女儿,孤立无援而转为可怜
晴雯重病在家,躺在床上已经难以动弹,可怜她在家中无人看顾,宝玉偷去看望时,她已渴了半日,无人理睬,自知:“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我就好‘回去’了。”她对宝玉抱怨:“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早知如此,我当日——”这真是合情合理又气又悔的临终之言。说到这里,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冷凉。两三句话时,晴雯才哭出来。宝玉拉着她的手,只觉瘦如枯柴;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抽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又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不想虚弱了的人,哪里禁得这么折腾,早喘成一处了。宝玉见她这般,已经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她身上,且把这件穿上;不及扣钮子,只用外头衣裳掩了。刚系腰时,只见晴雯睁眼道:“你扶我起来坐坐。”宝玉只得扶她。哪里扶得起?好容易欠起半身,晴雯伸手把宝玉的袄儿往自己身上拉。宝玉连忙给她披上,拖着胳膊,伸上袖子,轻轻放倒,然后将她的指甲装在荷包里。晴雯哭道:“你去罢!这里腌臜,你哪里受得?你的身子要紧。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她坦率地与宝玉交流情感,将心中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赢得宝玉由衷的怀念,真不愧是大观园中最聪明最有魄力的女子。
晴雯本是一个幽默的女子,当初怡红院众丫环凑份子为宝玉做寿设筵,宝玉喜得忙说:“她们是哪来的钱?不该叫她们出才是。”晴雯道:“她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哪怕偷的呢,只管领情就是了。”这句话讲的十分火暴,却又十分有理,晴雯的幽默语言也带有刚烈的性格和灵巧的说服力。
晴雯的悲剧结局,首先是宝玉的软弱无能,毫无挽救和帮助晴雯的办法和手段;晴雯的仅有的亲人是娘家的兄嫂,他们自私、卑鄙,甚至无耻;晴雯本人没有亲密的朋友,她与其他做丫环的姐妹们格格不入,孤高不群,所以临到死地,只能独自挣扎,无人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她死得硬朗,但死得相当孤零悲惨。
谙熟封建时代世故人情的晚清评论家所撰《读花人论赞·晴雯赞》说:“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擅自藏,当不致逐死,然红颜绝世,易启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璧。是又女子不字,十年乃字者,非自爱而能若是乎?”从审美角度说,晴雯的情爱观所指导的自爱性格,确乎如芙蓉之冰清玉洁,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晴雯尽管聪明过人,美丽过人,她的纯洁的感情,赢得宝玉的尊重。她的美和智慧足以使宝玉和她的爱情牢固地维系,但愚笨的王夫人的嫉恨与她周围愚笨的仆妇的嫉恨联手即战胜了晴雯的智慧,扑灭了她的生命,她们用扑灭她的生命的方式扑灭了她与宝玉的爱情。
晴雯的人生失败还因为她颇为健康的身体竟然在被赶出大观园之前患病,疾病的恶化帮助了王夫人获胜,晴雯这个刚强的少女,强不过疾病这个厄运。如果晴雯不生病,她还会有机会改变命运。不要说晴雯是个卑贱的丫头,就是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诸葛亮,也“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沽襟”。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
2.袭人的忠诚和成败
袭人姓花,本名蕊珠(一作“珍珠”),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之句(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遂回明贾母,把蕊珠更名袭人。
在宝玉的心目中,袭人是与晴雯地位并立的最重要的丫环。她原来是贾母之婢,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第三回)
对宝玉的无限忠诚
贾母是富有经验的治家的主母,看人识人也是极准的,她对袭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使用,所以她对袭人的“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评价,无疑是准确的。
袭人伺候宝玉,只因宝玉心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她忠于职守,所以看到他的心情乖僻,坚持不断地规劝,宝玉不听,她还心中着实地忧郁。这样的婢女,不仅在贾府和大观园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其他小说和戏曲中也没有看到过别的婢女是这样规劝教育男主人的。
