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238章 黄雀在后(上)

第238章 黄雀在后(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韩叔凉穿着皮靴,踩在坚硬的土地上。  比较松散的土路,已经被士兵踏实。  他看向麾下的士兵,身上穿着棉大衣,戴着皮帽子,手上还戴着羊毛手套。  士兵们背着行军背包,拎着步枪,快速向前走。  韩叔凉看到一名面色稚嫩的士兵,把皮帽子摘下来,拿在手上。  士兵的头发冒起一层层热气,眉毛上面有一层白霜。  “小家伙,怎么把帽子摘下来,你这样容易伤寒感冒,快点带回去。”

这名士兵听到军长的吩咐,他立刻把帽子带回去。  张初九在一旁说道:“现在保暖装备真好,咱们那时候,连一件棉大衣都是稀罕物,只有功勋部队能穿上。”

韩叔凉看着现在士兵的装备,感慨的说道:“是啊!  现在的小伙子们,比我们以前好太多了。  我们进攻四川的时候,脚下穿的还是布鞋。  那时候去四川山区,不知道那里极为寒冷,有的士兵脚趾都冻掉了。  现在冬天有棉皮靴,里边儿装有羊绒,这种鞋极为保暖。  脚底不冷,衣服少穿一点,那也能挺住。”

脸色有些稚嫩的参谋长苟茂晟,他是军校三期生,资历比较浅。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带着地图走了过来。  他看到韩叔凉和张初九神态极为轻松,他们聊着家常,没有聊对面的明军情况。  “韩军长,张祝师。我们军承担先锋任务。  我们即将进行我军进入河南,打的第一场大战。  这一仗要打着出彩,不能坠了秦军的名声。  按照王上的要求,我们要进行闪电战。  在明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抵达最前线的孟津县。  遇到城池,如果太难攻克,就围而不攻,把他交给后帮的友军处理。  我们到达灵宝县,城内的闯军直接投降。  咱们前方的目标,是陕州城和城内的弘农卫。  陕州已经被明军重新占领,得到最新的情报,城内有五千明军。”

韩叔凉看到苟茂晟一脸郑重的样子。  他笑着说道:“不是我自大轻敌,是你把明军看得太厉害。  明军主力在孟津县,陕州的明军,连偏师都算不上。  只看他们攻下陕州之后,都没有余力进攻近在咫尺的灵宝县。  就知道陕州的明军,只是强弩之末。”

韩叔凉极为自信,他们第四军炮兵团实力最弱,大口径火炮列装最少。  攻坚能力仅强于没有换装新式火炮的东南都督府各军。  韩叔凉打下陕州的信心却极强。  他在明军摸爬滚打大半辈子,家族世袭兰州卫所指挥使职位。  他对于明军,特别是明军最基层的卫所将领十分了解。  弘农卫这种丢失城池,最后又把城池夺回来的卫所将领。  他们失地就是大罪,哪怕夺回失去的城池,立下一些功劳,也无法掩盖他的罪行。  秦军兵临城下,给了弘农卫指挥使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只要他是聪明人,绝对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弘农卫的卫所兵,看到大军围城,他们也不敢出城作战。  只要陕州的明军不出城,就不会影响到大军行动。  第一师行军速度很快,在明军还没有反应之前,包围陕州城。  韩叔凉有信心在五天之内拿下陕州,但他也不会为了这座小城,影响军中整体战略。  “郭大雷,陕州就交给你们旅,如果两天拿不下来,就留下一个团围住这个城池。  保证城内的明军不出来,等待后方的援军配合攻城,其他军队立刻急行军,跟上主力部队。”

