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的蒸汽大明 > 一百六十二章 轩然大波

一百六十二章 轩然大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进如意楼,梅景福和他的伙伴们,便立马被前呼后拥的往楼上迎。

虽然说他们来此地的次数并不频繁,但是不管是老鸨还是小厮,对这些纨绔子弟都是熟记于心的。

本来这些青楼烟花之地,最重要的一批客人便是应天府里的高级纨绔们。

那些头牌们的身价,也是这些纨绔炒起来的,如意楼自然得好生供着他们。

“哎呀,梅公子,许久不曾见了。”

“快请快请。”

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迎上前,热情的招呼着梅景福他们往雅间走。

不过就在大家踏上楼梯往上走的时候。

如意楼一楼的其他顾客聊天声音,吸引了梅景福的注意力。

“听说了吗?”

“刚成立的建州都司,遍地都是黄金!”

“我一远方表亲,在建州都司服役,他寄信回来的时候说,在建州随处都可以捡到狗头金!”

“那边是一块从来没有人踏足过的地方,那些野人又根本不懂金银的价值,所以遍地随便扔!”

“建州那边的河流,里头都是流金砂的!太阳一照,河里都闪闪发光!”

“我那表亲,执勤的时候都捡了好几十两黄金了,而且都不用上交!”

“建州黄金太多了,都随便他们捡!”

“说是只需要交个淘金税,就可以将黄金带走!”

“什么?税多少?”

“不多不多,白捡的金子,就算是捡一两也是赚的啊!”

一桌看起来好像是镖师的顾客,聊天声丝毫不做遮掩,引得整个大堂惊呼连连。

大家都觉得他吹的太过了。

这世上哪里有能随处白捡金子的地方!

一听就不靠谱。

但是他们却又忍不住开口询问更多的细节,想要了解的更清楚一些,才好辨别真假嘛!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金子!

钱财动人心,可不是开玩笑的。

从秦汉到隋唐五代,金银比价一直较为稳定,维持在1:5左右;至宋初1:6左右。

而洪武帝曾规定,一两黄金可以兑换4两白银。

但是实际上民间根本不按这个比例来兑换,现在市场上金银比价基本为1:7或8,一两黄金可以兑换七到八两白银。

这还是盛世的情况下。

如果时局不稳,那一两金子换十两白银都有!

那建州要是真的有露天的金子捡,别说那种狗头金了,只要金砂河是真的,在河里淘金,一月能淘一两那都赚死了!

大家都饶有兴趣的和那传出这消息的镖局大汉不断询问着。

梅景福脚步顿了顿,眼神瞥向了那正口吐唾沫,大声讲解的大汉,摇头失笑:“这厮还真是信口开河,若不是我大明不以言论治罪,这种散播谣言之人,我绝对拿下送往官府。”

“是极是极。”

“不知道他是哪里听来的扯淡消息。”

“如若建州有如此好事,我等岂会不知?”

“也就只能骗一骗这些没有门路的普通百姓了。”

“走走走,莫要被这厮消了雅兴。”

“听曲儿去!”

纨绔子弟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的迎着梅景福就进了包间,没把这件听着就像是胡言乱语的话放在心上。

然而,当他们在如意楼潇洒挥霍完,回到家里后,一场风暴却已经悄然降临。

......

不知道是从那开始。

流言的源头也无法肃清。

总之,一夜之间,应天府所有的百姓,就都在传着,建州处处是黄金,随地都可以捡到狗头金,河里全都是金砂的说法。

这个传言太过离谱了,但是再离谱的流言,当众口铄金的时候,也就会被很多人相信。

就像是插上了翅膀一样,这个消息飞速的就在大明十三省内传播了起来。

不信者众多,但是信者也多如牛毛。

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哪怕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洪武二十年的天下人口大查下,目前大明的总人口也有一千二百多万户以上。

超六千多万人口!

而这么多人里,学过文化,懂得诗书的人,绝对不超过两百万。

哪怕大明已经在努力普及小学教育了。

但是现在的大明财政,还没有到可以支撑起全民义务制教育的可能。

大明也不需要那么多懂得文化,懂得道理的“读书人”。

社会没有进入到一个需要很多读书人才能维持发展的情况,教育出太多读书人的话,反而没地方给这些读书人发挥自己的才华。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尽量在普及小学教育,但是并没有打算扩大中学以上学院的原因。

要那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干嘛?

有个小学文凭,就已经足够进工厂打工了。

培养那么多有文化的读书人,然后大明又没办法拿出足够多有分量的岗位给他们工作,那不是给自己招不痛快嘛。

到时候无所事事的读书人多了,没事聚在一起喝点马尿,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了,步入反了他娘的朝廷,岂不是徒增麻烦了。

所以其实大明现在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没读过书,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愚民。

只有小部分接受过小学教育,小小部分接受过中学教育,妥妥的就是精英教育模式。

其实以前的历朝历代,也一直都是奉行精英教育的。

能治国的人,够用就好,没必要人人都要读书,懂得大道理。

这样的国民教育,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利于统治阶级统治国家,愚民政策不管在哪个时代,甚至就连星际时代,也会是一种很好用的政策。

而坏处嘛,就是啥都不懂的百姓,太容易被煽动了。

不只是朝廷,来自各地的各种小道消息,也同样轻松就能煽动百姓。

建州遍地都是黄金的消息。

在统治阶级,和精英阶级们看来,是一个假到不能再假的扯淡消息,根本不足为信。

但是广大的普通百姓们,却很容易就相信了这个传言。

众口铄金,不外乎如是也。

甚至他们对这个消息的热情,比辽东开垦令还要更高!

不过几天而已,大明全国都掀起了一阵讨论建州金矿的热情。

甚至有很多在乡间常年游手好闲,不适劳作,吊儿郎当的痞子、溜子和浪荡子,全都一窝蜂的往登州涌,希望可以搭乘上从登州前往辽东的大船,然后徒步前往建州去淘金!

让他们报名移民,去老老实实的耕地,他们不乐意,嫌麻烦,懒得侍弄田地。

但是,让他们去淘金,漫山遍野的捡金子,那他们可就很乐意了!

万一要是捡到一块几十两重的黄金,那不就一夜暴富了!

谁不喜欢这种一夜暴富的事情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