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洋人和人龙哥粉喜欢看《龙少爷》,本地人喜欢看《蜀山》,《龙少爷》虽然也扑街了一点,但是还是在新年档顽强的撑了下去。最后《龙少爷》下映的时候,拿到一千一百万港币的票房,被特效大片《蜀山》狙击,还能拿到这种票房已经不易了。 至于老迈的邵氏圣诞档的《打雀英雄传》只上映了十天,拿到三百多万票房。而之后邵氏推出的几部老式武侠片(六十年代也算新武侠电影的),都是上映数天之后就因为票房不佳匆匆落画。 新艺城的恐怖片《再生人》的下场也差不多,在元旦之后下映,三百多万票房。而之后新艺城寄以厚望的《最佳拍档》,在《龙少爷》和《蜀山》的夹击下,拿到一千三百六十万票房。远低于历史上的成绩。 而看电脑特效大片的本土观众一直很热情捧场,《蜀山》延长了放送时间。因为院线有得赚,就不会将电影落画的。一直到2月3号,《蜀山》的上座率连续三天低于三分之一。银都院线才将蜀山落画,结束第一轮放映——香江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还都等着第二轮放映第三轮放映呢。 而此时,公映四十九天的《蜀山》拿下四千三百五十二万港币的香江历史票房最高成绩。又一部现象级电影出现了。 2月4号,发哥红姑主演的《和平饭店》在银都院线上映。 同样是2月4号,作为导演的王京拿到《蜀山》本土票房的版权分红,本来应该是四十三万五千二,张成大笔一挥,给王京五十万港币,凑个整数。 主创团队的主要演员例如未来的四大天王,也都拿到二十多万港币的版权收入。 其他非主创团队的人员,张成也给在《蜀山》的庆功宴上一人包了一个一万块的红包。 总之皆大欢喜。 拍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这一点,是徐可在《新蜀山》票房大败后才想明白的。 《新蜀山》公映以前,徐可可谓是香江导演界的当红炸子鸡,来上门请他合作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可是到了《新蜀山》公映几天,影评和票房都是双输之后,施南笙已经在家准备了渔网,准备在门口抓麻雀。 虽然大投资的电影票房大败有点伤人品,不过徐可还是很看得开的,自我开解的对老婆施南笙说:“没问题啦。你看,《新蜀山》的导演费用和你的监制费用,我们都赚到手了。邹老板还准备卖《新蜀山》到好莱坞去,说不定洋人喜欢这个调调的。最近听说洋人喜欢看旧式功夫片《龙少爷》,而不喜欢《蜀山》。可见,我们的审美观点,和洋人正好是相反的。”
施南笙到不觉得洋人能看懂《新蜀山》那样剧情稀碎的电影,不过,最多也就是邹老板的红包拿不到了而已。毕竟徐可已经是连破香江票房记录的导演,这次失败,是因为特效和剧情以及服装化妆道具都不如人。输的无话可说。 电影业,从来都是赢家通吃。 要说《新蜀山》赔得最多的当然是嘉禾,施南笙和徐可分别赚到十几万。是一线导演和一线监制的收入。 至于要不要回东方胜影业的问题,两个人还没想好,现在仍有外面的投资者想找徐可夫妇拍电影,但都是小制作。 这也是香江的影视公司的特点,擅长以小博大。小制作赔了也是不疼不痒,大制作赔了那就会伤筋动骨——后来王佳卫用两年时间打造的《东邪西毒》花了几千万,结果票房惨败,把老板邓光荣气到住院。 王佳卫是在香江编剧中是一代才子,票房大卖的电影他不是导不出来,而是不愿意去做。因为那样赚钱的只有老板,而搞出《东邪西毒》这样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自己国内外获奖无数。花老板的钱,成就自己的名气,还有这好事! 而且成名之后,就算邓光荣破产或者被直接气死,还是会有更多的冤大头会拿着钱上门来求自己合作。 这就是导演这一行业的利益所在。 王京在业内被称为快枪手、烂片王,这些人却不知道,王京导演的片子,从来没有赔过钱的。就这一点,就能让王京在整个行业封神了。 这也算是一种导演的职业道德了,至少对得起投资人的资金——当然,王京很多电影的投资方很多都是永盛影业,而永盛的老板是新义安的龙五兄弟,真的搞到永盛投资的电影赔钱,新义安十几万兄弟就有话要对王京说了。 《蜀山》庆功宴结束后,东方胜影业的《开心鬼放暑假》正式开机,这一次,导演和编剧都是高至森,监制是外号娃娃的冻龄女神潘映紫,潘映紫也会在片中客串一个女学生,三十出头的潘迎紫长的就是一副女学生的面孔,不然外号也不会叫娃娃了。要知道,世上从来没有叫错的外号。 为了节约成本,这一次《开心鬼放暑假》还是海选新人。整部戏预算投资三百万,暑假档的一部戏已经有了。 另一部更早之前立项的《唐伯虎点秋香》也在开心鬼放暑假开机之后迎来了内地从泉城二中高二学生中找来的巩皇,并帮其办理好了工作签证。 本来还在准备明年高考的巩皇听说投资拍摄《少林寺》的大导演张导要找自己做女主拍戏,兴奋地险些失语。 一直在学校文艺队的巩皇是有着迫切想要出名成为国民艺术家的愿望的,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突然。 大导演,大制作,女主。一切的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原本还想考艺校的巩皇立刻放弃了考艺校,直接退学收拾了下行李带着煎饼大葱踏上了去香江的火车。 张成第一次见到巩皇,觉得巩皇底子的确非同凡响,不然中戏也不会在其落榜后特招巩皇入校了。不过,八十年代的打扮吗,实在是有些大众化了。哪怕对方还是穿的白色连衣裙。 张成示意赵雅之带着巩皇去购物美容,先适应一下香江的环境。 就巩皇的底子,做花瓶那是一等一的,根本不需要演技,再说了十六岁的巩皇还有青春无敌的加成。而且女人要演技的话,还要影帝怎么出彩呢。 十六岁的巩皇很快在张成家有了自己的房间和衣帽间,有了一排排的新衣服鞋子包包,人也从土妹子转变为时尚女性。并且很快成为了真正的女人,很快适应了这个大家庭。 这一点,巩皇倒不是很在意,巩皇早就想明白了,男人都不肯碰你,怎么可能捧你呢! 再说了,如今自己还能离开这些房子、衣服、仆人、鞋子、包包吗?当然不可能。 《唐伯虎点秋香》开机之前,银都院线的王总带来一个好消息。 “《蜀山》内地也决定上映了。就在今年五一。而且海外版权,不仅仅是卖到了东南亚和南洋,欧洲和北丑也来谈蜀山在欧丑那边上映的版权了。”
