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成冷眼旁观,知县曹璋这么突兀的出现在秦家,最大的可能,就是秦睿向易水县、向朝廷上报了他发现的注音字符的用途,并打算致力于此,编撰一部识字典籍。 他猜测,识字典籍刚刚准备,就上报易水县县衙,秦睿之所以这么急,很可能是为了扩大影响。此事扩大影响之后,再有别的势力想染指此事,那就不太好操作,秦家在识字典籍上的地位也就稳固了。 当下,最好的机会就是秦向儒的婚礼当场。 想办法让知县在婚礼露面,再对此发表一下看法,不但能让秦家接下来好过一些。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由朝廷官员宣布此事,秦家编撰典籍这事儿自然坐实,很保险。 事实就是顾天成猜想的那样。 曹璋年纪比秦睿小不了几岁,但他在易水县已经当了四年知县。而且,他不知道还会在这里、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 易水县是一个很中庸的小县城,既不很贫瘠,也不很富庶,在大河两岸是个极不起眼的存在。 甚至连易水县这段河水的水域平缓,都成了缺点。多少年来,这里没沉过一条船,更不曾有过水患。 不是这里的知县治理的好,而是大河在这里没有别的支流汇入,也没有起伏的地势。 想让上官和朝廷往他这里多看一眼?简直难上加难! 他甚至想过,他这个知县很可能还要当十年、八年。 一个不好,他连论资排辈的资格都没有,以一个政绩平平的理由,把他派个更差的地方都有可能。 就在这个时候,延浦镇秦睿通过衙门正门,送上一份正式文书。 文书内容让他看到了希望,若秦睿所说之事能成,他这个政绩平平,一点不出彩的知县,就会出现在上官、朝廷、甚至世人眼中。 识字典籍固然是开创先河之作,但他这个当父母官的,在辖区内扶持出这样一本典籍,成就了一代大家,也算是功不可没。 曹璋再三思量,又和秦睿先后约谈两次,详细了解了注音字符的使用,确信这件事可行。 而且,根据秦睿所说,他已经在诚运投递试行过,注音符号的确可用,如今只差编撰成册。 有了这个前提,不但说明注音符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旁人也没机会打这本典籍的主意了。 曹璋也因此没了别的心思,找好了自己的定位,连夜赶写一份公文,附上秦睿的请示文书,派亲信送往通州衙门。 昨日,亲信才从通州赶回,带回通州知州大人的意思。 上官的意思很明确:善加扶持,密切关注。若的确能达到秦睿所写效果,与众多学子和众多读书人有大益,将是功德一件。 曹彰亲自和秦睿谈过,他对此事有九成九的把握。 到时,识字典籍成型,之后再编撰一册更庞大的词语和名句典籍,标注出处和释义,秦睿一代大儒的根底就有了。 和这样的人、这样的家族保持良好关系,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秦家尚在低谷时,他这个父母官表个态、帮扶一把,比日后秦家鼎盛时再送金送银更有价值。 当前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他在秦家冷清的喜事当口露个面,于他来说举手之劳,却足以让秦睿和秦家感念。 于是便有了知县大人今日之行。 同样的,秦睿官场浸淫那么多年,在这方面只比曹璋强,甚至还强得多。 他要的就是曹璋的这个表态,在这样的场合,用这样的方法,把识字典籍公诸于众,在没有更强大的势力介入之前,没丝毫争议的把这部识字典籍落在他秦家。 当下,众人簇拥着知县大人回到正厅,再一番各自的推让和客气,大家一一落座。 知县大人表现的很亲民,他一点儿架子没有,和秦睿、和在场宾客交谈着,不时问问在场之人生计如何、做何事项。 本来这就是走个过场,挑拣着问上两三人便可。结果这第三人,知县大人眼光一扫,便落在顾天成脸上。 这张年轻的面容,很让他有种熟悉感,似乎在哪里见过。 但是再细看那年轻的面容、清澈的眼神,这种熟悉感好像又模糊了。 秦睿见曹璋似乎对顾天成颇感兴趣,当下介绍道:“这位是牧良镇人士,名叫顾天成。他和小镇的袁长河合伙,开办了诚运南北和诚运投递,做的很不错。”
曹璋没找到那种面熟的感觉,却想起秦睿所说两人,不就是前几日曾上门拜见、他没见的那两个吗? 进而想起,秦睿的庶长子是和顾天成一起做事的。 人们都说,一般情况下,原本不认识、初次见面的某个人,如果对对方有种面熟的感觉,就会对这人有种莫名的好感。 曹璋现在就处于这种状态。 再有,秦睿回乡这么多年,潜心研究注音符号,明知家族辉煌前景的情况下,还能让长子和顾天成一起做事,可想他是多么看好这个河运行。 更和蔼的笑容浮现在知县大人脸上,为着说话方便,还让下属挪了个椅子到近前,让顾天成坐近些说话。 顾天成刚才就被曹璋看的一头雾水,这时又被特意关照,很是纳闷。 但是,能受到知县大人关照,于他、于诚运都是好事。他已经看好了地方,过些日子还要在牧良镇买块地呢,能扛着知县大人这杆大旗,想来事情要好办的多。 当下也不推脱,利落的起身道谢,坐在众人羡慕的那张椅子上,和两个大佬相谈甚欢。 闲话说过,眼看就是新妇进门的时辰,曹璋清了清嗓子,场间安静下来。 曹璋在一片安静中说道:“本官此次前来,一是为秦先生府上公子婚事道贺,其二……嗯,就更是大事了。”
众人立即瞪大了眼,还有更大的事? 果然,果然还有事!而且,是好事吧? 顾天成也是一脸等待劲爆消息的表情。他得保持警戒之心,他们投递行大老粗的行当,只是试用了秦家研究出来的注音符号,很不懂其中价值。 曹璋扫视众人,很有志得意满的感觉:“秦先生回乡,并未浑浑噩噩度日,潜心钻研之下,找到一种帮助读书人认字、查字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遇到不认识的文字、或者能口述却不知如何书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