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 > 第 二 章 乾卦 —— 天道刚健

第 二 章 乾卦 —— 天道刚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节仰观天象,看到了什么

人人喜欢看天,你看,我看,大家看,看到了什么?

西伯侯姬昌仰观天象,洞开宇宙乾坤之道的大门,为我们揭示变易哲学并用以指导实践运用。

在充满无穷变化的环境中,“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必须的。

很多人都习惯看天,也喜欢看天。

天上打雷、下雨、刮风,你看,我看,大家看,能够看出什么门道呀?我们的祖先却看出了大学问!

中华古文明源流从哪里来?恰恰是从看天观象开始的。

看天,发现了无比神奇玄妙的世界!

首先,看看天空是什么样的。

无论是仰望蓝天还是夜空,它有似穹隆,高远、辽阔、浩瀚,一望无际,望也望不到边。天空时而碧空如洗一片蔚蓝;时而层云叠嶂,望断一层浮云,又是一层浮云,无限延展,永无际涯;时而风云骤变,电闪雷鸣,或淫雨绵密如霏,或暴风雨横扫雷霆,摧枯拉朽,经过洗礼之乾下乾乾为天

后又催生新的生命,或爆发新的力量!及至夜晚,浩瀚深邃的夜空或明或暗的星星,犹如圣明的哲人,为我们点破迷津,给人以神秘的启示。

这就是天空,这就是我们的外在世界,这就是我们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

如果离开天,没有阳刚之气的催生,我们无以获得养分和能量,那何以在生存的大地上立足和繁衍生息呢?!

从远古看天开始,人们对天的了解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文字书写也在不断演进。乾,从现存典籍看,最早用“乾”字的便是《易经》。《说卦》中有:“乾,天也。”《系辞下》曰:“乾,阳物也。”

《杂卦》中有:“乾刚坤柔。”《说文》中解释:“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声。”段玉裁注:“此乾字之本义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为卦名,而孔子释之曰健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下注则为湿,故乾与湿相对,俗别其音,古无是也。”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古代汉语字典》中说:“乾(乹)。乾是形声字。乙为形,倝(gàn)为声。乙表示植物由地里向地面冒出。乾的本义指向上冒出。”

乾为八卦之一,又为六十四卦之一,用来象征天、阳、日、君、父、夫等。自然的天空,具有催生万物生长的神奇力量!

乾卦卦象是“乾下乾上”。

乾卦卦象,说起来很抽象,其实很形象、很具体—立足大地,抬头向天空看,看了再看,一层天连着一层天,直上九霄,看也看不到尽头。看到这种景象,我们实在无法穷尽每个人的感悟和启示,但西伯侯姬昌蒙难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流放在空旷的荒野,仰望天空,感悟“天”有着阳刚、劲健、创生、和畅、亨通的特性和功效,醍醐灌顶,得到贯通古今深刻开示,于是他用刻刀在甲骨上铭刻下卦象符号和开示。

乾卦象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下》曰:“象也者,像此者也。”天道(自然规律)刚健,健行周流,永无止息,永不衰竭,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立身、做事,自立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不停地奋斗下去,永不懈怠。

何谓君子?为什么对君子要提出耳提面命式的忠告?《古代汉语字典》解释为:“君是会意字,由尹和口上下组合而成。尹表示掌握权力者,口表示发号施令。君的本义指帝王和诸侯,与‘臣’相对。”

在《辞海》中,君子指:“1古代指统治阶级。2指人格高尚的人。”

君子是《易经》关键词之一。六十四卦学习与警示对象主要是君子。就是说,在古代《易经》是提供给君子这样的大人物学习的读物,一般人由于经历和工作实践接触面有限,对事物的认识高度有限,学习这门学问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整天陷入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原因不在于物质贫穷,关键是不懂得《易经》讲的那些理,也不愿意躬身实践那些理。

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加强品德操守的修养,有什么样的途径?又有多少人愿意走这条修炼之路呢?

令人值得欣慰的是,《易经》是一座桥梁,是一座通达物象与人心的桥梁,它透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对规律的把握,指引人们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和哲学的头脑去观察事物、分析形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哲学思维,自己时常做做轻松的心灵体操,思想活跃,心态平和,身心健康而轻松,一天开开心心,有活力,奋发向上,什么事情都会和谐顺畅。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要讲明白《易经》,必须讲讲商纣王。

在历史文献或传说中,商纣王是一个遗臭万年的主儿。如果从《易经》原理来看,他倒是一个爱恨鲜明,凡事都把握不好度的人物。

商纣王帝辛,子姓,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后世称商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个君主,是殷商王朝的终结者。

殷商王朝曾经多次迁都,传至帝乙时殷商王朝的帝都本叫沬邑(今河南省北部的卫辉市淇县),后来改沬邑为朝歌,当时的朝歌按现在行政建制算是一个镇。

商纣王的父亲帝乙,本应该立长子微子启继帝位,但微子启的母亲地位低贱;小儿子辛的母亲是正王后,因而废长立幼,立小儿子辛为继承人。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也说“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是一个智勇双全,勇武有力的主儿。帝乙驾崩后,辛继帝位。后来,人们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起初,商纣王也是励精图治的君王。他重视农桑业发展,也善于征伐邻国,一度很强盛。他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胜利讨伐徐夷,把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地带。他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商纣王还有一个优点,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这对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既然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为什么却又臭名昭著呢?问题出在修养上:第一个原因是欲望过度膨胀,荒淫无度。连年征战,使兵力不足,国库空虚。商纣王在位后期,居功自傲,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奢华的生活。

第二个原因是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先后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

第三个原因是出在领导干部对身边人员的管理上。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选择妲己不一定错,过分宠幸妲己、放纵妲己,任其胡作非为,才成了历史上的朝代悲歌。

第四个原因是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少数民族的防范,加上对俘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

其间,商纣王还做出一个不得人心的决定,那就是将当时的西伯侯姬昌发配到羑里。

在深重的压迫下,西伯侯姬昌在甲骨上镌刻下石破天惊的呐喊,喊出了一个壮志男儿的雄心抱负,喊出了建立西周王朝的精神动力,更开创了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源流!

