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国寡民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国寡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绩哥儿!你去皇店买十斤米,家里米不够了!”

  “欸!”

  寒冬腊月,在各家各户都在为着新年做准备的时候,南直隶扬州府上官桥镇的一户江南小院里响了起妇人的招呼声。

  闻言的一个十一二岁少年郎从耳房走出,来到了厨房门口。

  身着比甲襦裙的妇人从怀里拿出了四枚十文的天启通宝:“看好米价,如果涨了,那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好。”

少年郎闻言接过铜钱,随后走出了面积不大的小院。

  走在宽不足四尺的小巷内,少年郎哈出一口白雾,搓了搓手。

  他看着四周,这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四周的人家的白墙都已经褪色了,唯独他家的白墙在入冬前粉刷了一遍,和四周显得格格不入。

  上官桥镇和大部分的江南城镇一样,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

  比起其它镇子,上官桥镇不过发展了二百余年,但即便如此,它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小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绿影婆娑,河道上横跨数座成于洪武年间的石桥。

  寒冬腊月的石桥下,一艘艘装载货物的乌篷船来回滑动,两岸坐着许多等待活计的力工。

  这些力工翘首以盼,期望有一艘船能停下招工,以此来打工赚钱,养活家人。

  走在桥上,那桥上行人身着棉衣披风,女子头戴一顶小毡帽,男子不是四方平定巾,便是普通的方巾。

  河流两岸,虽然是寒冬,但锤洗衣物的民妇依旧不少。

  她们交头接耳的聊着女人家的话题,坐在凉亭里烤着酒的一些男人则是谈笑大声。

  过往行人行色匆匆,石桥口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人蹲着,面前摆放一口陶碗,期望路过的人施舍一两文。

  少年郎还想看看这些乞丐,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天启六年之后,镇上便很少有沿街乞讨的人了。

  只是不等他多看几秒,远处就走来了三名身着劲装,头戴官巾,腰别雁翎刀的衙役。

  “去去去!《大明律》有规定,不能沿街乞讨!要吃饭去县上的养济院去!”

  一个衙役恶狠狠的对蹲在桥下的十几个乞丐吼着,那群乞丐紧了紧衣服,其中一人披头散发,不免哀求道:

  “官爷,给条活路,我们在这找个工作,有了银钱自然会走的,这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就去迁移!镇口有迁移司的官差,老老实实拿了粮票去南边,别打扰镇上百姓的生活!”

  衙役作势就要拔刀,这一举动把乞丐们吓了一跳,纷纷有气无力的起身,朝着镇外走去。

  四周的居民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不过在衙役驱赶着乞丐们离去后,还是有人不免抱怨道:

  “今年江南大旱,朝廷就蠲免了一年,其它地方可都是蠲免三年的。”

  “这么弄,谁活得下去?不都得被逼着迁移去南边么……”

  “听说是齐王的政令,真不知道齐王为什么这么善变,明明……”

  “好了好了,走吧,别说了。”

  少年郎的四周,一些儒生摇头叹气走远,少年郎听后,心里也十分不解,但还是拿着怀里的四十文钱走向了镇上唯一的一处皇店。

  【迁移麓川、旧港、南州、交趾者,每年大口粮票六石,小口三石,发熟地三亩,生地十七亩,男丁发耕牛一头。】

  来到皇店门口,少年郎就看到了挂在皇店屋顶的告示木牌。

  只是瞥了一眼,他就收回了眼神,把眼神放到了皇店内。

  上官桥镇的皇店和大部分皇店一样,内里摆放着米麦面肉、煤炭酱醋茶,还有白布、绸缎、笔墨,油盐等等东西。

  在皇店内最显眼的地方,一辆自行车和三轮车摆放在那里,下面的木牌上写着二两和三两银子的价格,让人咋舌。

  少年郎带着渴望的眼神看了许久,然后才落寞的走到了粮柜前。

  【四文一斤】

  “还好没涨价……”松了一口气,少年郎自顾自的打了十斤米,然后用自家的秤称了称,确定没问题后又用官秤称了一下。

  “十斤米。”

拿着官秤和装在布袋里的米,少年郎走到了柜台,而柜台的皇店员工见状也称了称米,在确定没问题后回了一句:“四十文。”

  “给……”递出四枚十文的天启通宝,少年郎提着米便走出到了皇店门口。

  只是在他走到门口的同时,他看到了镇口排着长队的百姓。

  “那群人是什么人?排队干嘛?”