可见袭人的责任感是非常强的。袭人的责任感体现在三个方面:平时尽心精心服侍宝玉的生活,坚持劝说和规谏宝玉,此外,每次宝玉和宝玉身边的丫头出现差错或发生坏事,她都能恰当地补台,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第一次补台是宝玉因小事对奶娘李嬷嬷不满,声称要撵走她,这时袭人已经睡下,后来宝玉摔了茶钟,动了气,遂连忙起来解释劝阻。早有贾母遣人来问是怎么了。袭人忙道:“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她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服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袭人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他口齿缠绵,眼眉愈加饧涩,忙服侍他睡下。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
宝玉醉后要撵走李嬷嬷,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必会遭到长辈的批评,袭人用“掼纱帽”即辞职的形式阻止宝玉;用自己承担责任的方法,掩盖宝玉的无理发火,帮他避免了长辈的指责。
袭人对通灵玉的保管,极其细心负责,要每天做好这件事,体现了极大的耐性和韧性,真正做到了“一个人做事认真不容易,一辈子做事认真最不容易。”
宝玉上学那一天,袭人早早地为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体贴入微地反复叮嘱。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服侍他梳洗。宝玉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袭人笑道:“这是哪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玩闹,碰见老爷不是玩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袭人又道:“大毛衣服(“大毛”相对“小毛”而言,通常指白狐皮,也泛指其它狐、貂、猞猁等贵重皮毛中长毛可御严寒的直毛皮莆子。用这种皮莆子做的皮袄,叫作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不得不动,白冻坏了你。”宝玉道:“你放心,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玩笑着才好。”说着,俱已穿戴齐备,袭人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等。
以上袭人三个方面的责任感,还是小的方面,从大的角度来说,袭人对贾府前途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宝玉成才方面,有着很清醒、很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与她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的,她自觉自己是宝玉的头号侍妾,宝玉和贾府的兴旺与她今后一生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更与她的品质有关系,“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在侍候宝玉时,她对事对人都无限忠诚。
多数仆人懒,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袭人勤快、主动、任劳任怨。
但对任何人物和事物,都难免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对于袭人,洪秋蕃评:“袭人服侍贾母,心中眼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其得新忘故之心已可概见。”蒙府本评:“世人有职任的,能如袭人,则天下幸甚。”这是另一种看法,与否定者如洪秋蕃的评语不同。
洪秋蕃的评语颇有偏见,他认为袭人是奸猾之人,所以将袭人忠实于眼前的职守看作是见新忘旧。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加上任务的目的性强,她当然只能做好眼前的工作,心眼中只有目前的服务对象。如果她在为宝玉服务时,还要考虑贾母,为贾母操心效劳,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贾母和宝玉都不容许的。这与见新忘旧完全使两件事,洪秋蕃的此则评语逻辑混乱。
对宝玉的温柔和顺
