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窃晋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民变

第二百八十五章 民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根为了取信于陶旭,十分殷勤的劝道:“府君初来乍到,江陵地处荆州腹地,民殷仓实。但也聚集了不少南来北往的商贾客人,甚至还有不少荆蛮北狄,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现在外面这么多人,府君不可轻出啊!”

蔡正是荆州本地人,虽然久居江夏,但对南郡也不陌生,他知道李根所言是实,便也劝陶旭不要轻易外出。  “不!”

陶旭却坚决的否掉了他们的建议,“既然百姓们都是来看我的,那何必遮遮掩掩呢?”

“主公实在要去,不如暂登府衙门前的阙楼。”

孙弘见李根和蔡正都有些尴尬,便出面打起了圆场,“一来保障了安全,二来也能让更多的百姓看到主公。”

“好吧!”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能太驳了部下的面子。  陶旭带着部下们登上府衙大门前的阙楼,向前来看自己的江陵百姓们连连招手示意。  江陵的父母官之前是庾翼,虽然他的能力很强,但架子更大。如果不是办公需要,平常百姓根本不认得庾翼长什么样。每次庾翼出行,都要鸣锣开道,闲人回避,这排场都快赶上皇帝了。  现在这个新府君,年纪不大,倒也亲切可爱。听说他还是陶侃的孙子,江陵百姓们都热烈欢呼起来。  看到百姓们对陶家人这么拥护,陶旭原本还有些忐忑,现在却十分自信了。  “父老们!”

陶旭站在一丈多高的阙楼上喊道,“本府是朝廷新任命的南郡太守陶旭!”

百姓们一听新府君亲口承认,更是欢声雷动。  “陶府君!在下有冤屈要申!”

突然,人群中窜出一个大汉朝陶旭高声喊道。看他浑身黝黑的肤色和浑身的肌肉,再看穿着却是十分寒酸,应该是个庄稼汉,可说话文绉绉的,像是个识文断字的。  “有冤屈的等府衙传票!”

陶旭身边的孟嘉大声呵斥道。他是新任的郡从事,南郡的民政事务基本都归他管。  孟嘉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就知道庾翼在卸任前就没好好处理过民政事务,如今都压在他的头上,孟嘉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可那大汉毫不退让,继续喊道:“两个月前在下就向先府君庾公申诉过,可庾公全然忙于军事,只顾在江陵聚敛兵谷,全然不顾百姓死活。陶府君,你若不管,可就要酿成民变了!”

陶旭一听有些奇怪,看现在万民拥戴的场面,哪来的民变一说?  可龙骧军的卫兵们被看热闹的百姓挤的连连后退,根本就靠不近那大汉。  “待会散去之后,你去把那汉子叫来!”

陶旭找过蔡正,对他吩咐了几句。  那大汉一看陶旭不搭理自己这茬,便失望的想从人群中挤出去。  陶旭接着又对江陵的百姓们勉励了几句,把朝廷休养生息,近期内不会再大动刀兵的精神传达了下去,又是引得百姓们阵阵欢呼。  和狂欢的人群格格不入,那大汉在人群中被挤得动弹不得,虽然离不开,但脸上也绝无喜色。  陶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是继续维持良好的官民互动。  在一片和谐的景象下,百姓们从新太守那里听到了好消息,而新太守也从百姓们的反应中收获了信心,足足半个时辰之后,欢呼的人群才逐渐散去。  “这位大郎且慢走一步!”

刚才朝陶旭喊话过的大汉正要离开,身边却无形中多出了五六名士兵,把他团团围住。  “你们要做什么?”

那大汉又惊又怒,还以为新太守要秋后算账,他警觉的往后退了两步。  “别怕!”

蔡正推开士兵们,亲自与大汉对话,“府君他要见你!”

“当真?”

大汉双眼一亮,“快带我去!”

不等蔡正回答,他主动上前拉着蔡正就往府衙走去。  ***  “当真?”

坐在府衙的二堂里,陶旭和孟嘉听完大汉的申诉,都是暗暗心惊。两人一起望向了身边的李根。  李根有些尴尬,但也不敢撒谎,“回府君,刘郎所言确是事实!”

“这可怠慢不得!”

陶旭立刻起身喊道,“老六,传我的命令,全军取消休整,立刻出发!”

“这就走?”

孙弘和孟嘉听了都有些出乎意外,即便事态严重,案发地也不是一天能走到的。部队刚刚抵达江陵,好歹歇一天再走。  “这就走!”

陶旭坚定的下达命令道,“李都尉,请你带领四个大队的步兵,作为向导先锋同行。其余各部原地驻扎,我不在的时候,城内一切都听孟从事的!”

孟嘉抱拳答应。  “究竟出什么事了?”

听说了取消休整的命令,还要全体出动,就连沈劲、刘建这些督将们都有些意外。  孙弘连连摇头,他压低了声音对诸将透露道:“听说是荆叟蛮和土人为了地争起来了。主公是怕真的闹出事来,须在安西将军那里不好看!”

诸将一听是土著械斗,顿时开始重视起来。  像这种土著部落和宗族之间的械斗最是难解,一旦刺刀见红双方手底下见了真章,恐怕日后很难消解,就是酿成一郡乃至一州的大规模民变也未可知。  ***  站在一座土丘上,刘族长的身后站满了族中所有能出动的男丁。这些人个个手持兵器,甚至连正规军的环首刀和钩镶都有。  尽管武器先进,但他们的人数比起对面来却是肉眼可见的少了一个量级。  自从永嘉年间以来,荆州在陶侃的庇护下成为了晋末乱世中少有的一方乐土。从西川、中原、甚至江州而来的各路难民都纷纷涌入了荆州,这也给当地的官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陶旭也好,他的前任庾翼、陶称、陶臻也好,他们的南郡太守后面都加了一个南蛮校尉。这个南蛮校尉可不是虚职,但凡被加上这个称号,都要负担弹压本地的民族矛盾的职责。  甚至不仅仅是南郡一郡,从武昌往西一路到荆州南部,各郡发生的民族冲突都需要南蛮校尉来平息。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太守们往往都被允许手握重兵的原因。  陶旭自然也不例外。他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了江陵本地乐乡刘庄的刘氏一族和新来的益州蛮子们之间产生了土地纠纷。他毫不犹豫,立刻带上了所有的部队赶赴乐乡。  刘氏一族的对面是益州来的叟族。这些益州来的蛮子们成群结队,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人,他们默不作声,却悄然间已经把刘氏族人给包围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