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视频剪辑:盘点十大掌权女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斯,见证了大秦的荣辱

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斯,见证了大秦的荣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选择是靠荀子引荐,让他拜入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门下。可当荀子打算满足李斯这个理想的时候,李斯却拒绝了:“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其实呢,是李斯内心嫌弃“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对于李斯的野心,荀子看得明白,他也不好强求,毕竟,自己一个赵国人都到楚国任职了,又干嘛要去操心自己的弟子是侍奉楚国还是秦国的问题呢?李斯来到秦国的时候,秦庄襄王刚刚去世,此时13岁的嬴政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权力却掌握在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手中。李斯充分发挥了其“审时度势”的老鼠精神,他一到秦国,便以荀子门生的身份,“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吕不韦看着这个师出名门,自身又颇具才华的年轻人,对自己如此尊重,完全没有某些稍微有点名气的读书人便恃才傲物的特征,他的内心很高兴,便让李斯到秦始皇身边做了一名的侍从郎官。至于这其中吕不韦是否有让李斯这个“亲信”做视野的意思,李斯并不会在乎,在李斯看来这算是自己拿到通往秦国政坛的入场券了。李斯到秦始皇身边后,他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自己该怎么站队呢?以他的眼光,不会看不出,秦始皇对于吕不韦是非常不满的,只是限于实力不够,才暂且容忍吕不韦掌控朝政、当自己“后爹”之事。《史记·吕不韦列传》: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李斯如履薄冰,他一方面交好吕不韦,另一方面又讨好秦王政,这种两头吃的做法让他的升迁之路步步都是危机。但李斯不怕,他知道吕不韦和秦王政用自己,是因为自己真的有才华!只要他不对一方做出太过分的事情,他都可以用自己的功劳来抵过。劝说秦始皇趁山东六国疲弱之际,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计谋,并且封他做了长史。李斯让秦国用金钱去收买六国君王的宠臣,让他们离间君王和忠臣的关系,如果有不愿意被收买的,便趁机暗杀他们。借助这个办法,秦国在攻打六国的过程中,省了不少力,比如李牧、司马尚等人,便是因为被小人离间,惨遭君王杀害。《史记·李斯列传》: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秦始皇因为韩国派郑国来做奸细的事情,决心驱逐六国的客卿,李斯以六国人才对秦国利大于弊为论点,成功说服了秦始皇废除了《逐客令》。李斯的计策打动了秦始皇,这使得他能够以吕不韦门客的身份,在吕不韦倒台后,逃脱清算,并晋升秦始皇阵营的核心圈子。李斯成为丞相后,秦始皇为了体现对他的恩宠,“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指的是河南洛阳这片地区,在秦朝时,三川郡大概范围包括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战国时期,三川郡一度是秦国与山东六国争夺的战略目标,张仪曾对秦武王说:“秦军占领三川郡,就能挟令周天子,成就王业。”

从这份殊荣便可以看出,秦始皇俨然将李斯捆绑在了自己的帝国上,这就是兄弟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李斯的儿子李由请假回家看望家人时,李斯摆了宴席为他接风,当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见此盛况,感叹到:“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李斯以一名楚国平民的身份,游历于诸侯之间,他侍奉秦始皇,协助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秦国统一六国后,李斯尊奉秦始皇为皇帝,坚持废分封,推行郡县制,辅佐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制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秦始皇感恩他的付出,封他为帝国丞相。此时,李斯的地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