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 【纪实诗】杜甫春望

【纪实诗】杜甫春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同一时间,诸天万朝也都听到了月兮所言。  有人面无表情,有人满脸嫌弃,但也有人大发雷霆——  一直被李隆基视为偶像的唐太宗李世民不顾形象地撸起袖子,愤而挥拳。  刚才听到天幕点名唐玄宗,他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在魏征的注视中,他一直强忍怒气保持端庄。直到此刻,他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荒谬!实在荒谬!烂透了,全都烂透了!”

或许是这一连串的“昏君”“妖妃”“奸臣”也震撼了魏征,李世民在他面前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魏征却毫无劝谏的意思,甚至内心还颇为赞同。  「康熙二十七年」  庙堂之上,康熙怒火中烧,文武官员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刚刚罢免了数位大学士的他心情极差,但随着天幕对玄宗不断犀利批评,他的心情突然诡异地开始好转,果然有对比就有幸福,这么一看,自家朝堂可比玄宗好上不少。  当然,李隆基对诸天万朝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猛得将拳头砸在木桌上,激起一阵瓜果瓷盘相撞的声响。水幕一连点出身边数人姓名,这让他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圣人息怒!”

“圣人息怒!”

李隆基环视四周,最后将阴沉的眼神定格在安禄山身上:“把安禄山捆起来,其余侍从婢子皆退出亭外三丈。”

下人们哪敢听这些贵人们的辛秘,如今能退到远处自然是求之不得,几秒内,亭子里就只剩下了李隆基、杨贵妃、杜甫、高力士还有那地上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安禄山。  李林甫和杨国忠来得很快。  杨国忠一路小跑,远远看这亭中气氛不对,二话不说直接下跪。精明若李林甫自然也没错过众人噤若寒蝉的表情,只是他年近古稀,一把老骨头脆得要命,下跪速度自然不如杨国忠。  看着李林甫颤颤巍巍地艰难屈膝,李隆基终究于心不忍,挥了挥手:“给李相公……还有京兆尹赐座。”

“圣人,我……”杜甫犹豫再三,向前试探迈步。  “你留下。”

李隆基看穿了杜甫的想法,却不肯放人:“高力士,给杜子美一并赐座。”

杜甫只好依言坐下。  【传统史家一般将安史之乱的成因归于玄宗沉溺声色,不理政事,把国家大政委诸宰相李林甫与杨国忠所致。今天是纪实诗专题,纪实诗最重要特征就是以时事入诗,那我们就结和杜甫的经历和诗作来谈谈这几位干的好事。】  【先从“肉腰刀”李林甫开始。】  众人纷纷望向杜甫,其中尤以李林甫的目光最为阴狠深沉。杜甫心里暗叹一声,却挺直了脊背没有说话。  【所谓“肉腰刀”,意思就是善用阴谋来陷害他人。李林甫担任宰相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想方设法除却一切玄宗宠信或才能在他之上的官员,因此当时官员暗地都用“肉腰刀”和“口蜜腹剑”来形容李林甫。】  【李林甫任相后,随即开始培植党羽。他认为陈 | 希烈容易控制,便将他引荐为宰相,虽然同为宰相,两人待遇却截然不同。李林甫在家中处理政务,官员们就在他府前排队等候召见。而陈 | 希烈虽坐镇政事堂,每日所做之事,不过是在李林甫看完的公文后署名而已。】  “朕竟不知李相公排场如此之大。”

陈 | 希烈为相之事不过已有四五年,可这些荒唐事李隆基竟然从未耳闻!官员排队等候召见,李林甫这是在效仿太宗“秦王开府”之事吗?!  圣人出言训斥,老辣的李林甫却面无惧色。他豁然起身,拍着桌子义愤填膺:“圣人,这是污蔑、污蔑啊!此女子妖言惑众,圣人万勿听信!”

