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窃晋 > 第二百三十九章 犹豫

第二百三十九章 犹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楚很快就被找了来。  荆州的三大地头蛇军阀里,也就只有周家还有人在武昌了。  庾亮非常客气的请周楚坐下,让他给自己出个主意。  周楚也是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成为庾亮上宾的一天,他有些受宠若惊,一下子又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  庾亮给卫兵使了个眼色,卫兵立刻让侍女端上了茶水点心,还有下人摇扇吹风。  “明公!军情紧急,还请容在下看看清楚!”

周楚有些过于受宠若惊了,他连连摆手表示不用,待拂退了这些下人,他仔细地比对起地图和各地送来的战报。  “逸少!你给周郎说说!”

庾亮看周楚边看边比对,心里那叫一个着急,他忍不下去,便让王羲之主动给周楚介绍。  “诺!”

王羲之虽然不懂军事,但脑子还是清楚的。对于这几天来各地送来的警报他熟记于心,一个不拉。  “周郎请看!”

王羲之点着地图的最东端道,“根据各地军情,现在可以确定,义阳失守于三月十二日。义阳失守后,东路虏兵于三月十三日攻克西阳,三月十五日攻克麻城。三月十六日,也就是昨天,虏兵先锋出现于邾城以北。”

讲完东路,王羲之再讲中路,“义阳失守后,中路虏兵于三月十五日攻克沔阴。三月十五日当晚出现于安陆。”

“最后是西路。三月十一日襄阳来报说于新野发现虏兵先锋。三月十三日羯虏主力顿兵于樊城以北,与我军对峙。”

“其余各地军情虽多,但大都是些捕风捉影之谈!”

尽管庾亮有些糊涂,但王羲之却还清楚。  各地送来的军情汇报虽多,但大都是捕风捉影,甚至有的地方隔了两天又送来战报说出现的“虏军”其实只是小股地方强盗乘乱出来作案的。  王羲之把各地送来的战报分为了四类,除了东、西、中三堆以外,剩下的就是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划做了一堆。  这样一介绍,周楚也立刻明白了现在的形势。  “那敢问王长史,东路虏兵约有多少?”

周楚反问道。  王羲之把东路的简报往周楚面前一推,表示让他自己看。  周楚翻开一看,是越看越心惊,从西阳、麻城、再到邾城,各地方的守将汇报的措辞都十分夸张,要么是请求大军迅速支援,要么就是表示自己将杀身成仁报效国家。总而言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再不来我就死了!”

邾城的守将是征虏将军毛宝,他和一路退守下来的西阳太守樊峻总兵力有万人以上,可以说是荆州各路守军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了。可就连他的回报措辞也是“邾城旦夕可下...乞望明公早发大军...”  比之东路,其余两路的战报措辞就好了很多。  像中路的江夏太守黄衡在战报中说龙骧将军陶旭现在城中协防,安陆城也没被包围,即便不敌也可以随时退走。  而西路的平北将军桓宣更是信心满满,甚至上书请求庾亮准许他和虏军来一次堂堂正正的正面对决...  “周郎,都看完了吗?”

庾亮忐忑不安的等着周楚把一封封战报都一一看完,终于忍耐不住问到。  周楚把军情汇总一放,拱手道:“明公!虏军虽然多路出击,声势浩大,但主力应该在东路。东路各处守军措辞之恳切溢于言表。以楚之愚见,似乎应该引主力过江救邾城为上!”

就这么点时间,周楚也就只能分析出这些了。  可庾亮听了却是捋须不语。  王羲之一看他阴晴不定的表情就明白,毛宝身为陶侃手下的老将,资历在荆州诸将中最深,素来也不怎么服庾亮,这次出镇邾城,也是庾亮一意孤行的结果。现在要去救毛宝,庾亮心里肯定一百个不乐意。  果然,庾亮在沉吟片刻后反问道:“邾城现有守军万人,且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以此地利,难道不能阻挡虏军锋芒吗?”

周楚闻言愕然。  战争这种事大家都是巴不得把握越稳越好,没有谁会嫌自己把握不够多的。  可庾亮既然问了,周楚也不能不回答,“这个...周楚只是看了战报才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准确...”  “那就是了!”

庾亮松了口气,他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摇起了羽扇,“虏军四面出击,其势力岂可持久?邾城当我要冲,又是重兵集结,即便真有难,本督朝发夕至,亦可救援,岂有先近后远之理?”

“反倒是安陆城!”

庾亮绷着脸,往地图上红黑两枚棋子交汇的安陆瞥了一眼,“那里聚积着涢水防线所有部队的粮草军械,一旦有失,虏军可以随时顺涢水而下,进入长江。这个口子不容有失!”

他清了清嗓子,把扇子一挥,两名卫兵立刻进入大厅。  “去叫建威将军王章来见我!”

“明公!”

王羲之还想劝阻,却被庾亮用眼神阻止。  “逸少,你去草拟各郡县的回函!”

庾亮交给他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说本督已经收到了军情,但万人以下规模的虏军情报就不要汇总到武昌了!襄阳直接报给桓平北,江夏直接报给桓司马,江北直接报给毛征虏。如果有万人以上的虏军出没,再报与本督。本督自当提大军前往!”

王羲之和王愆期对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无奈。庾亮如此刚愎自用,只怕会耽误大事。  ***  就在武昌还是一片莺歌燕舞的时候,安陆这边却是一时数惊。  从早晨到中午,除了零星几个侦骑出没外,赵军主力并没有再出现在安陆城外。  可从中午以后,随着一拨上百人规模的赵军骑兵来到离城墙五百步的距离停下后,后续的赵军部队越聚越多。  三百人...五百人...一千人...  “陶将军,这不对劲啊!”

就连不懂军事的黄衡都看出了不对,他一边不停的擦着脸上的汗,一边对身边的陶旭请求道:“这虏兵越聚越多,怕不是要等他主力一到,就要攻城啊。陶将军,你看....”  一旁的蔡琦也附和道:“不错,和昨夜不同,虏军来的不只是骑兵了,你看,又有一队步兵赶过来了!”

随着蔡琦手指的方向,从安陆城正北方赶来了一支约五百人左右的赵军步兵屯队,正在向城东北已经集结列阵的赵军阵地急速靠拢。  再等下去,只怕赵军的人数就要超过城内的守军数量了。  陶旭心里也是犹豫不定。现在己方占据地利优势,进可攻退可守,根本不怕对方攻城。可如黄、蔡二人所言,再等下去,只怕真的会把优势等成劣势。  “前往三关的探马已经派出去了吗?”

陶旭突然开口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