少年郎对皇店里的员工询问,那员工也低头看着一本小说,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都是北面受了旱的乡民,找不到工做,又吃完了身上的米面,做乞丐又不行,只能迁移了。”

  “背井离乡啊……嗤嗤嗤……”员工摇了摇头,少年郎见状也只能看了看镇口的乡民,然后抱着米向家中走去。

  回程的路上是青砖绿瓦和一条条细溪流,以及古朴的石拱桥。

  那潺潺的流水,婀娜的拱桥,再加上江南特有的建筑,无不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当少年郎走在用青石铺就古镇的巷子中,感受着江南古镇日复一日的的沉静,从容、淡泊时,心里总会有些平静。

  他走回了自家的巷子,在敲门后,他娘亲打开了门。

  “怎么样?”

  “没涨价,还是四文一斤米,这里是十斤。”

  母子的交谈稀疏平常,妇人接过了米后,少年郎也走进了院里。

  回到家关上门后,妇人抱着米往厨房走,一边嘴上絮叨道:

  “这米价越涨越高了,现在还是四文,之后指不定会不会涨到五文、六文。”

  “应该不会吧。”

少年郎坐在了天井的石凳上,看着自家娘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怎么不会?你是不知道,泰昌元年的时候,那时候米价都能涨到八文一斤,淮北那边饿死了好些人。”

  “也就是后面万岁继位,齐王主政,不然你娘亲我恐怕活不到现在。”

  妇人烧火煮饭,渺渺炊烟顺着烟囱升腾,少年郎则是回到书房拿出了一个茶水炉放在了石桌上,加了几块煤炭后煮茶。

  “今天我出门看到许多乞丐,听说都是遭了旱灾,没有工做的人,官府不让他们乞讨,要让他们迁移去南边。”

  少年郎拿着一本《燕山算术》,一边看,一边和娘亲聊着天。

  他娘亲听到后,便带着几分打趣回应:“去南边才好呢,如果不是你爹当上了次九品的官,我们也早走了。”

  说起自家夫君,妇人也叹了一口气:“唉……为了十二两的俸禄,跑到了凤阳府去当差,不知道今年他攒了几天假,能回来多久。”

  “爹明年好像就到升迁的时候了吧?这次升迁就是从九品官员了。”

少年郎一边看书一边闲聊。

  “是啊,升迁,就是不知道升到哪里。”

妇人应了一声,但又笑道:“升迁也没多大用,也就多了三两年俸。”

  “这当官得熬,你爹说熬到正九品官员,他的年俸就有五十两了,到时候朝廷如果不在南直隶开设官学,就送你去京城读书。”

  “我倒是不想去京城,我就想在扬州陪着娘亲。”

少年郎翻了翻页,抬头回应了一声。

  妇人没说什么,但脸上的笑意却掩不住。

  “笃笃——”

  “韩李氏!韩书吏让人给你寄信了!”

  忽的,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厨房里做饭的韩李氏一听,连忙擦了擦手,但韩家小子却已经起身走到了门前。

  “哟,居然是绩哥儿你开门,这是你家的信。”

  门外,一个骑着三轮车的信差看到韩家小子有些诧异,但很快笑着拿出了韩父寄来的信。

  “多谢刘叔,刘叔要不要进来喝口茶?小子刚煮的。”

韩家小子接过信,便侧过身子示意刘信差里面请,不过刘信差摆了摆手:

  “今日的信件还多,就不留了,等你爹回来的时候,我再上门叨扰。”

  “走了!”

说罢,刘信差骑着三轮车离开了韩家门口,韩家小子看着他远去,也转身回到了院内,关上门后拆开了信。

  “写了什么?”

韩李氏走到了厨房门口,眼里有些期待的看着韩家小子,而他也打开了信件。

  【吾儿绩……】

  韩绩打开了信,一字一句的读出了韩父所写的信件内容,总的来说这是一份家书。

  韩父交代了他会在腊月二十左右返程,大约腊月二十二就会抵达家里,这次他攒了二十一天假期,正月初十才收假,估计可以住到初七。

  除了这些,韩父主要交代了他从同僚口中听到的一些消息。

  比如朝廷会在五年内开办南直隶的官学,他们不用攒银子去京城了。

  其次就是他的官职提前得到了升迁,并且被调到了距离扬州比较近的镇江府,担任镇江府丹阳县的总书(收取赋税的职位)。

  说完了这些,韩父又询问了一下韩李氏过的怎么样,让韩绩不要气到韩李氏,好好听话,多看书,争取日后恩科入选,成为一个官员。

  “你爹也是,过几天就回来了,还差人送信。”

  韩李氏嘴里说着埋怨的话,但脸上的笑容却藏不住,显然他对韩父带来的好消息十分满意。

  至于韩绩,他在看完信后则是询问娘亲道:“丹阳县到我们这里有多远?”

