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锦绣兴唐 > 第三十八章大兴科举

第三十八章大兴科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炎看了一眼刘行深,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怪不得后来这个人能够屹立三四朝而不倒,单单是这份敏感和决断就了不得。轻叹了一口气,李炎有些无奈的说道:“你这么想,可是天下人怎么想?那些文臣怎么想?”

说完李炎摆了摆手道:“行了,你下去吧!”

王起要用,可这怎么用又是一个问题。这人公正秉公值守倒是没什么问题,用作督行科举正好合适。说来科举这个东西很神奇,自从在隋朝发明以后很快就是传至各国,风靡全球。科举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选官制度.一种以学问考试的选官制度。从夏商以来,中华就是开始不断的探索选官方式,早期的世卿世禄制,汉朝的孝廉,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可是不管哪一种都是不符合历史潮流前进的方向的。隋唐的科举制很快的就是打破了以往选官方式的束缚,大量的庶族地主从中而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煞是管用。元弃科举不过百年而亡出中原,清持科举,坐拥江山两百余年。唐朝的科举虽然还是有的诸多的弊病,勋贵可以随意干扰,而且糊名之类的都是没有,但相对公正的环境还是延续了下来,这无疑是一种进步。门荫需要一定的抑制,需要提高他的标准,而科举也要开始进行下去,因为现在说实话,朝堂经过两波的清洗,许多部门都是出现了一些空缺,关中,河东等地那就更不用说了,彻底的将两地的官吏选举权力收回中央后,那些相对割据的节度使选用的人大多数都是不能再用的了,调往地方的人手大大的不够用了。现在的朝堂都是一把巨大的机器,需要补足空缺,另一方面李炎也需要采用科举来巩固自己的皇位,巩固大唐的统治。得民心者的天下,民事什么,士农工商,士在前,民为本,工为辅,商为辅,只要把控住前两者,那么拿捏后面两个就是简单上许多了。何况到了今天商者之中李炎掌控持有的也是巨富之利,不依靠朝堂他就是能够单单依靠手中的产业控制住商业。农业方面,救灾扶农做的还是不错的,分发土地,供给农具,再是加上李炎专门用转运使来收税,农税起码比以往少上了许多来着,甚至是比文宗的时候更少。“科举开科势在必行,庶族地主,寒门士子的心才能收到朕这边来,这样朕的统治才能够更加巩固起来,才是有机会重新一统大唐,重扬大唐国威,让万国来朝。”

李炎久久才是吐出来这么一句话。可是兴科举并不意味这放弃武事,文武相合自己才能强国强兵。若是像宋朝那么兴文事,恐怕大唐朝廷会儿越发的积弱下去,藩镇,什么农民起义一来就是要完蛋的。这种事情李炎是不会儿发生来着。文举,武举都是要举行的,文武一体嘛。科举考虑就是选拔人才的,对于不糊名之策,李炎却看不上眼。而且,地方推选的贡士,全凭地方官员的节操,良莠不齐,确实需要改革了。为了收罗人才,更是为了杜绝地方的私心,李炎决定此次来场大的。心中有了考量,李炎很快就是前往政事堂与政事堂诸相公相聊沟通了十来天,又是于枢密院中畅聊了两天之后,在神武元年二月中旬,李炎就是发布了皇令,武举,文举二图考试于四月下旬于京都举行,只要不是娼、优、隶、皂四者之后,皆可自行参与,无须州县举荐。长安小酒馆之处,低矮的屋墙有些残破,两寒酸士子于其中互相对饮。一士子小抿一口酒水,就是出言道:“如今天子治下倒是一片欣欣向荣,我游历河东,关中等地着实为百姓感到开心。”

另一士子应和一声,“是啊,说不得这般藩镇割据局面真能够早早结束吧,那样百姓日子说不得会儿好上许多。”

“于这般天下下做官参与大唐中兴该是一见多么幸运的事呀。”

“义山,你倒是放得开,你都考了几年了,实在不行的话找你那叔父令狐楚去,他现在可是政事堂相公,肯定能帮你的。”

率先开口的士子正是李商隐李义山,而另一人则是杨收杨藏之,弘农杨氏一破落户,家父曾任苏州参军。李商隐叹了口气就是道:“令狐叔父也不容易,我怎忍心找他帮忙,还是安心实事,等待几年后再考然后入朝堂以期能辅佐当年天子吧。”

很快又一个同样寒酸士子打扮的人兴冲冲的闯进来了,“义山,藏之,你们快去城楼哪里看看,到处都贴满了,今上要开考举,广纳在京贤才!”

顿时之间二人都怔在了哪里,说不出话来。“你说什么?”

“考举?那不应该是两三年后才举行的吗?”

李商隐,杨收几乎同时发问。半是震撼,半是疑惑。满脑子都被那句“广纳在京贤才”给塞满。按照惯例,科举也不该是今年举行呀。“子安兄所言为真?”

李商隐迫不及待的上前抓住他的袖子,激动之下太过用力,险些将他的衣襟给扯下来。不过那人也并未怪罪,一脸兴奋道:“哎呀,直接过去看不就是行了吗,反正皇榜还在那贴着呢!”

“哦,对对对,你看我都高兴糊涂了,去看看,——我们去看看!”

很快三人脚下一刻不停的朝南边跑去,平日里素来注重仪表的他们丝毫没有在意自己现在仪容不整。毕竟这着实是大事呀,若是真的早早考上科举那着实是让他们有了地方可以报效朝廷,可以跟随这么一位开明君主共筑大唐盛世,那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呀。南面城门口,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人群之中一年迈老者好奇的问到:“小郎君,这上面写的啥呀让你们这么高兴?”

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不识字,所以需要别人讲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