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俩愣住,良久才回过神。 李峤一时没个主意:“奶奶,怎么办?我怀疑他们家生了对双胞胎,扔了小的,留了大的。”
秦老太太也有此怀疑,不然哪有如此巧合的事?她继续拍门:“于凤,你个缺德冒泡的,这就是你家的孩儿,别装死!”
“少胡扯!你哪里来的弄哪去!”
秦老太太接着吵,周围的邻居们接二连三出门,得知情况后也怀疑孩子是于凤扔的。 因为村里怀孕的几个小媳妇只有彭春花快生了。 但于凤抵死不认账:“我家有一个!”
“你他娘的是双胞胎!”
秦老太太忍不住吼了句脏话。 这个时候孩子再次哇哇大哭。 邻居们劝秦老太太先把孩子抱回家,明儿报告大队处理。 秦老太太考虑后应下。 邻居们也跟着进了秦家的屋,大家一块检查孩子,除了小点,黑点,丑点,哪哪都齐全。 脐带还带着血迹,明显是刚扔的。 “这要是男娃我就养了。”
一个婶娘说。 秦老太太气的翻白眼:“男娃于凤舍得扔吗?”
大家都是凑热闹的,对小孩失去新鲜感后陆陆续续离开。 孩子哭闹不止,秦老太太和李峤束手无策。 李峤头大,这么小的一只,咋这么大的嗓门?“奶奶,怎么办?你成天想抱重孙儿,如今有了一个给你练习,你抓紧哄好呀。”
秦老太太承认自己以前喊得太起劲了。 她哪会哄孩子啊。 她生孩子那会,家里底子厚实,光伺候她的人就有五六个。 出月子后孩儿便甩给了婆婆。 她就知道穿衣打扮,请人来家里拍照片,和小姐妹们四处溜达。 有孙儿的时候,儿媳妇说,孩子小不能和母亲分开,要自己带。她总不能抢过来吧?所以平时只负责观赏。 等后头家里出了事,孙子已经不需要大人哄了。 她心虚道:“我,不太会啊。”
李峤:“.......” ....... 彭春花生完孩子累得昏睡过去,此时被孩子的哭声吵醒,偏头,孩子在自己身边睡得好好的,纳闷道:“二虎,外面哪来的孩子哭声?”
冯虎眼眸一闪:“李峤捡了一个孩子说是你生的,刚才祖孙两个还上门闹着。”
彭春花虚弱一笑:“咱们的孩子不在这儿吗?你没抱出去给她看啊。”
冯虎应着:“抱了,她说你生了双胞胎。”
彭春花骂道:“她自己捡了个累赘竟然想甩给我们养,真不要脸!”
冯虎附和着,等彭春花睡着后,他找到于凤,私下商议道:“娘,咱们真把孩子给李峤啊。”
“不给她咋办?那个孩子太小,以后肯定隔三差五的生病,你有多少钱治?儿子,放心吧,咱们不是不要了,是先给他们养着,李峤是大学生,秦谨又会挣钱,肯定帮咱们好好培养,或许将来也能像李峤一样考个状元呢。到时候咱们认回来,正好可以享她的福。”
于凤眯着眼睛算计道。“这事你可得瞒住春花,嗯?”
也是孩子该的,接生出一个后,她发现还有一个,孩子的头都冒出来了,但春花晕过去了怎么也叫不醒,她又按肚子,又拽孩子,废了牛鼻子劲才弄出来,太小了,估计有个四斤?一试探没有气,本来想扔桶里,想了想扔外面,吓一吓秦家人。 刚回家听到哭声,她准备出去看看。 恰好李峤出门,她灵机一动,不如让秦家养,她将来好摘果子。 冯虎被说动了,状元闺女,传出去多有面子啊?他郑重的点了一下头。 ....... 这一边。 李峤和秦老太太照顾孩子一夜没合眼,熬到天亮顶着黑眼圈再次上门和于凤理论。 于凤撒泼打滚,向邻居们哭诉: “这是想赖我多养个孩呀!”
彭春花也作证:“我只生了一个,孩子肯定不是我的。”
“听到了没有!”
于凤咬着牙,冲李峤和秦老太太吼。 李峤和秦老太太只觉得不可思议,奶奶不要孙女就算了,当娘的也不要。 “峤峤,你和阿谨没孩子,你养着好了。”
一个乡亲说。 秦老太太呛声道:“说得那么轻松,你抱回家养啊。”
他们家想要孩子自己不会生吗? 但她又做不到随便丢,等着大队的人上工后,和李峤一道上门说明情况。 大队的人跑到于凤家求证,被于凤拿笤帚轰了出来。 大家最后开会决定,谁捡的归谁。 秦老太太当即不乐意:“要像你这么说,那孩子是咱们村捡的,理应上交大队。”
她将孩子放办公桌上,转身要走。 村长抱起孩子,小小的一个,还没有猫大,四斤有没有啊?他心生怜悯道。“婶儿,这样,你养这个孩子,家里六亩地往后只用交三百斤粮食。”
换做以前,秦老太太肯定同意,毕竟本来一亩地,要交一百二十斤的粮食,如今直接减一大半,多好的差事?但如今孙媳妇要读大学,她没道理放下孙媳妇不照顾,去养一个无亲无故的孩子。“不成,过阵子我得陪孙媳妇读大学。”
凑热闹的一听说六亩地才交三百斤粮食,当即有人表示愿意收养孩子。 于凤跟过来听说法,闻言同样心动:“要不我养吧,我家春花刚生,有奶水喂。”
村长不同意,因为他也怀疑是于凤的孙女,闹这么一出,不是骗集体粮食吗?“你养是该的!”
“我咋该的了,这真不是我家的孩儿!指不定村里哪个大姑娘偷偷生的。”
于凤又闹又跳。 大家被于凤没皮没脸的样子气着了,自己家的孩子不养,还要赖一个未婚的大姑娘。 也不怕天打雷劈。 村长审核要领养的人家条件,最后还是觉得秦家好,秦老太太为人厚道,李峤是大学生。 秦谨以前成天惹事,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娶了媳妇后被媳妇治得服服帖帖的,孩子肯定也能教好。 他对秦老太太道:“阿婶,还是你养吧。你尽管陪峤峤读书,家里头的地,队里给你伺候好,每年你的粮食照收。”
秦老太太再次心动。早前阿谨说交给冯富贵和冯奎种,一年给点粮食。 孩子们现在相处挺好,商议的结果肯定也好。 可粮食丰收了谁舍得给别人? 他们又不在家,到时一句收成不好吃亏得不还是他们? 有了队里的承诺不一样。 秦老太太强硬的态度有所缓和:“我得和孙媳妇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