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保大四年的年末,太庙之变的前几天。 鄂州,武昌军节度使治所。 “永安王府司马韩山寂,参见刘节帅。”
在武昌军节度使的府衙大厅里,一身绯色官袍的见到了他久仰大名的名将刘仁瞻。其实这个时候刘仁瞻虽然已经身为节度使,是个军中大佬,但是要说名气嘛……南唐的节度使可不止刘仁瞻一个。 韩山寂对刘仁瞻的印象,其实主要来自李弘茂,因为在李弘茂的评价里,刘仁瞻几乎等同于南唐第一名将。 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李弘茂给出这个评价的时候,自己也说过,他的主观判断比较浓厚,而且这个“第一名将”的评价并非完全出自于刘仁瞻的作战能力。 刘仁瞻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是在后周南侵时独力坚守要塞城市寿州,一守就是三年,让那个英明无比的周世宗非常难受。 但现在后晋灭了,后汉还没有入主,没有后周,更没有寿州之战。 此时的刘仁瞻也还不是寿州之战的那个老将,而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年人。从外貌上看,这就是第一个标准的军人,身材魁梧,脸型方正,表情坚毅。而面对眼前这个竟然以十六七岁就穿上五品绯袍的少年,刘仁瞻虽然颇为惊讶,但至少在表面上,他也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屑的情绪来。 他并不是一个固执、保守的人,十六七岁身穿五品绯色官袍有可能只是皇子跟前的幸臣,但如果确实有才能,又有何不可呢? “韩司马。”
韩山寂来的时候,刘仁瞻正拿着一卷兵书在读,这时候他也没有放下兵书,只是端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客气地伸手虚指下手的一个座位,道:“但请入座。”
韩山寂拱了拱手,他并没有入座,来之前他想了很多种说辞,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说动刘仁瞻,不,他知道自己有九成九的可能无法说服刘仁瞻。 但仍然要试一试。 “节帅,某此来只有几句话要说,说完了还要赶往洪州拜见周节帅。”
“哦。请讲。”
刘仁瞻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脸上露出了郑重的表情。 韩山寂直奔主题地说:“刘节帅,齐王意图谋反,请节帅领军进京勤王。”
刘仁瞻先是愕然,继而微笑了起来,反问道:“足下既为王府司马,莫非不知节度镇军非诏进京等同谋反吗?”
既然是司马,那就是王府的首席军事参谋,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那你这个少年穿的就不是官袍,而是戏服了。 这也是韩山寂面临的最大难题,虽然他们收集的情报显示齐王确实有篡位谋反的准备,而且将李弘茂和李弘冀这两个年长的皇子都叫回去,很大程度上就是把他们调离地方和军队,以便于一网打尽。 但是在谋反既成事实之前,节度使自己带兵进京,那就等同于谋反。 除非有皇帝的诏书以及枢密院的调动文件。 但李弘茂显然没有这两样东西。 韩山寂回答道:“确如节帅所言。不过武昌军水军亦有巡防长江之责,节帅可以将步军载于船中,巡弋到江宁左近的江面上,一旦京师事发,就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水门,进京勤王。”
刘仁瞻挥了挥手,道:“来人,送客。”
韩山寂问道:“节帅以为我大唐首要之敌所在何方?”
刘仁瞻看着韩山寂没说话,他不知道韩山寂突然又转移话题有什么意思。但是无诏带兵进京这种事真的不在他考虑的范围。 韩山寂又说:“节帅坐镇鄂州,江北的情况应该看得最清楚。如今中原变乱,石晋灭国,但契丹非我族类,无法主政中原,中原大乱之后,必有明主。我大唐虽以唐为国号,实则只有江南一隅,若中原明主登位,我大唐又该如何与之抗衡?更何况齐王一旦谋逆成功,必定朝纲紊乱,到时节帅是兴兵讨逆,还是俯首称臣?我大唐各镇,是兴兵讨逆,还是俯首称臣?中原灭国,已历三朝,闽国之乱,亦在眼前,节帅忍看我大唐重蹈中原、闽国之覆辙乎?”
韩山寂的语速很快,但是吐字清晰,很快就将一个结果呈现在刘仁瞻面前——一旦齐王篡位成功,朝廷离心离德,边镇不管是兴兵讨逆,还是自立门户,都势必导致南唐分裂,而一旦分裂,北方要打过来那就太轻松了。 但这依然也只是假设,这些假设就算都存在,但刘仁瞻依然没有出兵的理由。 韩山寂又拿出了干货,他根据京城禁军外调的情况,绘制了一副禁军情势图,图中加入了他们留在江宁的情报人员搜集到的龙卫、神卫两大禁军主力统军人选,军事调动的情报。 刘仁瞻是军事专家,从这些军事调动,他完全能够推演出京城中会发生什么。 韩山寂最后说:“永安大王有言,刘节帅在军言军,可以根据禁军情势作出军情推演,大王亦相信节帅会有一个最佳的应对方案。节帅若裹足不前,错失戡乱定国之良机,必将遗恨千古。节帅若练兵江上,不必考虑辎重粮草,务必从速,正月初五册封大典必定有变,一二日之内若无勤王之师,必定朝纲颠倒,生民涂炭。告辞。”
能说的就是这些,关键还是看刘仁瞻对情报的分析,以及他是选择做一个保守稳重不会犯错的边镇武将,还是有挽救大厦将倾的忠诚和决心。 韩山寂也真的说走就走,他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武昌节度使一人身上,或者说李弘茂也作过最坏的打算,就是这些节镇在事发之前根本不可能出兵,那么提前联系,到他们起兵勤王的时候,自然也和他们更容易沟通一些。 当然前提是那时候他还活着。 而韩山寂离开鄂州之后,又搭乘南唐水师最快的走舸,赶到洪州求见镇南节度使周宗。而去找周宗,倒不是要他出兵,周宗也不是什么善战能战的将领,所以李弘茂把周宗放在了刘仁瞻的后面。 李弘茂让韩山寂去找周宗,要的是这个元老纵贯朝中南北两系的人脉。 册封大典那天,韩山寂搭乘的快船在江面上遇见了刘仁瞻的船队,他其实已经做好准备刘仁瞻是不会出兵的,但不管京城中最后的结局如何,他都要回去。 往最坏的结果来说,他总得知道一旦齐王成功了,他家大王会被埋葬在哪吧? 结果就是,当刘仁瞻的武昌军出现在了江宁城西下水门的时候,把守这道城门的拱圣军压根就没想到勤王的军队会来得这么快。而刘仁瞻也没想到,守城的拱圣军压根就没有跟他们打,直接就把从贼的军头抓了反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