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也没想到杨厂长今天还会问这个问题,当然李昭不能告诉杨厂长他见过这个,只能现编一个合理的理由,不然这就没法解释了,不过李昭的思考是非常快的,很快就给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李昭这时说道;“没什么,就是材料厂建的房子装修好了,准备分房子,我今天去参观了下分给我的那套房子,发现楼上使用的是木质窗子,对了是十楼。然后就想到了可以用铝合金代替木质的窗子,毕竟铝合金非常容易加工,而且不容易被氧化,又有不错的强度,算是比较不错的高层门窗的材料。”
李昭给出的解释算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谁会没事想到一个铝合金的门窗啊,而且还是一个非建筑相关的人士,不过李昭这个解释也算是无懈可击了。 听了李昭的解释,杨厂长默默点头,说道;“那我问问上级,看要不要搞。这个事情先放到一边,咱们说说这个车的事情吧,材料厂的样车可是已经出来了,咱们民用的车辆什么时候开始试制?我这可是等的够久了。”
李昭听到杨厂长问这个,说道:“厂长,这好饭不怕晚,我们厂以及材料厂,现在都是有着巨大短板的,我们没有足够的高级技工,现在直接上项目,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要知道现在材料厂的机械研究所的人,大多数都是围着军车在工作,接下来更是需要派人和车出去进行一个使用测试,我们都缺人啊。”
想要生产出好车,除了机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大批合格的工人,显然工人这一块是轧钢厂以及材料厂的短板。轧钢厂的机加工车间本来不是重点车间,所以一直以来实力都相对较弱,和一机械加工为主的工厂相比更是如此,而材料厂是建厂时间太短了,现在能够稳定的制造机床,是调来的人够多的原因。 然而现在要建两座汽车制造厂,那技术类的员工可不就缺了吗?你让低级技工使用好的机床,他也没有多大可能造出合格的零件。毕竟李昭这次需要的零件总体精度都非常的高,肯定是不能如过去那样上手修整的。那样的生产效率,显然就太低了,所以李昭才会多次去点杨厂长,让他重视高级技工的培训工作。 这时杨厂长说道:“那从机械研究所抽些人进行民用汽车试制不就行了,现在不是已经造出来军车了吗?应该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啊,咱们早点拿出来,也能早点出成绩不是。”
听着杨厂长的话,李昭不禁苦笑,这还真是催上瘾了。 研究所的工作可不止这些,现在还在进行机床数控化工作,毕竟有些特殊加工,如果改成数控的,可以节约很多时间。除此之外就是多轴数控机床,李昭也准备先将机械部分直接整出来,让电子研究所慢慢研究。李昭准备让研究所试一试能不能直接用多台计算机一起控制一台机床,如果成功,那多轴也就出来了。 除了机床数控化工作,还有模锻机的设计工作,现在已经在进行设计,不过由于这套设备更加复杂,而且人手也不够多,进行的不算快,不过估计年底能差不多拿出图纸,到时候估计又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联合研究以及制造。李昭需要在明后两年完成模锻机的建设,然后进入到验证机的制造阶段。 除此之外李昭自己还在进行飞机发动机的绘制工作,这个工作最复杂,毕竟李昭不可能直接按照原版的制造,那个虽说性能还可以,但毕竟只是按照大玩具的标准造的,李昭这次制造,那可是要用于真正飞机的,整个发动机就不能那么草率了。而且李昭准备走的路子是力大砖飞,所以这个发动机至关重要。 现在这个时代计算机技术太落后了,气动布局都是只能用李昭记下来的。而且李昭还不敢做过多的更改,毕竟这时在风洞软件上跑过的设计,肯定比李昭自己瞎改要来的优秀。所以现在基本上算是有了发动机以及气动布局,而机械结构部分李昭也不担心,只是控制系统李昭有点头疼,到时候只能拉研究所一起啃了。 研究所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不太可能再抽人搞民用汽车的试制,所以李昭也回道:“厂长,还是等下个月吧,军车项目现在只是试制个几辆用于测试,所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的,如果抽人的话,不仅会耽误现在的军车,也并不会很快完成民用车辆的试制,所以还不如直接先完成军车,再说民用车辆的事情。”
李昭也是无奈,两人又讨论了一番,李昭才算离开杨厂长办公室,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吃饭了,李昭也连忙赶回材料厂,去陪苏雅吃午饭,现在有了苏雅在身边,李昭平时吃饭也规律了很多,每次她都会帮李昭把饭打好。 刚回到材料厂,走到苏父的办公室,苏父就说道:“你来的正好,上午电子所那边送来了报告,说多元器件集成电路他们已经做出来了,想用这个制造一台新的计算机。据他们所说,这次他们集成了十个元器件,我是听不懂什么意思。”
李昭听了之后说道:“这是好事啊,那他们有没有说运算速度能到多少?”
苏父这事笑着回道:“据他们所说,估计可以达到每秒二十万次,体积和现在的相同,也就是翻了四倍左右,这应该很好了吧?”
李昭这时也很高兴,说道:“这当然是好事了,就是他们的光刻工艺研究的怎么样了?最近我都没有关注他们的情况,对他们的研究进度不太了解。”
苏父这时说道:“他们说这次的元器件就是用光刻工艺制造的,这应该是成功了吧?就是不知道性能怎么样,我对这种技术方面的事情都不怎么懂。”
李昭也是感叹,这些人还真是够厉害的,虽然初期的光刻技术并不难,毕竟最初的光刻机是一微米的精度,也就是一千纳米,但这是有无的问题,有了这个,你才能说以后的发展。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有了这个,他们就有了改进的依据,更何况李昭还将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了研究所。 李昭这时说道:“爸,我们快点吃饭,一会我们一起去研究所看看。”
说着李昭走到桌子旁,坐在苏雅身边一起吃饭,而且还是狼吞虎咽的样子。 看的苏雅直皱眉,说道:“你慢点,不是已经制造出来了吗,你还急什么?”
苏父这时看着李昭和苏雅,也是笑着道:“看你这急切的样子,这次的突破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了?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急切的吃饭。”
李昭笑着说道:“当然有意义了,有了这个,我们就有了改进的方向,以后我们只要保持每一年半能上一个台阶的话,我们就能保持计算机不至于落后了。咱们以后的设备,需要计算机的实在太多了,不只是数控机床,我们以后生产的所有设备都是有可能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用计算机来控制机器。”
苏父听了也是皱眉,问道:“你是说,以后基本上每年都要有进步才行了?另外就是你说的那种情况怎么可能出现,计算机那么大,往哪里塞啊?”
李昭说道:“是啊,西方有一个叫做摩尔的人推断说,集成电路每十八个月集成度就能翻一番,而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依赖集成度的,现在我们只能完成每秒几万次的计算,但过个几十年,计算机每秒钟的计算速度就能达到亿亿次以上。到那时候,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集成电路,就能抵得上现在几百万台计算机了。”
见苏父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李昭接着说道:“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不断在计算机方面进行投入,这绝对是大国重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昭说这个是大国重器那是一点也不为过,未来已经证明了的,未来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要高度依赖计算机的,可以说计算机是未来社会的基石。李昭怎么敢在这个方面放松?将来不仅要投钱,更是要加大力度的投钱才行。 想到这里李昭接着说道:“对了,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对于有重大突破的项目,我们是不是要搞一个奖励制度?另外就是对于项目研究的关键人物,我们要进行优待,他们才是我们将来超过其他工厂乃至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工厂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