韩叔凉吩咐完之后,他直接越过陕州,派兵修整通向孟津县的官道。  第一师的工程兵最忙碌,需要修整坑坑洼洼的道路,遇到折断的桥梁,还要砍树造桥。  郭大雷带着本部士兵,布置炮兵阵地,同时砍树组装云梯,挖壕沟,准备强攻陕州。  他耗时近一天时间,所有工作准备好,正准备进攻陕州。  郭大雷却发现,陕州城门已经被明军打开。  陕州城内的明军,直接向他们投降。  郭大雷都没进陕州城,他派一个团,控制陕州的局势。  他立刻带兵,去追赶主力部队。  他们第四军行动太迅速,警备军都没有跟上,占领城池之后,只能留下一部分兵力管理城池。  第一师很快接到郭大雷拿下陕州的消息。  苟茂晟用佩服的目光看着韩叔凉,道:“师长,你怎么能预测出,陕州那里的明军想要投降。  我们刚布置好阵型,陕州那里的明军就投降了。  如果大军强攻,陕州明军会投降的更快。”

韩叔凉简单介绍一下明军将领的想法。  他笑着说道:“我们今后会打几场硬仗,这几场硬仗打完,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将领都会直接投降。  明军之中,如果不是文官,还是硬骨头,那才是稀罕物。”

明军的武将,必须要对文官卑躬屈膝,这才能活下去。  有个性的武将,早就被文官打压,根本没有领兵的机会。  韩叔凉见识过许多有本事的武将,因为不对文官低头,他们全部被打压。  还有好多人,直接被找个理由下狱。  大明文官只需要听他们命令的奴才,他们不要有脊梁的武将。  秦军这里军官待遇很好,执行严格的文武分开。  官职再大的文官,他们也没有权力管理一个小兵。  韩叔凉知道只凭借这一点,能完美发挥出武将的本领,秦王必定能打败大明。  他正是看出这一点,让他儿子也参加秦军。  他儿子韩明通赶上了好时候,只用了几年时间,因为有独特的本领,身份已经赶上他老爹。  第四军第一师行军速度不算太快。  影响他们行军速度,不是明军的关隘,是河南道路的情况。  他们是先锋军,承担着为主力修通道路的职责。  这个地域的明军,经历过闯军的摧残。  守在地方的明军,都不是明军精锐天雄军和关宁军。  他们以当地卫所军户为主,看到秦军大举进攻,这些人立刻就投降。  第一师行军速度,基本只取决于修路的快慢。  ………………………………  中军大帐之中,苏河询问王世元。  “现在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到哪里了。”

“王上,第四军不久占领陕州,现在应该是在渑池南村附近。”

苏河仔细盯着地图,他吩咐道:  “命令第四军攻打函谷新关,他们攻下函谷新关,拿下新安县和洛阳城。  从洛阳北进,堵住孟津县东面的道路。  想要包围十几万明军精锐,把他们困在孟津县。  必须要堵死他们的退路,我军直接从西面进攻,明军一心想要逃跑。  我们未必能挡住明军溃逃。  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不大,但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苏河亲自了解河南地区的情况,特别是黄河与官道的情况。  他决定调整作战计划,以便做到万无一失,更好的困住明军。  之前的作战计划,还是不太稳妥。  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必须要取得胜利,最好是无可置疑的大胜,才能极大的提振军中士气。  第四军现在变道正合适,如果一切顺利,主力部队和第四军,应该在同一时间段赶到孟津县城。  第四军沿途翻山越岭,占领城池耽搁一些时间。  他们也能堵住孟津东面的道路。  苏河无法预判出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反应。  他们看到秦军倾巢而出,想要避其锋芒。  认为孟津县城是个小城,明军没有能力守住这个小县城。  他们放弃孟津县城,率领明军驻守开封。  秦军追击明军,即便打胜,明军也会四散奔逃。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  苏河及时调整作战计划,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能把卢象升和孙传庭堵在孟津县城,让他们想跑都没地方跑。  王世元听到苏河的命令,他又带领着参谋部的参谋,根据苏河的命令,及时调整军队作战计划。  别看只是让第四军换了一个方向。  几乎所有作战计划,都需要重新调整。  后勤部的运输部队,也需要重新安排,保证第四军的后勤供应。  现在已经是下午,他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让传令兵把军令送出去。  王世元在天黑之前,书写好所有的军令。  他走进苏河的营帐,让苏河给这些军令签字盖章。  时间非常紧急,但相关的程序不能出错。  苏河签署这些军令,王世元急匆匆的走出去。  苏河签完军令,也走出营帐,看着已经结冰的黄河。  这几年,天气变化无常,北方地区一年比一年冷,小冰河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  河南春秋季节发生严重干旱,除了黄河干流,其他河流只剩下浅浅的一层水。  勉强能提供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都不足。  本来能行船的河流,现在没办法行船,后勤都要通过陆路运输。  苏河拿出自己的钢制水壶,他发现水壶里的水也已经结冰。  河南这个不算太北方的地区,都已经这么冷。  苏河接到情报,河套地区已经冷的能洒水成冰。  苏河知道未来几十年,全世界都将会受到小冰河长时间影响。  现在黄河封冻,对后勤运输也不全是坏处。  后勤人员可以直接在冰上行走,通过黄河把物资运到各处。  ………………………………  吴杰正沿着黄河行军,他接到后方传来的军令。  “拿下洛阳,从东面堵住孟津县城,这个任务还比较有挑战性。”

