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招揽章邯的决定后,扶苏便派出近身侍卫,让他们前去将范增请来。 一个时辰之后,侍卫领着范增进入了上林苑扶苏休憩处,此刻扶苏正在馆舍中静静地等待着范增的到来。 见到公子扶苏后,范增俯身向扶苏行了拜见礼。待扶苏还完礼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范增请到蒲垫上坐了下来,然后向范增讲起穆陵关的事情来。 “此番急着将先生请来,确是有一件棘手之事需要先生出手,不知先生可知东海郡战事否?”
原先胡亥治下有东海郡、九江郡等数郡之地,胡亥死后,这些原先属于胡亥治下的郡县一时间几乎都快要被江东吞并殆尽了,但是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又有近百万东海郡饥民需要安抚,再加上章邯的顽强抵抗,因此江东最后只好无奈地收缩兵力,最后只保留占据了九江等三个与江东毗邻的郡县,至于其他各郡,由于山匪盗贼与章邯所部的袭扰,几乎又都被章邯所部或者山匪夺了回去。短短数月内江东在东海诸郡取得的优势在章邯所部与山匪盗贼的侵蚀下消耗殆尽。 到了最后,却是成就了章邯,使章邯部成为了东海诸郡最大的一股势力。此时此刻,章邯正依托东海郡险隘穆陵关阻遏江东军,并成功地将江东项氏堵在了穆陵关外。 扶苏之所以没有急着向范增讲述东海郡的战事,而是首先询问起范增是否知晓东海郡章邯与江东项氏之间的战况,其实有两层用意: 其一:扶苏想通过询问提前打探出范增对东海郡章邯与江东项氏之间战争的关注程度,若是范增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那么派范增前去招降章邯就顺理成章了,若是范增对章邯与项氏之间的事情不关注,扶苏就会打消派遣范增去招降章邯的想法,毕竟派一个对东海郡时局不关心的人去东海郡,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其二:眼下东海郡战局尚且不明,江东项氏与章邯所部虽然各有损伤但主力尚存,扶苏虽然时刻在关注东海郡战事,但是在战况不明,两家主力还在的情况下绝不会军事介入他们两家的争端。 在扶苏看来,眼下最好的结果就是章邯与项氏一直斗下去,最好是两家拼尽全力的厮杀,等到这两家斗的精疲力竭时,他再派出两路大军分别绞杀章邯与江东残部,一举收回东海诸郡,并一劳永逸地将项氏逐出东海诸郡,彻底困死在江东。 此时扶苏询问范增,就是看中了范增沉稳且不肯吃亏的机敏,想让范增拿出一个既能招揽章邯,又能使秦国避免过早介入东海战事的计谋。 虽然扶苏算计的好,但人家范增也不是泛泛之辈,就在扶苏刚一开口询问东海郡战事的,范增就已经从扶苏的询问中判断出了扶苏的用意。 “禀公子,对于章邯与项氏之间的争斗,老臣素有耳闻,若是臣猜测的不差,公子心中已经对东海郡之事有了计较,不知老臣说的对不对?”
扶苏一脸讪笑地望着范增,尴尬地摇了头“哈哈哈……,你个老滑头,你不回答我的问题,还要问我,不愧是范增啊!”
“也罢,既然先生好奇,那先由扶苏来回答先生的问题吧!眼下江东与章邯所部处在胶着状态章邯率军拒守穆陵关,那章邯虽然暂时还能挡住项羽几日,只怕时日一长,章邯会抵不住江东项羽的骁勇,穆陵关被项羽攻破,到那时候章邯的结局就是被杀或归降于项羽。凭着先生的聪慧,想必也能想到章邯兵败于江东对我大秦的危害。扶苏也不瞒着先生了,此番招先生来此,只为一件事:我欲派先生去东海郡招降章邯,我只有一个要求,既要让章邯替我大秦卖命,还不能将我大秦拖入东海郡战事中,扶苏深知此事多有艰难,也只有先生这样的大才才能促成此事,不知先生可否愿意往东海郡走上一遭?”
见扶苏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范增并没有急着答应,而是认真地思考了起来,按照扶苏的计划来,既要招降章邯,使章邯心甘情愿地为大秦抵抗江东,又要将大秦从这场战事中摘除出来,置身事外,确实并非易事,即便范增再机智,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至于扶苏说的“也只有先生这样的大才才能促成此事……”之类的赞美之辞,范增可不会轻易上当,谁要是相信这些深坑边沿的话,不掉进扶苏的大坑都对不起扶苏的鸡贼。 “公子啊,此事实非易事,老臣一时间也想不出个计策来,人言公子之智近神,老臣深以为意,此事还请公子指点一二,好让范增有一个方向。”
扶苏生无可恋地瞥了范增一眼。 “自己一顿忽悠想让你去东海郡,结果你倒好,把我挖给你的坑原封不动的埋回来了,这你让我怎么破吗?”
扶苏暗自腹议道。 不过腹议归腹议,该讲的实话还是要讲的,扶苏只好无奈地对范增实话实说道:“扶苏要是有计谋,哪里还会将先生请到来这里,早就直奔穆陵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