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如此直言回护汾阳王。我走到方才一直站立的地方,似有意,似无意,裙摆掠过了地上的宝刀,将其遮挡,而足尖,则轻轻踩住了刀柄。“薛立合一时不能来此,贵妃你不妨先解释吧。”
太后又恢复了方才的语气,似乎成竹在胸,胜券在握。“请太后先行处理汾阳王之事。”
许大人走上几步,躬身行礼,仪态甚是恭敬,语气却十分坚决。朝臣中窃窃议论,有的低声赞同,有的低声反对,也有些估计是汾阳王一派,则出声压制。我不知道郦国的言官是否有这样大的权势,可以在圣上说话的时候随便插嘴,可是这个言官,让人不得不佩服。“哀家以为要交出笏板到偏殿思过的许大人你!”
太后怒道:“你处处阻挠哀家的意见,你与那薛立合和昌平贵妃,是什么关系?”
太后已经发怒了。不再去处处维持她那贤良的形象。也就是说,太后也开始着急了。是的,汾阳王手中的兵权已经危如累卵,若是变乱一起,朝中的忠义大臣与汾阳王之间势必对峙。那么汾阳王手中的这些兵权去向,几乎便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十万精兵,这是一个最大的筹码。而太后与汾阳王的其他亲信手中,还有数万兵力,不过那些兵力此刻都分布在边境上,却不似汾阳王手中的十万御营精兵有威胁力了。看来,我已经是无可回避了。还是快点行动,以免许大人与太后多做争执,引起无谓的纷争。看来太后已经对许大人动了栽赃的念头。“臣身为言官,坚守信条,不结党,不拉派。”
许大人说得坦坦荡荡:“臣既不与汾阳王相交,亦不与薛丞相相交。更与贵妃无涉。先皇在日,当朝告诉臣,即便是圣上说话,若有不妥,臣亦可随时出言相告。皇上登基后,亦沿用先皇旧例。如今皇上身体抱恙,太后受群臣拥戴垂帘听政,又依皇上旨意处决政事……”等等!依皇上旨意处决政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纪云琅出宫之前那段时间,明里声称有病不去上朝,暗里却聚集了几位才人寻欢作乐,借着我和几位才人的争执,与太后不住产生矛盾,一面让太后对那几位才人放松了控制,一面也让太后对他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