在这人类文明壮举的美妙时刻,不巧的是,监视他的看守发现了他的行为,并认为他是疯疯癫癫在占卜搞封建迷信呢!后来传来传去,就将他开示的道理传成了卜筮之学。

如果人人都发现西伯侯姬昌以风险警示录的形式在书写建设一个新王朝的政治宣言或教化天下的伦理规范,在那种环境下他还能保住脖子上的脑袋吗?

远古一把汗,捏在手里到如今!

商纣王“非常关心”西伯侯姬昌,时刻过问姬昌的状况。

监视的人不断打小报告:“姬昌疯啦!”

大臣们也不断报告:“姬昌在算卦呐!”

还有更多的人不停报告:“姬昌在装神弄鬼呐!”

……

一句话,姬昌精神不正常,很不正常!

商纣王喜欢各种各样的小报告。

欣喜不已!

商纣王相信了小报告,后来经过漫长的七年,才释放了西伯侯姬昌!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更加淫乐残暴:“大冣(zui)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商纣施行暴政,加上酗酒纵欲,最终商代灭亡。

第二节

自强不息,靠谁不如靠自己

自强不息:关键在于秉持天道刚健的“元,亨,利,贞”

四种特质。

前面讲殷商的片段历史,告诉您《易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如果不知道发奋努力开创基业,永远都会在那黑暗中沉沦。

现在,我们来看看开天辟地第一卦的乾卦,西伯侯姬昌之所以铭刻下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是因为他发现“天”因为具备四种特性或特质而有了神秘无穷的力量。

这四种特性或特质也可以说是“四种美德”,具体是:元。《说文》中解释元:“元,始也。”《古代汉语字典》说:“元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元字在‘人’的头上加上指明头的部位的二或一,本义为人头。引申为首位、首次、开始。”《吕氏春秋?应同》中写道:“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乾具有元气、真气,赋有原始、创生事物的特性与功能。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

亨。《古代汉语字典》说道:“亨、享在金文是同一个字,字形像盛食物的器皿。篆文分为两个字,亨的本义读作xiǎng,是进献的意思,后此义也写作享,后来享从表示进献的亨中分化出来,专门表示享受。”

引申义为通达顺利。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

利。《说文》解释为:“利铦也。”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收获谷物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引申义:收获谷物、得到好处。《古代汉语字典》中说:“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读作lě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有利于创生、生长之义。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解释:“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

贞。在蒙昧的原始社会,人们一般采取占卜的手段判断吉凶祸福。

《古代汉语字典》注释为:“贞在甲骨文中,似鼎形,以鼎假借为贞。在金文中加上卜,将卜问的含义加以强调,鼎兼表声,这个字于是成为会意兼形声字。在小篆中,鼎讹写作贝。贞的本义指卜问、占卜。”《说文》中说:“贞,卜问也。”社会历史进化到西周时期,“贞”已经演化成重要的社会伦理观念,有端方正直之意,一般指正、纯正、坚定、有操守等,已经不局限于“卜问”之说,在多部文献中有所体现,有据可考。如《周礼?大祝》中说:“求永贞。”《礼记?文王世子》曰:“万国以贞。”《书?太甲下》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周礼?春官?天府》曰:“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周易本义》中注:“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有各足,故于时为冬,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干,木之身,而枝叶所依以立者也。”在封建制度中,还特指妇女忠诚于自己的丈夫,从一而终,不得改嫁,以保护和维持种族的纯洁性、延续性,这一思想在坤卦、渐卦、归妹卦等多卦中有所阐述。对“贞”字的解释与理解,是人们推断《易经》是占卜之学还是哲学与社会伦理学的分水岭。

乾为天,上卦下卦都是天。乾卦象征天,纯阳刚健,其性刚强,其行劲健。气由下向上升,积于天空;万物由地面冒出向上生长,生生不息。这是天(自然)的基本物象。其特性和功效是,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天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乾卦是天神秘力量的展现,阐释生发创造的自然之道。从自然之天出发,古圣先贤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以自然之天的特性加强君子自身的修养。

天(自然)本身的特征是孕育万物,万物依据自身习性有规律生长,这种规律性是由大自然内在特质决定的,君子观瞻天象,体悟到应像天那样增益四种美德。《文言》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意思是:元始,是众善的尊长;亨通,是美好的会合;有利,是事义的和谐;贞固,是办事的根本。君子用仁心作为本体,可以当人们的尊长;寻求美好的会合,就符合“礼”;施利于他物,就符合“义”;坚持贞固的节操,就可以办好事务。君子是施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周易正义》曰:“《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

贞,正也。’此言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原始、亨通,使物性和谐各得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子夏传》“四德说”较为通行。天的自然之德使万物各成性命各得其所,君子效仿天的四种特性增益自身的美德,当然会在衍物干事各个方面使物得其所,事尽其宜,顺利亨通。

