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二三三章 燕王扫北

第二三三章 燕王扫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丰在会宁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建设。  他想开辟北路航运并不简单。  首先需要解决垦荒区向会宁的物资运输。  也就是拉林河航运。  一个个分散的垦荒点向码头的物资运输,码头仓储建设,船只,甚至航线沿途停靠点,这些都得提前建设好,好在拉林河或者现在的名字会宁河本身水量足够,足以承担大宗物资的水运。  然后是会宁城的仓储。  这个很重要。  毕竟需要存储整个冬天,虽然霉烂问题不用担心……  零下三十度比冷库效果都好。  不过防老鼠是必须的。  再就是大量的松花江船,这种就要尽量吨位大些了。  毕竟哪怕一路顺利这些运输队也得去半年,他们光把货送到鲸海卫就得两个月,而且他们不可能再原路返回,运输船同样是一次性使用的,需要到鲸海卫搭运货的海船南下走杨丰来时候路线返回。整个过程顺利的话也得四个月以上,不顺利那就真得半年了,也就是说这批人是专职,他们开春走秋后回,回来直接就猫冬,不可能参与其他工作。  所以目前垦荒队的人员,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至于造船……  他后面还有座吉林船厂呢!  正好现在会宁的开拓结束,这座船厂的大规模造船任务也结束,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工匠,正在等待他们新的任务,船厂肯定会保留,但几千工匠是肯定用不了。  让朱元璋留下一千多,然后除了维护会宁水师的战船,剩下主要工作就是给他造船,大不了杨大使给他们开工资……  可不是杨大使逼他们留下。  明明是皇帝陛下让他们继续留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杨大使心善,看不得他们受苦,所以给他们找些赚钱的门路。甚至那些愿意在这里成家立业的,杨大使还给他们配女人,不就是女人嘛,杨大使的义女是取之不尽的,毕竟这年头无论倭国还是朝鲜包括那些土司那里,女人都是当做商品贸易的。  再就是向鲸海卫的航运,或者说松花江下游的航线。  不过这个也有人。  明军水师在吉林到五国卫之间早就形成稳定的巡航,每年都会在开河后一直航行到五国卫,向沿途部落显示大明的统治权。  然后返回。  至于从五国卫到鲸海卫的航线的确就走过两回,第一回是去鲸海卫开拓时候,也就是设立鲸海卫时候,第二回是去修庙时候。不过这两次的船只也都是一次性的,从那里逆流返回的时间太长,还不如把船扔了然后骑马回来。  不过两次也足够锻炼出熟悉航线的人了。  由他们带着船队就行。  更何况第一次也没多少货,目前种植大豆的,只是第一期开荒的五万亩而已,以目前平均亩产,大概收获八万石。  从会宁起航当然是大船,现代这段航线都能航行千吨级内河船,虽然千吨级的确夸张了,但千料级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就是几十艘而已。不过以目前的垦荒速度,明年就能扩大到十五万亩,那些专门制造的大型垦荒犁都是十个犁并排的,前面光拉犁的牛就得十几头。  这些牛一多半是租用。  一头牛工作一个月,然后还给那些牧民换新的。  后者也很喜欢这种合作。  因为他们可以从垦荒队手中交换粮食,铁器,甚至盐糖布匹等等。  双方正在形成互相依存。  有点像清末辽西垦荒的农民和牧民之间关系,前者租后者的牛,后者买前者的粮。  当然,互相之间关系融洽。  这一点和清末不同。  毕竟这里的牧民,可不敢对垦荒队员耍脾气,不说真打也的确打不过的问题,单单这些垦荒队员后面的老板就能让他们抑制住一切冲动。其实都不用杨丰,张定边这个老家伙过去和他们交流一下,就把他们吓得老老实实。  这才是互相尊重的前提。  ……  两个月后。  “这就是丰收的喜悦啊!”

