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盛唐大柱国 > 第24章 少有才名的小随从

第24章 少有才名的小随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褚遂良是万万没想到,改名贺兰楚石的纥干承基,今番在宴会上竟然语出惊人,果真吟出一篇佳作来。

虽然明知道这诗是买来的,但李世民也没点破,只是让纥干承基带来的小随从出来应对。

那小随从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才思敏捷,是个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爱才之心是人尽皆知,对这小随从也很是欣赏。

饶是如此,谁也没想到,这小随从竟能七步成诗,堪称技惊四座,李世民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便让褚遂良到作坊来把李崇道找回去救场。

毕竟李崇道可是写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果说今夜有人能压一压这小随从的气焰,也非李崇道莫属了。

李世民是为了摆脱只会打仗的蛮子印象,才抬高文人的社会地位,物质文明建设起来了,精神文明自然也要跟上。

一个帝国由乱而治,必然要用文人来治理天下,而推崇文学之风,还能减少百姓起兵造反的血性,让老百姓乖乖听话。

李世民深知这一点,所以才开始推崇文道,可今夜的宴会上,我大唐国子监的士子,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文人雅士,竟全都输给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随从,他这个皇帝的脸面又往哪儿搁?

褚遂良走到作坊门口,便听到了哭声,开门一看,但见得匠人们都跪在李崇道的面前,一个个哭得不成人样。

“简直荒唐!虽然你奉命行事,但这些都是我褚家奴婢,如何能把他们欺辱成这般样子!”

褚遂良直以为李崇道没能完成任务,做不出令李世民满意的东西,所以把气都撒在了他的家奴身上。

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李崇道这般做法,打的可是他褚遂良的脸。

“幼薇?连我的女儿你也敢欺负,好你个李崇道!”

褚遂良是个酒徒,脾气也火爆,快步冲上来,便揪住了李崇道的领口。

“父亲大人,不是这样的……你看……这是他做的白砂糖,最上乘的糖!”

“糖?”褚遂良是个酒徒,喝酒的人同样是美食品鉴大家,对各种调味料以及食材比任何人都挑剔,见得这白砂糖的成色,他已经被惊住了。

指甲盖挑起一点来尝试之后,褚遂良双眸大睁:“这……这是你做的?一场宴会的时间,你就能做出这等成色的糖?”

李崇道摇头,一脸的不满意:“还是不够白,不够剔透,技术再改进一轮的话,成色起码能提升一个档次。”

“还能提升?”

李崇道点头道:“我要做冰糖给皇后殿下享用,冰糖可比白砂糖更上乘。”

“冰糖?”

“顾名思义嘛,像冰块通透一样的糖,而且冰糖能止咳嗽,化痰涎,又是一系列止咳平喘,化痰通气方子的最佳辅料。”

“像冰块一样通透的糖?便只是一个辅料,就已经是这般样的珍品了?”褚遂良起初对李崇道也没有抱太大期许,可如今听得这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少年郎了。

“褚大家有事?”

褚遂良干咳两声,收拾惊奇的神色,让人把白砂糖都收集起来,便带着李崇道和褚幼薇往宴会厅来了。

褚遂良先进去禀报,顺便把最新成果也呈现给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或许也品尝过了白砂糖的滋味,李崇道走进去之时,顿时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

根本不需要李崇道多说明什么,在场的都是非富即贵,自然懂得白砂糖有多珍贵,更珍贵的是制作技术!

紫砂糖等制糖技术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大唐民间和官方目前为止都只能向胡人购买成品,很多人都在琢磨制糖的技术,而且受限于甘蔗种植等原因,想要大规模推广制糖产业并不现实。

但李崇道带来了改良技术,那么只需要购买粗劣的紫砂糖作为原料,提炼成白砂糖,且不说在大唐国内如何消费,便是返销到世界各地,那都是惊人的贸易财富,而且还能提振国威。

不过李世民越是在意,面上就越表现得不感兴趣,强行压下对白砂糖的注意力,朝李崇道吩咐道。

“李崇道,男儿要么沙场上冲阵杀敌,要么笔墨里指点江山,躲在厨房和作坊里,又有什么出息,甚么白砂糖,不过是小道,你可不能因小而失大。”

李崇道讪讪一笑:“陛下教训得是,这白砂糖也只是小民一时兴起,胡乱尝试才捣鼓出来的,技术尚未成熟,说不定下一次便做不出来了,陛下不必担心小民玩物丧志。”

“做不出来了?”李世民哭笑不得,但看着李崇道那表情,也是点了点他道:“收起你的小聪明,过来见见这位小朋友。”

李崇道听褚遂良说起纥干承基那小随从之时,就已经非常感兴趣了。

因为唐初并没有什么太大名声的诗词大家,因为绝句和律诗的格式等等都还没有定型,所以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能够震惊四座。

那小随从果真只有十五六的年纪,面皮白净,消瘦矮小,有些营养不良的迹象。

小随从的长案上压着一张纸,因为反过来了,也不知道上面写些甚么。

“骆观光小友适才已经做过不少诗文,真真是惊才绝艳,这案上是他七步而成的新作,连陛下都未曾看过,为了助兴,也请崇道你作一首,比拼一番,如此才够味,你二人争奇斗艳,必又是一段文坛佳话!”

李崇道可没听褚遂良在解释,他的脑子里只有骆观光三个字。

“你……你可是叫骆宾王?”

那小随从猛然抬起头来,眼中满是警惕:“郎……郎君认得小民?”

骆宾王可是唐初四杰,写出《讨武曌檄》来控诉武则天的初代“键盘侠”,李崇道又岂能没听说过,当即道:“骆小郎君少有才名,被誉为神通,七岁便作《咏鹅》,今日得见,乃李某人之幸。”

骆宾王的县令父亲死在任上之后,家道中落,他只能四海为家,因为文才而被纥干承基买入府中充当门客,其实就是养着他,随时割他羊毛,用他的诗词四处赴宴装逼。

骆宾王也为此而苦恼,但为了生计,他只能忍辱负重,此时听李崇道这么一说,居然能在长安城有人听过自己神童的名号,他又岂能不震惊,岂能不欢喜!

李世民听得一头雾水,不由问了一句:“李崇道,你在长安出生长大,从未远游,怎么会听说过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辈?”

李崇道心头咯噔一下,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借口,当即推给了李淳风:“李道长,你觉得我是怎么知道的?”

李淳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