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离开了新明城。他先回到石见银矿,把一千魏武卒带上,然后坐着船赶去了江南。在船上,他正在和一个文士说着话。这个文士就是萧何,是朱祁钰完成了任务之后奖励的。“萧先生,江南的这个乱子,你认为要如何平定?”
萧何笑了一下说:“要论军略,在下是不如大人的。而且平定造反之事容易,难的是如何让江南不再造反。”
“是啊,现在是太平盛世,江南也是富庶之地,本来是不该有人造反的。可是偏偏还是有人造反了,看来当地有人太过份了,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既然是盐丁造反,想来是盐政出了问题。依在下之见,整个盐政都要改了!”
朱祁钰点点头,他是知道历史的。大明的盐政是很复杂的,当年朱元璋设计出了一套很难搞的制度,这就是盐引制。当年他为了解决边军缺粮,于是就弄出了盐引制。商人运粮到边疆,运多少粮,才能拿到多少盐引。得到盐引之后,商人再去产盐去拿盐引换盐,再运到卖盐区去卖盐。这个制度一开始的确缓解了边军缺粮的问题,可是时间一长,这个制度不可避免的被人给破坏了。宋朝时一年的盐税有一千两百万贯,而到了明朝时,最高一年也不过两百多万两。按一贯钱换一两银子来对比的话,宋朝时的盐税是明朝时的六倍。难道宋朝时吃盐的人比明朝多了六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明朝的盐税被人给吞了。其实哪怕是不知道历史的人,也知道扬州盐商。明朝时的盐商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他们为什么这么有钱,当然是本来该是朝廷的盐税,被他们给吞掉了。结果朝廷收不到钱,百姓一直吃着高价盐,肥了的只是这些盐商。朱祁钰问萧何:“现在的局面该怎么办?”
“这要看大人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了。如果只是稳住局面,那找出这次造反的主因,把祸害找出来,杀了以泄民愤,甚至可以抄了他的家,这样也可以充足一下国库。如果要去根,那就要把盐政从头到尾的改革!”
“盐政?我知道了。”
船只直接从倭国开到了长江口,然后他们上岸之后,直奔扬州。现在扬州城外一片混乱,最少有十几万流民聚集在城外。朱祁钰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情况,他们是要攻城?可是也没看他们打造攻城器械啊。那他们是灾民?朱祁钰看他们的脸色也不是太差,有些人还有说有笑的。朱祁钰不动声色,仔细的观察着。等到了中午饭点,他发现城里居然扔下来许多的粮食,然后这些粮食居然不多不少,正好是这些人一顿的量。“所以是城里的人养着城外这十几万流民?都说扬州盐商富甲天下,现在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朱祁钰看到扬州暂时没有危险,于是也就不急了。他也没有进城,而是在外面打听着具体的情况。他问了许多人,终于是把事情给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私盐,扬州附近有好多村就是专门生产盐的。村民们会在完成盐商的任务之后,还会偷偷的再煮一些盐,这是给自己补贴家用的,而这就是私盐的来源。只靠给盐商煮盐,村民连吃饱都做不到,所以只能是靠着私盐才能让家里人吃饱。可是这让盐商们不乐意了,如果百姓们买私盐,那谁还买他们的盐啊。于是盐商们成立了缉私队,专门查贩私盐的。他们抓到贩私盐的也是十分的狠,一般都是直接打死,然后吊在城门之上,以儆效尤。这次就是程氏盐商的缉私队,抓了小陵村的几个村民,然后把他们绑起来,当着所有村民的面,把他们活活打死了。这一下就彻底的激怒了小陵村的村民,他们一起把缉私队的人打死了,然后还不解气,他们又出发打死了好几个盐商的管事。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被聚集到一起,开始横扫周边各个乡。搞到最后,一共有十多万人聚到了一起,然后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扬州。这可把扬州城里的盐商们吓坏了,他们开始和造反的人谈判,看看怎么平息这件事。而在谈判的时候,盐商要负责城外的流民的口粮。于是就出现了之前那一幕,城里扔出十几万人每天的口粮,稳住城外的流民。流民们有了吃的,就没有乱跑,就在城外呆着。而在城里,流民代表正在和盐商们谈判,看怎么解决这事。朱祁钰听到这里,十分的好奇,他也想看看这个年代的劳资纠纷要怎么解决。是的,在朱祁钰看来,这就是一场劳资纠纷。当老板的压榨得太过份,手下的员工就起来造反了。只是这个年代的员工可不是罢工这么简单,他们直接就是打死人,威胁老板的生命安全。朱祁钰进了城,稍微的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了他们谈判的地方。他们来到了春风楼,还没进去,就听到了音乐声。朱祁钰愣了一下说:“不是在谈判吗,怎么听起了歌舞?”
萧何说:“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啊,咱们进去看看,静观其变。”
结果他们还没进去,就被店小二给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