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知晓的?”
杨兰舒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她的声音在微微颤抖。 沈彤笑了笑,从桌上的茶壶里倒了杯水递给杨兰舒。 杨兰舒接过来,大口吞下,冰冷的茶水进入喉咙,她感觉舒服多了。 “我见过沈家和梅家的后人,是听他们说的。”
沈彤说的是实情,她之所以知道有遗诏这个东西,就是和沈家梅家有关。 “原来如此”,杨兰舒叹了口气,道,“沈家的妇人还活着吗?”
“应该还活着吧。”
沈彤说道。 杨兰舒笑了,她的笑容里带了几分嘲讽:“可惜皇帝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蠢的事。”
沈彤心里一动,她猜得应该没有错。 “皇帝并不知道太祖留有遗诏,而这份遗诏上的内容对他不利?”
杨兰舒看了沈彤一眼,点点头:“你很聪明,全都猜对了。你知道吗?多年以来我们杨家一直都在寻找那份遗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可惜,他什么也不知道,杨家满门抄斩,祖父死了,我大哥自顾不暇,我自己更不用提,那份遗诏的事,杨家不会再管,也无力再管了,沈家妇人就好好地活着吧,有朝一日,把这份遗诏拿出来,呵呵,呵呵。”
杨兰舒不停冷笑,寂静夜里,她的笑声如同鬼魅,阴气森森。 笑毕,杨兰舒忽然听到沈彤娓娓道来。 “太祖皇帝临终之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那时太子已经先他一步走了,这皇位理所当然要传给他的孙儿,现在的皇帝。可是太皇太后还活着,杨家也还在,太祖皇帝明知帝弱而祖母强,可是他为了朝局稳定,不能杀掉太皇太后,还要借助太皇太后之手完成皇权交替,但是他又担心孙子懦弱,长大后难以承担重任,于是他就留下了一份遗诏,让周氏皇权不致于落入外人之手?”
杨兰舒惊愕地瞪着沈彤,一双早已不再明亮的眼睛里透着不可置信。 “这也是沈家和梅家的人告诉你的?”
她问道。 沈彤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我猜对了吗?”
杨兰舒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极不情愿地点点头:“对,太祖皇帝遗命,若皇帝驾崩而子幼,其长子封藩王,离京就藩。由皇四子秦王周桓继承大统,若秦王已薨,则由秦王膝下成年子嗣继承皇位,若秦王后继无人,从燕王、豫王、桂王子嗣中挑选德才兼备者。沈氏一门护诏有功,择一女封后,母仪天下。”
虽然已经猜到七七八八,但是沈彤却没有猜到原来沈氏女封后的事,竟然是写在遗诏上的! 当年太祖皇帝之所以承诺封沈氏女为后,一来是因为沈家保管遗诏的功劳;二来也是因为沈家是仕林大家,沈毅又是首辅,即使没有遗诏,沈家女儿也配得上皇后的封号。 然而...... 沈彤微微牵动嘴角,那时的太祖皇帝又何尝不知身边遍布太皇太后的耳目,他让沈毅带遗诏出宫,便是猜到了在他死后,太皇太后绝对容不下沈家。 越是如此,那份遗诏便成了沈家救命的稻草。 把遗诏交出去,做为知情者,太皇太后不会留下沈家,沈家依然是死;留下一条血脉,忍辱偷生,或许有朝一日还能重见天日。 至于皇后之位,谁知道要几年或者几代之后呢,沈家护诏,并非是为了这个皇后的名份,而是沈家已经被太祖皇帝架到火上,不得不拼死保全而已。 “怎么,你不敢相信吗?”
耳边传来杨兰舒嘲讽的声音,沈彤这才缓过神来。 她说道:“因此,太皇太后不但诛了沈家九族,而且还要把秦王和燕王的长子全都杀光,原来如此啊,以前我还以为她那样做,是想要逼得秦王造反呢。”
何止是沈彤猜错,就连秦王恐怕也是这样认为的。 四位亲王之中,以秦王和燕王势力最大,桂王和豫王不足为惧,太皇太后想要掩盖遗诏之事,不想让人怀疑她要灭掉秦王和他的子孙,便找了桂王和豫王开始下手。 偏偏沈家后人也不敢随便拿出遗诏,崇文帝活得好好的,若是让秦王看到这份遗诏,难免会有弑君之心,一旦那样,被灭口的只会是送上遗诏的那个人,也就是沈家人。 沈家一门几百人就白死了。 因此,这份遗诏只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拿出来,可惜沈太太黄氏机关算尽,却没有逃过一个母子亲情。 她被屠卫带走时,崇文帝尚未假死。 而如果那个时候她还是住在西安,有沈彤这个能够经常出入秦王府的女儿,那份遗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送到秦王面前。 那样一来,秦王师出有名,沈家也全了忠义。 可惜黄氏一念之差,没能等到那一天。 她被屠卫和欣妩带走后,怕是根本不知道京城里的天翻地覆了。 不过,若是秦王那时拿了遗诏进京,崇文帝即使复活,也只能是个假货了,就连萧长敦恐怕也要矢口否认的假货。 但是现在崇文帝还活着,而且重登大宝。 而前世,黄氏终归还是把遗诏交到秦王手中了吧,所以辛五做了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遗诏上只是说沈氏女为后,并没有要求是嫡女,上了族谱的养女也同样是沈氏女。 沈氏女已无亲族可以依靠,与孤女无异。 既能彰显新帝对旧臣的敬重,又能避免后族做大,重蹈杨家覆辙,让太子娶沈家女为妻,有百利而无一弊,至于是嫡女还是养女,对于皇室而言都是一样的,能在这一代解决的事情,不会拖到下一代。 “可是你知道这个秘密又如何,沈家后人又在哪里?”
沈彤没有把黄氏在屠卫手中的事实告诉杨兰舒,她还没有让杨家人报复性快乐的恶趣味。 是啊,杨兰舒若是知道黄氏是被真仙教的人带走的,还不知道会多么解气呢。 太祖皇帝那条老狐狸,临死还不忘摆了一道。 几十年的夫妻,他算准太皇太后不会让崇文帝轻易亲政,也算准一旦崇文帝长大后不听话了,太皇太后会有扶植幼帝的想法。 这场大戏,牺牲掉的就是沈家而已,到头来,那皇位还是落在他的子孙手中。 至于十几年后,那坐在龙椅上的人,是崇文帝的儿子还是秦王,对于太祖皇帝而言,在江山社稷面前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