袭人侍候宝玉是最为贴心的,她对宝玉一贯地温柔和顺。宝玉内裤因警幻仙子的引领,梦中与美人相交,梦遗后醒来,袭人为他系衣裤时发觉了这个秘密,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得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袭人聪明,所以这时不问,后来给宝玉换裤子时,宝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则又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与宝玉的这番对话,在潜意识中是她对宝玉朦胧的爱的启示和鼓励下讲的。她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袭人在宝玉“强”与她云雨时,她牢记贾母的安排,与宝玉结成事实夫妻,这是袭人最聪明的地方。因为袭人知道贾母安排她将来当宝玉的侍妾,袭人面对的宝玉是性格温柔的美貌少年、贾府地位最高的继承人,是最为理想的依靠,她满足宝玉的要求既不“越礼”,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她对宝玉无限忠诚的表现,更是抢先抓住宝玉的心的良机。袭人从此对宝玉“更为尽心”,这是原作对她的正确评价。
袭人做事头脑清醒,不仅自己对宝玉温柔万分,也要求宝玉对其他女孩也温柔体贴。宝玉与黛玉憋气争吵,贾母调解不成,急哭了,袭人在背后暗地劝宝玉要“体贴女孩儿们的心肠”,主动去向黛玉赔个不是。宝玉生气时踢人,错踢到袭人身上,袭人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但料到宝玉不是存心踢她,便忍着说道:“没有踢着,还不换衣裳去呢!”到晚间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的一块,自己倒吓了一跳,又不好声张,不意口吐鲜血,还是克制自己,不让人知,反倒不断安慰宝玉。晴雯在场面上揭袭人之短,袭人也一再忍让,宝玉气得要当场撵出去,袭人带领众丫头跪在地上,恳求宝玉宽恕晴雯。香菱弄脏衣裙,宝玉怕薛姨妈责怪她,要袭人将自己的裙子送她,袭人立即慷慨相送。凡此种种,皆非一般丫头能做得到的。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贤惠丫头大得宝玉喜欢,从贤内侍升做贤内助也原是自然和必然的。故而脂评赞她是“贤而多智术”的“袭卿”,称颂她“可爱可敬可服之至”。
对宝玉的反复规劝
可是袭人并非对宝玉无原则地温柔和顺,她也常有严厉教训宝玉的时候。
袭人回家探亲,宝玉带焙茗去她家探望。袭人回怡红院时,问可起在她家看到的红衣少女原是袭人的两姨姐姐,宝玉赞叹:“实在好得很,怎么也得她在咱们家就好了。”袭人冷笑道:“我一个人是奴才命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命不成?定还要拣实在好的丫头才往你们家来?”宝玉听了,忙笑道:“你又多心了!我说往咱们家来,必定是奴才不成,说亲戚就使不得?”袭人道:“那也般配不上。”袭人的头脑很清醒,她见宝玉喜欢别的少女,心中便有忌意;二则她自知当奴才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见得家里都来当奴才;三则身为奴才,要当贵族人家亲戚,是天方夜谭。
袭人谈到这里,引势力导,故意讲自己也不甘心长久当奴才,再耐一年家里就要“赎出我去呢”,“我又比不得是这里的家生儿子,我们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呢?”讲了许多她一定要被赎回去的道理。实际上她在家听见母兄说要赎她回去,她表示“至死也不回去”。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了我还值几两银子,要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儿,——这会子又赎我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了!”为此还哭了一场。
袭人精明过人,见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强硬的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宝玉果然急得泪痕满面,她即提出:“依我三件事,那就是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不出去了。”宝玉笑道:“我都依你。好姐姐,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的。只求你们看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了飞灰——一股轻烟,凭你们爱哪里去就完了。”袭人说第一件就是再不许他说这类话,必须改掉。“第二件,你真爱念书也罢,假爱也罢,只在老爷或别人跟前,作出个爱念书的样儿来,也不能混批评‘爱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蠢’”,等等。第三,“再不许谤僧毁道的了。还有更要紧的一件事,再不许弄花儿,弄粉儿,偷着吃人嘴上擦着的胭脂和那个爱红的毛病儿了。”最后总结说:“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性的就是了。你要果然都依了,就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冷笑道:“这我可不稀罕。有那个福气,没有那个道理,纵坐了也没趣儿。”
