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宋物语 > 黄州贬谪(下)

黄州贬谪(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有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村姑王闰之,只有这样一个能给牛治病的王闰之,也同样只有这样一个做农活轻车熟路的王闰之,才最适合人生最低谷、落魄江湖的苏东坡,王闰之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暖女,寒冷时温暖苏东坡的手,失意时温暖苏东坡的心。在这一时期,苏东坡在各领域大放异彩,举个例子,他的书法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寒食节那天,他挥毫写下《黄州寒食帖》。我们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说天下第二行书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我在这里科普一下,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而苏轼的这份书法作品:一般一般,天下第三。(截止目前,第四名还没有评出来。)我不敢说王闰之很懂书法,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轼写完后第一个欣赏这幅作品的人,一定是她,甚至有可能是苏轼一边写,她一边帮忙研墨。苏轼的两篇惊世之作,前后赤壁赋,王闰之在其中也立下功劳,你若不信,仔细读读这两篇美到极致的文章,你会发现其中有王闰之的身影。在写这两篇文章之前,苏轼有时感到忧愁,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苏轼往往都会借酒浇愁。他常常对王闰之说:“家里不是酿了一些酒,而且又买了一些,给我都拿来,我要一醉方休。”

王闰之果断拒绝:“夫君不是教过我李太白的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喝的越多,就越发忧愁,所以,适量饮酒就行了,又何必喝得烂醉如泥呢?”

苏轼一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有些时候,酒瘾发作,他还是控制不住的想喝,于是就翻箱倒柜的去找,结果找到最后,发现一个柜子上了锁,这时,他意识到王闰之的良苦用心,原来酒在这里,但是季璋为了我的身体着想,不让我喝,就这样,这件事情作罢。这一年,秋天,七月既望(十六日,十五月圆的第二天),苏子和他的客人在赤壁泛舟,一边喝酒,一边吟诵《诗经》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篇,当然还有配乐,多才多艺的客人吹奏起了洞箫。这时当年黄州城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化盛宴,没有酒助兴怎么行?当然你也很想问一问这酒到底从哪里来,我来告诉你,就是从苏东坡的嘴巴里一点一点攒下来的,一天少喝一点酒,少去借酒浇愁,这酒,就能排上大用场。在宴会开始之前苏东坡去家里拿酒的时候,王闰之把钥匙拿出来,把锁打开,对苏东坡说:“这些酒,都拿去,别吝啬,喝完酒,我盼望着夫君借着酒兴写出一篇了不起的文章来。”

苏轼体会到妻子对他浓浓的爱与关心。这一天,苏东坡与朋友们喝的酩酊大醉,这一天,苏东坡所在的客船上,饭菜吃的精光,杯子与盘子亦是狼藉,东坡先生最终与客人一起在小舟中安然睡去,甚至不知道第二天天亮。王闰之没有破坏这种氛围,她没有去找苏东坡,她并没有不解风情的让苏东坡赶紧回家。无独有偶。几个月之后,到了十月之望(十五日,月圆之日),苏轼又一次和他的亲朋密友来了一次聚会。这一次,客人们感叹:有客人却没有美酒,有美酒却没有佳肴,月明风清,这顶好顶好的夜晚又将要如何度过呢?(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有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鄙人撒下渔网,捕捉了一条大鱼,巨大的嘴,细细的鱼鳞,形状就好像是松江的鲈鱼(当时全国闻名,松江鲈鱼甲天下),今晚上,有酒没?有的话,这鲈鱼就是下酒菜了”(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于是,苏东坡带着这一群亲朋密友,呼啦啦就往家里跑,想要让王闰之给提供一些酒。(归而谋诸妇)王闰之看到这么多人来了,连忙打开藏酒的柜子,把好酒都拿出来招待客人,并且对大家说:“过去东坡想喝酒的时候,我一直劝着他少喝点,有时候不让他喝,因而把他的酒藏了很久。今天情况特殊,各位要写文章了,怎能没有酒来助兴?今日我把全家的酒拿出来,大家不要客气,一同畅饮,不醉不归。”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正是王闰之这样的细心周到,使得苏东坡夜游赤壁有了不可缺少的助兴之物——酒。于是,苏东坡与客人们拿着酒,提着鱼,高高兴兴地去夜游赤壁,《后赤壁赋》就这样诞生了。与此同时,在后赤壁赋写完后几天,苏东坡又一次有了兴致,再次游览赤壁,于是,他再一次问王闰之要酒喝,万万没想到,王闰之二话没说,又拿出一瓶酒,苏轼有些不解:不是上一次全部都喝完了吗?王闰之回答:就怕你有了灵感之后没有酒喝,上次你们好友聚会一结束,我就赶忙上街上又买了一瓶好酒,同样,还是为了等待你的不时之需!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苏东坡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二三子,季璋是其一也。于是,苏东坡拿上这瓶酒,雄赳赳气昂昂,来到大江边上,再次乘兴游览黄州赤壁。他一边饮酒,一边开启了他思维上的自由飞翔。他想到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他想到了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他还想到了周郎羽扇纶巾,在谈笑之间,就让曹操的水师灰飞烟灭,当然他也想到了自己,早生华发。最后,他用一句感慨停止住他思维的奔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面朝大江,他把他那没有喝完的半瓶子酒,轻轻洒下。又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词,又是一个学生时代的必背篇目。“王闰之,你烧掉了我的诗稿,我不怨你,因为,曾经的那些诗,我写的并不算太好,而现在,我可以写出更好的诗、更好的词、更好的文章。王闰之,我不负你!”

