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35章 朕要狠狠杀一批

第435章 朕要狠狠杀一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高煦今天又出宫了。  见过夏原吉后,他换了身衣服,带着钟显准备出宫,离开华盖殿前,他左右看看,然后对胡广道:“奏折批完后,还是和以前一样放在桌上,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胡广立马高兴的回应。  其他几个人都有点羡慕的看向他,今天杨溥不在,皇帝以前都是和杨溥说,这次皇帝和胡广说话,证明在这群人里,暂时把他当头。  黄淮作为第一个投降的,心里还是有点郁闷。  皇帝说话时,钟显身后跟进来两个宦官。  两个小宦官都只有十五六岁,进来后就站在桌边,也不说话,看着他们批复奏本。  等他们批复完后,小宦官们会核实本数。  比如通政司送来户部三十八本,小宦官们会数一下,然后就放在桌上,等皇帝回来再做最后批复。  这里,也隐隐有监视查看之意。  皇帝还有旨意,内阁秘书和小宦官们,不能说话。  皇帝很快走了,黄淮等人相互看了眼,也不管小宦官们,继续埋头批复。  华盖殿非常安静,大伙也不再说话。  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皇帝套路很多,虽然皇帝不在这里,其实比在这里更可怕。  朱高煦和钟显来到午门,驻守锦衣卫百户万山立刻上前拜见。  “今天当值是谁?”

“回陛下,是镇抚使宋长林。”

钟显道:“他去找宋部堂了。”

朱高煦这才想起来,自己有事找宋礼,让宋长林去传话。  万山才十九岁,父亲万雄是原高阳郡王府亲兵出身,现在在外省军卫任指挥使。  “万山你挑两个人跟朕出去,换身衣服。”

朱高煦也没找周虎他们,直接点名万山。  “是,陛下。”

万山很高兴,找了两心腹,换了身便衣,跟着皇帝出宫。  朱高煦刚进京时,上街带的人有点多,现在已经满一年,上街带的人越来越少。  不说以他大明第一猛将的实力,确实现在没什么人会刺杀他。  主要他起兵造反成功后,也没杀什么人,就诛了姚广孝和袁珙两家人,其他朱棣的人都被流放大澳。  相比当年朱棣,他是安心多了。  朱棣当年进皇宫后,哪都不敢去,晚上要么独睡,要么陪徐皇后,很多宫殿都不敢过去,生怕建文帝手下会暗算他。  在经历了景清等刺杀事件后,朱棣连皇城都不愿出去,实在要出去,都是带着大量的兵马护卫。  这就是做暴君和仁君的区别。  如果可以选的话,朱高煦肯定不愿意太残暴。  “今天初几了?”

朱高煦走在京师街头,感受到强烈的春节气氛。  “回高掌柜,二十八了。”

钟显小声道。  还有两天就是过年,京城百姓的气氛很明显,有些大户人家和官员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  朱高煦原本想今年过年给天下官员每人发十两银子红包。  因为这会全天下官员也才一万四千多人。  不料夏原吉强烈反对铺张浪费,朱高煦只好算了。  “回去后你通知黄俨,明天起陆续给宫中宦官和宫女们发过年红包,从内承运库出钱,每人五贯,用铜钱或银,勿用宝钞。”

“是,奴婢替大伙谢谢陛下。”

钟显笑道。  “再给宫中所有执守各处的将士们,每人发五贯。”

“是陛下。”

“陛下仁厚。”

万全立马也道。  永乐和以前,宫中负责守卫的,是从锦衣卫、府军前卫等十二卫抽调的八千多人。  朱高煦当了皇帝后,锦衣卫抽调了两百多人,分两批,轮流守午门。  另安排了府军前卫、府军后卫两卫,轮流抽调两千人,合计四千多人驻守皇城。  皇城的守卫,比以前皇城少了一半。  其中府军前卫指挥使是周虎,府军后卫指挥使是宋猛。另一位心腹贺如虎为府军左卫指挥使,主要负责京师几个城门的防守。  所以皇城守卫只有四千多人,加上一千多宫女宦官,每人五贯钱的话,支出也不是很大,朱高煦的私房钱暂时还付的起。  万全还是第一次跟皇帝出门,心里有点激动。  他和钟显是跟在皇帝身边,另两个锦衣卫则在十步外。  皇帝给这两个锦衣卫的任务是,看看有没有会经常看皇帝这三人。  没错,这两锦衣卫不需要看皇帝,而是看着有没有其他人会老是打量皇帝三人。  他们三人先来到太平街南,也是靠近通济门这边。  街口南有很多百姓地摊,主要是卖菜,沿街还有很多商铺。  朱高煦就在逛地摊,问问鸡多少一只,猪肉多少一斤,还会进商铺,问问绸、缎、丝什么价。  有时兴致来了就会买些脂胭水粉,支付的都是宝钞。  如果夏原吉在这里,要郁闷了,因为他知道皇帝打算取消宝钞,把天下宝钞慢慢以税收形式收回来,但皇帝自己却在用,真是让人无语。  眼看到了中午,朱高煦大手一挥:“走,混饭吃去。”