乾是一切生发创造的基础。道家弘扬的“道法自然”由此而来。

黄寿祺、张善文著当代学习研究易经的权威读本《周易译注》对此说明—西伯侯姬昌通过对大自然的直感观察,认为“天”体现着原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的四种德行;之所以如此,在于“天”

的本质元素是沛然刚健的阳气,这种阳气“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沿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大自然(《周易尚氏学》据《太玄经》说,以“四季”配《乾》卦“四德”极见阳气运行规律。

详见《彖传》说明)。《周易》赞美“天”,实事上是赞美阳刚之德。

第三节

放眼宇宙,顺其自然乃天道

“道”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是重要的哲学概念。

学习《易经》,绕不过去彖辞,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彖辞,什么是彖辞?彖辞有何用?孔颖达《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曰:“彖,断也。

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这种断定是根据卦象进行的,所以《系辞上》中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所谓彖辞,就是通过对卦象深入细致入微地观察,经过分析判断,对自然物象所能揭示的关于发展变化的某些或某个规律进行掌握和运用,揭示运用规律有什么作用。每一卦的裁断精髓何义何用的“总括之辞”,即“小结”性的言辞称之为彖辞,它着眼于物象,阐释物象所揭示规律的功能和作用,有判断、决断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宣扬八卦有占断功能并对其加以神秘化的原因。彖辞是对规律性、趋势性的必然和可能进行阐释,从概率角度可以揭示必然趋势和结果,对普遍性问题给以一定的结论或建议与忠告,但不会对所有缤纷多样的个性化问题给出具体的答案。彖辞着眼于物象,阐释物象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引入人们的社会工作实践或生活实践中。

乾卦彖辞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卦的彖辞对天所代表的大自然的神奇功能是这样描述的—伟大啊,开创万物的阳气啊!春天万物依靠它开始产生,它统领着大自然。

夏天云朵飘行、雨露滋润,各类事物流布成形。光辉灿烂的太阳千万年来永恒照耀,立足大地上下左右前后的六位时空中,万物遵循着“六龙”所代表的事物孕育、萌生、盛长、衰败的规律生生不息。大自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乾道变化),万物依从自身的生长规律而生长,保全太和元气,以利于守持正固的操守,养护住根,滋生繁衍后代的种子,繁衍生息,维护好生物链和谐平衡,这才是宇宙间最大的和谐。万物因阳气的创生之德而始生,九州万国都和美顺昌。

彖辞中,有两个重要哲学概念需要说明,一个是“道”,一个是“太和”。

“道”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是重要的哲学概念,在第一章《易经》洞开乾坤之门中,我们进行了解释:道的本意指道路;引申为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进一步上升为形而上的道,所谓天道,乃指自然规律。“道”在《易经》中是基本的哲学范畴,与“德”对立统一,二者构成《易经》的理论基石,也是八八六十四卦探讨的核心问题。其精髓在于,从客观规律出发,探讨加强道德修养的原则、态度、方法、途径等问题。这是本书研究探讨阐释的核心与主要内容,意义在于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避免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发生失误。

您日常所作所为,上升到这个境界了么?

“太和”亦作“大和”。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贞”之句中首次出现“太和”,《周易本义》解释为“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文选》作“太龢(hé)指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小笙的前身。在《卜辞》中有所记载”。唐代元稹的《竞渡》诗:“数极斗心息,大和蒸混元。”系指万事万物符合自然规律的和谐。在社会文明演进中,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又丰富了“平和的心理状态”“太平”等重要的人文内涵。唐代陆贽的《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中有:“思与海内同臻大和。”宋代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中说:“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为加深理解彖辞,下面对彖辞中的关键词,进行补充训诂。

何谓“乾元”?乾元有什么样的功能?《尚氏学》中说:“乾元者,乾之元气也,于时配春。”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中写道:“‘天’的元始之德,即充沛宇宙间、开创万物的阳气。以季节为喻,犹如春天景象。”乾元对世间万物具有神奇的创生功能。

何谓“品物流形”?品,《说文》解释为:“众庶也。”“品物”即各类事物;“流形”,流布成形。这是指万物因雨水的滋润而不断变化发展、壮大成形。此尤言夏天的景象。《周易正义》中说:“言《乾》能用‘天’之德,使云气流行,雨泽施布,故品类之物流布成形,各得亨通,无所壅蔽:是其亨也。”

何谓“大明”?唐代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即太阳。

“庶物”指众多事物。

经过长时间观察与积累,古人观察到天有伟大的始生之德,万物因为有了它才赖以开始,因此说万物属于天。具体体现在,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受雨水滋育,万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古人还观察到日是宇宙中最大的光明物体,将日称为“大明”。古人对时间概念的确定与地理方位的确定是从观察太阳运行得来的。古人认为日出地面为始,日落入地面为终。“大明终始”系指日出日落。在晋、明夷两卦象传中即有验证。

《晋?象传》曰:“明出地上,晋。”《明夷?象传》曰:“明入地中,明夷。”日运行于天空,宇宙中充满无限光明。

天在上,地在下,日东升西落,向日为南,背日为北,于是确定了上下东南西北六个方位,就是说地理方位是依据时间概念的形成而确立的。在宇宙时空中,乾卦所体现的天道,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而运行的自然之道。天道规律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特性。

变,体现有雨雪冰霜雾霭雷电阴晴冷暖等种种物象变化,透过这些变化着的现象,古人观察到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更迭轮回。四季有规律性地往复运行为万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因此,万物适应自然变化的天道得以“各正性命”—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即本性),万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各有相应的属性和性命,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因而,万国都得到安宁。

天道刚健主创造,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物流形,首出庶物万国安。

我们每个人对天都应该心怀感恩!

