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 她想的法子就是让宋欢对傅渊之失望,而后趁着傅渊之没回来之前,让孙氏把宋欢的心理防线冲毁,到时候说服她嫁与人妇,傅渊之回来也为时已晚。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宋欢是个水火不侵的人,傅渊之有婚约的事儿也没能让她出现正常人(当下时代的女子)该有的情绪。 不吃醋,不难过,不误会。 而在方家的事情因为傅泰的原因不得不掩盖,否则方先玉只能嫁给一个糟老头子,那不是方老童生乐意见到的。 还有方先玉的奸情,如何被宋欢提前知晓这是她最想不通的地方。 这事儿知情的也不过五个人,这种事她怎么就知道的? 不对,还有一个人! 那个卖家! 难道,宋欢认识那个店家? 可是不对啊,宋欢怎么会认识呢? 还有方先玉与吴广阜的通奸。 此事原想当做把柄抓在手中,这就成了傀儡身上的线,只要方先玉不想声名尽毁就不得不听从安排。 若是傅渊之真就乖乖娶了方先玉,那他就会被方先玉这个傀儡绊住,不说科举,就是以后积累的产业也会尽数被方先玉挪给傅氏。 这些事,串联起来确实是个很大的局。 一环扣一环。 可却一而再再而三,什么都没成功。 好好的计划,好像一开始从宋欢身就预示着一切都不会如他们计划中的那样发展。 从宋欢入手失败。 想以孝压傅渊之,谁曾想他竟不接招。 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他们这个局的对象若是换成另一个人早就成功了,偏偏傅渊之身边有一个宋欢。 她早就跳出了这个时代给女子画的圈。 好像再复杂的事儿到了宋欢身上都会迎刃而解。 宋欢只能呵呵一笑,那多出来的几十年不是白费的。 …… 傅学书怎么也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报复到宋欢,还让自家处境更加糟糕。 没错,报复宋欢。 她当初被众人发现就是宋欢做的局。 后来是她的相公吴广益亲口告诉她事情的始末,她这才知道一切都不是偶然。 吴广益迫于宋欢的威慑从而提前去大榕树村找她,这才有了后来的那些事儿。 傅学书怀恨在心,后来得知原来这几年傅渊之一直和宋欢在一起。 而傅渊之今时不同往日,居然成了举人,若是让宋欢成为举人夫人,她是绝对是不愿意看到的。 傅渊之的成亲对象只要不是宋欢,其他人她都无所谓。 她参与其中也不仅全是为了报复宋欢,还因为方先玉好拿捏,若是能从中得些好处那自然更好了。 为了确保事情万无一失,她还特地趁着方先玉不在时,在她房间点燃了迷香。 谁知道,中招的居然不是傅渊之! 傅学书自觉失败,吃亏就吃亏在太心急了。 潘氏让她在方先玉和傅渊之成亲后再撺掇方先玉与吴广阜的关系。 可是,人都有私心,更何况情爱这种东西最难把握。 待她知晓时,这两人也早已生米煮成熟饭。 可她也没想到,这事儿居然成了命门,因为它,傅渊之有理由甩了这门婚事。 若是方家死缠烂打,傅渊之不顾情谊把这件事捅出来,方先玉不说嫁给傅渊之,命还有没有都不知道,方老童生更不会放过不成这一切的吴家。 此时不说登方家的门,就连吴广阜也被赶了出来,一条腿也被打折了。 没什么收入的吴家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而方家,方先玉被威胁着把打胎的事儿给吐露出来。 方老童生怒不可遏。 差点就没对着这个女儿说出“你就那么缺男人吗?”
好好的一招棋,全被这个没脑子的女儿给毁了。 空有容貌却没有脑子。 这不怪小妾为什么这么多年没被扶正。 难怪傅渊之不同意娶方先玉为平妻,只要是个男人,得知这样的事谁还愿意要? 可方先玉毕竟是他闺女,把这些事掩盖住,好歹还能找一个不错的人家联姻,既然不能更进一步,那就努力维持原样。 至于之后方先闻的种种辉煌事迹,使得方家不仅不能维持现状,反而越来越走下坡路。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这个局对于一个愚孝、软弱的人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可偏偏傅渊之不在其列。 方家自食恶果,只能说一句活该。 庚戌年 己卯月壬戌日 宜出行 万物复苏的时节,一辆骡车渐渐驶离大榕树村。 梁福财、梁福康以及梁大勇三人肩并肩,目送骡车驶离,梁福财和梁大勇没有沉浸在不舍当中,地里还有很多活要做。 两人转身准备回村。 梁福财见梁福康没跟上,叹了口气,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梁福康愣神了很久,直至骡车在逶迤的山路上消失后,他这才追上梁福财的步伐。 梁福财看着情绪有些低落的弟弟问道,“你想去念书吗?”
梁福康沉默了片刻,这才说道,“不了,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会让他去念书的。”
梁福康眼里升起了冉冉星光,阿弟的不一样,他还是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让他很羡慕。 从前或许是天天和阿弟在一起,他的感触没有那么深刻,但是时隔几年后再次接触阿弟就觉得,念书真的很不一样。 阿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尽管他很努力想要恢复到没离开之前的样子,但是他和其他小伙伴都能够感觉得到其中的不一样。 梁福才哈哈一笑,“好,有志气!那我们为下一代能够进学而要更加努力了。”
梁福康笑了,他会的。 梁福康直观感受念书与不念书的差别就是: 在看到日出霞光的时候,能够吟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而不是,哇,今早的太阳真好。 在看到春雨降临时,能够脱口而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不只是惊呼,哎哟,今儿雨真大。 阿弟把小伙伴们送的礼物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收好。 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却承载着满满的回忆。 什么草编织的蚂蚱、自己制作的弹弓、还有竹篾编制的装蛐蛐的笼子等等。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阿弟却很珍惜。 待宋欢一行人到阳江府时,已经进入了三月。 正好是府学放田假。 宋欢几人在逛街的时候遇上了于栄。 此时的于栄比在鹿县时候状态好了很多,原本清瘦的面颊也多了一些肉。 假期的他并没有回鹿县,而是在书肆里抄书挣钱。 当他透过窗棂看到熟悉的人影时,他便跑了下来。 他在年前时就已经得知宋忆休学的消息。 他很想问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如今他终于可以有机会问出口。 阿弟对待于栄也没有了之前的心有忿忿,语气很平淡的把自己要游学的事情告诉了他。 最后还似劝解他道,“读万卷书,更须行万里路。读六经而不阅世事,有如买椟还珠,入宝山而空回。纵使勤苦,也只是徒然费神伤身,有何益哉!”
于栄怔在原地。 许久后,露出一抹苦笑。 他努力争取来的机会,在别人眼里也不过只是踏出的第一步。 于栄落寞的走回书肆,强自提起精神,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他会努力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于栄收拾好心情后,心里默念道,此去山高水长,只望珍重,岁月风平。 希望再次见面之时,你我能够心平气和,放下执着,如老友一般喝一杯浊酒,笑对流年红尘,品一品半盏清茶,谈及贫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