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朕,君临天下! > 一一七 东瀛征略

一一七 东瀛征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陛下,您找微臣?”

“许尚书,这是远东发来的拟章,不知你还记不记得瀛洲有个士族大名,叫上衫义隆么?”

“自然记得,这上衫义隆为东瀛长州大名,麾下拥有两千旗本武士和七千足轻为他效命,  微臣记得他好像还大量采购过远东的军械,这些军械足够他将麾下实力提升几倍,  另外在陛下登基那年,也是这上衫义隆主动前来觐见,并送上不少礼仪。”

刘策点点头:“那你还记得朕还是汉陵守将时,收了一名叫织田幸子的瀛洲女人?”

许文静眉头一皱:“陛下,您的意思是说?”

刘策再次点点头,微微一颌眼:“没错,远州送来的御用拟章中说,上衫义隆已经说服了几位想与汉廷交好的大名,  他们愿意将织田幸子接回京都,接任瀛州女王,只是岛津一族的势力太深,光在京都边郊所布置的兵力就多达三万人,  并且在对马岛和鹿儿岛上,还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所以他们需要得到我汉廷的军事方面支持,才能保证将织田幸子带往京都登基,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许文静思索半晌,躬身回道:“陛下,微臣以为,也是时候对东瀛采取动作了,  只要东瀛纳入我大汉势力范围,以后我中原便能将工业品和手工特产源源不断运往海外,  届时关税增加,财政压力便会近一步得到缓解,百姓生活也会更加富足,不必只顾及农田这一块。”

刘策笑道:“不错,朕就是这么想的,将东瀛纳入大汉势力范围,除了能增加财政收入外,  更重要的便是能在不久将来开拓海外殖民地,中原虽大,但对于六七亿人口来说还是太小了,毕竟资源就这么多,只能寄希望与海外,  朕也希望中原百姓的目光能多关注下这个世界,不要总以为自己所处是天下中心,  这种盲目自大的个性会害了整个民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骄傲而不失礼仪方才有持续进步的空间,  等克下瀛州后,以此为跳板,近而开拓新的航线,  朕以为,未来的商运贸易,将会以海洋为主体,谁能驾驭汪洋大海,谁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谁能驾驭汪洋大海,谁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许文静不停回味着这句话,逐渐陷入沉思。  刘策见此,忙打断他的猜想:“好了,这还只是朕的一个设想,远东的拟章说了,上衫义隆携其胞弟上衫义俊与五月上旬抵达远州,  已与六月初三向长安赶来,算算日子,也就这几天的事了,你准备个章程出来,看看远征东瀛需要多少物资和人力,争取最小代价,平息瀛洲战火。”

“微臣领命!”

……  七月三日,上衫义隆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长安城……  “天照菩萨!这就是大汉帝国的京师么?真没想到,这天下居然会有如此伟大的城市,我们的京都跟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一个村落!”

二十二岁的上衫义俊,在看到长安城的第一眼,内心就升其一股要膜拜的冲动,实在是太震撼了。  他随兄长上衫义隆一道,首次渡海来岛中原,本以为远东所见的城池乡镇已经让他觉得完美无比,如今见到京师外貌后,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  上衫义隆看着胞弟一脸崇拜的模样,再看身后随行的那群武士,也是个个目露震惊之色如同乡巴佬进城开眼一般,不由苦笑一声。  他第一次拜访中原,来到长安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  只是没想到,现在的长安,比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更加繁华,基建也更加完善,且街上所见的人流也比以前要多出几倍。  可见这两三年时间,长安的建设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正当一行人站在城门外等候时,一队身披轻甲的武侯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他们走来。  为首一名武侯都尉,在上衫义隆跟前五步停下,立马站的笔直,抱以拱手礼问道:“敢问是东瀛使团,上衫义隆阁下么?”

上衫义隆立马鞠躬回礼:“正是,敢问阁下是?”

“本官巡察都尉赵森,奉兵部尚书之命,特来迎接使团,上衫阁下,请随我先去驿馆歇息,许尚书特意交代,提前为贵使团准备好了洗尘宴。”

上衫义隆微微一躬身:“有劳赵都尉了,请带路。”

随后,上衫义隆和上衫义俊坐上了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四轮马车,缓缓驶向外使驿馆。  一路上,上衫义俊透过车厢玻璃窗,不断向外望去,沿途见到的街景人物让他流连忘返。  良久,他发出一声由衷地感叹:“若是我瀛洲土地也有这般繁华景象,没有战事困扰,那该有多好啊……”  上衫义隆闻言,对他说道:“大汉能有今日这等成就,也是靠一刀一枪拼出来的,陛下曾说过一句话,  余认为是至理名言,国泰民安方为王道乐土,民贵君轻,国富民强,这句话余每每思之,都深觉有理,  只愿此次入京面圣,能得到大汉朝廷支持,助我瀛州扫清内乱,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毕竟,我瀛州百姓,已经有几百年不曾太平过了。”

上衫义隆轻叹一声,不由联想到瀛州那让人绝望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东瀛那鬼地方,除了人以外,最大的特产便是火山和地震,时不时还有海啸来凑个热闹,百姓出趟远门都得跟家人交代好遗言,就怕一个不注意,就跑去天堂报道。  当然仅仅是天灾的话,那也不至于活不下去,毕竟自然灾害这种东西,无论哪个国家都有,也不缺东瀛这一块地儿。  更大的问题是战乱导致的人祸,瀛州作为一个拥有超过四千万人口的地方,在最近几百年时间,都处于战争状态。  随着战火愈演愈烈,整个瀛州境内出现大大小小几百个军阀势力,大的势力有岛津、毛利、前田、今川、伊达等叫的出名号的,小的则多如牛毛,甚至一个村长都敢扯旗自称大名。  现在的瀛州百姓每天只干三件事,吃饭、干架、睡觉,顶多就忙里偷闲找个娘们儿骑一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这一切上衫义隆都看在眼中,只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左右局势,直到遇到刘策,购置了其大批军械铠甲后,击退了毛利军数次进攻,还占据了他三座城镇后,总算在瀛州打响了名声。  有了威望后,不少落魄的大名和地方势力便转而寻求他的庇护,让他自身实力再次提升不少,加上上衫军仿效汉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因此所过之处,从不劫掠平民,更是在底层中获得了不小声望,逐渐已经有与岛津家族对峙的实力。  但只有上衫义隆自己清楚,若不是有汉朝这个庞然大物在背后支持,自己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也看不到任何终结战乱的希望。  这一次,他的目的是请大汉帝国出兵协助击败以岛津家族为首的地方军阀,彻底平息乱世。  而他不知道的是,刘策也是这样想的,他需要一个安分的岛国作为大汉帝国向海外扩张的跳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