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1805 > 第四八八章 军职调整

第四八八章 军职调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靖垣确定了最重要的九卿大臣人选,同时确定了几个关键尚书的人选。

  对于后续更多的大部分刚满六十岁,以及还不到六十岁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请辞奏疏,就没有大规模的批准和调整了。

  朱靖垣也是个普通人,脑子里面有明确印象的,再加上自己专门记录的,那些自己觉得很不错的官员,也并不足以覆盖整个朝廷。

  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可能把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一次性换个遍。

  那样朝廷就乱套了。

  而且,仁武朝以后,大明中央衙门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

  官僚之中也许有地域或者利益牵引形成的各种党派团体。

  但是没有围绕其他皇子形成的派系。

  自己当上皇帝之后,绝大部分的普通臣子,都会自然而然的向自己效忠。

  正常官僚效忠合法皇帝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自己也要给他们机会展示效忠的诚意。

  也就是看他们是否尽心尽力的完成新皇帝交代的特别事务。

  真的遇到推三阻四,阳奉阴违的少数个体,再用渎职的名义开掉换人就行了。

  朱靖垣放下了文官们的本子,开始处理武官系统的奏疏。

  不过拿起第一本奏疏之后,朱靖垣却没有马上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而是捏着它开始考虑一个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

  要不要把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名字给改了。

  改成总参谋部,或者参谋长联席会议,或者是军事委员会。

  在朱靖垣前世,军机处的名字来源于大清王朝,最初是工作狂雍正设置的。

  大清的军机处,最初确实是用于处理紧急军务的,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实际的内阁。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变成了荣誉头衔,军机大臣才是实际的内阁成员。

  军机大臣的职责,就是按照皇帝的意志处理重要政务。

  军机处是大清中后期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个机构执行的是皇帝的个人意志。

  学校历史课的灌输,后世的各类影视剧的宣传,加上现在自己作为大明皇室的身份,让朱靖垣对军机处这个名字没有多少好感。

  朱靖垣不止一次动过心思,想要把这个名字改掉。

  朱靖垣并不准备调整机构的职责,它的职责定位还是比较合理的。

  世祖皇帝建立军机处,其实是个介于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事委员会之间的机构。

  大明最高军权属于皇帝,军机处负责按照皇帝的军事意图和目标,制定总体上的作战方略,规划军队和军工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的日常工作,还有收集和整理军事相关消息,总结实战信息和经验,审议兵部和都督府的提交的文件报告等等。

  这个世界的大明官员和百姓,并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大清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负责筹划和讨论军机要务的地方叫军机处,军机处里面具体办事的大臣们叫军机大臣,都是非常贴切的命名。

  登基以前,朱靖垣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名字,专门跟父皇进言修改。

  老爹他肯定会觉得军机处的名字很合适,肯定会非常疑惑自己为什么要专门申请改名。

  如果有改革,同时改掉名字,还能够说得过去。

  但是不改职能,单纯改名字的话,朱靖垣当时就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解释。

  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提改名的事情。

  现在自己当了皇帝了,再要去改这个名字话,力量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有人硬要问起来原因,也可以直接回个“朕喜欢”。

  而且,朱靖垣想要改名的东西还有不少,其中甚至包括武官系统的整个军衔和职务体系。

  朱靖垣想把将校尉加上中下的军衔系统,改回到大明传统的品级、武职、勋位体系。

  神州古代原有的官僚系统,包括文官和武官两个系统,对“爵”、“官”、“阶”、“勋”的区分,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熟了。

  “爵用以定尊卑,官用以分职务。阶用以叙劳,勋用以叙功。”

  在大明,爵是公、侯、伯,明初有子、男,后不用,仁武朝之后再次启用。

  职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相当于实际的职务,直接对应管理的部队规格。

  阶是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可以视为某种形式上的军衔。

  勋是柱国、护军、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相当于勋章。

  爵位,官职,官阶,勋位,相互之间都有明确区分,这套管理方案非常的成熟。

  官员按照官职工作,按照官阶发俸禄,按照勋位发奖励。

  但这个制度也有些过于复杂和严格,不同体系的身份待遇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

  官职高了官阶不一定高,官阶高了官职也不一定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可能会出现“少将团长”见“上校师长”的情况。

  这样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到底以谁为尊?

