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明末逐鹿天下 > 第248章 大明反应(上)

第248章 大明反应(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崇祯八年十二月三日。  杨嗣昌在怡红楼,接受朋友陈新甲的宴请。  “杨尚书,圣上钦点你为兵部尚书。  温体仁眼看着要倒台,内阁肯定会大换血,到时候杨尚书圣眷正隆,肯定能入阁。”

杨嗣昌听着陈新甲的夸奖,他想着现在朝廷的局势。  朝廷暗中与建奴议和,宁锦防线不用投入太大的银两维持。  但山西河南等地,防范黄衣贼和闯贼,还需要大笔银两维持军队。  南方士绅集体抗税,北方又多天灾,朝廷对地方掌控力减弱,收不到多少钱。  朝廷国库空虚,崇祯皇帝开始逼迫大臣和勋贵捐钱,还停了大明宗室的俸禄。  皇五子朱慈【火真】突然暴死,坊间传闻崇祯皇帝无道,灾害应在他儿子身上。  杨嗣昌看得清楚,这就是哪个利益受损的势力恐吓崇祯皇帝。  紫禁城就是一座大筛子,里面的势力错综复杂。  崇祯皇帝根本没办法掌控紫禁城。  天启皇帝死的不明不白,大明好很多皇帝和皇子,死的不明不白。  崇祯皇帝只能停止劝捐,朝廷又收不上来税,每天打仗还花费颇多,大明朝廷直接破产。  这就是崇祯皇帝,派遣他去与后金议和的原因。  游牧民族,只是要一些财产珠宝、奴隶女人,很容易就能满足他们。  黄衣贼那可是要老朱家的大明江山,要士绅的命根子。  大明朝廷对待黄衣贼的主和派,只想拖延决战的时间,也没有人敢提出与黄衣贼议和。  崇祯皇帝对国库空虚无能为力,只能把压力转给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没有办法,现在能收到大量银两的事情,只能是清理积欠。  正常情况下,士绅只免除基本的田税,朝廷的加派比如辽饷,士绅也是要交。  但士绅有太多的方法避税。  朝廷的加派,士绅都是转移到佃户和自耕农身上,没办法转移的税,全部欠着。  士绅的势力极大,朝中有人。他们不交税,当地的县令也不敢催缴。  很多地方为了征税,还依靠士绅协助征税。  只要让士绅交税,就会闹出民变,我收税的官员立刻会被革职下狱,谁都不敢催缴。  有些地方的税款,被当地官员贪污,窟窿一直没有补上。  士绅的欠税和官员贪污的税款,就形成了地方庞大的积欠。  这就是一个马蜂窝,谁都不敢动。  温体仁没有办法,只能动这个马蜂窝。  他只在北直隶和山东,这两个北方没遭受兵灾又富裕的地区,推行这个政策。  收上来一大笔税款,处理一大批官员,保证了朝廷运转。  但温体仁这个做法,得罪整个官场,形成了倒阁浪潮。  反对声浪太大,杨嗣昌发现崇祯皇帝要扛不住,温体仁马上就会被崇祯皇帝罢免。  温党离开内阁,空出来好多内阁位置。  杨嗣昌没有资历担当内阁首辅,但进入内阁完全没有问题。  陈新甲看到杨嗣昌很高兴,他拍了拍手。  两名穿着薄纱的青楼女子,端着两杯酒,走进了房间。  “杨尚书,前几天河南那里传来消息,关宁军已经到达孟津县。  反贼李自成,已经被天雄军围困许久,关宁军协助,不久就能被剿灭。  官军剿灭河南最后一股反贼,就能专心应对黄衣贼的威胁。”

陈新甲知道杨嗣昌对黄衣贼恨之入骨。  他父亲三边总督杨鹤杨大人,就是被黄衣贼杀死。  杨嗣昌与黄衣贼有着血海深仇。  “卢象升和孙传庭,都是有本事的人,对付小小反贼,肯定没有问题。  现在大明各地战事已经平息,可以专心对付黄衣贼的威力。  闯王和后金,对于大明只是小问题,黄衣贼才是心腹之患。”

