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六十八章 查什么,怎么查

第七百六十八章 查什么,怎么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惇之事,朝野都在传,但没有闹到廷议上,影响暂时不大,杨惇也只是气愤别人对他恶意中伤。  但在大明,言官风闻言事是很平常的事情,民间有传闻想不被报到皇帝处,非常困难,再加上这件事本身就有皇帝势力在背后推波助澜。  造舆论嘛。  不管是不是真的,先大肆宣扬一番,那你杨廷和在普通士子中的名声就要大幅度下降,乃至恶评如潮。  谁让你儿子不偏不倚,正好在你把持朝政的时候考中进士?而且你儿子以往在民间的风评本就不佳,是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管舆论是不是苍蝇,杨惇身上的缝太多了。  这个时候,朝中人都盯着杨廷和。  虽然杨廷和并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个把持朝政的权臣,但因为他没用高压的姿态打压政敌,这就给了政敌反击的机会。  相关奏疏很快就从通政使司传到内阁。  言官要议论这次会试,并不会从杨廷和父子身上入手,而是讲到民间对此次会试的结果意见很大,而矛头对准的是本次会试会元李舜臣,说其因为才名大,得到了考官的认可,加上他的文体特殊,因而才被举为南宫第一。  “无稽之谈……”  蒋冕作为本次会试主考官之一,看到这样的奏疏,很是气愤。  在他看来,这次会试公平公正,不存在任何舞弊和私相授受的行为。  本次会试的另外一名主考官是石珤,石珤还曾是前一届会试的主考官,主要的出题工作,都是由石珤来完成。  蒋冕其实不过就是挂个名罢了。  刘春和费宏都以异样的目光看乐过来。  那眼神好似在说,就算这会试真有问题,你蒋冕作为主考官,作为当事者肯定不会说实话,而且就算出问题也不会是你造成,难道杨廷和会跟你这个次辅直接商议会试上如何徇私舞弊?  毛纪道:“李舜臣在士子中,学问算是高的,名声也最响亮,算是这一代士子的代表。至于会试第二的姚涞,是否姚英之的儿子?”

会试第一名李舜臣,第二名为姚涞。  姚涞是工部右侍郎兼提督易州山厂姚镆的儿子,而姚镆一向被认为是从王琼派系叛变到杨廷和派系,现在虽还没得到重用,但已挂职工部右侍郎,先前宣府巡抚的问题上,杨廷和也考虑过让他去,毕竟正德十五年时,姚镆曾做过宣府巡抚。  但后来杨廷和把宣府巡抚的位置让给了孙交举荐的人,只争大同巡抚一职。  蒋冕闻言皱眉。  你毛纪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说把姚镆的儿子选为会试第二名,是私相授受?  蒋冕不由望了费宏一眼。  毕竟上一届殿试探花,还是费宏的侄子呢!  世家子弟受到的教育比普通人好许多,更懂得迎合考官的心理写出不错的应试文章,难道有什么好稀奇的?  再者说了,我跟这个姚镆很熟吗?  刘春问道:“应该如何拟条陈?”

杨廷和道:“此等事,交给陛下来定,空着吧。”

这件事明显是针对杨廷和来的,杨廷和虽然先前一句话都没说,但也感觉到,这件事背后可能有小皇帝的人参与其中。  想想堂堂内阁首辅声名扫地,谁最得利便可。  杨廷和很清楚自己现在处境如何,皇帝虽礼重他但恨不得他早点离朝,下面也有很多人想取代他,就连内阁里的人,也是各怀异心。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  ……  奏疏报了上去。  却没有引起皇帝重视,次日朝议,朱四压根儿就没提到这件事半句。  要知道涉及民间议论会试舞弊,一定要讲究个时效性,要尽快派有司衙门调查,而不能拖拉到殿试开始。  朝议结束后,朱四单独把杨廷和叫到乾清宫。  “……杨阁老,朕看过这上面的内容,这事明显是针对你的。”

朱四把先前连票拟都没定的奏疏,交还给杨廷和。  杨廷和非常惊讶:“老臣不解其意。”

朱四道:“这奏疏,看似民间是在质疑这次会试是否存在鬻题、偏私的行为,字里行间没提杨阁老的名字,但他们其实就是在说,此番会试是由杨阁老把持,想让谁中贡士乃轻而易举的事情。  “朕还听闻,民间对令郎……中贡士之事,议论颇多,比议论什么李舜臣和姚涞,要多得多。”

杨廷和心想,这还用得着你来提醒?  杨廷和以官方口吻道:“陛下,无论外间如何议论,若无确凿的证据往鬻题和偏私方向引,此事不当查。”

“嗯。”