  哪怕制度规定了以官阶为尊或者以官职为准,实际使用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执和麻烦。

  所以在之后的宋明清三代,都在对这个系统进行优化更加实用性的调整。

  逐步确定了以官职为主,以官阶品级为辅的“职”、“阶”分离传统。

  主要以官职来确定俸禄和待遇,但是官阶系统仍然继续保存存在,作为同官职下的差异性辅助。

  如果一个人的官职提升了,那官阶也会在近期直接升到对应级别上去。

  如果一个人的官职始终不上升,那官阶也会停在一个阶段,卡在一个上限不能再升。

  比如说,一个军官职务升到了师长,那军衔就在下次考核对应升到大校。

  一个军官的职务是团长,那他的军衔最高只能升到上校了。

  这样就不会出现团长军衔比师长高的情况了。

  如果一个人在工部侍郎位置上干的很好,而且干满了两任了,而工部尚书也不到退休年龄,也就不可能直接把侍郎提成尚书。

  但是可以给侍郎加一级品级,让正三品的工部侍郎,享受从二品的待遇,下次晋升的时候,也以从二品为起点,而不是正三品侍郎。

  这种制度设计直到朱靖垣穿越的前世都还在理所当然的运转着。

  遗憾的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发生了扭曲甚至倒退。

  在那个仁人志士寻找救国道路的混乱的年代,各方势力或是为了明确与过去割裂的决心,或是为了更彻底的学习泰西的制度,或是避免被旧系统侵染,都放弃了本土自行演化出的职阶体系。

  那个九品十八级的品秩,本来可以算是神州本地演化出来的最终版本的军衔和官阶系统。

  它最为简单,最方便普通人理解。

  小孩子都知道正比副大,一品比二品大,没文化的大头兵也能直接理解。

  还不容易产生混乱和误解。

  用一品、二品的数字表示军衔高低,与都督、总兵的实际官职不可能混淆。

  九品十八级也有了足够的容量。

  将校尉士四级都加上大上中下四等编排,也才能凑出总共十六级,实际通常都只有十一二级。

  九品十八级的体系中,把一品拿出去当加衔,都还剩下完整的十六级。

  但是,清末建立新军的时候,大清旧有的官僚系统已经完全腐朽。

  当时为了避免受到原有体系和人员的影响,负责人借助这个机会另起炉灶了。

  由于泰西各国强势,清末开始历次制度改革,都理所当然的参考西式的军衔和官僚制度。

  由于日本人更早的学习泰西人,而且正式职务通常也都是汉字。

  所以很多制度和名称都借鉴参考了日本人的翻译。

  然而,如果抛开工业水平不谈,单纯的看官僚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的话,西式的军衔制度最多也就是明初的水平,可能还不如。

  将校尉加大上中下的排列,看上去非常的简单有规律,其实是本土调整后的完善成品。

  泰西各国的军衔的本意,其实就是类似总司令、副总司令、师团长、旅团长、团长、副团长、营长、队长、副队长这样的意思。

  和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这个系统是一样的。

  且不说,这些军衔中的队长、副队长,如何与实际职务的队长、副队长简单区分。

  单就说一个Captain,在海军系统就是指主力舰舰长,对应翻译军衔是上校。

  到了陆军,Captain就变成了队长、连长、百夫长,对应翻译军衔是上尉。

  不过泰西人也摸索出了与神州类似的方案,美利坚海军将领担任舰长的时候,无论实际军衔是什么,都会直接变成上校Captain。

  所以朱靖垣就曾经设想,在保留现有的武官官职的情况下,把军衔改回到九品十八级。

  同时恢复传统勋位散官制度,同时对应制作一套勋章。

  但自己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

  要是单凭“朕喜欢”,就给已经持续存在了很久的东西改名。

  就一定要去改变已经形成稳固传统且没有问题的名称。

  这对于皇帝的剩余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吧?

  上一个到处改名的大明皇帝是嘉靖。

  他还是有目的的去改的,是为了稳固和提升自己的权威,同时确定朝廷上的官员们的服从性。

  看官员们会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服从自己。

  朱靖垣现在是不用测试的,肯定不会有官员梗着脖子拒绝自己的改名命令的。

  但是,如果自己真的做,官员和百姓嘴上和明面上也许不说,心里面和私底下肯定有抱怨。

  而且,将校尉的军衔制度,现在也运行的也颇为良好。

  毕竟是经过了两个世界的检验的。

  虽然看上去不如九品十八级那么的直观,但这套体系附带了一定的荣誉意味,到了少将就能被称呼为将军了。

  九品十八级实际上也确实用不完……

  回过头去考虑,世祖皇帝建立这套制度的时候,目的应该也是为了与旧军职区分。

  建立一套完全自己控制的新体系和规则,再逐步将其他的体系打碎收编进来。

  既然要与原有体系区分,他前世熟悉的将校尉系统就是最好的参考对象。

  使用军机处的名字的时候,他估计也没有经过什么慎重的考量。

  他设立的这个军事机构,在神州的传统语境下,确实适合用军机这两个字。

  而且军机大臣的称呼,听起来也比参谋更加的重要,参谋应该会让古代人想到幕僚。

  世祖皇帝的决策,应该是以实用化为导向的。

  在后世看来,他在当时确实力挽狂澜,颇为顺利的再造大明了。

  但是他自己刚刚开始建立自己的力量的时候,肯定也是非常混乱和坎坷的。

  理论结合实际,一边行动一边筛选,最终构建出了现在这套体系。

  完全冷静的考虑的话,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为了心里舒服,就大费周折的去改名字。