杨嗣昌喝着酒,思索着怎么联系更多士绅,让大明朝廷更多人支持他,一同打击黄衣贼。  咚咚咚。  有人以极高的频率敲响房门。  杨嗣昌喝着酒,示意陈新甲打开房门。  一名兵部五品文官走进来,语气焦急的说道:“杨尚书,黄衣贼大举进攻孟津县。  卢象升和孙传庭十多万大军,被围困在小小的孟津县城。  皇帝召集内阁和兵部官员议事。”

杨嗣昌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刻站起身。  大步流星就向外面走去,乘坐轿子前往紫禁城。  杨嗣昌在轿子上,询问他旁边轿子上的兵部文官。  “事情的详细情况,你和我说一说。”

这名兵部的文官,立刻介绍今天发生的重大事件。  “杨尚书,今天上午有卢象升卢总督派来的传令兵。  卢象升和孙传庭联手带兵,已经打破反贼李自成占据的孟津县。  活捉李自成,彻底消灭盘踞在河南的这只反贼。  圣上得到这个消息,他非常开心,立刻就召集阁老们商量,给予卢象升和孙传庭发放什么奖励。  奖励内阁分歧很严重,还没有讨论好,噩耗就传来。”

杨嗣昌听到这个消息,他没有意外。  之前不断传回来的消息,基本都是捷报。  反贼李自成的军队,已经被压缩在一个小小县城,他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杨嗣昌猜测道:“这么说,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刚打败反贼李自成,他们就被黄衣贼为困在孟津县城中。  黄衣贼这是用反贼李自成当诱饵,把大明引诱到孟津县城。  反贼李自成能坚持这么久,背后就有黄衣贼的支持。  卢象升和孙传庭太大意了,围城之时,怎么没有注意到周边的情况。  竟然被黄衣贼偷袭成功,这可是十万大军。  他们无法挡住黄衣贼,顺天府就危险了。”

“杨尚书,您说的没错,河南巡抚八百里加急刚刚到达京城。  卢象升和孙传庭击败反贼李自成,立刻就被黄衣贼派重兵包围在孟津县城。  黄衣贼这次出兵极多,河南巡抚题本上汇报,黄衣贼出动三十四万大军进攻河南。  其中黄衣贼的头目,秦王苏河亲自领兵。”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杨嗣昌怒斥一声,道“黄衣贼正规军总兵力才三十多万。  他们怎么可能倾巢而出,把所有军队全派到河南地区。  黄衣贼秦王苏河,亲自带兵进攻。  黄衣贼这是对大明,发起全面进攻,想要夺取大明的江山。  不可能只有陕西的黄衣贼出动。  两广四川等地的黄衣贼,必然会紧跟着出动。  哪怕是不派兵进攻,黄衣贼也要留下足够兵力防守。  根本不可能,有三四十万人进攻大明。”

杨嗣昌知道黄衣贼,不可能派出三四十万军队进攻河南。  这是河南巡抚怕担责任,把黄衣贼的兵力虚报,证明自己无能为力,给自己的无能甩锅。  杨嗣昌乘坐轿子,很快来到午门这里。  已经有好几位阁老在这里等待。  让众位在这等他,立刻上前赔罪。  杨嗣昌走向这里时,他已经看到,阁老们在激烈的争吵。  他们应该在这里,达成了一些共识,又有很大的分歧。  温体仁一挥手说道:“人到齐了,我们边走边说。  大家都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先统一思想,面圣之后好应对这件事。  现在正是大明朝廷生死存亡之际,大家都放弃无谓的争端,共同面对这个难关。”

杨嗣昌听出温体仁的意思,他这句话出于公心,也出于私心。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  如果大明不存在,他们这些阁臣尚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现在大明朝廷,已经到生死有关的时刻,再要内斗下去,导致中枢出现乱局,没有办法调动官军抵抗黄衣贼。  黄衣贼真要推翻大明,他们这些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温体仁的私心更加明显,大明朝廷这段时间,最激烈的党争就是倒阁。  温体仁作为最大的受害者,他当然希望所有人放弃党争,全力以赴对付黄衣贼,继续保持他首辅的地位。  杨嗣昌预计党争,不会平息,大会减弱。  黄衣贼大举进攻,无论大明之后是否能胜利。  现在的首辅,那就是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意去接。  有几名阁臣冷哼一声,他们没有出声。  不出声就是最大的表态,他们默认了温体仁的说法。  刚才激烈的争吵,已经交换完相应的利益。  现在这个乱摊子,交给温体仁解决。  众人进入紫禁城,在太监的引导下,很快走近乾清宫。  崇祯皇帝立刻接见他们。  他们给崇祯皇帝行礼之后起身。  杨嗣昌用余光看着崇祯皇帝。  他发现崇祯皇帝,眼神之中有着些许慌张。  崇祯皇帝没有客套,直接咨询道:“众位爱听,黄衣贼大举进军河南地区。  众位爱卿有什么办法?”