朱四坦然接受了杨廷和的建议。  好像朱四本身也无意要对此事核查到底。  杨廷和心中的疑惑加深了。  这事跟你小皇帝没关系?  怎么这么邪乎呢?  除了你,谁会这么迫切让我声名扫地?  朱四叹道:“朕不由想起了唐先生,他当年就是受鬻题案牵累,到现在连考取进士的资格都没有,正因为他不是进士,在朝中才会处处受制,若当年他以进士身份入兴王府,父皇在世时便会给他请命为王府长史,如今也不会是这般模样。”

杨廷和听了心里直犯迷糊。  怎么突然牵扯到唐寅身上了?  还是说这件事跟唐寅有关?  朱四道;“现在民间议论那么多,朕要想办法尽量平息不是?朕本来的意思,是以杨阁老出来主持局面,彻查这次事情,还民间士子一个公道……”  “陛下……”  杨廷和感觉小皇帝要乱来。  “杨阁老不必急着回绝,朕仔细思索后又觉得,杨阁老在朝事务繁忙,怎可能会有闲暇去查案?不由就由杨阁老出面挂个名,名义上由杨阁老主持彻查,其实让唐寅去调查,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四笑眯眯问道。  杨廷和心想,新皇果然想方设法要重新启用唐寅。  杨廷和道:“可是如今唐寅并无官职在身……”  这话都不是在反对了,简直是赤果果提醒皇帝,你是不是又要给唐寅安排官职?  朱四道:“朕先前允诺过,让唐先生不再牵扯朝事,所以这次的事,朕不打算给他安排具体的职司。朕其实就是想利用他曾经卷入鬻题案,受到牵连,还有他现在不是官员的身份,让别人觉得他一定不会偏私于谁。”

“嗯。”

杨廷和难得没有反对。  皇帝的话很有道理。  唐寅既不是他杨廷和的人,甚至还是政敌,受他杨廷和打压连官都做不了,照理说不会偏袒他杨廷和,而唐寅本身在民间士子中声望挺高,尤其曾经涉及鬻题案,所以应当对这种事深恶痛绝,说的话也能得到士子的信任。  杨廷和怕唐寅借机找茬?  不存在的!  在于唐寅本来就是杨廷和的政敌,若唐寅真为了查杨廷和而卷入其中,唐寅一个连官都不是的人,去攻击堂堂内阁首辅,谁不觉得这是借机打击报复?  再说了,你不是官,你找事,不会有任何效用!  “朕正愁给唐先生找不到事情做,就这样吧……哦对了,不如杨阁老也举荐一人,配合唐先生查……所谓的查,就是给民间一个说法,让他们三天内拿出个调查结果,杨阁老以为如何?”

不会长期查,只查三天,而且杨廷和还以总调度的身份隐身幕后。  唐寅那边杨廷和还可以派个人去监督……  再好不过。  “此事因礼科上奏而起,不如由礼科都给事中朱鸣阳协同。”

杨廷和建言。  “好,朕应允了。”

朱四一挥手,“就这么办吧。”

……  ……  朝堂上不说的事,君臣私下里做了商议,决定由唐寅和朱鸣阳二人出面来查会试可能涉及的舆论风波。  方针定下,就是尽快平息风波。  让民间士子知道,这次的会试非常公正公平。  “这是何意?”

唐寅接受此委命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怎么突然就让我出来查会试舞弊案?  还给定好了口风,说是要尽快平息舆论……  好像这种事,也没什么实际证据,更不像弘治十二年会试那样还有个明确的目标程敏政,现在让我去查谁?  查蒋冕还是查石珤?  若不是为了查这二人,皇帝委派我去干这活是什么意思?  再或者说……朱浩这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张佐负责给唐寅传话,他笑着说道:“陛下既然发话了,您就放手去查,查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唐寅皱眉:“张公公,先不说,在下如今孑然一身,连官身都没有,这般查案有何意义?再说此事,根本就是毫无头绪,莫非是敬道那边又跟陛下提过什么,让陛下如此作为?”

“没有。”

张佐笑着摇摇头。  “没有?还是没说?莫非此事跟敬道无关?”

唐寅问道。  张佐继续摇头:“咱家也不清楚,陛下特别交待,此事让先生自己去查,不要烦扰朱先生。至于朱先生那边如何跟陛下说的,咱家并不清楚,好像……根本就没提及此事。”

唐寅苦笑:“这还挺新鲜的,以往都是敬道在幕后搞事,这次他为杨阁老设下局,却不提前制定个方略,意思是,让我随便来?那要是不合他心意,岂不是……”  张佐试着分析:“或许……您看会不会是这样,在陛下和朱先生看来,无论您怎么查,都行。查比不查好……不求结果,是不是呢?”

“呵呵。”

唐寅除了苦笑,不能做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