杨大使站在收割的大豆田边,看着正在向前的收割机。  当然要用收割机。  小型的畜力收割机也比人工效率高的多,哪怕就算高一倍,那也是质的改变,他现在用的这种实际上是刘姐那边找专家组,给他以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条件,专门研制的,话说几个院士级别的科学家,专门给他操心畜力机械。  的确也很夸张了。  而且是无偿付出……  他们从杨丰这里真得不到什么回报。  最多也就是验证了平行宇宙存在和虫洞理论。  但仅仅验证了。  其他收获就没有了。  至于他给些这个时代的古墓,那个对于这些专家来说毫无意义,他们想知道的只是杨丰是怎么穿越的,还有是怎么让无线电信号从这边传回去的。但目前来讲据说仅仅是有了一点很小的进展,通过一堆顶级科学仪器的检测,能检测到他通讯时候,能量的细微变化。  然后根据这点变化,推演出虫洞的原理。  但仅此而已。  好在有进展就不能放弃,毕竟穿越这么重大的课题,值得那些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开创性发现的科学家们为之痴迷。  至于他的那些要求……  微不足道。  随便找个徒孙级别的处理一下就行了。  最终杨丰目前的所有农业机械包括配套的冶炼技术,加工技术,全都是以这种夏明跨时空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此刻这台可以说凝聚了夏明跨时空智慧的收割机,由两头牛拉着在大豆田中慢吞吞走过,然后带动链条和齿轮,用往复式割刀,不断从下面切断那些大豆,再由拨杆拨入后面一个木制工作台。  后面跟随的工人,不停将工作台里面的大豆连杆挑起,挑入跟随的马车。  装满一车立刻运走。  后面排队等待的另外一辆马车上前装车。  因为这些垦荒田都很长,一块地得一里多路,拉收割机的牛低着头不停走就行。  至于晒场就在地头。  这里也不存在被偷的问题,运回去的大豆直接扔在晒场,等着被阳光晒干,再由牛拉着石滚子碾,晒场都是三合土夯实。  很结实。  这样一个个收割组分工明确,望不到边际的大豆,就这样随着牛的向前进行着收割。  “这东西也能收麦子吧?”

张辅看着收割的场面。  他最终还是没忍住理想的诱惑……  他辞职了。  准确说他以能力不足为理由,上奏请求换人担任龙泉卫指挥使,兵部一看还有这种好事?就龙泉卫一年那灰色收入,多少将领眼巴巴看着,你居然自己不干了?所以他们紧接着拟出新的人选,朱元璋早就不管事,皇太孙虽然也很疑惑,但既然是张辅自己辞职,他也就没必要阻拦。  最终张辅调回北平,到通州卫做指挥同知。  算是降级了。  至于现在,他就是顺便替朱棣来请杨丰去会和的。  燕王已经正式接旨,率领北平都指挥使司,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或者也可以叫大宁都司,山西行都司三处三万骑兵进军草原。  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却全都是完成改革的。  也就是以驼城为核心。  大量的骆驼驮着物资伴随,一旦遭遇敌人,立刻以驼城建立基地,放出骑兵和敌人交战,敌人如果进攻就以驼城防御。这已经成为目前北方各军的主要战术,相当于在草原上以移动的堡垒向前,过去深入草原需要动员大量步兵和民夫,否则无法确保运输线安全。但现在有了这套战术可以最大限度脱离步兵和后勤,毕竟骑兵和驼城可以伴随移动,而那些骆驼携带的物资,足以支撑一场可以说大规模战役。  一头骆驼可以携带四百斤左右的物资。  而且不需要额外携带饲料。  当然,也需要携带些以防万一,但临行前可以喂足了。  在草原上可以吃草。  它们不存在被截断运输线的问题。  就算敌人试图在草原上堵截,能够伴随骑兵以相同速度移动的骆驼也可以迅速撤回。  当然,得专门养骆驼。  所以现在的大明,骆驼正在成为仅次于战马的重要物资,不仅仅是各处牧场在大量饲养,还从西域的那些羁縻卫大量购买,尤其是哈密的忠顺王那里。至于他手中的骆驼,则绝大多数都是做中间商,从目前的瓦剌还有蒙古大汗那里交换来的,原本历史上他就是被鬼力赤毒死。  “可以,之前会宁卫的人,就借去割麦子,这些垦荒队自己也种了一部分麦子,不过会宁卫都是分户,没法这样协作。”

