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05章 大明牌“劳斯莱斯”、北方出事了(求订阅!)

第305章 大明牌“劳斯莱斯”、北方出事了(求订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就是这样。”

朱克臧拿着工匠们刚打制出来的一叠从下到上逐次变短,又略为翘曲的钢条,满意点头。  “再将弹簧片的中间铆合,隔半尺再加一个铁框固定。”

“是,小的这就去做。”

为首的工匠忙应道。  零部件是昨日便打制好的,几名工匠熟练地在钢条上打孔、铆接、安装固定框架,一支八十厘米长的钢板弹簧很快便有了雏形,与后世汽车上常见的减震装置颇为相似。  大明制造总局的工匠们多少都认识点字,能看得懂工业图纸,也经过工艺标准化的训练,但朱克臧这个微操帝,还是有点不放心。  于是,朱克臧手把手地指导了他们两天,大明第一根车用减震簧很快就有了眉目。  当然,这是给马车用的。  其实这钢片减震簧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把几层钢片铆合在一起,并留有一定翘曲度即可。  熟练的铁匠一天就能打造出好几副来。  不过这东西虽然简单,却是后世之人经过反复改进才优选出的最佳结构,在十七世纪时根本还没有出现过,绝对属于这个时代的高精尖科技。  另外钢片减震簧对材料要求也极高,若用普通的铁来制造,不但弹性极差,而且用不了多久便会折断。  朱克臧为了打造这东西,还专门令人从承天府炼钢厂运来了优质的钢材,才解决了材料问题。  在工厂另一边,工匠们正在安装一只带轮子的“大木箱”,工作显然也已进入了尾声。  那木箱前面装有车辕,轮子有半人来高,正是一辆马车的车厢。  与大明时下常用的两轮马车不同,这车有四个轮子,通过两根轴安装在车架上。  最为独特的是,这车架前后各自分开,用一根纵轴连接在一起,车子的两个前轮能够沿着这根轴左右摆动。  这是一辆标准的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比两轮马车有不少优势,比如载重量大了两三倍,不需要马匹费力维持水平方向的平衡,行驶平稳等等。  不过由于四轮车在转向的时候左右两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如果将车轮直接安装在车厢上,就会造成转向时外侧车轮卡在地面上的尴尬状况。  好在这个问题用个简单的车架转向结就能解决,通俗说来,就是将前车轴独立分开,用纵轴连接在车架上,转弯时前后轮独立偏转,转差的问题就自然消除。  其实华夏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种结构的车子,多用作大型货运车。  不过由于两轮车对起伏不平的道路适应性好,加上造价低廉,两轮车始终是东方人的首选,以至四轮车的转向结构也逐渐失传了。  朱克臧此次出于迁都和运货的需要,便抽空带工匠们试制了四轮马车。  对了,集装箱早已在黄履庄的主持下,研制成功,新款四轮马车,就是为了适配集装箱才开始研发的。  在运送重型货物及节省马匹体力方面,四轮马车都有不小的优势,若能趁此机会开始大量生产,以后在军事后勤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朱克臧的四轮马车还有远超西方的“黑科技”,那便是减震簧和橡胶车轮。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马车都是木头车轮,直接用车轴安装在车厢上,加上没有柏油马路,行驶起来那个颠簸简直能把人震散了架。  相比较起来,装有钢片减震簧以及橡胶轮胎的车子能过滤掉九成的颠簸,虽然仅是实心的软橡胶轮胎,但乘坐舒适性绝对“秒杀”这个时代任何一辆马车。  加上四轮结构在水平方向本来就比较平稳,车体也更为宽敞,就算作为“轿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说,他令工匠们正在打造的这种马车就是新大明的“劳斯莱斯”!  当然,四轮马车也有自己的劣势,那便是通过性不如两轮马车。  不过这车子的主要是面向大城镇的“豪华车”市场,在繁华城市中使用倒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此外,依照朱克臧的大明基建规划,往后会将驿道按照“高速公路”标准改建,那么四轮马车可以一展拳脚的范围就更大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朱克臧自小便听在耳中,便捷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支点,他对这方面绝对是不吝投入。  铁路已经在夷州岛比较完善了,但引入华夏大地成本太高,不如先建设公路。  可以想见,若干年后,大明土地上“铁路”加“高速公路”遍布,不论是工业、商业的发展,还是兵力及后勤调动,甚至通讯、旅游等方面,都将会受益于此而变得十分便利。  朱克臧正叮嘱了工匠如何将减震簧安装在车架上,便有侍卫来报,“禀皇上,承天府的工匠们现已入城。”

“总算到了。”

朱克臧现出轻松的笑意,人手总算到位了,先前迁移过来的工匠人数少,完全不够用。  “让他们安顿一下,便来这里一起造马车吧,样品早就给他们备好了。”

应天府给制造总局的地盘,就是原先的南京军器局。  南京军器局规模虽大,但仍是旧式手工作坊的模式,与大明的“先进生产力”显得格格不入。  朱克臧考虑承天府往后应该没什么军事压力了,便干脆将大明制造总局的技术骨干全都调来应天府。  以南京军器局连绵近四里的工棚和超过三千名的工匠,一旦完成工业标准化改造,必能爆发出恐怖的产能,差不多他一家就能担起大明七成的武器制造工作。  待传令的侍卫离去,李老太监又端了茶过来,“皇上,休息一下吧。这已到了晌午,您看是否先返回皇宫用午膳?下午还要赶去船厂那边……”  “回皇宫?”

朱克臧皱了皱眉,皇宫城东,龙江宝船厂在北面,一来一回太浪费时间了。  下午,他还要龙江宝船厂视察工作,这个宝船厂可不简单,是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宝船的“出生地”。  “不必麻烦,就地吃饭即可。”

就在朱克臧准备去吃饭的时候,随即又有侍卫捧了火漆封口的信筒交给朱克臧,“皇上,这是锦衣卫刚送来的情报。”

朱克臧一打开看到内容,笑道:“哈哈,北面又有乐子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