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轮回小农场 > 第337章,回村

第337章,回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奈,昙生只好离开。  走到爹娘的包子铺门口,只见王记包子铺的招牌已经变成某某集体饭店。  好吧,怪不得爹娘回乡了。  趁着此时才过中午,昙生决定回王家庄看看。  招手叫来一辆黄包车坐上,给他两块大洋,让他往城门那边去。  车夫很高兴,拉起车跑的飞快,不多时就到了城门外。  车夫放下车,从肩头扯下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指着不远处几辆骡车道:“那些都是去各乡镇的拉客车,你去看看有没有到清水镇的。”

昙生跳下车,道了谢,迈步走过去询问。  果然有一辆骡车是去清水镇,这会儿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车夫正准备赶车出发。  昙生上了车,给了骡车夫一块大洋。  车夫接过大洋塞进腰包,又从腰包摸出一沓钞票,抽出四张绿色的,找给昙生。  昙生接过来一看,绿色钞票面额是一千,四张就是四千。  他眉头微跳,啥也没问,径直将钞票装进口袋。  这应该是新出的钞票,一千对应后世的一角钱。  想必自己那块大洋价值一万新币,也就是后世的一块钱,而这趟车费是六千,等于后世六毛,所以车夫找给他四千新币。  唉,这钱的面额也太离谱,人们每天揣着成百上千,甚至数万出门买东西,其实就值几分几毛几块而已。  昙生暗自摇头,听车上几人闲谈。  (此处被删两百字)  他他家儿孙现在连媳妇都讨不到。  有一人道:“王家庄的王大贵也是富笼,他家儿子可是当过土匪的。”

另一人摇头:“你知道啥?王大贵的大儿子如今是个大官。”

“当大官怎么了?还当是旧社会?俺们现在人人平等,都是国家主人,还怕一个曾经当过土匪的人?什么大官,屁!”

“就是!”

一人附和。  另一人摇摇头,没再说话。  昙生看了看这几人,一个都不认识。  也是,这些人年纪大多二三十岁,当年自己大哥带人剿匪时候,他们还都是不大的少年,还都是被护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  想想自己的年纪,今年应该三十六了,只不过看起来还是二十三四的模样,跟十年前没多大变化。  骡车走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在天黑前到达清水镇。  昙生跳下车,迈步朝王家庄走去。  路上没人的时候,他就动用强悍的速度闪移,只几次就已经到了王家庄村口。  村里还是老样子,除了土墙上刷的标语,没啥变化。  茅草屋还是茅草屋,土坯房还是土坯房,连村口老槐树下的大石头都没挪窝。  昙生一路步行,遇到几个村民好奇打量他,但没人上前询问。  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  院门正关着,但没上锁,说明里面有人。  昙生推了推,没推开,于是拍拍门,叫道:“有人在家吗?”

喊了两声,里头有人应一声,打开院门。  “你……”开门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看年纪能有六十来岁,正是昙生的亲娘柳桂花。  “娘。”

昙生喊了一句。  柳桂花愣了片刻,一把抱住面前青年嚎啕大哭。“儿啊,娘的昙生啊,你可回来了…”  昙生眼眶也红了,拍拍老娘,“娘,你和爹还好吧。”

“好,好。”

柳桂花哭了几声,拉着儿子往院里走,还不忘转身关好院门。  王大贵也从屋里出来,看到眼前青年愣了好久,死劲擦了擦眼睛,才问:“真是昙生?”

“是。”

昙生上前抱了抱这个矮小瘦弱的老头,“爹,我回来了。”

王大贵顿时老泪纵横,抱着儿子哭的像个孩子。  父子俩进了屋,王大贵拉着儿子询问他这些年去了哪里,是不是跟长富在一起。  又问他成亲没有,为啥不把老婆孩子带回来看看。  昙生苦笑,胡乱编个理由给老爹听。  “前几年我在外头做生意亏本,没脸回来,后因种种原因,想回却回不来。”

王大贵听的云里雾里,但不妨碍骂二儿一顿,“你个傻子!亏本就亏本,大不了回来咱们爷儿俩一起卖煎包…”  忽然想到自己的煎包铺子已经没了,王大贵神色一黯,转过话头,“现在回家种地也不错,总好过在外流浪。”

昙生笑笑,应道:“是,爹说的对。”

柳桂花在厨房生火烧灶,煮了一碗面条,四个荷包蛋,端来给儿子。“昙生,饿了吧,快吃点儿。”

昙生也没推辞,接过碗吃起来。  老娘柳桂花与老爹王大贵就坐在桌旁笑眯眯看着,不时说起自家的事。  “你大哥有两个孩子了,大的是个闺女,今年能有七岁;小的是男娃,估计也有五岁,他上个月还寄来一封信,又寄回来二十万钱。”

说着,柳桂花去屋里开箱拿来四张钞票,每张面额是五万,四张可不就是二十万。  “这些钱你拿去,以后要是做买卖,也有个本钱。”

柳桂花将四张钞票塞给儿子。  昙生只看了看,就把钱还回去,“不用,你们收好。”

柳桂花见儿子坚决不收,叹口气,又将钱锁回柜子里。  昙生询问老爹,“你们一直在县城做生意,怎么又回来了?”

王大贵叹息一声,“也怪俺,卖包子挣了些钱,就想着给家里添几亩地,以后也能算祖产,谁能想到呢…”  原来王大贵在这十年里陆续买了二十亩地,自己种了六七亩,其余租赁给几户村民耕种。  “赁出去的地,每年只收他们一成租子,有时连一成也没收,年景不好,俺还倒贴种子给他们。”

王大贵越想越委屈,拿袖子擦擦眼睛,又道:“没想到,就因为这,把俺家划成……”  “去年,你大哥写信来,让俺们把铺子上交,俺照做了,想着不能影响长富,就回村来,哪知……”  一回来,乡里就过来,将他们老两口的积蓄悉数搜走,并分给其他贫穷家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