今天早朝大概十点就结束,他出宫逛了一个多小时,立马往三山街的应天府去。  朱高煦登基后把直隶设为江南省,成立了江南省承宣布政使司和三司,全部负责江南省的民政、军事等各项事宜。  应天府做京师,现在做了有京官外,还有江南省的官员。  原应天府官员属京官,现在划归布政使司管,成为地方官。  真正的京官,就是朝廷各部直属机构。  现在的应天府知府叫典盛,兼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典盛是高阳郡王府老兄弟出身,靖难和讨逆战中,都为朱高煦立下过功劳。  不过在靖难前,典盛只是一个九品小官员,在靖难后,一直子跳了几级,到五品,接着讨逆战后,又再跳级,达到从二品。  这个跳级有点快,也是很多高阳郡王府旧人的同样经历。  朱高煦怕他们干不来,让其兼领知府,也是锻炼他的能力和提升他的阅历。  朱高煦是掐着时间到应天府,典盛正下值回家。  门口远远看到皇帝,先是愣了下,然不动声色对身边一人道:“你赶紧回去,让夫人准备午餐,饭菜要丰富一些。”

“嘶。”

那心腹二话不说,翻身上马。  皇帝之前已经来过,所以典盛安排的很自然。  朱高煦过来后,他先拜见皇帝,又和钟显、万全打了个招呼。  万全父亲万雄在高阳郡王府时,也是认识典盛的。  “走,到你家去。”

朱高煦笑道:“嫂夫人做的几个菜,真是比皇宫里强多了。”

典盛嘿嘿一笑:“那陛下今天要多喝点。”

典盛家里距离应天府挺近,也是皇帝特意的赏赐。  两人就走在大街上,朱高煦扭头看了看:“典盛你才几岁,头发都有点花白了?这知府看来不好干呀。”

典盛才四十不到,这一年居然长了很多白头发,看来公务还是挺烦忙的。  典盛马上道:“臣管理一个小小的应天府,每天都是事务繁忙,有时还焦头烂额,所以臣在想,陛下管理诺大的大明,更是不容易啊。”

“会拍马屁啦,嘿。”

朱高煦笑了。  典盛灿笑扰了扰头。  中午皇帝带的人都在典盛家里吃的饭。  典盛家除了夫妻之外,都不知道是皇帝上门。  皇帝三人与典盛同桌,另两个锦衣卫和典盛家里人同桌。  饭后,仆人们上了茶,钟显和万全也退了出去。  皇帝喝着茶,问典盛:“你家里现在多少人,多少田?多少房子和商铺?”

典盛虽然没领兵打仗,但在情报系统上面为朱高煦建树很多,讨逆成功后,同样是功勋,被封了伯。  朱高煦对他有过大量的赏赐,但现在过去一年,朱高煦想看看有什么变化。  典盛也不敢隐瞒,说自己现在家里加上仆人侍女,有二十几口人,粮田两千四百多亩,房屋两处,商铺三个,商业主要是卖盐和白糖。  “明年朝廷要用新税法,田税和商税都要征。”

“你的田,最好不要超过三千亩。”

“臣知道,这一年也没敢多买,都是那婆娘要买,臣以后不买了,分给儿女们,每家只有几百亩。”

“如果征到商税和房产税,你身为讨逆勋贵,一定要起带头作用。”

“陛下放心,臣只会多交,决不敢少交。”

“不用多,也不能少。”

朱高煦又道:“应天府的官员们如何想的?”

他已经在前几个月就吹风,不知下面官员们都怎么想的。  “回陛下,大部份官员们其实也没多少房产、商铺和田产,我大明的官员,还是比较穷的多。”

典盛道。  “陛下新税法,对大部份官员来说没什么影响,唯一有个地方--”  典盛琢磨着怎么说比较合适。  他提到了皇帝取消读书人和官员的优免。  这是对官员和读书人都不利的地方,但官员现在有朱高煦加的俸禄,还能接受,怕读书人无法接受。  像历史上到了万历年间,官员优免中,在京一品官员,可以免税一万亩,优免力度还是很强的。  现在虽然没有一万亩,但朱高煦要取消,官员们肯定有损失。  好在他给官员加了俸禄,这点对官员伤害可能不大。  但读书人就不一样。  朱高煦立马道:“你听什么风声吗?”

“臣听闻有些学子想联名,向朝廷提出反对意见,但具体是谁,还不知道,臣正在彻查,原本打算彻查到人后,再向陛下汇报。”

“读书人?”

朱高煦笑了。  秀才造反,三年无用,读书人闹事不怕,杀一批就行了。  真以为朕不敢杀人?  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厉声,新税法推行势在必行,不但是为了以后的大明朝,更是为了自己洪熙朝能正常运行,也要加大税收力度。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  “你好好彻查,朕让锦衣卫配合你,先不要动手,查明人头。”

“到时侯,朕要狠狠的杀一批。”

但杀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身为穿越者,朱高煦更明白一点,挑动百姓斗百姓才是最好的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