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王妃不挂科 > 【叁陆叁】高跷

【叁陆叁】高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步,接着我一步、两步、三步……小姑娘心想:“一定要稳住,不能拖书院学长学姐的后腿啊!”

突然,后面的员外郎小姐提醒:“走快点,飘雪书院的人要超过我们了。”

二号女选手缓过神儿来,迈开大步地往前走,摇摇晃晃,只听高跷发出了“哒哒哒”的声音,她的小心肝便开始“怦怦怦”地跳,可把小女孩儿给吓坏了。“用力拉绳子,保持重心平衡!”

有点踩高跷经验的员外郎小姐现场指点诀窍。女伴使劲儿拉紧绳子,又稳当地踩上高跷,跟身前身后一群对手争相竞技,险象环生,看得场下观众屏住呼吸,连喊叫都忘了。“白夫子,关于高跷的起源,有好多说法,您能不能给大家说一下?”

宋青梧觉着自己应该缓和一下场中紧张的气氛。“我认为啊,高跷与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尧舜时期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列子·说符》篇有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上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后逐步演变而成今天的高跷艺术。也有的传说高跷是民间社火艺人们创造的,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各村艺人联合起来要到县城闹红火。知县老爷知道后,便想借闹红火诈一笔横财,并下令将四门吊桥吊起,凡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城外的社火头听后,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便凑足银两准备进城。谁知县太爷又将进城过桥的钱提价了,社火头的儿子聪明多谋,又胆大心细,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赶制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自己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习了一圈越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队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队越过护城河,进了城并闹了红火。”

白清野讲古兴致不减:“还有一种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或许受了白夫子解说的影响,踩高跷的队员们,开始展示了自己的精彩表演,翻跟斗、踩纲丝、跳圆舞……场外的乐队也来凑热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伴随着阵阵欢呼声,年轻的队员们更卖力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时而让村民们目瞪口呆,时而掌声如雷,时而爆发出一阵阵大笑,荣骏惠等几个调皮鬼、捣蛋精,也跟着队员后面扭起了秧歌……一时之间,大家似乎忘记了正在比赛较量,只知道尽情的跳啊,唱啊,扭啊,整个赛场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中。高跷道具看起来简单,但木质的选料十分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榆木、槐木为首选,柳木次之,腐木不可取用。两位天子门生的高跷,都是卿布衣将选好的木头,经过秦朝宗大佬加工成四尺长的木棍,上扁下圆,高跷的绑腿绳用布制成,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为了能在这场弱项中拿到一分,书院领导也可说是煞费苦心。四大民学的选手,扮演的人物有拿一根长杆旱烟袋的媒婆渔翁、手持拂尘刷子的道姑等下九流的人物,也有扮演羽扇纶巾的孔明、使青龙偃月刀关羽、头戴紧箍僧帽手持金箍棒的孙行者、摇着破蒲扇济公的历史神话人物,天子门两位菇凉,选择了吕洞宾、何仙姑两个卖相比较好的人物形象。这些队员队形变化多端,有一字长蛇、走八字、双排对唱、交叉剪子、蛇脱皮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得大家眼花缭乱,恨不得多生一双眼珠子出来。那流风书院的矮个子女生使坏,趁着不备,突然故意推搡了天子门小学妹后腰一把,小学妹一个马失前蹄,“哎呀”大叫,狠狠摔了一大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