最后两言,宝玉是不懂世事信口许愿,袭人却头脑冷静,极有分寸。她只重宝玉对她的情谊。她规劝宝玉的三条,确是深爱宝玉的金玉良言。从当代研究家的角度看,宝玉不爱读书、痛恨科举,确有反封建意识的一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书中当事人的角度看,恨铁不成钢,作此规劝亦天经地义。曹雪芹作为文学大师写出人物行为的各自合理性及其互相的合理冲突,真正反映了时代和生活的极其真实而又极其复杂的原来面貌。
宝玉难以教育好,袭人劝后,他转身即忘,马上又与姑娘们混在一起。一天他早起到黛玉处与她和湘云一起互相梳妆,又偷吃胭脂,被湘云用手拍落。袭人看了极不是滋味,回房后讲给宝钗听:“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儿,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你怎么劝,都是耳旁风!”宝玉回来,宝钗方出去,他问袭人:“怎么宝姐姐和你说的这么热闹,见我进来就跑了?”袭人一声不答。再问时,袭人方道:“你问我吗?我不知道你们的缘故。”宝玉听了这话,见她脸上气色不对,便笑道:“怎么又动了气了呢?”袭人冷笑道:“我哪里敢动气呢?只是你从今别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服侍你,再不必来支使我。我仍旧还服侍老太太去。”一面说,一面便在炕上合眼倒下。两人又争执了几句,于是宝玉也与她憋气,大家互相不理。至晚饭后,宝玉感到往日有袭人等大家嬉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待要赶了她们去,又怕她们得了意,以后越来劲了;若拿出作上人的光景镇唬她们,似乎又太无情了。结果独自看了一回《南华经》,不觉一夜睡到天亮。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宝玉将昨日的事已付之度外,便推她说道:“起来好生睡,看冻着。”袭人料他心意回转,便索性不理他。宝玉见她不应,便伸手替她解衣,刚解开钮子,被袭人将手推开,又自扣了。宝玉无法,只得拉她的手笑道:“你到底怎么了?”连问几声,袭人睁眼说道:“我也不怎么着。你睡醒了,快过那边梳洗去。再迟了,就赶不上了。”宝玉道:“我过哪里去?”袭人冷笑道:“你问我,我知道吗?你爱过哪里去就过哪里去。从今咱们两个人撂开手,省的鸡斗鹅斗,叫别人笑话。横竖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什么‘四儿’‘五儿’服侍你。我们这起东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宝玉笑道:“你今儿还记着呢?”袭人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宝玉见她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在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和这簪子一样!”袭人见自己的目的已达到,这才作罢,这便是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王蒙认为袭人每次规劝宝玉不要过分接近别的女性,是袭人表现嫉妒的水平最高的表现,不是恶言,不是摔帘子(如晴雯),她是把嫉妒转化为冠冕堂皇的道理,在正统道德上,在拉大旗上,她花袭人占优势,也才敢一再向宝玉以自己的走、“撂开手”相要挟,直把宝玉训了个信誓旦旦,决心“听”袭人的“说”为止。(《红楼启示录》第81页)王蒙将这个因果关系颠倒过来了。实际上是袭人经过试探,自知宝玉对她放不开,舍不得她走,她才向他灌输这种正统道德。宝玉从心底里否定这些封建道德,别人劝他,他马上要顶回去,哪怕是宝钗和史湘云。宝玉舍不得袭人离开,才口头上接受了她的大道理,又正因心底里并不接受,所以袭人灌输的道德观念事后他立即就丢在了脑后,逢到他喜欢的姑娘,马上依然故我了。
人有时会强不过“命运”
袭人是丫环中唯一与宝玉结下私情,有了事实婚姻的人。她一心一意爱护、保护和侍侯宝玉,准备与宝玉度过一辈子。她为了捍卫宝玉的正确成长,作出种种的努力。
袭人坚决阻止贾宝玉在女人堆里胡混,就是她苦心的努力之一。她这样做,也绝非仅仅是妒忌心理,而是痛恨这样的男人太没出息了。她敢于用强硬口气讲话,并用“从今咱们两个人撂开手”来要挟宝玉,一则是她与宝玉已是事实上的夫妻,关系与别人有质的不同,二则深知宝玉爱她,绝不会放弃她。宝玉心肠软,情意真,“一夜夫妻百夜恩”,对待袭人与众不同,只有袭人可以规劝他,用柔情来压服他。袭人这样做,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万一宝玉真的不听,并耍起少爷脾气来,袭人倒“反不得主意”,所以也急得“一夜没好生睡”。但她高兴得太早了,她仅仅是获得了眼前的表面胜利。不多久,宝玉见到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坎肩儿,下面露着玉色绸袜,大红绣鞋,正低头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便把脸凑在脖项上,闻那香气,不住用手摩挲;还猴上身去,涎着脸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她身上。鸳鸯便叫道:“袭人,你出来瞧瞧!你跟他一辈子,也不劝劝他,还是这么着。”袭人抱了衣裳出来,向宝玉道:“左劝也不改,右劝也不改,你到底是怎么着?你再这么着,这个地方儿可也就难住了。”
