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便说说,你错在何处?”
听到这话,朱允熥顿时哑然了。 他自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是,这话当着朱尚炳的面说出。 岂不是让朱尚炳看了自己笑话?所以,他低垂着头不再说话。 见他如此,朱元璋恨其不争,又是一番训斥着。 “任性妄为,你真以为能瞒得过锦衣卫?让你老实一些怎么又给我寻事生非,你再如此,便去就藩吧。”
一听到就藩,朱允熥才渐渐意识到,朱元璋是真的怒了。 看到那双满含失望的眼,他心中暗道不好,急忙开口保证,说道: “皇爷爷,别啊,别让孙儿就藩,孙儿以后绝对不再犯。”
但他却不知,他这么说只会让太孙之位离他越来越远,朱尚炳听闻都忍不住心升同情。 这便是好高骛远,就算能当太孙,终究是德不配位。 听着朱允熥一番保证,朱元璋颇为无奈的叹口气,命几个太监将他送回东宫。 朱允熥一走,殿中瞬间安静了许多。 看着朱尚炳的白袍上满是血,却还是一言不发。 见此,朱元璋轻皱眉头,也开口质问他。 “朱尚炳,你可知错?”
猜想的所有答案,没一个是对的。 朱尚炳听到此话,先是轻笑一声,旋即果断摇摇头。 他缓缓从荆条上站起身来,目光无比坚定的说道。 “皇爷爷,孙儿没有错。”
他的眼神与那日宴会上的眼神重合,满是勇往直前的坚定。 看到朱尚炳如此。 朱元璋微微一愣,旋即心中愠怒厉声喝道。 “你为区区一个外人,当众把兄弟打成这样,你说你没错?”
朱元璋最是见不得手足相残,偏偏此事还发生在宫中。 更是众说纷纭,怎能袖手旁观? 却不想,朱尚炳只是嗤笑一声,而后便无所畏惧的直视着他。 并没回答刚才那个问题,而是反问一句。 “皇爷爷何不想想,朱允熥对孙儿所做之事,便是兄弟做得出来的?”
就像朱元璋说的,宫中哪处能瞒得过锦衣卫的眼。 那么,朱允熥对他做的事情呢? 他心中依然敬佩洪武大帝,但也仅是雷厉风行的手段。 来此已有十二年,朱尚炳待在宫中的日子屈指可数。 但却失望至极。 可能是自己来的太晚,没能看到一统中原时的朱元璋。 晚年没有马皇后,没人束缚,太子朱标也死了,为了铲除建文尚未的障碍做了太多。 想起上回遇刺之时,出现的毛骧,心中寒意泛起。 可能,他如今也成为了一颗绊脚石。 这一刻,朱尚炳心中掀起万丈波澜,不知道怎么开口。 而朱元璋完全没感到有何不对劲,再次开口质问。 “既然你这么说,当初你爹做错,已故太子为何求情?你爹所做之事就对?”
当初秦王所做之事,板上钉钉。 朱尚炳心中更是失望,望着朱元璋,心中叹气。 洪武是个好皇帝不假,但朱元璋却不是一个好的家人。 下一秒,扑通一声。 朱尚炳再次跪在荆条之上,目光也愈发坚定,声音掷地有声回响在大殿中。 “皇爷爷如此太不公了,已故太子何其宽厚,朱允熥可曾有一丝一毫?”
“既如此,孙儿便长跪荆条,当作是还了当年之情,只希望从今以后朱允熥与孙儿,井水不犯河水。”
愚不可及。 朱元璋冷睨一眼拂袖离开,然而走出门之时,还是不忍回头看去。 望着那抹背影,他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最后还是离开奉天殿,去找朱允炆。 …… 东宫偏殿。 望着面前正在看书的朱允炆,朱元璋不知为何,莫名想起那倔强的眼神。 一时间失了神,好几次出声才回过神来。 在失神之时,他想了很多很多,那句说他不公就如利刺扎在他心间。 而朱尚炳,却是被他亲手越推越远。 想到这里,他心中发出一阵叹息,可…… 他低垂眼眸,看向面前的朱允炆,心中下定决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已然做出决定。 便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他想试试看,是否能扭转局面,替孙儿保住江山。 彻底想明白之后,他看到朱允炆已经整理好所有东西,便询问道。 “允炆,若一只兔子想跑得第一,但是前方还有几只比它跑的更快的兔子,你说该当如何?”
闻言,朱允炆微微怔住,脸上露出一抹迷茫。 默默思索了良久,突然便想到了主意。 “想法子把它们引走?引到别处去,只要脱离兔群,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 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的看着朱允炆,这与以后他削藩,竟是如此相似。 把藩王圈禁起来,最终引燕王反扑。 他只能微微摇头,抬手抚摸着朱元文的脑袋,耐心给他解释。 “此计行不通,换做是朕,朕会选择牵制,让它们互相产生危机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朱允炆也不蠢,怎会听不懂其中的道理。 这是在拿兔群,比喻皇室。 至于那些兔子…… 他猛然抬头看向朱元璋,眼神带有询问,只见朱元璋颔首,坐实他心中所想。 皇太孙。 “帝王心术中平衡之道最重要,朕给你讲个故事听听,你且认真听着。”
朱元璋所说的故事,便是模拟器中一些关于朱允炆削藩的事,眼底有着期待。 模拟器不许他直接说出来,所以,他便特地更改了一番。 而朱允炆听着听着,渐渐陷入沉思,许久后才睁开双眼。 “皇爷爷,这其中的皇帝独断专行,以为手握皇权便可凌驾所有,这个故事让孙儿颇有感触,受益良多,定当是谨记于心。”
听到此话,朱元璋哈哈笑着看向朱允炆,满意颔首。 没了削藩,他就不相信燕王还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忽然想到朱尚炳,让他联想到首次模拟。 “为君切忌,勿卸磨杀驴,难免兔死狐悲。”
在他看来,朱尚炳之所以有所成就在于两点,擅于用兵、唇亡齿寒。 在众臣眼里,勤王护驾的朱尚炳应当受到褒奖,最后却是落得那个下场。 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