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的辩论。历史的潮流终究证明何苗是对的,尽管何苗此时的思想与他们相悖。最终何苗提出了一个观点:经济和思想要两手抓,以老百姓为本,先富裕的带动后富裕的,最终奔向共同富裕。而曹庄的村主任也给了何苗确切的消息。“这个厂可以给你承包,钱呢,我们也不多要,但是我们村里人有一个条件,就是你要用女工,得首先考虑我们村的人。”
何苗当然答应了,服装厂靠的就是女工,她难不成还舍近求远不成,但是何苗也有个条件。“我不知道你们从前厂子里是怎么算工资的,既然这个厂让我承包,我就得有自己的制度,女工工作按件不按天来算,一件衣服提一毛钱。”
做衣服从布到成衣,需要经过五道手续,光剪裁就得两次,缝纫,烫熨,最后叠放包装,每一个都需要人工,何苗给的价格不高。但是若是按件来说,也不低,量跑起来的话,一个女工一天可以做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因为这是流水线。一个月下来至少三四十的工钱。这些都是在齐家庄的流水线上验证过的。其他还有一些细节,何苗本就是个细心的人,一一讨论过之后,两边给签了合同。这些布匹和缝纫机,连衣裳在内,村主任打包卖给何苗是一千块。何苗也没搞价还价,爽快的把钱给付了。这边就赶紧给周秉文和赵安红发电报:服装厂已经就绪,请速回。周秉文这边也都跟服装二厂和任家和给交接完毕。赵安红的服装店也转给了她的堂妹,在她开店期间,她堂妹已经跟她学了好久,可以独自开店了,除了没钱。她的堂妹也不愿意占她便宜,店铺和房子依然是赵安红的,店里的衣裳她给算了个总数,差不多有一千多的,给赵安红打了个欠条,并承诺半年内给结算清楚。之后,若是这个房子她还没有能力买下来,就按月给赵安红房租,若是她能买下来,她就给买下来。赵安红兄妹三人,跟堂妹最亲,从小一起长大,要不是她,堂妹还在家里劳动,也没有钱。赵安红没有计较那么多,带着自己一千多的存款,跟着周秉文来找何苗了。他们来的时候,恰巧是何苗为认定为代表京大,参加国内名校辩论的时候。何苗最近忙疯了,火车站上接到俩人,何苗给了赵安红一个大大的拥抱。“你们可来了,再不来,我都要忙死了,走吧,带你去看看地方。”
耿秋枫给何苗的那个院子,就在曹庄,曹庄服装厂在村子的南头,院子在东头,离的并不远。何苗先安顿俩人住到了院子里,又领着他们去了服装厂。周秉文在四处看了看,咂咂嘴:“一千块,卖这些个破烂,有点亏呀。”
何苗倒是无所谓:“没关系,衣服会卖出去的,布料也不会白费,至于这些缝纫机,肯定是不够的,这里还有一千,到时候你看着办吧。”
周秉文和何苗一起做生意,说好两人各投两千,何苗的两千到位了,周秉文的还没有,但是何苗并不着急。他们之间还有个赵安红,赵安红虽然是周秉文的女朋友,为人还是很正直的,作为厂子里的会计,她秉公记账。“好吧,说说你的打算吧。”
周秉文知道,何苗肯定有解决的办法。果然,何苗从书包里拿出四张图纸。“军绿色的夹克,棉服,还有深蓝色的棉服,若果入冬之前能改一部分,我们就能把这些衣服给处理掉,要是想赚钱,来年春天的衬衫配长裙才是王道。”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家都喜欢穿裙子,春天厚裙子穿到夏天的花裙子,才是能让服装厂赚钱的基础。周秉文点点头,大致方向已经有了,而且在京都,纺织厂这些地方他更熟,进的花色布料什么的,不用何苗说,他都可以办到。赵安红也撸起袖子:“放心吧,既然你都说好了,那我们开始干就完了,你还在上学,就不耽误你了。”
何苗领着俩人见了村主任,介绍周秉文和赵安红的情况,一个副厂长,一个会计,等厂子收拾好了,就让村里的女工去报名。曹庄的事情安置妥当,让何苗大大的松了口气。何书敏那边俩人也到了羊城,只是他们的经过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俩人下了火车站,看着茫茫人海,人们来去匆匆,一种说不出来的新鲜和兴奋扑面而来。“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吧,好好睡一觉,吃点东西,再去他们的服装市场看一看。”
杜建设拉着何书敏来到火车站不远处的招待所,俩人开了一间房,花了三十多块钱,心疼的杜建设直抿嘴。一进房间,杜建设整个人都瘫在了床上。“太累了,坐了这么久的火车,太累了。”
杜建设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只是刚伸到一半,就听到何书敏的惊呼。“我的钱呢?钱呢?我明明装这里的,怎么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