正本清源,循序渐进,工作、生活所涉及的六十四种情境将逐一展示,展现《易经》各卦的真本面貌。

第四节

生命成长有其规律,注意人生的六个阶段乾卦六爻之奥妙:易学启蒙之师曾仕强先生说有“六条龙”靠谱吗?我认为是用龙成长的六个阶段比喻事物成长发展的六个阶段。遵循发展变化之道,就会进入“始则潜伏,终则飞跃,可潜则潜,可飞则飞”的必然王国。

一、时乘六龙:人生成长或事业发展的六个阶段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非是说天运不息,自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未尝息也。”这是乾卦核心启示。这是在乾天具有阳刚之德和“元,亨,利,贞”之性基础上获得的人生启示,就是将自然规律运用于人事:实现自身成长发展,养育家庭繁衍种族,管理社会成就事业,教化天下文明共进。

实现以上使命,需要阳光、活力、刚健、奋发、向上、进取的优秀品质。

谁能做到这样呢?

当然是天上行云布雨的龙(比喻)。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天空是龙的舞台。天空,因龙而富有神秘色彩。

传说中,龙可以钻天入地,兴风作雨,具有无穷的神秘力量。中华民族的图腾有龙,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化身。龙诞生于大地之中水沼之内,成长于大地之上,翱翔于九霄,其生命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注意,指巨龙腾飞的六个阶段,绝对不是六条龙)。乾卦以龙潜藏、成长、飞腾等六个阶段,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人生成长或事业发展的六个阶段(见图2-1)。

图2-1生命成长趋势模态图

龙有阳刚劲健的精神,作为中华儿女,这种精神也应该有。

否则,家何以立?业何以兴?世界民族之林何以屹立?

一定要明白,“时乘六龙”是比喻,关键是通过比喻应该明白以下道理,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积累和灵性获得启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对规律有把握,心怀淡定,方向不跑偏,做事有定力!

二、乾卦六爻如何解读

在讲解乾卦“六爻”之前,对什么是“爻”有必要科普一下,进行情景导入,否则大家会觉得太突兀。大部分人对《易经》感兴趣,但深入不进去,是因为历史上的大部分读本没有简易、明晰、轻松、活泼的导读,就像没有导游进旅游景区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不知所措。对易学的基本常识进行科普是有必要的,能够解决情景融入的问题。

何谓爻?在前文已经做过说明,在真正开始参悟乾卦六爻之前,您可以重新温习一下,以便能够迅速进入乾卦六爻的情境中。

龙是古代神话中神奇刚健的动物。乾卦六爻以龙成长状态采取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方法,揭示和展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看乾卦六爻是怎么说的: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潜龙,指潜隐在水中的龙。龙刚刚诞生,尚潜在水中养精蓄锐,阳气不能散发出来,本事尚不能发挥。比喻人隐居不出,静处而不妄动。

处于初九爻之际,发挥作用的时机与条件尚不成熟,事物发端,位卑力弱,只能“潜龙勿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修炼,蓄养精锐,为将来发展时机来临做好充足的基础准备。这就好比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学习,尚需学习和积累知识、增长本领,还不能参加工作到社会上发挥作用。《周易集解》引沈士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喻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见,同现,展现。见龙为展现头角与身手的龙。所谓大人,一指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一指有大才大德并居于高位的王侯、大夫等贵族。

九二爻是个比喻,龙出现在田间,刚刚崭露头角,能够有所作为尚不能施行“云行雨施”那样的大作为,需要拜见英明睿智的大人物给以指导(利见大人),利于少走弯路,避免挫折,创造成就。以此为本体,比喻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国家,处于初生或初创期(这个环节上的相关问题将在屯卦中讨论),准备不充分,经验不丰富,尚属于牛刀小试阶段,难以处理复杂变乱的局面,拜访、寻找英明睿智的大人物指引或领导前进,是英明正确的选择,有利无害。

人生或事业,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呢?九三爻为人们指点迷津: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乾乾是勤勉努力的样子。若是语气助词。本爻说的是,在成长阶段,处于飞跃的前期,君子白天勤勉不怠,晚上警惕反省,整天自强不息,不敢丝毫懈怠,反反复复按正道行事,即使遇到危险(厉,《广雅》:“危也。”)也会逢凶化吉,不会有什么灾祸(咎)。

这是敬慎行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在《易经》中,“咎”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做任何事情,“无咎”是人们非常期望,也非常喜欢的状态。何谓“咎”?何谓无咎?

《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咎在古文中是会意字,由人字和各字构成,表示人各不相同,彼此易发生矛盾冲突。咎的本义指灾殃、凶祸。”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释诂得比较详尽—《尔雅?释诂》“病也”,《说文》“灾也,从人、各,‘各’者相违也”,《广雅?释诂三》“恶也”,《诗?小雅?伐木》“微我有咎”,《毛传》“咎,过也”,《诗?小雅?

