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 第389章 周培公

第389章 周培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布木布泰同苏麻喇姑从充当行宫的原平西王府内走了出来,走到大街上。

此时的兰州城已经是一座巨大的军营内,一群绿营兵正在大街上吃饭。铺着青石板的大街上点燃了一堆堆篝火,火上放着大锅,士兵们正从大锅中捞粥喝。

“太后娘娘!”见到大玉儿,清兵纷纷跪下。

“你们为何喧哗?”布木布泰问道。

一名绿营兵道:“太后娘娘,咱们弟兄们半饥半饱的走了大半年,以为到了兰州就好起来了,谁知道来到这里,还是这样。”

布木布泰看着那些士兵碗里的粥,只见几乎就是一晚米汤。她走到一口锅跟前,打开锅盖,只见满满一大锅的米汤。她用勺子在米汤里面搅拌了几下,只见里面几乎看不到几粒米,扣除了刚刚被士兵们妖走的外,估计十几个人吃的那么一大锅,也就放入一两米熬粥。

大清朝廷经过半年的长途跋涉,好容易到了兰州,来到兰州的大清文武官员有两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汉官,满蒙汉八旗兵三万余人,绿营兵八万,朝鲜兵六万,旗人二十万,汉人十五万,蒙古人十二万,共计六十四万人口。

看着原本已经拥有了北方四千万人口的大清,如今只剩下六十二万人口了,布木布泰心中感到一阵悲凉。可是就仅剩的六十二万人,还缺衣少食,缺少兵器,就按照这样的状态,还如何西征?兰州可是大明暂时借给大清一年的地盘,若是一年后大清再不西征的话,大明就要联合蒙古来赶人了。

就目前的状态,还如何西征?现在去打叶尔羌,那是无异于自杀。

吴三桂虽然在兰州留下了粮食,可是留下的粮食不多,每天大清军民们只能喝粥。

可是喝粥,却还只能喝这样的粥。

“管事的人在哪里?”布木布泰大声喝问道。

“回太后娘娘,管事的人是个二十岁出头,乳臭未乾的小毛孩。”一名太监说道。

“还不快把那家伙叫过来!”布木布泰大吼道。

“喳!”太监跪在地上打了个千退下。

不一会儿,小太监就带着一名大约二十岁出头,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来到布木布泰的跟前。那书生一见到布木布泰,立即跪在地上打了个千:“生员周昌见过太后娘娘!”

“周昌?不过一区区生员,是谁让你来管那么多人的粮饷?”布木布泰问道。

“回太后的话,是索尼让学生来管此事的。”周昌回道。

布木布泰转头喝道:“传索尼!”

不一会儿,索尼就赶过来了,他跪在地上打了个千:“奴才向太后娘娘请安!”

布木布泰问道:“索尼,你为何任命一名乳臭未乾且只有生员身份的小毛孩为军粮官?此人有何过人之处?”

索尼回道:“周培公虽然年少,但此人却是一位难得的奇才,故奴才破格录用了他。”

“额,哀家倒是想看看这个周培公有何过人之处。”布木布泰冷笑一声。

索尼连忙给周培公递了个眼色,周培公会意的开口道来:“太后娘娘,我大清来到兰州,尚有六十四万人口,可是吴三桂留下的粮食仅有五千石,也就是六十万斤粮食。安亲王出使大明,能讨得粮食也需得半年后了。我六十四万人口,平均分配下来一个人不到一斤粮食,要支撑半年之久,算下来一个人一天也就不到一钱粮食。”

“一人一日一钱粮食?”布木布泰愣了下,“这样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人就会垮了。”

“太后娘娘,现在是寒冬腊月,山上也挖不到什么东西,等开春后,学生可以带上人去山上挖野菜、挖一些块茎来食用,就能解决问题了。但现在粮食实在太少了,到开春还得两个月,只能节省点用。过几日,平南王和靖南王的大军到来,若是他们有粮食还好,若他们没有粮食,那么他们的十多万人马再来,又给我朝廷增添了负担。”周培公道。

布木布泰点了点头:“没想到年轻人你如此心细如发,确实是个人才啊!”

“谢太后娘娘夸奖!”周培公连忙跪在地上感恩戴德的连连磕头。

“哀家这就封你为户部仓科给事中!”布木布泰道。

虽然一个小小的给事中只是一个正七品的芝麻官,但毕竟是正式官员了。原本想要成为一名七品官也不简单,名义上,只要有了举人功名就能当官,可是事实上,当一名七品官都需要进士。而周培公不过是一名生员,就当上了七品官了,这绝对是破格录用了。

后来的周培公在大清征西的时候,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康熙年间成为了提督。不过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一个月后,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也到了兰州,两万共有十万大军,其中八旗汉军一万余人,其余的都是绿营兵。加上家眷,共有二十五万人。这两王携带的粮食也不多,二十五万人只带了两千石粮食过来。

本来兰州城内的五千石粮食,经过这一个月来,六十四万人消耗了一千石左右,现在尚可喜和耿仲明又带了两千石过来,加起来有七千石粮食了,但是兰州城内外的人口也从六十四万增加到了接近九十万人了,九十万人要依靠这七千石粮食支撑至少五个月,可以说是非常紧张。

出使大明的岳乐从兰州出发之后,只用了七日便到了燕京。到了燕京,岳乐被鸿胪寺的官员丢在番馆五日,才见到了大明绍武帝朱慈烺。

岳乐见到了朱慈烺,但这时候朱慈烺手里也没有粮食啊,北方本来粮食就没有南方多,而且北方又是经过多年战乱,朱慈烺迁都回燕京之后,粮食都是依靠漕运从南方运来的。于是朱慈烺下了一道圣旨给南方的赵鹏,然后让岳乐带上他的圣旨去南方找赵鹏讨要粮食。

大清安亲王岳乐带上一名绍武帝派给他们的太监,那位太监手里拿着大明皇帝许给他们粮食和武器弹药的圣旨,乘船沿着运河南下,六日后抵达了南京。

赵鹏正在造船厂忙碌的时候,有锦衣卫来报:“国公爷,建奴使臣岳乐来见您了。岳乐好像带着一位小公公来的,小公公拿着咱们陛下的圣旨,马上就要来了。”

“好,你们先让南京鸿胪寺的人把岳乐安排在南京番馆内,本国公忙完手头这些活,马上就赶去番馆找他。你回去告诉他们,再等我一个时辰就到。”赵鹏道。

锦衣卫退下后,立即去找了鸿胪寺官员,把岳乐等人安排到番馆内。虽然鸿胪寺官员都不喜欢这些大清使者,但是有皇帝陛下的圣旨,又有宋国公赵鹏的交代,他们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给岳乐等人安排了两间上等房间和四间中等房间,再告诉他们去什么地方可以吃饭。

岳乐等人住下来后,便上街去找饭馆吃饭去了。

根据明清条约的规定,大清国所有的军民都必须剪掉辫子。从兰州出发,在燕京用了七日,到了燕京被撂在那五日,又进宫见皇帝面谈耗费了一日,再用了六日抵达南京,前后半个月过去了,原本头上的大光头长出了一点青茬。

但是岳乐他们担心,现在这个样子走在街上,恐怕会引起大明百姓的不满,于是他们换下了大清国的官服,穿上了汉人衣服,还戴上假发和帽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