杨丰说道。  这东西当然能割麦子。  但无论割麦子还是大豆,都需要协做才行,一台收割机虽然只需要一个人驾驭,但后面辅助的,运输的却得好几个人,而且都是壮劳力。会宁卫的军户都是分户劳作,一家也就几口人,真正能干活的无非夫妻俩,最多加上父母,他们既没有那么多配套的车辆也没有足够人手。  除非几家合作。  但麦收时候都争分夺秒,那么先收谁家的?  这还是军户,本来就有一定的协作基础,换成自耕农们,那就更别指望他们能用了。  大农业得协作。  “你这种田就跟排兵布阵一样啊!”

张辅说道。  此刻的辽阔平原上,一台台这样的收割机,正在缓慢移动着,一辆辆运输的马车也在不断往返,真就像战场上的战车。一个个收割组的垦荒队员互相配合,也像战场上的士兵,后方那些晒场上,则是正在忙碌的女人们。再远处的居住区,运送水和饭菜的车也在驶向这边,甚至树荫下还有专门看管小孩的,一张张吊床里面婴儿们躺着。  一个垦荒队就是一个整体。  每一个队员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份子。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这对于小农时代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差不多,不仅仅是农业,工业也一样,协作才是未来。”

杨丰说道。  “协作也能最快变成军队吧?”

张辅说道。  “呵呵!”

杨丰惟有呵呵。  当然,这种事情大家都懂。  毕竟明军的卫所制,也算是初级的协作了,一个卫所里面种田的,打仗的,制作武器的,治病的,甚至教书的经商的,同样也是分工协作,只不过种田的的确是各自种各自,但如果是修水利之类,也是由军官带领以军事化组织来完成。  而杨丰这些年建设的工厂,垦荒队这些,用协作完成初步纪律化,一旦有需要当然也随时可以征兵。  不过好在他都是在会宁之类偏远地区搞这些。  威胁有限。  “你回去告诉燕王,他就算出兵也得过完年,到时候我会去开平或者直接去捕鱼儿海与他会和。”

杨丰说道。  他现在可没兴趣去北平。  朱棣出兵得做好充足准备,而且得挑好时候。  通常都是过完年,也就是即将开春前,因为开春之后游牧部落就分散开放牧去了,而更早的冬天那时候冰天雪地,明军自己也受不了,只有这个窗口期,属于气候稍微暖和,而且牧民还没散开,那么直捣几个主要的越冬牧场就行。  捕鱼儿海就是这里面可以说最大的一个。  呼伦贝尔大草原嘛!  虽然也是零下三十度,但终究比库伦强点。  在失去了漠南草原后,也就那里能当越冬地。  张辅也没多说什么,继续欣赏着半机械化收割的场面。  他紧接着离开会宁。  虽然他的新职位是通州卫指挥同知,但通州卫作为北平都司所属,当然也在这次调兵中,所以他回去就任后紧接着就会率领通州卫的骑兵,加入到燕王的扫北中。而杨丰继续在会宁完成他的收获,整个垦荒区的五万亩大豆,在冬天到来前,全部完成收获并运输到了会宁城的仓库。接下来需要的是等着漫长的冬天过去,然后装船沿着松花江顺流直下,而在这边向鲸海卫运输的同时,从南方起航的海船也会同样驶往这座可以说目前大明最北端的城市。  在那里完成转运。  最终在明年冬天到达江南。  当然,这些就不用杨丰管了,他在腊月就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