北山》“或惨惨畏咎”,《郑笺》“咎,犹罪过也”,又《广韵》“咎,衍也,过也”。据此诸说,《易》中“咎”字常含“灾病”“罪过”“咎害”

之义。案,《系辞上》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即谓弥补过失、免遭咎害。此爻处《乾》卦上下卦之际,其时多危,故须“朝乾夕惕”,修省不懈,才可“无咎”。《周易集解》引干宝曰:“君子以之忧思深远,朝夕匪懈,仰忧嘉会之不序,俯惧义和之不逮,反复天道,谋始反终,故曰‘终日乾乾’。”又曰:“凡‘无咎’者,忧中之喜,善补过者也。”

在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对眼下自己手中正在做的工作,有的漠然视之,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悍然抵触,不懂得技术和能力是在经久磨砺中增益出来的,结果荒废了青春。

遇到下岗分流或被淘汰出局,如果不知道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恐怕还得抱怨和咒骂单位或领导呢,甚至造成身心伤害。

找内因,遇事反求诸己,才是高明的!

这是自强不息的内在核动力。

不怨天,不尤人,才是真正的达观情怀。

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态度才不会受到祸害。此之为“惕龙乾乾免祸害”。

人生或事业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状态上。机遇出现的时机,有的早,有的晚,机遇稍纵即逝,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九四爻辞是这样说的: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爻意思是龙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到深渊(渊)之中,前进不会遭遇灾祸。

人性善恶之争,争执了几千年。

明朝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阐释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从自然界中万物趋向阳光的本性获得启示,人作为生命体,要生存,要发展,其基本本性与植物是一致的。都具有“利己排他性”的本性,这既是生存的利器,也是顽劣的根性。如果没有了这种本性,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集团之间就不会有尖锐的矛盾和军事冲突,也谈不上阶级、民族内部的团结。

探寻世间的苦难、矛盾、冲突的根由,总是无可回避地深入“利己排他性”这个基点上。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人一方面努力占有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自私自利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对待任何问题,要善于从这个基点的正反两方面去看。

离开这个基点,就可能钻进道德的真空里,成为被人嘲笑的痴呆子!

人的灾殃、凶祸多来自人的内心,更准确地说是过度的贪欲。贪欲扩张就必然陷入痛苦的深渊,而减损自己应得的利益,您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帮助。

咎,是《易经》的关键字,将在许多卦的卦辞、彖辞、爻辞中出现,根据此注解,后文将依据语境具体诠释,不再注释。

对人来说,也存在大致相同的情形,机遇来临,该前进就要前进,该显身手就要显身手。在适宜的环境中,当然会有利于发挥作用有所作为。此所谓“龙跃深渊度机变”。

机会抓住了,一显身手,多么惬意呀!九五爻所展现的境界,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龙飞舞在天空上,在广阔的舞台上行云布雨,发挥巨大的作用,有了雨水滋润,万物欣欣向荣,蓬勃茂盛。龙为万物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盛德普惠天下。有所作为的领域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注意,“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修辞方法为排比,展示了龙所在的不同方位、情态和阶段。

凡事,总有个度。在度的范围内,为人,干事,创业,顺风顺水;超越度的范畴,还能够持续下去吗?上九爻辞的回答是否定的: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亢,过甚,极度。悔:悔恨。龙亢奋至极,飞得过高,失去发挥作用的舞台,体能不济,向衰败发展,就会发生悔吝的事情,这是应该警惕出现的局面。做人、做事,得势不可亢进妄为,否则就会有让人悔吝的事情发生!

亢龙为什么有悔?《周易本义》分析其原因是:“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和空间,就会走进死胡同,最终出现群龙也无首的现象。《朱子语类》说:“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如这般处,最是。《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见,通现。首,乃首领。用九爻辞说的是,群龙出现于天空,“各秉刚健之天德”(高亨释),谦而不愿意以首领自居。“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高亨释)出现这种现象,是很吉利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呢?《尚氏学》指出:“‘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遭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

龙的发展变化合于自然万物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适应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人的成长或事物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地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潜龙勿用蓄精锐—孩童(物创)初生,开蒙发智;见龙在田试手段—崭露头角,显示才华,发挥作用;惕龙乾乾免祸害—自强不息,快速成长;龙跃深渊度机变—审时度势,应机飞跃;飞龙在天盛德普—当位有为,盛德普惠;亢龙有悔极必反—亢奋至极,物极必反。可见,乾卦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内在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了深刻揭示。

需要说明的是,乾卦和坤卦“用九”之前的古经文字与其他六十四卦的经文,为截至周公时代经伏羲、西伯侯姬昌、周公薪火相传集体创作的经文,在原始的古经文本中所给出的开示,基本是朴素的风险警示和道德修身的忠告,及至孔子,其最伟大的贡献是演义升华附会更多的人文思考,其关于变易哲学的系统思维是不可否定的伟大贡献,同时出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大衍之数”、“揲”、卜筮等带有占卜色彩的说法,及至朱熹《周易本义》又讲授卜筮的方法,使这门学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这需要您在学习中注意甄别,吸纳合理的精华,摒弃糟粕,才能学到这门学问中有价值的内容。