不久又发生一件更使袭人吃惊、难堪和失望的事:宝玉和黛玉在园内互诉肺腑,第一次捅出互相深爱的衷肠,黛玉又是激动,又是害羞,口里说着“你的话我都知道了”,却头也不回地去了;而宝玉望着只管发起呆来。正巧袭人怕他热,拿了扇子赶来送给他,见黛玉刚走开,而宝玉却出了神,袭人和他说话,他竟未看出是谁,只管呆着脸说道:“好妹妹,我的这个心,从来不敢说,今日胆大说出来,就是死了也是甘心的!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握着。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听了,惊疑不止,又是怕,又是急,又是躁,连忙推他道:“这是哪里的话?你是怎么着了?还不快去吗?”宝玉一时回过神来,方知是袭人;虽然羞的满面紫涨,却仍是呆呆的,接了扇子,一句话也没有,竟自走去。
这里袭人见他去后,想他方才之言,必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有事,令人可惊可畏。却是如何处治,方能免此丑祸?——想到此间,也不觉呆呆的发起怔来。
袭人不可能像有些丫环那样,偷着帮助公子、小姐暗恋,做一个红娘式的人物。她本人比较正统,是循规蹈矩的女子;她又深知贾府家规极严,绝不容许发生此类事。她作为丫环,与宝玉有私情,主子们知道也不认为有伤大雅,但宝玉如头脑发热,与黛玉暗恋,即使仅是恋爱而不慎暴露,必将大祸临头。事实也是如此,贾环向贾政诬告宝玉强奸金钏不遂,打了她一顿,害得金钏自杀;贾政便气得面如金纸,命人立即将宝玉抓来,当场要将他“着实打死”!虽经贾母阻止,也已打了个半死。袭人见他的伤痕极重,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口叫人怎么样呢?”
袭人并不说说而已,她要采取切实措施,制止事态的发展。她决定依靠王夫人的力量,暗中与王夫人商讨此事:“今日大胆在太太跟前说句冒撞话,论理——”得到王夫人的鼓励,她又说下去:“论理宝二爷也得老爷教训教训才好呢!要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还要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听了点头叹息,大受触动,不由得对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这一声非同小可,不是将她看作丫环而是看作儿媳了!“你这话说得很明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其实,我何曾不知道宝玉该管?……我时常掰着嘴儿说一阵,劝一阵,哭一阵;彼时也好,过后来还是不相干;到底吃了亏才罢!设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又滴下泪来。袭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戚,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因为袭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已与宝玉成了事实夫妻,他是她的终生所靠:“设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
袭人告诉王夫人,自己也“哪一日、哪一时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因此建议王夫人:“怎么变个法儿、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虽说是姐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既蒙老太太和太太的恩典,把我派在二爷屋里,如今跟在园中住,都是我的干系。太太想,多有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的,倒不如预先防着点儿,况且二爷素日的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嘴杂——那起坏人的嘴,太太还不知道呢: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没有忌讳了。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落个直过儿;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是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还是平常,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呢?那时老爷太太也白疼了,白操了心了。”