《少林寺》在欧丑等地卖的还不错。这一部《蜀山》更是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地的仙境拍的美轮美奂。更别说其中的电脑特效技术,洋人也没见过啊。根据好莱坞高层的报告,大概要用丑国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制作几年才能达到这样的特效效果。 仅仅巨型计算机几年的租用费就能让好莱坞任何一家影视公司破产。 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地区影视行业的人才和先进经验,才有的后来的好莱坞。 面对这样的一部特效大片,好莱坞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先搞过来,然后分析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以后慢慢偷师,才是正经的好莱坞做法。 香江影业在九十年代中期没落以后很多人一下没了饭碗,香江影视人员一部分电影人去了内地,另一部分投奔了好莱坞,这才有了《黑客帝国》等糅杂了香江武行技术特点的好莱坞大片以及内地影视业的繁荣。 赚钱多少,是其次,打进欧丑市场,这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说起来,咱就有了欧丑市场了。 房事龙龙哥为什么能拿香江独一份的超高片酬和票房分成,就是因为人家有世界第二的东瀛市场啊。 “很好。文化阵地这一块,咱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张成还是比较放心的将海外版权交给王总去谈,双方这两年合作的也一直愉快。 对王总而言,赚钱多少是其次的,他们银都院线和名下的长城影业、中原影业等,都算是国企,大家是体制内领工资的。不然十几年亏损,在香江早就该关门了——香江这里遍地影视公司上千块就能注册一个,今天成立明天破产都不稀奇,不过,国企只要上面扶持,永远也不会倒闭。 扩大银都院线的影响力才是王总工作中的最终目的。银都院线只要能保证好片不断,海外购片商自然会优先找银都院线合作。 当然,像是《喋血双雄》《英雄本色》《开心鬼》之类的电影,不可能从内地上映。但是,能让银都院线在香江和海外赚钱,也是好的。而且左派院线赚钱还能打一小撮人的脸。这一点对王总而言比赚钱还爽。 《唐伯虎点秋香》开机没多久,香江电影业迎来一件大事,电影双周刊在82年搞了一个金像奖出来,评选香江本土的优秀电影以及在香江放映的海外电影。 第一届金像奖举办的还有一些简陋,只评选了最佳十部香江电影和十部外语片。其中东方胜影业在81年上映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蜀山》都获得了本土十佳电影称号。 评选出的最佳导演是《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的徐可。《蜀山》的票房虽然更高,但是艺术性没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影评界认为商业片赚钱就行了,没必要整太多。 最佳电影也是给了《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但是,张成和关佳慧和最佳男主以及最佳女主无缘了。 电影节吗,总是要排排坐分果果的。不能让一部电影都抢了风头。 最佳剧情给了《父子情》。这部父子情,张成都没看过,别说张成了,第一届金像奖大部分参加的人都没看过,就知道是一部文艺片。 主办方电影双周刊就是喜欢文艺片,你有什么办法。没办法。 不过《父子情》是左派电影公司凤凰影业出品的。张成就算不高兴,也不能去拆台。 拿下最佳女主,也是香江金像奖第一届影后的是邵氏出品的《长辈》中的惠英红。 惠英红张成还真知道,这是和李赛凤、杨子琼齐名的香江打女。听说惠英红小时候家里太穷,被卖到戏班,看过《霸王别姬》的都知道,戏班教戏就一个办法,唱错了要挨打,免得下次继续出错。唱对了也要挨打,免得忘了。这叫痛苦记忆法。 而拿下最佳男主的电影是嘉禾影业的《摩登保镖》,许冠文也成为第一届金像奖影帝。 最佳编剧给了新艺城的《再生人》。 电影双周刊还是谁都不得罪,香江四大院线人人有份。 大概是怕第一届金像奖,有人没分到猪肉,下次不肯来了到时候无人领奖,金像奖举办方多尴尬啊。 第一届金像奖没什么赞助商,纯属是电影双周刊这个赚不到多少钱的杂志用爱发电。最后也没有酒会饭局,大家领了奖就散了。 因为金像奖领奖的这个机会,张成也见到了徐可:“老徐,什么时候回来?”