三、孔子的《文言传》如何解读乾卦上升到君子修养品德操守的高度应该如何解读呢?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什么是“潜龙勿用”?(龙潜伏在水中或地下,谓之潜龙,暂时不施展才用。)孔子说(高亨等学者认为是伪托):“潜龙”可以用来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隐居(遁,《楚辞?离骚》王弼注:‘遁,隐也。’)在社会下层,品德操守坚贞不移,不为世人的舆论或压力而改变自己,他们不求成名,甘心隐居,回避世俗,言行不为世人赞同也没有烦闷(遁世无闷),对所乐之事则行,对所忧虑的事情则躲避,坚定不可动摇(拔)的意志。这就是“潜龙”啊!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龙出现在田野(尚未飞龙在天云行雨施,虽发挥一定作用尚未有大的作为,处于飞跃前期的成长阶段),此时,宜拜见有德行的大人指点,修养龙德以将来造福民众,也易于产生大人物。孔子说:“龙德在于行中正之道,无偏无妄,无过无不及,正言正行,唯诚唯谨,他的日常(李鼎祚:‘庸,常也。’)行为谨慎有节,防止(闲,门闩,意防范)邪恶的言行而保持诚挚、美好的行为。施善于世,谦不自夸(伐)。君德博大,广化众人。龙之德,乃君之德。按龙的品德操守加强修养,有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这说明将出现君主品德的大人。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健强振作,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慎行,达到这种状态,即使面临危险,也免遭咎害”,讲的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君子要加强道德修养,奠定成就事业的根基。忠诚信实,加强道德修养;修习辞令,表达诚意,就可以积蓄功业。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它,这种人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事物终止的时刻而及时终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共同保全事物发展的适宜状态。像这样就能居上位不骄不躁,处下位无忧无患。所以因时势、时运、时机的发展变化保持警惕勤勉努力,虽遇危险之境,也没有灾祸”。

值“终日乾乾”之际,有四个要点需要把握。

一要讲“忠信”而“进德”—《周易正义》:“推忠于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是进德也。”

二要“修辞立其诚”—《折中》引程子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仔细理会,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修辞立其诚,正为立己之诚意。”

三要“知几”而“存义”—《说文》中说:“几,微也。”《系辞下》中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周易正义》曰:“知时节将至,知理欲到,可与共营几也。”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微小的端倪一步步发展到巨大,有客观规律性。君子敏而有预见力,能够见微识著,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与状态,知晓或预见到结果,从而努力而为。判断无误,行有恒常。这样明达的人,可以谈论“几微”,可以存事业正义。

四要惕而“不骄”“不忧”—《周易正义》曰:“以其‘知终’,故不敢怀骄慢。”“以其知事将至,务几欲进,故不可忧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爻辞说:“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必无咎害”,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大人的上升、下降是不一定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引退也是不一定的,处在下位,并不是行为不端正。或者前进或者退后,并不是不合群。这是由龙的秉性所致。所以,君子效仿龙道增进道德精修事业,对升降无常与变化无常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风险意识,及时而动,因此,没有灾祸。”其根本原因在于因应、适应时势与时机而为。《周易正义》提示人们注意:“上而欲。”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飞龙在天,利出现大人”,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同声相呼应,相同脾气秉性相互逐求。水流湿润,火性干燥,云从龙而行,风从虎而生,圣人施展作为,则万民观瞻而亲附崇拜。”风云轻扬,其根本在天空上,自然亲近依附于天空,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上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上层;水流倾向于潮湿的沼泽,自然亲近地势低洼的湿地,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下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基层。这适从于物以类聚的基本法则。《尚氏学》曰:“天地者,阴阳。本乎天者亲上,谓阳性上升顺行”,“本乎地者亲下,谓阴性下降逆行”。

可谓是,“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

“亢龙有悔”,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类比社会管理阶层)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虽然高贵,但没有君王掌有实权之位,虽然高高在上,但没有民众追随亲附,而德才兼备的贤人又居于社会的下层,相距甚远,又不能辅佐他,所以他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举动无措就会发生悔吝。”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用龙潜藏在水底或地下比喻君子身处下位,还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干的舞台;“见龙在田”,用龙出现在田野里比喻君子初到民间或基层,只是刚刚发挥作用,说明时势开始舒展(时舍);“终日乾乾”,用龙的奋发振作比喻君子行事勤勉;“或跃在渊”,用龙的进退比喻君子顺应时势自我检验与选择,要么开拓进取有所作为,要么隐退而藏遁世无闷;“飞龙在天”,用龙的云行雨施比喻君子登上天子之位治国临民造福天下;“亢龙有悔”,用亢进必衰的龙比喻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脱离臣民、脱离基层,罹临穷困之灾。乾元“用九”,九为变数之极,用顺应形势变化之策诸侯分治,各秉天元善德,可以实现天下大治。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两个文化名人的注释可能有利于启发我们的思想认识:一看王弼的注释:“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

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直,放远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则天下治也。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九,刚直之物。唯乾体能用之,用纯刚以观天,天则可见矣。”

二看欧阳修对“用九”的理解:“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何谓也?首,先也、主也。阳极则变而之他。故曰:“无首也”。凡物极而不变则弊,变则通,故曰:“吉也”。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故曰:“天德不可为首”,又曰:“乃见天则也。……阴阳反复,天地之常理也。”“阳过乎亢,则灾数至九,而必变。故曰:‘见群龙无首,吉。’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天道之常也。故曰天德不可为首也,阴柔之动多入于邪,圣人因其变以戒之,故曰利永贞。”