袭人讲这套话也是冒很大风险的。她向王夫人申明:“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有了!”袭人亲见亲闻宝玉与黛玉的恋爱奥秘,她为了保护宝玉不出事,也为自己深谋远虑,所以必须冒险进言而防患于未然。妙在她的言论得体,又懂世故,又近人情,更且辞令巧妙,她虽钦敬宝钗,明知宝钗清白,竟将她与黛玉相提并论。王夫人闻言已疑宝玉“和谁作怪”,袭人却不肯供出黛玉,只是泛泛而论,从大道理着手,让王夫人从爱护宝玉出发,加以防范。如果讲出宝玉和黛玉的实际情况,就要恶化形势,反而坏事。袭人的苦心,果然获得好报——
王夫人思前想后,心下越发感爱袭人,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得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混忘了。你今日这话提醒了我,难为你这样细心。真真好孩子!……只是还有一句话,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索性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点心儿,别叫他糟蹋了身子才好。自然不辜负你。”袭人低了一回头,方道:“太太吩咐,敢不尽心吗。”说着,慢慢地退出,回到院中。
袭人这样做,从主观上来说,完全是为了帮助宝玉和黛玉,聂绀弩先生分析说:“袭人,这个通房大丫头,这时候,不顾自己的卑贱的身份和微小的力量,以无限的悲悯、无限勇力,挺身而出,要把她的宝二爷和林姑娘这对痴男怨女从‘不才之事’和‘丑祸’中救出来,多么高贵的灵魂啊!”(《略论红楼梦中的几个人物》)他和何其芳等研究家都认为袭人不是奸险的坏人,她的所有言行是出于好心的。
袭人入虎穴得虎子的检举,可谓人财两得:王夫人很快即与凤姐商议,袭人的月例从自己的月例中取出给她,每月给她二两银子外加一吊钱,这一吊钱是大丫头们规定的收入,二两银子是给袭人的特殊津贴。又关照:“以后凡是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这分明是早晚要升袭人为贴身侍妾。薛姨妈在旁也赞同说:“早就该这么着。那孩子模样儿不用说,只是她那行事儿的大方,见人说话儿的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倒实在难得。”薛姨妈毕竟深有阅历,不仅看出袭人表面上的优点,还指出她柔中有刚、绵里藏针的内在气质和坚忍性格,很有眼力。王夫人听亲妹妹如此说,触动衷肠,禁不住含泪说:“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呢!宝玉果然有造化,能够得她长长远远的服侍一辈子,也就罢了!”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她在屋里不好?”凤姐也如此凑趣,可见袭人不仅人品、性格优异,而且苦心并未白费,在上层主子中已有众望所归的圆满效果。
后来袭人归省母病,贾母按姨娘的标准赐衣,凤姐又亲自安排,给予姨娘这一级所能给的最高礼遇:“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们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分头派四个有年纪的跟车。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又特关照周瑞家的:“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说我的话:叫她穿几件颜色好的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要好好的,拿手炉也拿好的。临走时,叫她先到这里来我瞧。”她知袭人谦逊省事,不讲究排场和虚礼,故而要亲自检查,检查后又赐高贵服装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等数件,吩咐小厮打灯笼,一起送袭人回家。袭人在经济待遇尤其是礼遇规格上已攀上贾府最得宠的长孙宠妾的地位。
王夫人还在适当的时候向贾母正式提出选袭人为宝玉贴身之妾,王夫人汇报说:“知大体,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也要性情和顺,举止稳重的更好些。袭人的模样虽比晴雯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是一二等的。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未同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她只有死劝的……”贾母认为“袭人本来从小不言不语,我只说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的,岂有大错误?”袭人的未来地位,终于得到贾母的正式批准。王夫人娶儿媳是反黛玉而择宝钗,与娶袭人为妾是“配套”的。