  对于官僚系统而言,单纯的改名字,属于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

  更早的一个特别喜欢改名的皇帝叫“王莽”。

  朱靖垣考虑了许久。

  觉得如果是自己另外建立的新机构,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取特殊的名字。

  反正是从无到有的建立的。

  就像选年号的时候,自己直接避开了大同,专门去选择了大公。

  对于原有的机构名字,就没有必要专门取修改了。

  军机处这个名字也算不上特别晦气。

  而且世祖皇帝对军机处的用法,比大清中后期的军机处更加贴合其本意。

  与此同时,大明低级部队的参谋,确实是直接叫参谋的。

  军机处是最顶级参谋们的联席会议,本身是带有一种量变产生质变的意义。

  同时,大明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是实际干活的,年龄在四十到六十岁,军衔从少将到元帅不等。

  负责设计准连和战略方案,也负责把方案做成正式文件,还负责预算核验等日常事务。

  另一类是顾问性质的,都是已经退休的高级军官,他们只负责提供战略构想。

  是让退休了仍然想参与战略规划的老将军元帅们的发挥余热的。

  这些老将领们的身份地位都是超然的,他们的地位也将军机处的地位再次拔高了。

  还让军机处有了一部分顶级将领培养交流会的功能。

  新皇帝如果上来就把军机处改成总参谋部,可能让文武百官产生新皇帝降低军机处的地位,乃至要降低武官和军队地位的误解。

  在全世界持续和平了十几年的情况下,军队方面最担心的就是这种风向。

  恰好文官系统始终有这方面的倾向,朱靖垣还是因为和谈而拿到了巨大功劳的皇子。

  朱靖垣在民间的风评也算不上武德充沛,甚至会被激进派认为过于仁慈。

  朱靖垣这么仔细考量过之后,觉得自己暂时还是别去折腾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字了。

  就算是以后真的要折腾,也要在完成官职调整之后。

  所以朱靖垣脑子里面考虑了一大堆之后,最终暂时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开始按部就班的处理高级武官们的请辞奏疏。

  首先安排几个大食国的参谋进军机处干活。

  再拉几个打过交道的其他地区高级军官来出谋划策。

  曾经负责配合接受切萨皮克半岛的海军将领邱良功,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配合接收长岛的陆军将领卢俊德,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新天府原子能工程的督军朱昭燮,军衔上将。

  曾经负责处理魁北克事件的陆军督军朱广钧,军衔中将。

  然后调整负责本土防卫的中军都督府的核心层。

  “中军都督府海军督军朱简烣军衔升元帅,升任中军都督府总督军。”

  “后军都督府陆军都督杨遇春军衔升元帅,调任中军都督府大都督兼陆军都督。”

