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在姬赢心里一向胆小的李如风,却没有露出丝毫的慌张之色。“如果陛下相信我,就按我的方法去做。”
姬赢皱了皱眉头,似乎对李如风的做法极其不满。“你可知这个人对我有多大的威胁?”
“皇上可知权衡之术。兔子逼急了是会咬人的。”
姬赢思考了片刻,极其严肃的把奏章合上,没有更改里面的任何一个批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姬赢对李如风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这本奏折是一个三品官员上奏的。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既能保证这本奏折一定会被姬赢看见,又不至于把事情闹得太大。言简意赅地概括奏折上数十页的内容,就是想请太后的小儿子,回宫入朝。原来当朝太后并不是皇帝姬赢的亲生母亲。要说太后在朝中的权势,也是能只手当天的。怎么没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坐上皇位呢?原来是因为太后的亲生儿子智力上有些问题,俗话来说就是个傻儿子。先帝驾崩之时,太后的傻儿子年纪尚幼,需要太后垂帘听政。先帝考虑到太后的狼子野心,这才力排众议,推举姬赢登上了王位。为了预防太后在先帝死后篡改旨意,在朝堂之上掀起一番风云,不利于大齐王室的稳定。先帝未雨绸缪,将太后的傻儿子外派到楚国,当了质子。如今太后的傻儿子已经到了及冠之年,也到了和楚国相约的期限,可以回到大齐王室了。于情于理来说,接回姬昌姒——也就是太后的傻儿子,都是名正言顺积极合理的事情。但是对于姬赢来说,姬昌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如果不把姬昌姒接回来,万一与楚国了什么摩擦,两国挑起战事,杀掉质子,也是不可控的事情。正巧在李如风的提议下,姬赢和楚国借兵,事成之后,楚国就会发现那三十里城地是个圈套。两国有摩擦的时候,身处在楚国的姬昌姒,如果不幸被当成报复的对象惨死他国。既能让姬赢不落人口实,担下一个手足相残的名号,又能解决了姬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所以对于姬赢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先不把姬昌姒接回来。但是李如风却在这个奏折上写了“批准”两个大字。“这些天皇上一直带着奴才上朝,现在朝中的两股势力,多多少少奴才也能看得清楚了。”
“燕王就像一个毒蛇一样,在暗处一动不动,紧盯着那王位宝座。而太后……”“太后在朝堂之内的话语权应该是很重的,每日进言的文人墨客,包括丞相,恐怕也是太后的人。”
姬赢满意的点了点头。李如风说的话一字不假,这么多年来,姬赢深处政治漩涡,苦受这两股势力的困扰。“如果姬昌姒在楚国被杀害,太后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和盼头,一定会把所有的罪过都安在皇上的身上。”
后面的话自然就不用李如风多说。急了眼的太后,恐怕会和燕王勾结在一起,不惜一切代价也为他那个傻儿子报了仇。到时候恐怕大齐皇室的半壁江山都会被动摇。太后是看不上燕王的,这就是他们年轻时候的瓜葛了。如果姬昌姒不死,二人合作的概率几乎为0。“你的考虑是对的。在私下里,就不要一口一个奴才了,不如把我当成朋友,我们谈论前朝之事,各抒己见,不用怕我会怪罪你。”
姬赢看向李如风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敬重。如果不是碍于后宫之事。李如风这种难得的人才,能文能武,就算是在朝中当个正二品大官,也算屈才了。姬赢当皇帝那么多年,招来的门客不少,所谓的军师团也是人才济济。但无一人像李如风这样能切中有害,考虑事情从长远计议,不贪图眼下的巨大诱惑。李如风又切回了刚才嬉皮笑脸的神情。“皇上,您看这天也黑了,是不是该……”李如风一脸坏笑,一点儿也不掩饰盼望安嫔的侍寝。姬赢生气的瞪了李如风一眼。“你这贼心不死!刚才给我提议的内容,我也得让你好好参与一下。”
“这样吧,过几天你就跟着使臣,接回姬昌姒。”
什么?要出宫?在这美人窝里,天天你拥我抱,下人们谄媚献殷勤,把李如风的地位捧得很高。皇宫之内的日子好不惬意。居然因为自己的提议,要路过荒郊野岭,行上百公里的道路,去接回一个痴傻小孩。李如风的神情自然是袒露出来自己的不悦。“这……我也没有什么官职,不太合适吧。”
姬赢拍了拍李如风的肩膀。“怎么?胆子突然变小了。这不是你跟朕提议的事情吗。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使臣团里大多都是朕的人,朕会好好嘱咐他们,遇到什么事儿都以你的意见为主,保护好你的安全的。”
姬赢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如风也不好再拒绝。其实姬赢这样做,多少也是有些私心的。凭借皇帝的喜好随意提升李如风,能让李如风一时鸡犬升天。但要从长远的考虑来讲,只有李如风真真实实,立了功劳,稳扎稳扎的向上晋升,才能令所有人信服。姬赢并不想把李如风屈才在一个伺候自己的太监地位。夜色朦胧。屋外的蝉鸣声钻入耳中。“皇上,安嫔已经沐浴更衣完,在等您的传召。”
猩红的眼睛抬起,眼神之中满是疲倦。“朕今天实在没有心情跟着你去了,我让下人们都退下,你应该知道分寸,小心谨慎一点。”
姬赢冷静的看了李如风一眼。身为帝王往往是很无奈的,繁重的公务狠狠地压在在姬赢的肩膀上。焦头烂额的事情一件接着又是一件。姬赢冷静的看了一眼李如风,随后就把旨意传达给了自己宫内的人。“传。”
空荡荡的乾清宫,只有李如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