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矢逻城是平复了,可这里是高氏一族控制的核心区域,如何收拾这里的人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的难题。对于不投降,拼死抵抗的城池,蒙古大军按照规矩,都是要屠城的。可忽必烈四王爷自从主政了刑州之后,就废除了这项规定。这次,高氏一族的高国主宁死不投降,在这统矢逻城当中,又进行了抵抗,忽必烈四王爷麾下的很多将领就向他建议屠城以示威,好让这高氏一族的人知道蒙古大军的厉害。这么多人提出这个建议,四王爷忽必烈心里也有些动摇了。要知道,屠城的事情,他也曾经干过不少。可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将姚枢招来,同他商量这件事情。姚枢听了之后,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自是极力的表示反对。要知道,当初这废止屠城的规定,就是这姚枢力主的。姚枢认为这次攻下统矢逻城,大败高氏一族封地的大军,已经是足以立威了。眼下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施恩了。不但不能屠城,反而要拿出粮饷来,安抚那些受伤的高氏一族中的战士,还要周济那些揭不开锅的穷人。如此一来,必当大获人心。这是儒家的治国之道。对于四王爷忽必烈来说,他倒是可以理解的,可想要他麾下的将领们也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确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这也是听了姚枢的意见之后,四王爷没有立即表态的原因。见到这种情形,姚枢就又道:“请您想想,眼下我们已经占领了统矢逻城,那这里的臣民就是蒙古汗廷的臣民了。”
“四王爷您作为这次进攻大理的统帅,怎么可以屠杀蒙古汗廷的臣民呢?”
他又问道。他这一问,确实是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的。汉人说,四万爷忽必烈也读过不少。他知道,屠杀自己的臣民,那就是等于是毁掉了自己的根基。那会儿,当众将向他重提屠城的建议的时候,四王爷忽必烈确实是有点脑袋发热了。看来,屠城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成为历史,那就只能是永远的尘封起来了。四王爷忽必烈想到这里,就立即擂鼓聚将。才散了没有多大一会儿,四王爷忽必烈又召唤他们,这些蒙古将领们心中大喜,他们以为这是四万爷忽必烈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对他们宣布屠城。结果当然是让这些将领们失望了。只见四王爷忽必烈将腰间所佩的长刀拔出,砍向帅案。这柄长刀是一柄宝刀,平日就是厚厚的生铁,他也可以剁成两截,更别说这木制的帅案了。手起刀落,这帅案就一分为二了。四王爷忽必烈大声的宣布道:“众将听令,从今以后,胆敢再提屠城这件事情者,如此帅案同。”
他这一发威,众将都不敢再说什么了。都知道,别看忽必烈四王爷平日对待麾下众将很是宽厚,可是你一旦违反了军纪,那他可是毫不容情的。众将就都躬身,表示遵从将令。“我们活捉了高国主的兄弟,高强,这家伙在看押的地方嚣张的很。”
其中一个将领道。四王爷忽必烈听了之后,道:“你不说,本王差点将这件事情忘了。”
“既然恕了城中百姓,那就将这高强放了好了。”
想了想,又道。姚枢道:“四王爷,以在下之见,百姓可放,可这高强却不可恕。”
他的这个建议很是出乎四王爷忽必烈的意料之外。四王爷忽必烈觉得他这么做,完全是按照姚枢的想法来做的。“这是为何?”
他大惑不解的问道。姚枢答道:“高强被抓后,在下曾经去看过,希望他能够归顺四王爷,可是此人根本不听。”
“像这样的人,若是赦免,放了,那他肯定会再组织高氏一族中人反对四王爷您的。”
他又道。大理王国将来全部平顶下来之后,归于蒙古汗廷的版图,可是地处西南边陲,不可能是蒙古统治的核心区域。自然,也就不会留下大量的蒙古军队在这里,更多的还是靠大理王国原有的官员治理大理。在这种情况,若是在忽必烈四王爷率领的蒙古大军离开之后,那高强发动叛乱,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想到这里,四王爷忽必烈就吩咐军士将高强押到刑场之上,他则带着麾下文武,随后来到了刑场。来到高强的面前,他盯着,高强看了一下。“有什么好看的。”
高强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问道。四王爷忽必烈这个人,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不怕死的银熊好汉。当初,在黑初山的时候,对高强的大哥,高国主是这样,如今,对这高强,还是这样。他叹了一口气,对高强道:“高将军,本王敬你也是一条好汉,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今日当中众人的面,发誓效忠蒙古汗廷,本王还是会赦免你。”
“以往的事情,既往不咎。”
他又道。高强听了之后,轻蔑的一笑,道:“国破家亡,高强唯有一死。”
话说到这种程度,自然是就没话可说了。四王爷忽必烈只能下令刽子手将这高强砍了。说来也奇怪,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风沙愁惨,下起大雨来了。下面观刑的绝大多数都是高氏一族的子弟,见到这种情况,都在刑场之上跪下,掩面而泣。忽必烈四王爷被这种情绪感染了。他就下命令,封高氏兄弟的后代在这统矢逻城之中做官。可以子孙世袭。这也算是对高氏一族的一种安慰吧!高氏一族的事情总算是完结了,接下来,他们要做就是对付镇守在大理的东京,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了。当初进攻这统矢逻城的时候,四王爷忽必烈还担心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会挥兵来救,为了以防万一,他特意安排了一支队伍,在从大理东京到这统矢逻城的要道之上阻击救援军队。可是向义天定贤王那里并没有派兵来救。四王爷忽必烈是空担心了一场。他有点高估这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父子。说实话,他们的心胸还不如高国主和高强父子了。若是四王爷忽必烈的大军先去进攻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的话,高国主和高强兄弟倒是有可能去救助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说白了,这就双方的境界问题。大军为了平顶高氏一族的封地,相当的辛苦。为此,四王爷忽必烈下令,全军在这统矢逻城休整十日。