“圣人于阳尽变通之道,于阴则有所戒焉。”申明物极必反之理。

“用九”是“观”“天”运行的规律,用九的法则必须是“群龙无首”,即体现天道变化的法则,能像乾元那样刚健而不“为妄”,“与时偕行”,天下即可得到大治。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其演进情形为:“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尚未生发展现,孔颖达曰“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见龙在田”,说明君子开始有所作为,以其智慧和才干,经纬天地,管理庶务,天下昌明,风气好转;“终日乾乾”,好比有了重要位置或开创了基业,无法回到原点,前途扑朔迷离,具有不确定性,必须机敏和警觉,才可能面对与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或败乱,要有与时俱进、奋斗不息的饱满精神,这是必须的,没有充足的精神动力,难以担大任、创大业;“或跃在渊”,比喻在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天大的机遇,出现有所作为的平台,也可能遇到巨大的障碍,要么飞跃,要么退处,都是顺应变化之道做出的正常选择,关键在于看时,遵循自然变化之道,应时而变革;“飞龙在天”,比喻君子阳气旺盛,得到德位相配的舞台,能够施展才干,发挥天德,造福天下;“亢龙有悔”—龙高飞穷极将跌落下来,做人做事过度穷尽,必将败落,这符合盛极必衰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对其发展趋势和结果要有基本的预判;乾元“用九”,君子要秉持乾所具有的“元、亨、利、贞”四德,能萌生万物,开创事业,核心与关键在于以变应变,有坚定的自信力,这种自信力源自于掌握发展变化的自然之道,按规律办事。天始生万物,原始亨通。和谐贞正是天的性情。天才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伟大啊!可以看出,天有元始创生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其刚健中正的天德,《周易集解》引崔憬曰:“不杂曰纯,不变曰粹,言乾是纯粹之精。”达到了纯粹精要的地步,这体现了大自然的法则。六爻爻义阐释发挥,触类旁通天道的种种情状。洁静精微,让人叹为观止。

龙或潜或现,或跃或飞,云行雨施,泽及万物。君子应该了解掌握龙的六种生存与变化阶段与状态所喻示的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及规律,抓住机遇,时刻用好现有的条件,处理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好国计民生,那么天下就会太平啦!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周易集解》引干宝曰:“君子之行,动静可观,进退可度,动以成德,无所苟行也。”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身体力行的行动上。初九爻所讲的“潜”,指的是隐伏而不显露,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暂时不能施展才用而有所作为。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一味地潜忍,连个动静都没有,那怎么成呀!君子应该自强不息!

需要靠什么途径实现自强不息呢?君子研学以积累知识,探问以辨明是非与道理,宽厚以存心志,仁德以行事精业,这是成就伟人伟业的基本途径。《易经》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成就鸿基伟业,必须拜谒大人物,请其指点、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够在成就事业中把自己锤炼成伟大的人物。这是君子应该具备品德操守呀!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乃在人位,就像人上不在朝廷任职,下不在田野耕种,而是在小官之位谋差干事。君子官小职微,但因其时时勤勉警惕,虽处危险境地,也没有咎殃。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这是“或跃在渊”的原因:用龙的生存状态,比喻君子上不在朝廷任职,下不在田野耕种,中不在小官之位干事,或者隐居,或者与世隔绝,无作为,与他人也没有交害,自然也就没有咎殃。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原因:所谓“大人”,能够参悟借鉴天地的美德涵养自身的德行,能够体悟日月普照万物的光明而造福人民,能够按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把握做事的规律和节奏,明辨善恶是非与吉凶祸福。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在客观事实发生之前决策或行动而客观结果不会违背他的预见。面对客观形势与事件则要尊奉天时以行事。遵循自然天道而且不违背,何况对于民众呢,即使有鬼神又能怎么样呢?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所说的“亢龙有悔”是指,飞到天空极高处的龙被称为“亢龙”,类比人则指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这样的统治者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知道前进而不知道该后退时后退,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这样的人只能算作愚人而不能称作圣人。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道者,才是圣人啊!

有的易学专家认为六龙是有“六条龙”,其实,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哲学的角度看,这里是个比喻,是用龙成长的六个阶段比喻人生或事物成长发展的六个阶段或六种状态,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失其时而成,升降无常,变化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所以说“时乘六龙”以驭天。明白掌握自然的发展变化之道,明晓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掌握不同阶段的特性,那么自然就会进入“始则潜伏,终则飞跃,可潜则潜,可飞则飞”的自由的必然王国,就能随心所欲应对种种变化或问题。

讲到这里,我们来看看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关于乾卦洁静精微的总论与阐释—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以“天”

为象征形象,揭示了“阳刚”元素、“强健”气质和本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孔颖达问道:“此既象天,何不谓之‘天’,而谓之‘乾’?”

他自答说:天是“定体名”,乾是“体用之称”,“天以健为用者,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自然之理。”(《周易正义》)实事上这是论及“象”与“意”的关系。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乾卦的喻旨,正是勉励人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向上;这也是《大象传》极力推赞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以“元、亨、利、贞”四言高度概括“天”

具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富利、正固这四方面“功德”,意在表明阳气是宇宙万物“资始”之本。但“阳刚”之气的自身发展,又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六爻拟取“龙”作为“阳”的象征,从“潜龙”到“亢龙”,层层推进,形象展示了阳气萌生、进长、盛壮乃至穷衰消化的变化过程。其中九五“飞龙在天”,体现阳气至盛至美的情状;上九“亢龙有悔”,则披露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的哲理。《周易》的辩证哲学体系,在此铺下了第一块基石。要是进一步从“《易》者,象也”这一特征细加考究,还可以发现,本卦的卦体取“天”为象,故是比喻;六爻的爻辞取“龙”为象,也是比喻:大旨无非揭明“阳刚”的内在气质。朱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这种假象寓意广见于《周易》全书,是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重要特色。

第五节

遵循规律,保持稳健科学地发展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乾乾—龙跃深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用来比喻人生或事物成长的六个阶段,其宝贵启示有哪些?

