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从黄巾小兵开始 > 第六十章 出兵汉中

第六十章 出兵汉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成都府衙。  这天,亲卫来报:“主公,府外有个叫糜竺的徐州人递上拜帖,想求见主公?”

糜竺?  莫非是那个徐州豪商,三国演义贴吧里的大舅哥?  楚歌搁笔道:“把人带进来。”

亲卫转身离开,很快带着糜竺进屋。  糜竺飞快地看了楚歌一眼,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端坐高堂之上。  年轻得出乎他的意料。  不敢多想,糜竺忍着心中惊讶,拱手作辑:“徐州糜子仲,拜见大人。”

楚歌笑道:“无需多礼,不知糜家主何事求见?”

闻言,糜竺再次弯腰作辑:“实不相瞒,在下特来投效明主,望明公不以我商贾之身而鄙薄。”

咦。  楚歌心中惊讶,他什么时候有王霸之气了?  这糜竺竟然不远万里从徐州赶来投靠他。  天降人才,实数意外之喜。  而且糜竺在商业上的才能也是他需要的,人品也说得过去。  微末之时投资刘备,之后不管刘备怎么颠沛流离,也是追随左右。  只是一家人最后的下场有点凄惨。  妹妹在长坂坡为了不拖累赵云,投井自尽。  弟弟被关羽轻慢,未能及时供应上后勤,被关羽吓得投了孙权。  哥哥因为愧疚郁郁而终。  这次大舅哥的路终于走宽了,希望一家人以后能平平安安地安度晚年。  楚歌快步下堂,扶起糜竺道:“子仲不远万里相投,乃天行之幸,何来鄙薄之意,我大同子民人人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

“主公。”

糜竺知道这一声称呼后就没了退路,可他并不后悔。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让他既惊讶又振奋。  在大同治下,世家豪族竟然要被抄没田产,家中更不能蓄养奴仆。  起先,他以为这样的政策必然导致民间沸反盈天。  因为这天下毕竟是世家之天下,靠那些蚁民如何能成事。  不见去年太平道席卷八州之地,还是被汉室剿灭。  可是仔细看下来,大同军的所作所为和太平道大有不同。  太平道不事生产,以劫掠乡里为主,得民心却也很快失民心。  大同人不同,他们治下,百姓却能安居乐业。  就连那些世家豪族仿佛也放下成见,很多人已投身大同官场。  最让他看重的是,这里的商贾没有低人一等。  而是可以和其他人一样晋升仕途。  先祖世代经营,不过是为了子孙后代跻身上层,不至于被人耻笑为一商贾。  相比起这个,徐州的田产和家奴算什么。  况且在大同治下经商,哪怕做得再大,也不用担心各方面的盘剥,不用担心得罪了谁被夺了家业。  糜竺为何投靠自己,楚歌心中有所猜测。  大同治下的法律和经商氛围,对这时代的商人再友好不过。  他鼓励治下民众赚钱,只要取之有道,不违法经商就行。  毕竟先富也能带动后富嘛。  不过猜测归猜测,楚歌还是好奇糜竺是怎么找来的。  糜竺把一路的经历娓娓道来。  最后他激动道:“汉室治下天灾人祸不断,更有宦官弄权,各地盗贼蜂起,主公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他日必能一鼎宇内,此时势造英雄也。”

楚歌微微一笑,以糜竺此时的眼光看,大同军确实胜算很大。  汉室上下基本上都是猪队友。  不过对方可能想不到接下来的十数年里,各地人才喷发。  可谓历史上人才最荟萃的时代。  如果那些人才能够精诚一致,聚集在曹操或是刘备麾下,或许能和他一较长短。  不过这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了两人短时间内做不到这点。  而他也不会原地踏步,故意等着两人崛起。  只能说时也,命也。  “子仲今后有何打算,是留在益州,还是回徐州做事?”

两人就天下时局谈论了一阵,楚歌最后问道。  糜竺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他开口道:“属下家中薄有资产,打算先回徐州一趟,待变卖家产后,就带上舍弟舍妹前来为主公效力。”

“如此,一路小心。”