聪明的袭人已知王夫人意图,所以她也有意结交宝钗。袭人与宝钗的结交开始于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即袭人第二次规劝宝玉之前。那天宝玉在黛玉房里与她和湘云一起梳洗,袭人找去,见他已梳洗过了,只得回来自己梳洗。忽见宝钗走来,问:“宝兄弟哪里去了?”袭人冷笑道:“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的工夫!”那宝钗听说,心中明白。袭人是故意讲给宝钗听的,她已揣摩透宝钗的心意和观点了,所以在宝玉背后表达自己的极度不满,口气严厉而放肆。她的言论与宝钗一拍即合,而且引起对方的极度重视。宝钗心中暗衬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她说话,倒有些识见。”随后宝钗在炕上坐了,套问她年纪家乡等,留神观察其言语志量。宝玉进来时只看到她俩“说得这么热闹”,不知这两个聪明绝顶的少女,已心照不宣地建立起秘密的神圣同盟,共同要俘虏宝玉,将他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袭人对宝钗不露声色地追求宝玉的意图,配合得非常默契。一次袭人在宝玉睡觉时,守坐在宝玉身边,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防备从纱眼里钻进来的小虫子叮咬熟睡中的宝玉。宝钗正好进来看望宝玉,于是夸她仔细小心,又夸她为宝玉绣肚兜的耐心。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就走了。袭人有意让她单独与宝玉相处,而她日前在王夫人处说宝玉不能再与宝、黛厮混,对宝钗来说是虚晃一枪,只是对黛玉真刀真枪亦由此可见。
后来袭人获得贾母等决定将宝钗配给宝玉的准信,心里有“水落归槽”的喜欢,心想:“果然上头的眼力不错!这才配的是,我也造化,若她来了,我可以卸了好些担子……”
像她这样四面玲珑,到处为善的人,依旧被周围的人怀疑、议论,连理应旁观者清的众多评论家也指责她奸险,甚至将她与大阴谋家王莽之流相比。可见,世间好人难做。聪明有智慧,依旧招人非议。但即使如此,还是应该做好人,做有智慧的人。不管有多少人猜疑、恶评她,袭人总是做足好人,处处与人为善。她最后与蒋玉菡结成伉俪,白头到老,她还是吃亏就是便宜,好人有了好报。
袭人在此后陪伴宝玉的漫长岁月中,一贯无限忠诚于宝玉。宝玉出家后,因为宝玉的长辈尚未正式明确将她许配为宝玉,王夫人决定将她还给她娘家,另择婆家。
她的嫂子由亲戚做媒,将她嫁于城南蒋家的,这蒋家现在有房有地,又有铺面,姑爷年纪略大了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王夫人听了愿意,袭人悲伤不已,又不敢违命的,回过念头想道:“我若是死在这里,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坏了,我该死在家里才是。”她怀着必死的心肠上车回去,见了哥哥嫂子,住了两天,细想起来:“哥哥办事不错,若是死在哥哥家里,岂不又害了哥哥呢。”千思万想,左右为难,真是一缕柔肠,几乎牵断,只得忍住。
到了迎娶吉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岂知过了门,见那蒋家办事极其认真,全都按着正配的规矩。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袭人此时欲要死在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负了一番好意,那夜原是哭着不肯俯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曲意的承顺。到了第二天开箱,这姑爷看见一条猩红汗巾,方知是宝玉的丫头。原来当初只知是贾母的侍儿,意想不到是袭人。此时蒋玉菡念着宝玉待他的旧情,倒觉满心惶愧,更加周旋,又故意将宝玉所换那条松花绿的汗巾拿出来。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原来就是蒋玉菡,始信姻缘前定,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袭人最后嫁给蒋玉菡,并接受他的爱情,是非常被动的,是人强不过命运的结果。首先,宝玉背叛了她:舍弃她和宝钗,去当了和尚,并远走高飞,一去不返,不知下落。其次,她没有正式过门为宝玉的侍妾,她没有资格为宝玉守节。第三,他是宝玉的好朋友,宝玉当年将她的汗巾与他的汗巾对调,作为友情的信物,无意中似乎为他俩牵上了真挚感情的红线。
即使如此,袭人还是想自杀殉情。她生性善良,多为别人考虑,不肯死在贾府,怕把王夫人的好心弄坏,不肯死在家里,不肯害了哥哥,不可死在蒋家,恐怕害了人家人财两空,辜负了一片好意。她为人着想,结果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丈夫温柔体贴,美貌有财,在这方面不比宝玉差,而且比宝玉专心,她当上的是正妻。贾府众多的丫环,只有袭人的结局最好,最幸福。
洪秋蕃评:“袭人服侍贾母,心中眼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其得新忘故之心已可概见。后嫁小旦蒋玉菡,心中眼中定只有蒋玉菡,若使如蒋玉菡而得数十老斗,其心中眼中定只有数十老斗。呜呼!如袭人者岂非《红楼》中第一不足齿之人哉!”后来她嫁蒋玉菡,不是她背叛宝玉,而是宝玉丢下她出走、出家,永远也不回来了,她作为一个女奴,被迫接受主人的安排,嫁给了蒋玉菡,这也可看做是命运的安排。出嫁以后,蒋玉菡对她非常恩爱,她当然应该珍惜这个爱情和家庭,心中只有蒋玉菡是她应有的情义和责任。洪秋蕃对她的这种否定是毫无道理的,不管从新道德还是旧道德的角度看,即使按照封建道德,袭人这样做也是毫无过错,值得赞扬的。
