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中国最重要的含煤地层,含约占全国30%的煤炭资源量,其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55%。这是一套以海陆交替相为主的碎屑岩含煤地层,除分布于华北聚煤区外,西北聚煤区亦有零散分布。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南方的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大部分属本含煤地层上部层位的同期沉积。形成条件包括古地理与古气候。古地理晚石炭世至二叠纪末,中国北方为一东宽西窄、近东西向延展的沉积盆地,阴山和秦岭两个隆起区在北、南两侧夹持,盆地向东朝太平洋敞开,向西经河西走廊,向南穿越西秦岭分别与新疆、青海的古海盆联通。总体上,盆地在海退海侵中旋回,在广阔的滨岸地带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盆地以鄂尔多斯隆起为界,分为华北及西北两部分。东部的华北地区沉积不厚,沉积物稳定性好;西部的西北地区沉积厚且变化大,中间的隆起区仅沉积了太原组以上地层,厚度小且含煤性极差。秦岭和阴山是盆地的陆屑供给区,在阴山隆起区内,有若干小型山间盆地分布。古气候根据华夏植物群推测,当时中国北方正处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炎热潮湿,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条件。但自早二叠世晚期开始,干旱气候由北而南控制了北方大部地区,其南界大致沿陇海铁路一线。到晚二叠世晚期,干旱气候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北方。构造盆地构造盆地是由地壳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下的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部分岩石隆起,而有些则会下降,如果下降的部分正好被隆起的部分包围,盆地的雏形就形成了。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大型盆地都属于构造盆地。这些盆地所在的地区大多是一些稳定的地块,而周围则多是一些褶皱带或者褶皱断块山,如我国著名的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在石炭-二叠纪之交,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和猎户座小旋臂,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引力剧烈变化,地壳隆起和塌陷,形成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盆地。盆地在海退海侵中旋回,在广阔的滨岸地带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晚二叠世,即二叠-三叠纪之交,太阳系通过英仙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引力剧烈变化,中国整个南方沉积盆地处于拗陷、接受沉积阶段,扬子区遭受长期海浸,沦为浅海,海水来自广西南部及四川西北部;其东、西两侧各区均为滨海低地,康滇古陆东侧属于滨海平原一高地。在滨海地带,一般都有成煤作用发生,尤其在川黔区,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中国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中国南方最主要的含煤地层,在黔西、川南、滇东、湘中南及赣中等地赋存较丰富的煤炭资源。陆相成煤陆相成煤是传统的成煤作用理论,即“水退成煤模式”或者“陆相成煤模式”,认为成煤作用发生在一个水进水退旋回中的水退期。成煤原理陆相成煤其实是成煤作用理论:水退(或海退)成煤。这是传统的成煤作用理论,即“水退成煤模式”或者“陆相成煤模式”,认为成煤作用发生在一个水进水退旋回中的水退期。比如,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多为水退成因的煤层。这一理论的关键点是:在陆相或盆地水域退却的条件下,泥炭沼泽发育而成煤。对于“泥炭沼泽”的定位是:既不是水域也不是陆地,沼泽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环境。在成煤作用过程中,这样的过渡环境是非常关键的。有学者认为,这个过渡的环境在成煤作用发生和盆地演化过程中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这关系到成煤作用的最后结果,那么水域体制将是制约泥炭沼泽发育程度和最终成煤的最关键因素。海侵成煤海侵过程成煤理论是Diessel(1991)提出的,针对陆相成煤模式提出的水(海)退成煤,许多地质学家们研究发现海侵也能够成煤,海侵过程成煤由一种基本观点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和成煤模式,这一理论认为,随海侵进程,成煤作用逐渐向陆上迁移,成煤作用与海侵过程密切相关,先形成的泥炭被海水淹没,成煤作用在已经土壤化的滨岸地带发生,并逐渐向陆上迁移。滨岸地带暴露土壤化被侵进的水体滋润成为沼泽,进而泥炭沼泽化,早期已经形成的泥炭被逐渐加深的水体覆盖而保存。因此,成煤作用与海侵过程密切相关,这样所形成的煤层具有穿时性。海侵过程成煤的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而且以无结构镜质体为多。海侵煤的煤岩类型多是光亮型、半亮型的,因此内生节理发育。这一成煤理论和模式来源于边缘海盆地聚煤作用分析成果,对煤地质学理论是一贡献,也为聚煤盆地的成煤作用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海侵过程是非常短暂的,没有“逐步的、缓慢的”向陆侵进那样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或阶段。这类海侵可以认为是一种海侵事件。何起祥等曾称其为“突出性海侵”。如果由于突发海侵导致成煤作用发生,则称其为海侵事件成煤。海侵事件成煤沉积序列中,煤层、海侵沉积都具有较好的等时性。无论是海退成煤还是海侵成煤,都发生在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的时期。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近银心点和银河系旋臂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引发地球气候剧烈变化,引发冰川形成和消融,引发海平面剧烈变化,引发海退和海侵,所以成煤作用可以称之为“引力成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