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煌明 > 第十七章 大明版红巾军

第十七章 大明版红巾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蓟辽总督洪承畴终于在宁远誓师。

他亲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九边八大总兵,统明军精锐十三万人马奔赴锦州。

七月二十八日,大军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

清军统帅是满清睿亲王多尔衮,面对明军的骤然推进,八旗军初战失利,死伤甚多,几至溃败。

此时明军士气正锐,短短数日内催营拔寨,屡败八旗军!

清军两红旗、镶蓝旗三旗驻军之地,皆被明军所夺,洪承畴阵斩八旗将领数十人,几乎打残了两红旗。

多尔衮直接被打自闭了,命八旗军兵退六十里,分守各隘。

身在盛京养病的皇太极,得知前线战况心急如焚,不顾急病于八月带病急援锦州。

一路上皇太极鼻血直流也马不停蹄,昼夜兼行五百余里,到达前线主持大局后,方才稳住清军溃败之势!

.......

正当辽东打的火热之时,督师傅宗龙已经带领四川、陕西的两万部队开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

八月中旬,大雨连绵下了数日,徐煌等人在信阳西北靠近淮河的一片废庄中,修整了将近半个月。

相比半个月前,难民们的气色却好了很多,也显出一些强壮来。

除了原来的一百多口人,期间又有不少难民前来投靠,他们都听说有位年轻的徐公仁义,一路打击流贼,除暴安民,于是慕名而来。

其实就来是求收容、混口饭的。

徐煌盘问了众人的来历,查验户帖后,方才收纳,共收了三百多人,又从中甄选青壮为兵。

随着手下越来越多,徐煌对兵源要求的极为严格,只选性子憨厚之人,那种贼眉鼠眼、滑头之人坚决不收!

目前徐煌手下已经收满了一个百户所满编一百二十人,皆为青壮。

至于他们的家人,则充当后勤队伍,帮忙做事,烧火缝衣,打造盾牌什么的。

所谓的青壮,并非年轻壮实的男人,只是按照年龄区分的青年人和壮年人。

乱世大灾中,背井离乡的难民中哪有什么年轻壮实的男人,也就电视剧里有。

大多青壮的现状是:骨架看起来不错,瘦弱、虚弱,因为饥饿连走路都吃力。

徐煌接收他们,给他们饭吃补充营养,这些青壮才能慢慢恢复体力,逐渐精神起来。

若不然,他们只能躺死路边,成为一具无人收敛的枯骨。

这半个月来,徐煌认真操练,重整队伍,不仅搞了后勤,还编了一个医疗队,由郎中李老根带领。

后来徐煌才知道李老根是个郎中,于是请他出手救治李辅臣的弟弟李将臣。

现如今李将臣那小子活蹦乱跳的,天天跟在徐煌身后,说要报恩。

徐煌对整编队伍可谓是煞费苦心,没有统一的衣服和装备,他只能让每个人身上绑一个相同的东西,以示同一团体,增强归属感。

思来想去,物资有限,他让每个人脖子上系着一条红巾......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百二十个青壮统一系上红巾后,整支队伍的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彰显出一种朝气。

正因如此,这支队伍也被周围百姓称之为“大明红巾军”。(元末的红巾军是红巾包头)

徐煌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让人唱起了红巾军军歌:“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荡气回肠的《红巾军军歌》中豪言壮语颇多,非常提气!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造蒙元朝廷的反,便是从红巾军发展而来,也唱过这首军歌。

朱元璋戡乱催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斩贪除暴,大明百姓无不怀念我太祖高皇帝。

半月以来,徐煌一边接收难民,一边主动出击清扫附近打家劫舍、占山为王的盗贼,缴获了不少物资。

不知怎地,近日来盗贼是越剿越多,经常有三五成群的流贼出没。

后来出去打探消息的叶渊文回来了,还带回了杨大库。

一进入这庄子,乍一眼看到如此多的难民和士兵,杨大库大为震惊,不知徐煌在搞什么,听表弟吴大有讲述后,更是不解。

他实在无法理解接收难民能有什么好处,钱多烧得慌?有钱有粮多养几个家丁不好吗?

不过杨大库没管这些,徐煌虽是他的属下,但已然是一个百户所的主官。

说句难听的,徐煌不鸟他,杨大库还没办法,除非他成为徐煌的直属上司正千户。

杨大库是副千户,没什么直属人马,身边就七八个家丁。

那是他的私人家丁,人人装备精良,还有马,一般小股贼盗根本不敢劫掠他们。

在这种局势下,杨大库几人还能养活马,足见其手段,徐煌也不好当面询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简单客套后,杨大库步入正题,他告诉徐煌,几日前张献忠在信阳被老对手左良玉所败,带伤出商城,走英山方向,又被左良玉副将王允成击败,不知所踪。

那些小股流贼,正是张献忠的溃兵!

徐煌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张献忠往东跑了,若是往西跑,遭遇他们就麻烦了。

张献忠的人马再崩溃,身边也有骑马的老营兵,还有孙可望、李定国等一众义子,碰上了难搞啊!

杨大库又告诉徐煌,新任督师傅宗龙已带着川陕大军驻扎在新蔡,总督杨文岳大人正带着人马前去会师,并传令让所有人前往新蔡集结。

说完正事,杨大库命家丁取来一个长木盒子,送与徐煌,并郑重道:“老弟,这是哥哥从杨督臣那讨来的新型火铳,你应该会喜欢。”

徐煌疑惑的接过长木盒子,将之打开,发现里面竟是一杆火铳!

他拿起火铳细细观看,见其制作精美,各处都经过细心的打磨,很多地方还包着黄铜,使得整铳的档次颇高。

徐煌第一眼总觉得这火铳有种怪异感,和一般的火铳不同。

他端起做射击姿态,这才发现,此铳没有火绳!

原本的火绳位置的钳口上,夹着一块燧石,传火孔边多了一个击砧,其他设置与鸟铳几乎无异。

“燧发枪!”徐煌惊呼出口。

杨大库也是一惊:“老弟你如何知道此铳?”

其实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燧发枪,只知道这支自生火铳是总督杨文岳一个姓毕的南京同僚托人送来的。

前不久刚到,还写有一封信,说是请杨公实战测试此铳。

杨文岳第一时间想到了名门之后的“神射手”徐煌,因此托杨大库寻找徐煌传讯,并送来这支燧发枪。

徐煌不知道这些,但他知道这肯定不是杨大库讨要的,他连见杨文岳的资格都没有,如何讨这人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