众军听了之后,都是欢声如雷……在这个期间,忽必烈四王爷并没有闲着,而是同自己的心腹谋士,姚枢在谋划如何对付守卫在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的向义天定贤王父子的事情了。自从进这大理王国以来,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可以说,四王爷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大军伤亡也不小。为了不让自己的损耗过大,四王爷忽必烈想的是最后一仗尽量不使用武力。他想的还是和在大理王城那个时候采用的套路,派人去劝降大理之主,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虽上次失败了,可是四王爷忽必烈希望这次能够成功。为了这个,他觉得只要这大理之主,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归顺于蒙古汗廷,那他可以冒一会风险,做主由这大理之主,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做这大理的总管。以目前双方的情形看,四王爷忽必烈能够这么做,那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至于继续在大理称王道孤,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姚枢听了之后,内心觉得肯定是行不通的。目前在,大理的东京,鄯阐,掌控这那里的兵力的王长子,现在高氏一族在大理已经是完蛋了,在他看来,正是他大展拳脚的时候。像四王爷忽必烈提出的这些条件,对于掌握兵权王长子来说,他肯定觉得这是对他人格的一种侮辱。接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是他身为四王爷忽必烈属下的幕僚,不能总提出一些同四王爷不一样的反对意见。要知道,四王爷忽必烈待属下宽厚,可是人家作为蒙古最有权势的王爷之一,也是有威严的。若老是反对,就算是四王爷嘴上不说,只怕心里也会不痛快的。这点自知之明,姚枢还是知道的。听了四王爷的主意后,他就没有说什么。说可以按照他的主意试一试。只是这件事情也不用操之过急,等到大军休整完结,进军到了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父子镇守的那鄯阐城之后,再安排人来做这件事情不迟。四王爷忽必烈觉得姚枢说的挺有道理的,就点点头,答应了姚枢的建议……在那鄯阐城,大理之主,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夫人并没有想到四王爷忽必烈的大军进军的速度这么快。当消息传来的时候,他们都是很惊讶。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急忙将王国剩余的文武都召集起来,商讨应对之策。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随着平定高氏一族封地的战事完结,接下里,四王爷忽必烈肯定会移师对付他们。讨论来,讨论去,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城中的文武基本分成两派。其中一派当然是死战到底的,坚持这个立场的主要是王长子麾下文武功,当然也有一部分从大理王城来的大理王国文武。除此之外,也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再战下来,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归顺蒙古汗廷。当然了,后一派的主张遭到了前一派的猛烈抨击。尤其是王长子,更甚。他甚至是拔出了腰间所佩的长剑,声称要刺死那些可恶的投降派。作为这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城之中,王长子是最有实力的,他这么一发怒,那些主张在归顺蒙古汗廷的大理王国官员顾忌自己的性命,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王儿,在场的官员无论是主场抵抗忽必烈,还是主张归顺忽必烈,那都是为了我们大理好。”
向义天定贤王道。王长子现在是大权在握,并不怎么惧怕自己的父王。听了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他立即反驳道:“父王,不要忘记了,在忽必烈进攻大理以来,有不少的部落首领和官员胆小怕死,投靠了忽必烈,对我们大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那些投降的人确实是可恨,父王和王儿你是有共识的,这点毋容置疑。”
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道。语气一转,他又道:“可刚才孤同众文武探讨的是蒙古的未来,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他们提出归顺忽必烈,只是提出一种意见供孤参考,孤相信,一旦孤决定同忽必烈死战到底,那他们还是会同孤一起战斗的。”
他这话一说完,刚才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员立即跪在地上,感谢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对自己的信任,表示都会誓死追随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父子,绝对不会做背叛之事的。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待他们说完之后,就指着这些跪着的官员,问王长子道:“你看看,像这样一心为孤的官员,你能杀吗?”
这话还真是将王长子问住了。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向义天定贤王,段兴智就命令王长子将兵器收起来,跪着的官员也赶紧平身。众人就继续商讨战局来。王长子觉得,眼下,从双方的实力相比较,四王爷忽必烈确实是占有很大的优势,可仔细分析一下,镇守在大理东京的大理王国大军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经过连番征战,四王爷忽必烈的大军虽又短时间的休整,可是军士依然是有些疲劳,只要他们能够在这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城坚守过半年以上的时间。长时间攻城不克,蒙古大军的士气毕然会低落。到了那个时候,守卫在大理王国的东京,鄯阐城的大理王国军士就可以在王长子率领下,绝地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