——  时间一天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楚歌重点关注着畜牧业的发展。  而作为新晋的太仆李牧,这段时间可谓家喻户晓。  其不仅从小小放牛娃一步登天,成了大同军的高级官员。  在第一期《大同周报》刊登后,他家更是上演了一出报下捉婿。  升官、发财、迎娶白富美。  李牧变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对于世家大族的鸡贼,以及李牧的选择。  楚歌还是那句话,他乐见其成,他从来没有仇视世家大族。  他所作所为不过是扫平秩序,重建规则罢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才能建立起权威,今后的帝国才能依照他的意志而行。  另外有李牧这个榜样在,下面的人就知道他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多样化人才的追求。  如此,他的治下,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为考试而学习的“八股人才”。  当然,令楚歌欣慰的是,腼腆少年也没有一下子进化成恶龙。  假期结束后,李牧就抛下美娇娘前来报道。  两人商量一阵,决定把畜牧业的孵化基地设立在南蛮。  毕竟那里草木丰盛,适合养殖。  只是这样一来,南蛮大地可算是倒了大霉。  那里的资源几乎被楚歌想尽办法地利用。  先说物资。  就好比一颗树,树皮被用来造纸,树干被用来造船,树枝被用来当柴火。  地上的草叶藤条,能吃的被用来喂养猪牛羊,能用的来编织藤甲,不能吃、不能用的继续当柴火烧。  林中的蛇虫鼠蚁和动植物,能被人吃的被人吃,能喂养鸡鸭鹅的喂养鸡鸭鹅。  剩下的人力资源。  会种田、愿意种田的分配土地给他们种,不会种田、愿意生产的交给李牧培养成动物饲养员。  其他的青壮,挑选一部分加入大同军。  一来减少当地复叛的可能。  二来大同军地盘扩大,也需要跟着扩军。  对于南蛮地区的征服,楚歌发信给廖化,总结起来八个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时间一天天过去。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各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鸡仔、鸭仔和鹅仔。  这些家禽苗子,大同军每只只赚取一文钱。  要不是害怕百姓们取了小鸡仔们回去就炖汤了,楚歌甚至都不打算赚钱。  不过他更懂人性,免费的东西拿回家,百姓可不知道珍惜,只有出钱买的东西,百姓们才会用心饲养。  随着小鸡仔们投放市场,《大同周报》特地开放了饲养专栏,教百姓们如何花费最小的代价养殖家禽。  而为了治下百姓更用心一点,楚歌特地把专栏的名字取成:致富经。  效果很明显,一些胆大的人已经开始成规模开设鸡场,或者挖池塘进行人工养鱼了。  秋去东来,年关将至。  一番微服私访后,楚歌对治下官员的作为还算满意。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今年大同治下的GDP总量增长迅速,市场活跃,大有可为。  公元前207年。  新年刚过,楚歌就召集麾下众将。  楚歌道:“知道叫大家来是做什么吗?”

堂下众人异口同声道:“出兵汉中。”

楚歌笑道:“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啊。”

众人哈哈笑起来。  楚歌让人展开绘制的地图,指着汉中,然后手指移动,画了个圈道:“今次我军出兵,汉中不过是开胃菜,这里,还有这里才是我们的目标。”

“雍州、凉州。”

众人心中一惊,被楚歌的话吓了一跳。  “对,雍凉之地才是我们的目标。”

楚歌点头道,“如今凉州羌人作乱,牵扯了长安附近的兵力,此天赐良机,天与不受,必受其咎。”

“此次出兵,我们要在汉室反应过来之前,拿下长安和它东面的函谷关,我军一旦扼守函谷要道,汉室哪怕倾国之力来袭,也无惧于他。”

“如能在汉室大军集结之前,扫平雍凉之地,如此雍凉益三地将连续并存,介时,就不是我们担心汉室来清剿我们,而是汉室该担心我大同军兵出函谷,逐鹿天下了。”

众人被楚歌描绘的前景振奋,纷纷起身抱拳道:“愿为主公效死。”

征战的齿轮启动,粮草先行。  成都通往剑阁的水泥路上,运输车并行而走,一车车的粮草沿着金牛道,朝汉中的阳平关进发。  汉中一日三惊。  苏固气得骂娘:“叛贼乱我之心不死。”

他一边让人召集各地县兵,一边发信向汉室求援。  其实苏固知道求援的用处不大,早在去年大同军拿下巴蜀的时候,他就把益州的情况上报。  可是这种地方郡县发生的叛乱,汉室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让苏固自己招人平叛。  “宦官弄权,国将不国,可恶。”

苏固无奈,只能亲自带兵来到阳平关把守。  阳平关内大军集结,楚歌选择视而不见。  历史上刘曹的汉中之战,早就把汉中的攻略教给他了。  “公义,后方粮道就托付于你了。”

张任郑重道:“主公放心,若粮道有失,愿提头谢罪。”

楚歌笑道:“那倒不至于,保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说归说,楚歌还是相信张任的能力,都说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有他的放权和交代,张任等人在平定南蛮的叛乱中,表现的相当出色。  鉴于张任和廖化的属性有点重合,加上今后的主战场在北方,所以他把张任调到身边,又把专职武力的严颜给廖化调去当副手了。  留下张任把守粮道,楚歌带着黄忠、甘宁、蒋钦和军队南渡沔水。  大军抵达定军山,楚歌留下黄忠道:“汉升在此山下寨,苏固为防我们灭其粮道,必分兵前来,你可见机行事。”

黄忠抱拳道:“末将领命。”

对于黄忠在此驻扎,楚歌报以大期望。  历史上,黄忠就是在定军山下阵斩曹魏大将夏侯渊,几乎可以说一战抵定了汉中战役。  最后连曹操也只能无奈说汉中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留下黄忠,楚歌带大军继续沿汉水出发,直到抵达子午谷,他才留下一部分人马扼守谷口。  “主公。”

早就等候多时的马忠带人迎了出来。  楚歌道:“这些日子可有人进出?”

马忠道:“抓到几个山民,还有汉中太守发往洛阳求援的书信。”

接过马忠递来的书信略微一扫,那上面全是他不认识的大篆,楚歌把信纸揉成一团,直接扔在地上:“把人转移给守卫士卒看管,你带人随我一同去长安。”

“是,主公。”

马忠精神一振,跑去召集人员。  趁着士卒歇息,楚歌打量起史书记载的子午谷。  这次出兵雍凉,他打算采用历史上魏延提议,而诸葛亮没有实施的“子午谷”奇谋。  从子午谷出发,抵达长安大概需要十天时间。  “子午谷奇谋”的关键在于神速和隐秘。  所以早在年前,他就派马忠扼守这里,凡是经过的人都暂时控制起来。  大军在谷中休整半日,继续朝长安进发。  这时的楚歌还不知道,汉中的战局正朝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