如果说晴雯与宝玉在爱情上的失败,带有性格悲剧的成分,晴雯的刚烈有余,造成逞强患病而死,造成树敌过多,袭人与宝玉爱情的失败,更是命运对她的捉弄了,可以说是命运悲剧。但接着袭人又演出了一场更持久的命运喜剧,她因祸得福地嫁给了蒋玉菡,过上了一生的幸福生活。
3.鸳鸯对付老色鬼的决绝态度
鸳鸯是贾母贴身丫头,是在贾府世代为奴的“家生子”。她因品质优秀、思路敏捷、讲话得体、做事仔细认真利落,又能刚强自重,备受贾母的信任。鸳鸯的性格和平日表现,也极得上下人众的敬重。有次宝玉、宝钗等人在一起议论贾府的一批大丫头的品貌和才华,李纨说:“大小都有个天理: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鸳鸯姑娘,如何使得?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她现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她一个人的话。老太太的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她都记得。要不是她经营着,不知叫人诳骗了多少去呢!况且她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上好话儿,还倒不倚势欺人的。”惜春道:“老太太昨日还说呢,她比我们还强呢!”平儿道:“那原是好的,我们哪里比得上她?”她被公认为“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人物。
豁达大度和处事明慧
李纨评论鸳鸯“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上好话儿,还倒不倚势欺人的。”
鸳鸯呆在贾母身边,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对贾府和大观园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她心高智大,眼明心灵,所以尽管平时并不随便评论,却斯人不言,言必有中。凤姐因婆婆邢夫人处事不当,当众被羞辱受气,偏贾母来叫,忙擦干眼泪而来。鸳鸯立即看出凤姐哭过,受了气;贾母命她去园中传话,在探春处遇到李纨、宝玉一干人众,议论起贾母处事处人想得周到,非众人所及,李纨认为:“凤丫头仗着鬼聪明,还离脚踪儿不远,咱们是不能的了。”鸳鸯想起刚才凤姐受气含泪情景,便道:“罢哟!还提‘风丫头’‘虎丫头’呢。她的为人,也可怜见儿的!虽然这几年没有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有个错缝儿,暗里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总而言之,为人是难做的: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如今咱们家更好,新出来的这些底下字号的奶奶们,一个个心满意足,都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我怕老太太生气,一点儿也不肯说;不然,我告诉出来,大家别过太平日子。这不是我当着三姑娘说,老太太偏疼宝玉,有人背地怨言还罢了,算是偏心;如今老太太偏疼你,我听着也是不好。这可笑不可笑?”精明厉害的探春也十分赞同鸳鸯的这通分析,笑道:“糊涂人多,哪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户人家,虽然寒素些,倒是天天娘儿们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我们这样人家,人都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
鸳鸯在探春处发表好上述言论,回去时因到僻静处小解,撞见司棋与表兄幽会。司棋因素日鸳鸯和自己交情亲厚,不比别人,忙叩头求她保密,鸳鸯立即答应“横竖不告诉人就是了”。过几天鸳鸯闻知那边无故走了一个小厮,园内司棋病重,要往外挪,心下料定:“是二人惧罪之故,生怕我说出来。”因此,自己反过意不去,她指着来望候的司棋,反自己赌咒发誓说:“我若告诉一个人,立刻现世现报!你只管放心养病,别白糟蹋了小命儿!”司棋一把拉住,哭道:“我的姐姐!咱们从小儿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如今我虽一着走错了,你若果然不告诉一个人,你就是我的亲娘一样!从此后,我活一日,是你给我一日……”这一席话,反把鸳鸯说得酸心,也哭起来了。实际上,以鸳鸯的正直和灵慧,她嘴上不说,在内心深处,对司棋追求自由婚姻,是理解的;对司棋找到满意的情人,是支持的;对司棋的情人在危急时逃走,是同情的。追求感情的幸福,是人的天性。可是鸳鸯的这种态度,非常不容易,须知此前鸳鸯已遇贾赦逼娶为妾,她怒骂立誓之后,她本人的处境和结局将很悲惨;她在本人身陷困境、绝境之时,仍关心体贴别人,为别人担风险,这是极为不易的。
鸳鸯处事秉公,也讲情谊。她认识到,有时“人情大于王法”,也是有合理因素的。因为这个“王法”,认为年迈的富人抢占或霸占穷苦的少女是合法的,认真给予保护,而少男少女出于纯真的感情要求自愿结合,反认为是非法的,要严厉镇压。背弃这样的王法,维护这样的人情,是鸳鸯的善良、刚直、仗义和富于智慧的出色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