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五星好评,了解一下 > 第66章 多出来的两万本

第66章 多出来的两万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经理为了攻略本的销售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事和资源。  这几天,他恨不得抱着电话睡觉,手下的两个业务员更是跑得腿都快断了。  《暗黑破坏神道具集》最先在京城上架。  渠道工作的到位,就是让好位置的书摊都能摆上两三本展示,而姜安找的学生造势,更是催化剂,让终端有了展示的动力。  随着小部分用户对攻略质量的认可和传播,火爆的销售随之出现。  攻略本一天后在沪市上架销售,开始前两天市场反应还比较冷淡,但是从第三天开始,热度显现,市面上的存货在两天内就被清空。  补货的电话纷纷打到上级渠道商那里,而这些电话代表的要货需求最终又被转给了张经理。  羊城和蓉城因为交通问题,到货时间稍晚,但是也很快就被买光了。  搞定这四个城市,目标销量的七成就有了。  迫于市场的良好反应,张威又来建议姜安加印,表示最少也要再搞五万本。  这次全部是现款现结,而且不接受退货,想要就直接打钱。  他这么干是有底气的,因为有多处消息反馈,市面上有人把攻略本炒到了60元。  这个时候在渠道里,谁有《暗黑破坏神道具集》,谁他妈就是大爷。  五万本就算当时消化不掉,用上小半年,也会慢慢卖掉的。这些卖书的都不傻,他们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可姜安却不这么认为,《暗黑破坏神道具集》有它自己独特的属性,这种机会在市场上不多,相比较于在零售环节建立一个抢手货的名气,多赚钱对他毫无吸引力。  一本攻略卖得好不算本事,他要让自己的五星攻略本本都是抢手货。  饥饿营销,请渠道内的老少爷们了解一下。  不能把市场喂得太饱,喂饱的下场就是产品的价值降低,要让用户对产品永远保持饥渴的状态。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这个道理老祖宗早就用身体和性命总结好了。  几本破攻略本算什么,只是一道开胃小菜,更大的布局还在后面。  只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小状况,让姜安迫于无奈,向市场增发了两万本攻略。  这事还得从郭社长身上说起。  老郭的手里居然还有两万本攻略和两万张光盘,都是没包装的散件。  印刷厂和光盘厂的数量,他都做了隐瞒。  擦!  这个老货真是没让他失望。  还好,姜安也不是一点提防没有。  前期的11万本攻略在包装的时候都特意贴了防伪贴,就是那种小小的贴纸。  真的盗版,在那个年代是防不住的,大家基本都放弃抵抗了。  姜安怕得就是这种和正版一模一样的盗版。他不单单是抢你的用户,还会扰乱现有的价格体系,因为渠道无法区分。  所以平时屁用没有的小防伪贴,这个时候终于有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这玩意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用户都未必会买账。对于他们而言,管你是正版、盗版、还是伪正版,只要我能看就行,还有就是越便宜越好。  郭社长会是那个君子吗?必须不是呀!  但是,这个防伪贴确实给他带来了一点点困扰。  老郭为此深思熟虑过。  他想过把两万套包装好后全部投放到市场里,这就是他自己的货了,成本他出。  只是如果攻略本卖得慢还好,他的两万套货混进去不容易被发现。只要他的出货价比姜安稍微低一点点,就会有人选他而舍弃姜安。更不会有人去多嘴说这个事情,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让他没想到的是,市场上一下子就进入了真空状态,不用说两万本,就是一千本投进去,都能砸出很大的水花。一堆眼睛盯着呢,姜安那边很快就能知道,进来了一批不是他的货。  卖书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么抢手的货,几个电话下来,就能知道是从哪流出来的。  而且攻略他看了,里面全部是表格,光是设计排版就能吓死一个美工。  想要盗版,没有一周的时间肯定搞不出来。  所以只要姜安不傻,第一时间就能想明白,货是从他这里出去的。  按理说,他在图书行业也算是个人物,不应该去怕一个毫无根基,只靠天分和想法打拼的小年轻。  这两万本书自己包装一下,卖了也就卖了,知道是他干的又能怎么样?  能咬我?  郭社长不信,而且他手脚很干净的。  但是姜安给他的感觉,又让他无法忽视这个年轻人的存在。  话说这小子办事也很谨慎,一万本攻略居然是从另外一家书商那里给出来的,表面看和他自己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而且大家都以为攻略会迅速加印,然后再投放一批到市场里。可是这小子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和钱过不去吗?肯定不是。  那就是所图甚大。郭社长觉得这事越来越有意思,已经不是几万块钱的事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把两万本存量的事告诉姜安。  赚钱当然是好的,但是他感觉和姜安保持一个好的关系,可能比赚钱更重要。  更何况,这次他也没少赚。  该贪的时候不手软,不该贪的时候不昏头。这是他一辈子的经验。  必须说,老郭这次赌对了。  当姜安知道还有两万本存货的时候,虽然在心里已经把老郭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个通透,但表现却是异常的淡定。  有存货不是很正常嘛。  哪个生厂商是按订单数量一个不差生产的,都是按自己最经济的模式超量生产,好为第二笔订单赚取更多的收入。对于一些畅销货,甚至都准备了第三笔、第四笔订单的存量。  对于一些低附加值的商品,这么做是很正常的。要问如果后面没有订单怎么办?办法很多,可以打包处理给二手商,甚至是卖废品,还可以偷偷出口到黑哥们那边,以后还可以卖淘宝等等。  因为这种生产都是规模经济,生产的量越多,成本就越低。每家生产商心里都藏着一本成本账,一般情况下肯定不亏。  这话让老郭感觉很舒服,没有背上有不良企图的黑锅。  最后,姜安以高出成本价20%的价格,从老郭手里回购了多出来的两万本攻略。  至于这笔钱怎么分,那是郭社长和印刷厂之间的事,姜安没参与,和他也没关系。  当然了,光盘还是按原价采购,必定这个钱是给社里的,合同都签好了。  这下,郭社长面子和里子都有了,虽然钱是少赚了一些,但他感觉很舒服,心里愈加不敢小瞧那个年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