众人早有准备,听到崇祯皇帝这个问题。  温体仁直接建议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在京营不堪大用,挡不住黄衣贼的大军。  微臣请皇上下诏书,召集各地的官军勤王。  宁锦防线和山海关,还有重兵守卫。  现在后金很长时间没有袭扰边关,应该调宁锦防线大军南下勤王。  大同镇和宣府镇等边军离顺天府最近,蒙古众多部落正在与黄衣贼交战,长城防线暂时无碍,应该调集边军勤王。  山东、南直隶等地,没有遭受兵灾,能抽掉一部分军队来勤王。”

崇祯皇帝听到温体仁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调兵勤王。  他有些不太满意,勤王这件事谁都知道要做。  但现在大明朝廷缺钱缺粮,调兵勤王,首先要解决军饷。  崇祯皇帝又问了几名阁老,他们基本重复温体仁的思路,号召各地军队勤王。  卢象升和孙传庭被围,这些人没有任何救助的办法。  国库已经空虚,打仗需要钱,他们也没有注意,打仗的钱从哪来?  崇祯皇帝把目光看向杨嗣昌,他觉得这个新任兵部尚书,是一个知兵的人。  最关键的一点,杨嗣昌和黄衣贼有血仇,对付黄衣贼肯定会卖力。  “杨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杨嗣昌听到崇祯皇帝的询问,他立刻说道:“陛下,关于勤王的事情,众位阁老已经说的很清楚。  我们想要抵挡黄衣贼,必须要调动各地兵马勤王。  现在主要是朝廷没钱,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朝廷缺钱和派兵支援孟津县。”

崇祯皇帝听到杨嗣昌有办法解决,他紧张的心情都舒缓了一些。  杨嗣昌语气适中,吐字清晰,给崇祯皇帝足够思考时间。  “陛下,卢象升总督和孙传廷总督,他们统帅的十多万官军,绝对要救出来。  这是朝廷辛苦建立的火器军队,大明现在的局势,没办法接受这么大的损失。  哪怕救不回来,也要消灭黄衣贼几万人,才能有效阻止黄衣贼北上。  勤王和派遣援军都需要花钱。  大明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  国朝养勋贵二百多年,现在是让勋贵报销大明的时候。  勋贵子弟熟读兵法,体魄健壮。  组建一支由勋贵子弟组成的军队,让他们去解救卢总督。  不想去的人,必须要出五千两银子作为军费。  勋贵们只能选择出人或出钱。”

杨嗣昌直接把矛头对准勋贵。  大明自从土木堡之变,勋贵集团受到文官集团的打压,掌握的权力一代不如一代。  但每一个勋贵之家,他们传家数百年,现在还没有破家,那都是巨富之家。  杨嗣昌把刀直接砍向勋贵,也不会遭受文官集团强大的反弹。  文官集团为了自己不出血,也会支持他这个想法。  勋贵现在手上有钱,又不掌握太大权力,正好适合作为目标。  商人们是最好的目标,但现在的小商人都被收刮一遍,还能做生意,都是有背景的大商人。  温体仁看到杨嗣昌说完,崇祯皇帝在沉思。  他立刻说道:“陛下,我们文官都是穷秀才出身,勋贵可是传家数百年。  他们所掌控的财富很惊人,大明已经是生死存亡之迹,就应该让勋贵出人出力。”

崇祯皇帝本来有些犹豫,怕勋贵反抗太激烈。  他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立刻同意了这个办法。  ………………………………  京城这段时间极为热闹,大量的勋贵在午门外哭诉。  想要让崇祯皇帝收回成命,却连崇祯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他们立刻想出拖延战术,耍赖不交钱,朝廷能怎么办?  直到锦衣卫上门,抓着他们的家人去参军,这些人立刻慌了,只能肉痛拿出大量银两。  只有英国公世子张世泽等少量勋贵,选择去参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