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科长谭道平立即向仍在若无其事伏案工作的唐生智报告:“长官,我们的办公地点被日机发现了。”
唐生智抬起头来脸不变色地说:“我不能为日本的几颗炸弹搬出这屋子。如嫌办公狭窄,你们可以迁移到铁道部地下室去办公。我不能离开这里。罗卓英、刘兴两位副长官和我留在此地好了。”
于是,第二天,长官部大部分人员都迁到铁道部地下室办公了。唐生智却仍然留在公馆里。南京附近的外围工事,战前就已经由参谋部城塞组在外围沿大胜关——牛首山——方山——椁化镇——汤山——龙潭一线构成有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设有轻重机枪掩体和观察所、指挥所、掩蔽所。淞沪会战开始后,日军侵略中国的野心毕露。于是,蒋介石赶紧责成南京警备司令部拟定南京防御计划,以备万一。南京警备司令由宪兵司令谷正伦兼任。司令部没几个人,手底下实际能够指挥的只有两个宪兵团。接受任务以后,就以决战防御为目的,选定原参谋本部城塞组既设永久工事一线作为主阵地,也就是外围阵地。以雨花台、紫金山、银孔山、杨坊山、红土山、幕府山、乌龙山一线作为预备阵地,也称为复廊阵地。计划使用的兵力为5个军,其中一线阵地为3个军,预备队1个军,江北岸浦口1个军,总兵力为5个军共15个师。这个计划经过军委会执行部请示大本营核准后,既由南京警备司令部制定阵地编成、火力配置及工事构筑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才发现原来参谋本部城塞组构筑的既设永久工事,大部分根本没按纵深配备和侧射、斜射的火网要求构筑的。工事位置未注意隐蔽,大都选在山顶部或棱线部分,也没有一个阵地编成计划和要图,仅有一个工事位置图供参考。“他妈的,参谋部这帮家伙简直就是白痴!”
警备司令部的参谋们气的大骂不止。没办法,这些花费巨大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成了摆设。除部分工事可作为观测、指挥所使用外,大多数都用不上,只好重新选定位置,另行构筑。但参谋处人手太少,派不出人到现场普遍侦查,只由主管作战的参谋凭着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标定位置。结果,这个事关南京存亡的南京防御计划中的阵地编成和火力配置,成了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早在10月份,南京警备司令部改编为首都警卫军,谷正伦任军长,但是人员编制依旧,只是由军校分来几个毕业生到司令部担任绘图和兵力登记等工作。南京防御计划虽已制定出来了,但大本营并未指派防守使用的部队。结果,谷正伦的首都警卫军实际上是个空架子。南京城决战迫在眉睫的时候,谷正伦突然向蒋介石请求辞去首都警卫军军长的职务,原因是他的老毛病肠胃炎又犯了。结果,谷正伦带着他的宪兵司令部一起撤退到湖南去‘养病’了。原警卫军司令部参谋处人员编入了卫戍司令长官部。唐生智在决战前夕,把参谋等一干人召集起来,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说:“谷司令有病到后方休养,防守南京的任务,只好由我承担了。我是统帅,守土有责,决心与南京共存亡。南京失守,我亦不生。你们是幕僚,和我所处地位不同,我不要求你们和我一道牺牲,万一城破,你们到时候还可以突围出去。我只要求你们在我活着的时候,坚持工作到底。”
唐生智的讲话声音虽然很低,却字字沉重,幕僚们听得真真切切。“长官,我们愿和你一起战斗到底!”
唐生智和部下们的眼睛都湿润了。南京外围阵地的战况很糟,纸上谈兵的阵地编成和火力配宜加上仓促修筑,其作战效果用大打折扣,加上外围阵地的守军都是从上海败退的残缺部队,老兵很少,新兵大都尚未受过训练,战斗力很差。有的新兵刚刚学会放枪没两天就上了战场,手榴弹不拉火就扔了出去,要不就是仍在阵地上,反倒炸伤了自己人。但是守军们仍然顽强抵御,最后终于不支。到12月8日,日军攻破了外围阵地,直扑南京近郊,古城的城墙已经遥遥在望了。唐生智急命部队退守复廊阵地。同时把部队重新部署:右侧支队,固守板桥镇大山一线;第74军的第51师、第58师固守牛首一带据点和河定桥一线;第88师仍然固守雨花台;第71军的第87师固守河定桥至孩子里江南铁路北一线;教导总队固守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