参谋长傅修诚问道:“这个任务派谁去,还需要攻下函谷新关。  这个关隘攻下难度不高,但也需要派一个攻坚能力强的人。”

吴杰思考片刻,提议道:“那就派于天佑,韩叔凉跑得太快,让于天佑的后军变成前军,立刻急行军拿下函谷新关。  派人通知韩叔凉,及时调整方向。”

第四军军部,一致同意了吴杰的意见,命令开始传递到各处。  韩叔凉正喜滋滋的领兵,向着孟津县方向快速行军。  他突然接到传令兵送达的命令。  不敢置信的说道:“作战计划怎么说改就改,我们再急行军十几天时间,就能赶到孟津县。  临时调整作战计划,就不怕跑掉的明军,引起孟津县明军的警觉。”

韩叔凉知道他只能埋怨几句。  更高层改变作战计划,肯定有更高一级的情报支撑。  他们眼看着到手的军功,说没就没了。  韩叔凉只能服从命令,让后队变前队,改变行军方向。  ………………………………  一支穿着黄衣服的秦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小跑着。  军靴踏在坚硬的土地上,不断响起啪啪的声音。  李大壮骑在战马上,跟着部队一起行动。  他突然间接到苏河的命令,让他们第七军接替第四军的任务。  李大壮只能采取急行军的方式,让部队尽快追上第四军。  还好前方的道路和关隘,已经被第四军打通。  他们第七军不需要占领城池和修路,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目标赶去。  李大壮看到已经小跑一个小时,士兵们体力还很充沛。  这得益于他们平时长时期训练的成果,更得益于秦军的伙食。  秦军每天吃三顿饭,每顿都有两菜一汤,不时还有肉菜吃。  秦军伙食免费,主粮不限量供应,能吃多少吃多少。  第七军的士兵,体力充沛之时,就小跑赶路。  等到士兵身体已经感到疲惫,他们就走路恢复体力。  第七军行军的速度极快,李大壮的战马已经跑不动。  第七军士兵,依然以极快的速度,顺着第四军打通的道路,快速赶路。  李大壮知道,他坐下的蒙古马,已经是马中耐力较好的品种。  但马的耐力,依然无法和人相比。  长时间急行军,人用两条腿走的距离,比马用四条腿长。  他可没有奢侈到,用双马行军,让马匹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韩叔凉跟在队伍最后方,转换方向准备离开。  他突然看到西方烟尘滚滚,一支军队小跑着来到这里。  “第七军来的这么快,他们真是拼命了。  这里交给的第七军,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快些赶路,跟上第四军军部,要不然连口汤都喝不上。”

李大壮遇到韩叔凉,他向韩叔凉了解前方明军的情况。  带领第七军,接替第四军的任务,继续向着孟津县发起进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