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想出来的?估计最早在国内想出这个项目并付诸行动的人,甚至连声名都未显的时候,就已经被巨头们所取代了吧?收购有前景的幼苗行业,是巨头们十分乐意做的事情。巨头们有更强大的资金和深厚的背景,取代创始人去做实则是更为有利的。至于创始人人……谁会去关心呢?如果网约车平台没有阿里和腾讯这样强力的金主介入,而由原本的创始人去做。那么,他有没有那种资本来供他以亿美金为计数地烧钱?去培养以此为生的司机,去培养乘客的搭乘习惯?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而没有了强力金主的介入,网约车或许因为需求不见得会黄,却也一定不会跟现在这样遍地开花。或者……发展的过程被延缓至很久,甚至失去现在国内的市场。毕竟,美国的Uber也进入了这片市场了。当然,巨头们的行事准则不见得温和,却合乎法律法规,即便是巧取豪夺了,外人也看不出任何端倪。若是瑞和所选择的行业,能跟滴滴这样有影响力,且创始人也不过是杨瑞这种水准的话,吴建斌相信,就算没有刘科,也会有王科,李科这样的存在会觊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吴建斌觉得,如果不是他自己的公司操作起来很麻烦,自己这行业又不是异常暴利,且社会影响力没有那么大(非行业龙头),被人觊觎一下是不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呢?但瑞和不是滴滴,而刘科之所以看中瑞和,其中也有太多的机缘巧合在里头。可是,被那种存在盯上了,在吴建斌看来,瑞和断无幸免的可能。刘科的这种做法,给吴建斌的感觉就是:我吃不起三十八一只的海捕大虾,我吃三十八一盘的基围虾可以吧?瑞和不是网约车平台,却也是互联网+的行业。这种行业,在未来至少五年之不会被淘汰,且市场前景异常的广,只要关系到位,赚钱是板上钉钉的,且不会跟那些扎眼刺目的行业是的招摇,低调的很。因为它的赢利点多,且隐蔽。“我不甘心啊。”
杨瑞闷闷地回答,现在他整颗心都是乱糟糟的。这种事情,换了谁都没有办法静的下来。遇上收购,对很多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杭州这样的互联网大都市里,有着太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有的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市场里分一杯羹的,同样也有想要做出一款亮眼的产品然后等着大佬来收购的。可是,一个尽管未上市,但资产评估妥妥过两千万的公司被人用两百万收购,谁能受得了?谁又能真的甘心?在见刘科之前,他和老郑甚至都想着,哪怕刘科张口要个三五百万的赔偿,他俩差不多也捏着鼻子认了。谁知道,他的胃口居然这么大?大到要将瑞和一口吞下。而刘科也只要瑞和,在那种说辞下,如果老郑只是杨瑞一般的朋友,没有跟瑞和有什么经济上的关联,杨瑞觉得,老郑是不是直接就该置身事外,甚至跟刘科一起劝说自己放弃瑞和了?吴建斌同样在瑞和有股份,但是……他依然劝说杨瑞放弃,那是因为他看的更清楚。以杨瑞目前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跟刘科来硬的。扛是扛不住的啊。他没有动瑞和,只是觉得瑞和符合他的利益,如果杨瑞不答应,刘科可以分分钟让瑞和停摆。如果他再不怕麻烦一点,让他的小兄弟自己去做这个行业,同样可以把瑞和干掉。市场经济各凭本事做买卖不假,但是“关系”却是国情呀,几千年来都未曾有大的改变,还不是谁有关系谁牛逼?关系不一定是权利,但权利一定会促成关系。刘科那种家族算不得顶尖,却也不是杨瑞这种小透明能抗衡的,甚至……苏晓都不行。“死磕是我们的死磕,人家可能都感受不到痛痒,小胳膊什么时候能拧过大腿了?”
吴建斌叹了口气说道。“吴哥,你那边……能找人说上话不?”
杨瑞抬起头,满眼希冀。吴建斌苦笑着摇摇头:“鞭长莫及啊。”
杨瑞知道他不是推脱,否则,方才他也不会说“我们”。哪怕是老吴混的最好的那个战友,那个能一次性给他三千万资金的战友,在他的地盘上或许有三分话语权,可是在山东,他的话能管几分用?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他的势力能涉及到山东,可毕竟杨瑞身上这事不是人家自己的事,为了杨瑞这个不相干的人,他会不会去主动得罪刘科或者说刘科背后的家族势力?不涉及到切身利益,冷眼旁观人家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牵扯进去,帮了杨瑞所能得到的回报太过有限,而得罪一个像刘科家族那样的存在,简直太蠢了。只要不是脑子进水,谁会来主动趟这趟浑水?“我再想想吧。”
杨瑞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急火攻心,仅仅一个晚上,杨瑞的嘴就起了一圈儿的水泡。再三的衡量和考虑之后,杨瑞做出了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