尽管世间万物万象纷繁复杂,但事物萌发生长强盛衰败都有规律可遵循。龙有生命周期,人也有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所蕴含的发展阶段也大致相同,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其发展阶段尽管有个体差异,但都有着基本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大至国家朝代建立,中至企业设立,小如万事万物的每个个体,比如蚂蚁这样小的昆虫,都大致有着萌长盛衰的阶段性规律和成长的基本趋势。有了对规律性的认识,针对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原则与必要有效的措施,应对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变化,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才能有效解决生存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保持持续稳健科学的发展。这就叫“萌长盛衰循规律,进退存亡视阶段”。

比如说,国家孕育建立时期(潜龙勿用),要积极动员积蓄各方力量同腐朽国体或政治制度或昏庸的统治者做坚决彻底的斗争;国家初创时期(见龙在田),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要发展生产,焕发生机;国家振兴时期(惕龙乾乾),害怕各种敌对势力强大构成威胁,想尽一切办法干扰,就需要格外励精图治,保持高度的惕厉,时刻警惕亡我之心与亡我之举;国家腾飞时期(龙跃深渊),要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处理好发展与保障等各种社会关系,防止社会运营出现脱节现象;国家强盛时期(飞龙在天),谨防物极必反,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重点要防范各层面、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重要领导干部腐败堕落,这个阶段是物极必反转化的节点,丝毫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国家衰败时期(亢龙有悔),要维护国力,爱惜国民,不要发生过度消耗。

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例,发展阶段与规律也基本相同。比如说,企业孕育阶段(潜龙勿用),要积极动员积蓄各方力量做基础准备;企业初创阶段(见龙在田),百端待举,要组织生产,拓展市场,做好运营;企业振兴时期(惕龙乾乾),各种竞争对手威胁严重,需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关键是要增强核心发展能力;企业成长阶段(龙跃深渊),要健全管理机制,处理好发展与保障的关系,处理好发展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问题,防止投入产出失衡;企业成熟阶段(飞龙在天),谨防物极必反,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止管理者各种不当欲望的无限膨胀,重点要防范各层面、各级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同时,要防范具体岗位工作人员消极懈怠,发生失职、渎职行为给工作造成不利或被动局面,这个阶段是物极必反转化的节点,丝毫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企业衰退阶段(亢龙有悔),要维护财力,爱惜员工(民众),不要发生过度消耗,同时要研究转型、转产、釜底抽薪等一系列办法。

衰退与死亡既是旧事物的终结,也是新生的开始,是发展变化过程中矛盾转化最激烈的环节。不同阶段主要矛盾不同,抓住主要矛盾,具体原因分析到位,才能处理好阶段问题。掌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从方法论角度看,顺应自然就会“衍物干事序渐变”—衍生万物与干事均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应对变化,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可以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第六节

自强不息,是发展与进步的主导力量“保合太和”是阴阳之合,阳气是阴阳交合的重要基础,这是贞正之道的根基。自身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没有内在动力行吗?

“保合太和”是《易经》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程氏易传》中说:“保为常存,合为常和。”太和即大的和谐,“保合太和”是保持常和达到大的和谐。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说:“保,保持。合犹成也。大读为太。太和非谓四时皆春,乃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皆极为调谐,不越自然规律,无酷热,无严寒,无烈风,无淫雨,无久旱,无早霜,总之,无特殊自然灾害。天能保合太和之景象,乃能普利万物,乃为天之正道,故曰:‘保合大和,乃利贞。’”

《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无不表现天地氤氲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生变化的思想。《易经》的氤氲、和会、相摩、和合、相通都蕴含着和合、融和的意思,都是“保合太和”的具体表现。“和合”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和而不重分的特征,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性。可见,“保合太和”指的是阴阳之合,阳气是阴阳交合的重要基础,这是贞正之道的根基。天生发创造万物,具有发展的活力、奉献的精神,天阳刚健劲,自强不息,是推动自然、社会、时代、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因此,天始生万物永远不会自满。

第七节

民族精神和信仰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乾天人生存于世,离不开精神和信仰。

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

人生存于世,离不开精神和信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思想精粹,集中体现在信仰上。在人的成长和发挥作用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有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引导方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明确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起核心价值体系。这项伟大的工程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未曾停止探索的步伐。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拥有阳光、活力、刚健、奋发、向上、进取的人生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激励人自强不息,同时又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

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仅有个体行动和奋斗是不够的,需要相互团结协作共同奋进,需要有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变乱,推动社会前进,创造文明。

乾卦阐释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宝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中华文化是龙的文化,乾卦以龙成长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乾乾”“龙跃深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六个阶段打比方,喻示事物发展与个人成长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说明人生成长或衍物干事必须“萌长盛衰循规律,进退存亡视阶段”。

乾卦六爻以龙的成长过程打比方,描绘了人和事物的成长进程,催生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将进行解读与揭示)是其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正确的人生观和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感召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创伟大的事业,缔造美好的未来。

乾卦警语箴言

为了让您简洁明晰地学习掌握和运用乾卦的内涵,现用七古体风格,我重新概括提炼升华出乾卦警语箴言,以供您熟读熟记和便于运用。如果您想让孩子也学习掌握,这可以作为童蒙读物的基础本,让孩子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如果遇到相关的情况,则会豁然心领神会,终身受用无穷。

乾上乾下始乾元元亨利贞阳刚健潜龙勿用蓄精锐见龙在田试手段惕龙乾乾免祸害龙跃深渊度机变飞龙在天盛德普亢龙有悔极必反群龙无首谦谨慎衍物干事序渐变天道刚健主创造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物流形首出庶物万国安萌长盛衰循规律进退存亡视阶段君子自强而不息时乘六龙以驭天大明终始乾道变六位时成性命安保合太和乃利贞天生万物不自满树立正确人生观民族精神是乾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