他话一出口,除了杨国忠,在场所有人脸色都有了一丝微妙变化。李林甫看在眼底却不明缘由,他思前想后,突然猛地一厥跌回座椅,摆出一副气息奄奄,即将晕倒的虚弱模样。  李林甫喊冤的同时,杨国忠也是坐立难安。  他与李林甫关系并不好,若在平时,杨国忠此刻定然幸灾乐祸,但今天这事实在蹊跷,尤其是那句“国家大政委诸宰相李林甫与杨国忠”,令杨国忠有些担心李林甫之后就轮到自己……一时之间,杨国忠竟然拿不定主意,他不由地望向杨贵妃。  杨玉环瞥了李隆基一眼,对他几不可查地摇了摇头,杨国忠了然地选择了沉默。  果不其然,见李林甫“晕”了过去,李隆基一反常态地没有上前关心,眉宇间反而多了一丝不耐烦。  【很有意思的是,在陈 | 希烈之前,任职左相的是李适之。而李适之的罢相经历也与李林甫脱不开干系。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其中有一句“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说的就是李适之。】  【诗歌前两句夸赞李适之酒量之大的同时也点破了他为官时的生活奢靡,光酒钱都要日费过万,而最后一句“衔杯乐圣称避贤”就更有意思,此句化用自李适之的《罢相作》,其中一句“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意味深长。】  【李适之其人性格粗疏,为相时常中李林甫的圈套。就“华山采矿”一事,李林甫私下对李适之提起华山金矿,诱其上奏。等到玄宗询问他意见时,李林甫又假装替皇帝考虑,以华山为王气所在,不宜开采。此事之后,李适之逐渐被玄宗疏远。】  【不久之后,与李适之交好的同僚都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惶恐之下,他主动上奏请求罢相。改任闲职的李适之自认为不再挡着李林甫的权利之路,于是在席间赋下“避贤”一诗,殊不知李林甫为人狠辣,从一开始就准备斩草除根。】  【同年七月,李林甫再度设计构陷,致使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次年,御史罗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先是将李适之交好的同僚一一害死于贬所,随后又前往他所在的宜春郡。为了避免折磨,李适之最后服毒自尽。一代宰相服毒自尽,此事听来惊心动魄,实际上却不过是李林甫陷害忠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李林甫陷害名将王忠嗣、杀害揭发他阴谋的赵奉章,同时重用酷吏佞臣杨慎矜、王洪、吉温等人广织罗网,朝野贤良自危,李氏一党独大。】  辛秘被揭穿,装晕的李林甫心头悚然,眼底终于染上惊恐之色。迎着李隆基冰冷的视线,李林甫“悠然转醒”,随即以一种不符合年龄的迅猛速度跪倒在地。  李林甫不愧是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手,一醒一跪间,他已然调整好了心态。  他抬起头,面上摆出一副蒙冤受辱的模样,随即膝行至李隆基身侧,拉着圣人袖子哀哀垂泪。李林甫心中算盘打得极好:自己年事已高,如此老泪纵横,圣人必定怜惜。只要圣人心软,自己就顺势……  “够了!”

李隆基一甩手将袖子从李林甫手中抽出,满脸厌恶。  “李相公既然喜欢跪,那就跪个够吧!”

【再说回我们的“诗圣”杜甫,与所有文人一样,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他自然也心怀远大抱负,渴望立登要路,致君尧舜。但他的梦想在天宝五载到达长安之后,便被李林甫彻底粉碎了。】  【唐玄宗曾诏求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备选,杜甫正是为此而来。到长安的第二年,杜甫便参加了由李林甫主持的一场考试,可当时壮志拳拳的他并不知道,这场考试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李林甫担心会有士子会在策论中指斥自己的奸恶行为,于是就扣下了所有人的诗赋策论,统统打斥为不合格,却对玄宗道贺称“野无遗贤”。就这样,杜甫和若干才子文人为之准备多时的考试就这样彻底沦为了一场笑话。】  【李林甫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一方面致使朝中言路蔽塞,纲纪紊乱;另一方面也斩断了普通士人的上升通道,使得人才被迫流向地方。因为节度使制度的存在,这些人才往往选择投奔各地节度使,安禄山麾下就有不少曾被李林甫排挤的幕僚。】  听到这里,杜甫豁然起身,他嘴唇颤抖,衣袖之下的双拳捏得咯吱作响,第一次逾矩地对宰相李林甫怒目而视。他满腔愤恨,恨不得上去对李林甫饱以老拳……  杜甫不能动手,但有人能。  李隆基亦是气急,他选择性遗忘了自己当初被李林甫恭维时的喜悦,把所有罪责迁怒于李林甫一人。看着腿边那张目瞪口呆的橘皮老脸,他怒火攻心,抬腿就是一脚——  “奸佞!奸佞!”

“朕的身边怎会有你这种奸臣贼子?!”

李林甫一时不备竟然被踹翻在地,眼见李隆基怒目圆睁,一脚接着一脚,俨然有踹死他的意思,他也顾不得宰相颜面,一骨碌地翻身,四肢着地、连滚带爬地向远处躲去。  “圣人息怒!圣人息怒啊——李相公年事已高,禁不得踹啊!”

高力士哎哟叫唤着,急得不行。他想给杨贵妃使个眼色,却见杨贵妃正垂眸绕着自己手中丝帕。他又望向杨国忠,却见杨国忠正专心致志地数着地上的板砖。高力士气得一甩拂尘,只好豁出自己,以身为盾,替李林甫挨了好几脚。  有了高力士的缓冲,李林甫抓紧时间爬出一段距离。  亭子里距离李隆基最远的地方就是安禄山身边,被五花大绑的安禄山对李林甫的到来露出了欢迎的笑容。李林甫狐疑地皱眉,但不容他多想,身后腿风将至,他一个激灵,赶紧躲到了安禄山那一身肥膘后。  “奸臣叛将,蛇鼠一窝!”

眼见李林甫和安禄山凑在一块,李隆基越发来气,恨不得长刀在手,将这两人一并处置。高力士好说歹说,直到侍卫们把李林甫也一并捆了,李隆基这才气哼哼地坐回位子。  李林甫手脚被束,心底大骂倒霉,但其实更“倒霉”的事儿还在后头——  【李林甫于公元753年1月病逝,次年,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与叛将阿布思同谋造反。玄宗下旨削官抄家,流放其子,贬谪亲党,最后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其口中珍珠,剥其金紫朝服,改用庶人用的小棺安葬。正所谓“诬人者,人恒诬之”,李林甫活着时诬陷他人,死后就被别人诬陷,当真一报还一报。】  高力士:“哎呀!李相公他晕了!”

“这次是真晕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