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部和一千民夫留在宝丰打粮,李自成率队一路过鲁山、南召,进入南阳府。 鲁山、南召两县靠着山,不富裕,直接略过。 南阳盆地可是好地方,方圆几百里内一马平川的良田一眼望不到头,是自古以来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南阳被伏牛山桐柏山汉江包围,水陆交通便利,是中原四大水陆码头之一。 南阳盆地别称宛,古名宛城。这和西域最知名地点之一的大宛有何关联呢? “大宛”、“宛城”,相隔四千公里却同名。费尔干纳盆地和南阳盆地或许是被凿空西域的张骞联系起来。毕竟南阳盆地是张骞封侯地。 当时西域的老虎还没灭绝。 闲话不提。 南阳是个好地方,可惜老百姓日子未见得好。河南“四大凶”之一的曹某就在南阳,更别说还有老朱家的唐王和一堆郡王。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赋税过重,而端在朝廷的腐败和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税重民穷”引起农民揭竿而起的说法是不存在的。毕竟大明朝廷法定征收的那点真不高。 而真正受益却是那些地方的大地主、乡宦,大部分的钱都进入了他们的腰包。这就是为什么明朝皇帝一直不理解的,朝廷的税收不高,国家财政一直见不到钱,而老百姓还是不安静。 “是时,中州鼎盛,缙绅之家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千余顷,即少亦不下五七百顷。就四家论,曹褚为上,苗范次之。”
他们剥削来的财产折合银子达三千多万两。 老朱家的唐王在南阳经历九世两百多年,包括历代郡王在内九成都是王八蛋、禽兽、畜生、寄生虫。 “南阳有个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
花园是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王府后面主要建筑是一座假石山,名日“王府山”。 王府山险峻秀拔,玲珑怪奇,远观近玩,皆有情趣。那些石头都是从2000里外的江苏太湖运来的,人抬牛拉,历时数年。 王府山呈圆锥形,除主峰外,另有四个支峰,取“五峰并峙”和“四峰拱朝”之意。支峰下边有奇巧的洞窟,洞窟之间,崎岖贯通,一步一景。穿洞走穴,爬60道台阶,螺旋而上,可达主峰山顶。山顶有亭,凭栏可鸟瞰全城,也可远眺九架孤山,紫、塔、独、蒲(南阳山名),皆历历在目。 当年这些石头从太湖湖底捞上来时,承水运接力转道北上,一路上领略了不少的花红柳绿,燕舞莺歌,最终它们被安放堆积在南阳唐王府。 在这样一个人造假山上,唐王可以登高望远,吟诗抚琴,鸟瞰全宛,既大气磅礴又不失王者风度,自我感觉良好。也许,只有这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王者风范? 作为王者,各代唐王总喜欢站在王府山上俯瞰全城,威仪天下,所以王府山就成了历代唐王的嘹望台。 有时候他们看到城中有谁家在娶亲,就下令把新娘抢来,先睡上三天再放还。不从者,即投入老虎圈中喂饿虎。 《南阳府志》记载:“民居逼其虐势,至不敢白昼婚娶”。 南阳人只好改在夜里娶亲,而且不放鞭炮、不吹唢呐,像偷人一般静静地进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那种旧俗才被彻底打破。可见唐王爷在本地为害之深。 皇朙宗室作为一个庞大的寄生群体,在我大明的日月光辉照耀下,滋生出什么杂种都不为过。 话说上一代老唐王朱硕熿宠妾灭妻,为了让庶子福山王朱器塽继位,竟把嫡长子朱器墭和他的四个儿子囚禁长达十六年之久。 崇祯二年,眼看老唐王要嗝屁了,嫡长子朱器墭却还活着。庶子朱器塽便与弟弟安阳王朱器埈合谋毒死了老大哥朱器墭。 时任河南右参政的陈奇瑜实在看不下去,说世子死得不明不白,如果不让嫡长孙继位,他定要上报朝廷。 老唐王无奈,只得赶忙立朱聿键为“世孙”。 崇祯五年,朱聿键继位唐王。 朱聿键在大牢中生活了十六年。十二岁入狱,二十八岁才被放出,所以生活习惯与一般藩王迥然不同。节俭异常,不近酒色,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还上书陈请时弊,申斥权臣,遭群臣忌恨。 他出狱之后立刻着手追查父亲的死因,对于与民争利的事情毫不关心。 此时的朱聿键锋芒毕露,在宗室换授等问题上与崇祯朝臣多有冲突,得罪了不少大臣。 原历史线,他为报父亲当年被毒死一事仇,竟在崇祯九年七月杖杀两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死)、安阳王朱器埈(未死)。 满朝哗议。 还没等朝廷讨论出如何解决唐王的问题,当年八月,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京师戒严。 唐王朱聿键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他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 行至裕州,朝廷内外群臣借此鼓噪,说朱聿键违太祖圣训,不经宣诏,即带兵越关出城,居心叵测。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 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仍使当时在位的崇祯帝大怒,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崇祯帝改封其弟朱聿镆为唐王。 那位当年的十二岁之囚,三十五岁时又回到了牢笼里。 好醇酒美妇即为贤王,好读书习文武艺者即为反贼,捉去凤阳为罪囚。 五年后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被杀。 又过了三年,一个刮着黄风的冬日里,崇祯帝在一棵萎琐的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不甘的一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南明拉开序幕。 福王称帝后,立即赦放朱聿键出狱,但对这位桀骜不驯的宗亲仍存戒心,不许他回南阳老家,也不许他入南京,而是令他远居广西平乐府。 在赴广西的途中,福王玩完。朱聿键过杭州,遇潞王朱常淓,奏请其监国,不听;请朝陈方略,不允。此时唐王有幸遇到靖虏伯郑鸿逵,一群遗老遗少奉朱聿键入福建。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改元“隆武”。 郑芝龙成了朱聿键股肱之臣,为褒其功,特赐其子郑森国姓,更名成功,掌管御营。都叫郑成功为国姓爷,说是明朝皇帝赐的姓,究竟是哪个皇帝却很少有人知道。 朱聿键雄心勃勃,即位5个月后即下诏亲征。但历史一旦打了死结,无人解得开。 隆武二年八月,朱聿键驻跸汀州,清兵追至。搞过嘉定三屠、原高杰部下李成栋俘杀隆武帝。 朱聿键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手中兵马也不足以和清兵抗衡。 他本人可以说是南明诸帝中较有能力的皇帝,只可惜在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势力,才使得他无所建树,最终隆武朝廷的复国计划失败。朱聿键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见的优良。 假如崇祯一死,在南京继位的是朱聿键,不敢说保住南明半壁江山,至少会比福王做得好一些吧。说他是明皇室最后的希望也不为过。 可惜后来的隆武帝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手下只有一堆拥兵自重的家伙,无力回天。 朱聿键以明朝疏藩即位称帝,尽管他颇想有一番作为,重建明朝江山,可是他一年以前还是高墙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的名分,这一先天弱点使他不能不依赖倡先拥立的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 即位后就以拥戴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为了收揽人心,任命黄道周、蒋德璟、苏观生、何吾驺、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等二十余人为大学士,入阁人数之多,在明代历史上从未有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隆武正权的败亡早已注定。更何况他还有个不甘平庸的远房亲戚鲁王朱以海当邻居。 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