  朱简烣是出身襄王府的海军督军,曾经率领第一支双航母编队实战演练。

  当时还专门前往新天府,接受了当时的太上皇朱仲梁和大食亲王朱靖垣的检阅。

  陪同朱仲梁和朱靖垣参观了当时的新航母和舰载机并做了讲解。

  朱靖垣对他有印象,恰好他的资历和年龄也已经足够,正好直接晋升元帅,担任负责本土防卫的中军都督府的总督军。

  杨遇春今年五十九岁,本身在原有历史上也是个名人,还在右军都督府的大食地区任职过。

  当初奥斯曼撤出北墨洲,大明对当地巴巴里海盗势力的歼灭战,就是杨遇春指挥的。

  杨遇春所部当时有一个习惯,只要正式发起进攻以后,就不再接受投降了。

  关键是还不喜欢接纳外族俘虏,拿下来的城市基本都是空城。

  所以杨遇春在海外的名声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是非常坏了。

  特别是在北墨洲某些地区,已经可以算是恶贯满盈,能令小儿止啼的恶魔了。

  他的晋升却没有受到影响,现在朱靖垣还让他当大都督。

  还是最尊贵的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

  按照大明现在的军事制度,在和平状态下,五大都督府的总督军是实职,但是五个大都督却都是虚职。

  总督军有独立明确的人选,主管整个都督府的政治事务。

  大都督通常由当地的主要军种都督兼任,除了跨军种演习的时候,平时的实际管辖范围只限本军种内。

  但大都督也确实是军队系统内最尊贵的职位。

  大明没有统管整个军种的大都督,也没有统管所有都督府的大都督。

  只有皇帝才是三军大都督兼五军都督府大都督。

  军机处的职责,是覆盖三军和五大都督府的,但是只能提供方案和建议,经由皇帝批准后才能交由五军都督府实行。

  正常军官,能够获得的最高职位,就是单个都督府的大都督。

  获得这个任命,就是得到了现任皇帝的认可,拥有保底的元帅军衔。

  在文官系统改革,设立大域和九卿之前,武官系统的元帅军衔也是荣誉加衔。

  通常是上将荣退的时候,皇帝额外予以册封的。

  大域和九卿设立之后,为了对应提升武将地位,元帅也对应成了实际军衔。

  五大都督府和新天府的大都督和总督军,原本都是上将军衔,现在默认都给元帅军衔。

  与此同时,一旦大明陷入了对外战争,本都督府辖区内爆发了与外敌的战斗,大都督得到总督军的临时授权后,就可以获得都督府辖区内三军部队的临时指挥权。

  皇帝收到消息后,会再给出正式的指挥授权,或者另外指派指挥官来接管指挥权。

  也就是说大都督是负责应急处理突发性的战斗的。

  朱靖垣知道杨遇春是真的能打,在原本历史上还是满幸运值的福将。

  打了一辈子仗,没有受过一次伤,全身没有一点伤疤。

  这辈子的经历通常堪称传奇,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受过伤。

  大概清理巴巴里海盗的事情,不但不算是罪孽,反而可以算是功德。

  在大都督之下,五大都督府都有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都督。

  军种都督原本默认是中将,现在可以是中将,也可以是上将,看资历和年龄。

  朱靖垣让中军都督府现任海军都督退休,让现任海军副都督陈化成升任海军正都督。

  再把大食国海军都督关天培调回来,当中军都督府的海军副都督。

  陈化成年轻的时候军功卓著,刚满三十岁的时候就升到了上校军衔。

  在殷洲配合朱靖垣的计划,去接管了美国人的防线,停止了拿破仑的自行车闪电战。

  今年虽然只有四十四岁,但是在上校基础上,按照年齿累积了十四年,正常情况下也该晋升到中将了。

  朱靖垣对于这种通过两世验证的将领向来是非常慷慨的。

  这次直接给他再升一级,直接提到上将军衔,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应该就能当元帅了,退休再封个伯爵爵位。

  关天培更年轻,今年也才三十九岁。

  同样在世界大战期间积累了基础功勋,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少校镇抚了。

  按照年齿积累十五年,也有资格晋升到少将了。

  关键是,关天培还是朱靖垣的第一任专职护卫武官首领。

  后来按照朱靖垣的计划,在大食国从无到有的建立起了一支海军舰队。

  朱靖垣现在直接给他中将军衔,让带着大食国海军并入中军都督府,当海军副都督。

  最后,把当代黔国公沐永福从海外调回来,担任中军都督府空军都督,军衔升上将。

  沐永福原本是陆军,曾经负责接收切萨皮克半岛,也算是在朱靖垣手下干过活儿。

  他的身份资历都完全足够当一个都督府的军种都督。

  朱靖垣对中军都督府高层调整到此为止,其他的大部分军官仍然该干嘛干嘛。

  然后批准了新天府皇庄的总督军退休申请,让曾经负责组织对播利瓦势力全面进剿的督军朱学塹去接任,军衔同样升到元帅。

  给曾经留下过一些印象的陈绍鸿升一级军衔,提到中将。

  其他海外各都督府的官职中,有高级将领调到中军都督府留下的职位,就让都督府按照流程提出人选,经对应三军部审查,提交给皇帝批准后任命。

  其他没有调整的都督府军官暂时全部维持原状。

  军队方面的奏疏的最下面,放的是东西厂和锦衣卫的奏疏。

  东西厂和锦衣卫都属于广义上的武官系统。

  东厂都督名叫钱兴,目前还不到退休年龄,以前也没有什么过错,也就继续留任了。

  不过西厂都督已经六十四了,朱靖垣就批准了他的退休。

  然后任命曾经在殷洲出过差的吕亮担任新都督。

  锦衣卫都指挥使也该退休了,朱靖垣就让应天府锦衣卫指挥使接任,然后把在大食国蒙县当过护卫队长的韩铁柱提到少将,去当应天府锦衣卫指挥使。

  朱靖垣自己本人的贴身卫队的军官,仍然由最初跟着朱靖垣的关天培所部士兵出任。

  普通士兵从大食国移民子弟,大明航空公司子弟,大食服装商行子弟中挑选。

  朱靖垣自己的产业的工人和管事待遇一直是全世界最前列的。

  这些人全家都在朱靖垣的产业工作。

  用这些人家的孩子给自己当亲卫队是最放心的。

  现在再把应天府锦衣卫交给韩铁柱,把本土的驻军交给杨遇春和朱简烣。

  朱靖垣对大明本土的武装力量掌控就比较踏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