徐可稍有尴尬:“这个,手头有一部电影,怎么也要忙完。”
其实徐可最近不是在导演电影,而是在邵氏的大制作科幻爱情片《星际钝胎》中客串一把。重点是研究一下邵氏影业的大制作科幻片。 徐可自己刚扑街了一部大制作,难免是有些自我怀疑。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吗。 不过就徐可看来,这部号称也是大投资大制作香江版本的《星球大战》基本没什么特效团队,重点还是讲述故事。以剧情为主而非特效。 但同时也悄悄戴着墨镜口罩去看过王京版《蜀山》的徐可知道,估计邵氏这部《星际钝胎》也要扑街。 大家已经看惯《蜀山》这种特效大片了,你再用剧情片冒充科幻片忽悠观众,绝对是会被骂死的。 要说在王京版本《蜀山》成功之后,徐可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最近香江报纸上已经传出消息,东方胜影业的《蜀山》版权已经卖到了欧丑等地。东南亚那是香江票房的保留地,自不必说。 想想自己的《新蜀山》打入好莱坞遥遥无期,嘉禾的一哥龙哥也只能在好莱坞从龙套开始起跑。 而这边呢,明明是左派的电影公司,别说好莱坞,就连欧洲那边,都开始从东方胜影业买片了。要知道,其实欧洲人很不鸟好莱坞那一套的。欧洲第一票仓的法国,只要是好莱坞大片,在法国就卖不动,反而是好莱坞的B级片,在法国还有些市场。 如今香江的左派电影反而先进入了欧洲市场。以前香江电影要进入欧洲市场,都要先从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面获奖才行,现在则不用了,欧洲佬屁颠屁颠的来这里买片了。 徐可不肯立即回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嘉禾还没有完全放弃徐可,虽然事实证明,徐可驾驭不了大制作,那可以来个小制作让徐可搏一搏。万一中头彩了呢! 至少邹老板是这个意见。 在《新蜀山》扑街之后的两个月后,邹老板亲自批了一部成本两百万的小制作《冲破黑漩涡》,点名让徐可去做导演。 徐可进组《冲破黑漩涡》之后,卖力工作,也是想在拿到金像奖最佳导演之后,再一次证明自己。 这部《冲破黑漩涡》在五月份杀青,六月底上映。刚好碰上高至森编导的《开心鬼放暑假》,结果在嘉禾遇到了票房四日游,四天拿下十五万港币的票房,然后被嘉禾匆匆下画。 这时候差点背过气的邹老板只恨自己当初瞎了眼,怎么就把徐可这个坑货招揽过来了。大制作不行,小制作还是不行。到底要怎么样啊。 不过这次《冲破黑漩涡》的票房再次失利,也让徐可看清楚自己了,没有成熟的体系和优秀的剧本,以及精干的团队,自己也不是什么电影之神。 自己几部大卖的电影,都是在东方胜影业成功的,可见,东方胜影业风水就是好,和自己命格相合,这东方胜影业才是自己能大展抱负的地方。 《冲破黑漩涡》下画之后,徐可和施南笙同嘉禾解除了合同,邹老板也是想让这两位瘟神赶紧走人,双方目的一致没多纠缠很快达成一致。 82年七月初,徐可协同夫人施南笙回归东方胜影业。 面对浪子回头以及浪女回头的徐可夫妇,张成给出一本自己要主演的电影《霍元甲》。 还是徐可导演,施南笙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