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盛唐大柱国 > 第242章 顶格封赏

第242章 顶格封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崇道不清楚李孝恭和程知节为何会走到一起,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这样的军事议案。

但当他听到慕容顺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切就都清楚了。

从慕容顺到赵德言,李世民似乎都想要师出有名,李崇道对此其实并不太理解。

突厥人打从隋朝开始就兴风作浪,与李唐打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且突厥人曾经趁着玄武门的变故,倾巢而出,兵临城下。

虽然被尉迟敬德打退了先头部队,甚至连执失思力等大将都被大唐所俘,但最终还是打到了渭水河边,如果突厥坚持到底,不惜一切代价,说不得最后能拿下长安城。

然而都已经打到长安城了,竟然签订了渭水之盟,就这么退兵了,这本身就不是个合理的事情。

或许李世民在渭水之盟里与颉利可汗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才需要一个“正当”的名义来对突厥人用兵。

这个约定可能决定着突厥人的存亡,或许是李世民和颉利可汗之间的秘密约定,李崇道也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李世民今日算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打仗需要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庞大国力的支撑,多少王朝就是毁在了兵灾之中,唐朝这才刚刚好起来,如果外部战争不断,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所以很多文臣其实很反对战争,只是想着休养生息,使得大唐朝繁荣昌盛,老百姓安居乐业。

但李世民刚刚才诏令天下,要减免百姓的赋税,这也使得李孝恭和程知节的提议再没有任何阻碍。

文官们认为打仗会损害百姓的利益,那我先减免百姓的赋税,文官们哪里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接下来的议题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进行,李崇道捧着宝函,有些昏昏欲睡,毕竟他在牢里过得不算好,朝议对他而言就像回到了课堂上一样,拥有着催眠的作用。八壹中文網

“李崇道,你可有什么建议?”许是怕李崇道在金殿上打呼,李世民还是点名了李崇道。

李崇道也有些尴尬,虽然李世民确立了“入仕者皆带散位,谓之本品”的官制,也就是说,散官阶已经成了官员本身的品阶。

但朝散郎身为八郎八尉之一,如果没有职事官位,是没资格参议朝政的。

换做别个,这个时候就该明哲保身,皇帝让你提意见,并不一定真的需要你的意见。

因为这些个文武百官,都是经历了战争的,李崇道却不过是个长安城中出生长大的市井小儿,又能有什么有价值的真知灼见?

李崇道虽然没有政治觉悟,但情商该是有的,他也知道李世民只是为他刷一刷存在感,但有个事他却不得不提。

因为他与尉迟墨,或者确切来说,与尉迟敬德还有个约定。

“臣确实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不成熟那就不要说了。”李孝恭生怕李崇道再惹祸,也顾不得朝堂纪律,急忙出声提醒。

李世民却抬起手来,呵呵笑道:“年轻人有朝气,敢想敢做,不成熟的建议未必就不是好建议。”

收到了李世民的鼓励,李崇道还是咬牙,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吴国公尉迟敬德曾在渭水一战痛击突厥奴,还俘虏了好些敌将,此战该召回尉迟敬德……”

大唐朝从来就不缺猛将,而且还是经历过战争,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猛将,这些开国功臣在大唐朝建立之后,为大唐朝开疆拓土,为大唐的大一统事业做出了最大的功绩,是大唐朝最珍贵的财富。

尉迟敬德因为儿子尉迟宝玠冒犯永嘉长公主的事情,被发到老君山去监造道宫,确实有些浪费人才了。

虽然刚才文武百官都在商议人选,但都没人提及尉迟敬德,颇有些人走茶凉的意思。

李孝恭虽然极有谋略,但战场主要在南方,擅长的是水战等等,北方战事毕竟不是他的专精,程知节虽也是老将,但坐冷板凳也不少时日了,如今在蒋王府当长史,给李世民的儿子当保姆,多少有些不够看。

前方六路大军有李靖和李世绩等总管兵马,其实已经够用,但这是对突厥的最后一击,该给的功劳还是要给。

尉迟宝玠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有所耳闻,按说李崇道是最不可能在这个时刻拉扯尉迟敬德的,但偏偏是他提了出来。

在官员们和李世民的眼中,这就是个完全站在客观立场上的建议,因为李崇道没理由替尉迟敬德说好话,只能说明,尉迟敬德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李世民的目光有些犀利,李崇道也不敢与之对视,好在李世民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李孝恭和程知节的身上。

“诸卿以为如何?”

李孝恭和程知节相视一眼,又看了看长孙无忌等人,便叉手为礼道:“臣等附议。”

李世民露出微笑来:“好,那便召回尉迟恭,拜上柱国,改封鄂国公。”

“程知节,晋为左屯卫大将军,检加号镇军大将军,世袭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

“李孝恭,赠扬州都督,尔等为新三路行军总管,点校兵马,出兵定襄,踏平阴山!”

照着大唐朝的军中惯例,出征之前先封赏一轮,提高武将的官职和身份象征,毕竟是领军人物,自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头衔,也能激励军心,提振士气。

然而李世民今次的封赏却是顶格的!

上柱国这种勋官中的巅峰封号,只有天大功劳的人才能得到,虽然老君山是李唐皇室为了彰显自家正统圣裔血脉才修的,但督造老君山之前,尉迟敬德可是纵容儿子的“戴罪之身”。

这给朝臣们释放了一个信号,只要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这位皇帝是如何都不会忘记尔等的功劳,即便有些小差小错,他也会既往不咎,李世民终究是个极其顾念旧情的人。

在李世民统治的时代,他没有杀害过开国功臣,除了谋反的侯君集和张亮,这在历朝历代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而对待李孝恭同样如此,先前赠司空封号,已经使得李孝恭比肩长孙无忌,如今又赠扬州都督。

无论是司空还是扬州都督,整个朝堂之中,绝大部分的人,即便死了都未必能被追赠这两个封号。

但继长孙无忌之后,李孝恭做到了,在生前就拿下了这两个及其尊容的封号!

房玄龄等人还在遵照李世民的意思,草拟圣旨,也加封了其他随军出征的将领等等。

李崇道心里也在寻思着,李老二今天心情不错,这是大放血的节奏,也不知道会赏我一些什么样的好处……

如此一想,李崇道也就不犯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