  “百二三十里吧,我听你爹说过,是个很繁华的地方。”

韩李氏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读不起女学,因此识字较少,基本都是韩父与她婚后教导她的。

  在她的认知里,上官桥镇就已经十分繁华了,她从没有走出过上官桥镇,和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一样,一个镇子,可能就是他们去过最繁华的地方。

  “笃笃……”

  “绩哥儿!”

  忽的,门又被敲响了,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韩绩听闻当即起身。

  他快步走到了门后,将门栓拉开,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身着褡护,背着行囊,似乎要出远门的少年郎。

  “何琦?”

看到是自己的朋友,韩绩放松了警惕:“你这是……”

  望着何琦背上的行囊,韩绩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而站在门口的何琦则是带着一丝沮丧:“我爹要带我们去吕宋,我是来找你告别的。”

  “去吕宋?!”

韩绩声音不由拔高,毕竟何琦是他从小的玩伴。

  “谁去吕宋?”

听到有人要去吕宋,韩李氏也走了出来。

  “何家小子你要去吕宋?”

望着熟悉的面孔,韩李氏也跟着拔高了声音。

  “嗯……我爹要带我们去吕宋,镇上的田都已经卖了,我是来告别的。”

  何琦解释了一下,韩绩闻言不由面带忧虑:“怎么会去那么远的地方?”

  “听说吕宋有官学,而且每个人发三亩熟田,十七亩生田,我家里人多,我爹想着去吕宋划算。”

何琦解释着。

  他家的情况,韩绩和韩李氏都知道,原本一家有六口人,但家中只有三亩薄田,只能靠他父亲和他爷爷打些零工度日。

  天启九年,朝廷镇上的李举人不知道犯了什么案子,被朝廷抄家分田,何家因此分到了六亩田地,但九亩田依旧养不活家中六人。

  本来打些零工还能勉强支撑,但随着今年旱情以来,许多乡下的人都上镇上打工,他家在打工能赚到的银钱也就越来越少了。

  加上他爷爷今年已经五十有九,一直打工也不是办法,因此迁移才是他们这种人家最快能富裕起来的办法。

  以朝廷移民的规矩,他们家六口人能分得熟田十八亩,生田一百零二亩,外加两头耕牛。

  不提需要开荒的生田,单单这十八亩熟田,就能让他家不再去打工,安心在家耕种。

  “先进来说吧,刚好吃个饭。”

韩李氏感觉有些唏嘘,但何琦摇了摇头:

  “过一刻钟我们就要走了,我是特意来找绩哥儿告别的。”

  “走这么紧?”

韩绩有些沮丧,何琦也很无奈:“我爹说去晚了,吕宋的熟田就被抢光了,到时候就只能去更南边了。”

  “去吕宋,最起码得二十五六天,去到之后差不多就能种地了,种完了地,我爹和我阿爷就要开生地,我也可以读官学了。”

  “那你们家里粮食够吃到秋收吗?不够的话婶子给你添些。”

韩李氏心还是比较善良了,担心何琦一家去那么远的地方,粮食不够吃。

  “够了,皇店花了九十石的粮票买了我家的地。”

说起粮食,何琦笑了笑。

  “九十石?那不是才六两多银子一亩?”

韩李氏觉得有些少,但韩绩却反应很快。

  “这田地说到底和普通的田地不一样,这是官家的田,只是分给百姓种,只收赋税罢了,能出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是啊……”何琦听了也连连点头:“不是朝廷分田,我们家或许年初就要走了。”

  “这一走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韩李氏对这个经常来找自家儿子玩的小子也特别喜爱,现在忽然要分别,她也有些不舍。

  “有机会我会回来找绩哥儿的。”

何琦郑重的对韩绩说,然后他看了看天色,这才不舍的作揖:

  “我要走了,提前祝婶子和绩哥儿正旦新春。”

  “正旦新春……”韩绩回了一礼,再抬头时,何琦已经离开了。

  他走出门口,看着向巷外走去的何琦,何琦也是一步三回头,两个少年郎都十分不舍,但谁都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能做主的。

  最终,何琦消失在了巷口,站在韩绩背后的韩李氏也不免唏嘘:

  “这一场大旱,也不知道要赶走多少人,这镇上从开春到现在,都迁走七八户人家了。”

  “要不是你爹爹在衙门做书吏,恐怕我们家也得搬走。”

  天启十二年以来,上官桥镇搬了许多人,韩绩一直没有感觉。

  直到现在玩伴何琦的离开,他才知道了旱情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和自家母亲说的一样,如果不是自家父亲在衙门吃饭,每个月的月俸都寄回家,恐怕他们家也会落得吃不饱饭的下场。