让我们记住这首词,记住这首词的内容,同时也记住这首词的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黄州,这座曾经让苏轼感到无限绝望的城市,最终因他而不朽。苏轼给黄州留下了千年文脉。一千多年之后,在共和国的高考历史上,黄州(现在的湖北黄冈市)的状元一个接着一个出现。黄冈小状元系列丛书、试卷畅销全国。有谁能说,这其中一点也没有苏轼的功劳?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苏东坡人生的最低谷,王闰之女士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如果没有她,抑或是,她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暖女,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泼妇,那么,又会如何?恐怕,就不会有苏东坡造出来的“文赤壁”,就不会有大江东去的豪气,更不会有一尊还酹江月的从容,有的只是鸡飞狗跳,有的只是挥汗如雨,有的只是自怨自艾,或许,苏东坡没有机会成为苏东坡,或许,他每天只能像晏几道一样“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或许,他每天只能像他的学生秦观那样感慨着:“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或许,他不是早生华发,而是英年早逝,不声不响地死在黄州,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因为王闰之,苏轼在黄州,变得如以前一样的乐观、开朗,坚韧自信。正因为王闰之,苏轼在黄州,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在灵感迸发的时候,王闰之总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壶浊酒。正因为王闰之,苏轼在黄州,活出了自我,活出了风采,活出了鼎鼎大名。正因为王闰之,苏轼在黄州,不用天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方面斤斤计较。苏轼啊苏轼,你常常觉得在黄州,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可你又怎么会知道,你的妻子,王闰之,为了你,用她柔弱的身躯,在负重前行。你睡了,她还没睡,她在为你织毛衣。你没有醒,她已经醒来,默默为一大家子人做早饭。你并不知道,你一次次调侃她,说她老、说她笨、说她不如她的姐姐,她在表面上显得云淡风轻,但是啊,当你酣睡之时,你可曾听到她的哭泣?可哭完后,她不计前嫌,仍旧下定决心要爱你一辈子,温暖你一辈子。苏轼啊苏轼,请你牢记:余生很短,王闰之这样一个如此爱你的女人,请你好好珍惜。在离开黄州的前一年,王闰之开始养蚕,她要为苏东坡做一件像样的丝绸正装,她想:她的夫君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这一天,不在遥远的将来,而是在很近的将来。再精致的笼子也不能长久关住一只渴望自由的鸟儿,乌台诗案一百多天,苏轼最终出狱。再困顿的命运也不能长久锁住一位才华横溢者的咽喉,经历了黄州贬谪,苏轼变得更深沉、更有涵养,学会了斗争(当然没有完全学会),也适应了斗争。王闰之在小轩窗前,织就春蚕丝,她希望,她与苏东坡之间的爱情,也能像这蚕丝一样,剪不断,共缠绵,生生世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