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琤居上座,谢李朱三相与之相对而坐,六部尚书分散坐在三相两边,呈弧状。正是因为他们清楚大周面临的问题,气氛才格外沉重。 作为请叫者的吕琤只能率先开口:“吾登基已有五载,不曾耽于享乐,亦不曾骄奢淫逸,虽不及阿耶贤明,但想来也不至于落得个昏庸无道的评价。今大周已至存亡之际,还望诸君尽弃前嫌,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不知诸君何以教吾?”
翻译过来就是,朕这个皇帝当的没有先帝好,朕认了,但怎么着都不至于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吧?朕对大周一片真心,大周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样呢?都别忙着勾心斗角,想想办法先救救大周。 谢韫最先开口道:“臣以为大周尚不至此,天灾连连非人之罪,章和十七年西北亦有灾情,臣使西北平乱,三月后返京都。”
开小会的就那些人,都不是什么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人。谢韫也没必要拿鬼神做筏子。谢韫早就明白他们脚下这块土地对他们的爱有限,时不时的总会给他们出难题。有难题就去解决,实在不行解决不了难题就去解决造成难题的人。 他觉得灾情要重视,但显然大周还没到晋末的时候,只不过是发发小疾,距离晋末大病还远着。问题不大,只要对症下药,大周再延续个百年没问题。 谢韫一提,吕琤就想起来了,当时阿耶还夸赞了谢韫。吕琤好奇地去打听谢韫怎么做到三月平定民乱,得到的答案却让她感到非常不适。手段之一就是从乱者杀,最终留下的都是顺民。没有刺头带头挑衅,剩下的自然乱不起来。接着再去赈灾就相当顺利了。 谢韫也不清楚吕琤身为皇亲贵胄为什么会跟乱民共情,所以他必须要提点吕琤,该下狠手时当下狠手。必须以铁血手腕驭乱民,将乱圈定在一定的范围,才能让整个大周获得应有的平静。 朱鸿点点头,表示赞同。有舍才有得。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乱民,让他们肆意流窜,烧杀抢掠,其他人何其无辜?一时的不忍只会带来无穷的混乱,快刀斩乱麻似的残忍未尝不是真慈悲。 李熹想说的却是另一点:“外寇蠢蠢欲动,欺我大周,臣亦悲愤不已。然北有旱魃为虐,南有水灾横行,国库亦是空虚,必须卧薪尝胆,就像圣上遣管鞅、傅榕二人去高丽和谈。”
李熹怎么看都觉得北狄这一仗胜负难算,堂堂大国没必要赌国运,不如学越王勾践,忍一时之气,以待将来一雪前耻。高丽处理的不是很好嘛,上兵伐谋,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户部尚书陈川表示赞同,国库空虚啊!圣上这个败家子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贱,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能和平解决外患还是要以和平手段解决。战争一旦开启那就是只吞金兽,还是只进不出,本都捞不回来的吞金兽。 陈川坚决反对战争,他是个爱好和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