  韩绩转身回了家,等他上了门栓的时候,韩李氏已经把饭菜都摆上了天井的石桌。

  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碗只有一半的炖鸡,一碗青菜,还有一桶只有一二斤的米饭,这便是他们一日里最为隆重的午饭。

  便是这样的午饭,也是许多人家吃不上饭菜,一顿饭就得吃去十二三文。

  也就是韩父在衙门吃饭,每个月除了自己用外,还能寄回七八百文,不然这样的饭菜,韩家母子是吃不上的。

  韩绩去过何琦家,天启九年以前,何琦家吃饭基本上只有三四斤米饭,外加一盆素菜便是午饭了。

  哪怕招待客人也只会加一斤米饭,然后多加一盘韭菜鸡蛋,这便已经是他们最拿得出手的饭菜了,连他们自己都吃不饱,只有正旦和冬至他们能吃一顿饱饭,沾沾荤腥。

  哪怕天启九年以后分了地,何家也只是靠着打零工才能偶尔吃上肉,不过饭倒是够吃了。

  “今年米价涨了,没能存什么银钱,新衣怕是没了。”

  在饭桌上,韩李氏对韩绩不好意思的说着,毕竟韩绩在她看来,也是韩家以后的顶梁柱,加上又懂事,她自然愧疚。

  “没事的娘,年初的新衣穿着还挺舒服,不用换了。”

韩绩似乎因为何琦的离开而食不下咽,吃的很慢。

  韩李氏见状也是不免唏嘘:“这何家也是倒霉,好日子才过上没多久,就得背井离乡。”

  “嗯……”韩绩应了一声,转而又询问道:“娘,我们家的日子好像也是天启九年才好起来的对吧?”

  “那倒不是……”韩李氏摇了摇头解释道:“早年家里只有你阿爷留下来的五亩水田,你爹是个读书人不会耕种,只能租给别人种,收取六成的田租。”

  “这年景好的时候能收到九百多斤稻米,年景差的时候也能有七百多斤。”

  “加上你爹给人润笔,写对联,家里的米就没缺过。”

  “我们家就三口人,所以天启九年的时候没能分到多少地,就分了一亩,还是租给了别人耕种。”

  “平日里虽说不能顿顿吃肉,但吃饱饭是没问题的,日子过好,那得你爹第二年考上恩科,做上书吏了。”

  “你爹做上了书吏,我们家才能每日有一顿肉吃。”

  说着,韩李氏夹了仅有的一个鸡腿给韩绩,韩绩看着碗里的鸡腿不免叹气:“也不知道琦哥儿他们去了南边会过的怎么样。”

  “那自然要比在南直隶好了。”

韩李氏怕韩绩不懂,特意给他解释道:

  “像我们家这种有六亩水田,家里还有你爹做官的人家可不多,一年下来赚个十六七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韩李氏忽的小声了一下,比了比家里左右邻里:“李家和张家都七八口人,结果一年只有十一二两呢。”

  “就这么点?”

韩绩有些不敢相信,似乎是因为听惯了他爹的年俸,他对其它人家的岁入并不是很了解。

  “这还算不错的了,差一点的就像何家,虽说何老爷子和何家长男会去做工,但他们家都是水浇地,一年也就能收两千斤不到的米,刚好够吃。”

  “平日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花银子,他们两人一年也就一半的日子能接到活计,一年能赚个五两银子就已经烧高香了。”

  说到这里,韩李氏和韩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韩李氏收了收碗筷,两人把饭菜吃了个精光。

  她端着碗筷走回厨房,韩绩也跟着收拾了东西,把剩下的碗筷抬着,跟着韩李氏走向厨房。

  韩李氏背对着韩绩,叹了一口气:

  “你娘我啊,这辈子就指望你爹能当上个正九品的官员。”

  “要是他年俸能有五十两,我们全家这辈子就不愁了,顿顿吃肉都吃不完,你也能娶妻生子,早些让我做个婆婆了。”

  顿顿吃肉,这已经是韩李氏对生活最大的期盼了。

  听着他的话,韩绩想到了何琦家里吃饭的景况,以及早上买米时桥头的景况。

  这么一想,他不免低头看向了那一碗还有一大半的鸡汤。

  这碗他们喝不完的鸡汤,恐怕是那群人几个月都未能尝到的荤腥吧……

  想到这里,韩绩把碗筷放在了厨房,抬头对着背对他正在干活的韩李氏认真道:“娘你放心,我长大肯定做个正九品官,让您享福。”

  “呵呵……好,娘等你。”

韩李氏笑的很高兴,随后母子二人也开始洗起了碗筷。

  只是相比他们厨房里的烟火气,上官桥镇镇口那一排衣衫褴褛,等着迁移去南边的灾民显得格外黯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