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六十七章 伟大时代之十三:新土尔扈特条约

第六十七章 伟大时代之十三:新土尔扈特条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这年秋季。  新土尔扈特(基洛夫格勒)。  在这座极富象征意义的新城里,欧洲东部四大巨头:特鲁琴王国国王克烈特.撒赖.乞塔德、沙俄帝国沙皇保罗一世、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齐聚一堂,最终签下了一份影响整个十八世纪世界形势的条约。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惊惧交加之下,可怜的彼得三世再次陷入了整日酗酒的怪圈,最后郁郁而终。  其子保罗一世,有人说他实际上是奥尔洛夫的儿子,在一众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时下在帝国陆军元帅、彼得三世留下的几位辅政大臣之一的明尼希的劝说下勉强来到了这里。  而我们的乞塔德可算是磨人之王,先后熬死了伊丽莎白女皇,暗杀了叶卡捷琳娜准女皇,活活吓死了彼得三世,生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在乌曼省,特鲁琴的两个正规军、三万民兵将腓特烈的欧洲联军、苏沃洛夫的一个军团团围住,他们展开了好几次突围战,结果都铩羽而归,最终在损失了一半人马的情况下只得低下头来乞降。  而彼得三世只是在沃罗涅什短暂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就逃到莫斯科去了,并死在了那里。  在库图佐夫的大力运筹,以及乞塔德暗中默许下,俄国人将其沃罗涅什、库尔斯克、别尔哥德罗、萨拉托夫、奥伦堡的民户全部迁徙到了北面各省。  这倒是与乞塔德计划中的边界线差不多。  想要守住乌克兰地区,就必须以上述各省作为缓冲。  当然了,他也不可能真正将俄国人逼到森林地带去,那样的话会适得其反。  非但如此,他还进行了让步。  在一张铺着雪白绸布的大圆桌上,无人依次而坐,四人面前摆着四本一模一样的文件,以及一支由特鲁琴发明、正在欧洲流行的钢笔,钢笔里早就灌满墨水了。  文件的封面是用硬纸板包裹天鹅绒制成,上面用汉文、俄文、德文写着同样的话。  “新土尔扈特条约”  谈判是冗长的,也是一早就确定好的,乞塔德也是笃定他们必定会签订的,之所以挣扎了这么久,无非是找回颜面罢了。  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能够前来签订,显然是因为乞塔德做出了让步,自从奥地利最精锐的劳东特兰西瓦尼亚军团全军覆没后,就可想而知特鲁琴人的疆域肯定会推到他们的边境。  若是乞塔德需要,一举攻入特兰西瓦尼亚,然后像奥斯曼人那样在此地盘踞几百年也是可能的。  那样的话,奥地利就岌岌可危了。  哈布斯堡家族的根基就在维也纳,他们不敢冒这个风险。  而对于俄国人来说,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后也并不是没有补偿。  一来乞塔德并没有要战败国进行战争赔款,二来另外几国本来就想好了要瓜分波兰。  还有,以前俄国人只是在拉脱维亚驻军,并没有将其彻底纳入帝国领土,现在自然不一样了。  “签署吧”  四十一岁的乞塔德破天荒地留起了短发,并让贾恩用她的头油梳的整齐锃亮,三七分的发型,鬓角只有短茬,面色白皙,神色自若,让人观之肃然起敬。  身上则是一套合身的黑色燕尾服,里面则是套着灰色马甲的西装。  当然了,此时自然没有这个名字,在特鲁琴流行的是“特鲁琴装”,为阅读方便,今后依旧以西装称之。  众人听了心里一凛,乞塔德在说完此话时,嘴角有一个不经意地上翘,如果是在其他人眼里,那是俏皮的象征,但在乞塔德这里,却看不到丝毫笑意,而是一种威严。  赤.裸裸的威严!  五十九岁的腓特烈二世、三十岁的约瑟夫二世、十七岁的保罗一世赶紧在署名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王玺。  条约的内容是经过了长达半年的纠缠才最终确定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自条约签订之日起,特鲁琴王国改称特鲁琴帝国,伟大神圣的乞塔德陛下成为帝国的首任皇帝,并得到三国的认可;  第二、自条约签订之日起,四国之间在十年之内不得妄动刀兵,否则其他三国共伐之。  当然了这只是没用的废话,实际上这个条约只对特鲁琴有效,因为其他三国显然是一伙的。  但他们在签字前都按照基督教仪式进行了祈祷,保证条约的签订是遵奉“上帝的旨意”的,何况对他们来说,特别是俄国来说,十年是必须的,保罗一世需要十年的时间让其国内的十到十五岁的少年尽快成长起来。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将连发步枪、蒸汽机弄明白,否则在那之前就再次挑战特鲁琴是不明智的。  第三、这一条是其他三国喜闻乐见的,自然是瓜分波兰的内容:  俄国获得维斯瓦河以东,包括波洛茨克(白俄罗斯)的土地;  普鲁士彻底获得西里西亚以及维斯瓦河以西的土地;  奥地利获得波兰南部的卢布林和克拉科夫。  这就是乞塔德让步了,按照三国以前的商议,战后奥地利会获得整个乌克兰  公国,也就是西乌克兰的土地,但现在他战败了,显然是没有资格再提条件的。  能够意外获得富庶的卢布林和克拉科夫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第四、这条对于特鲁琴来说是最重要的:  特鲁琴永久获得乌克兰公国以及第聂伯河北岸东乌克兰地区、原属于沙俄帝  国的库尔斯克、沃罗涅什、别尔哥德罗、察里津、萨拉托夫、奥伦堡(一部分)之地。  此后,特鲁琴与沙俄帝国的边界在西边大致以利沃夫-日托米尔为准,北面大致以后世库尔斯克-沃罗涅什-奥伦堡为准。  在西西伯利亚,乞塔德让出了乌伊河、乌拉尔河以北的全部领土。  在中西伯利亚,乞塔德让出了额尔齐斯河以北的领土。  既然俄国人喜欢寒冷,就让他们继续窝在那里吧。  第五、四国之间互为最惠国待遇,各国商品关税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且享受优先通关的待遇。  这一条对于特鲁琴来说意义同样重大,以前在共济会的帮助下,特鲁琴的商  品虽然打入了欧洲各国,但销量始终不大,现在就不同了,奥地利背后是几乎整个中欧,以及小半个南欧,普鲁士背后是整个汉萨同盟,俄国依旧人口众多,特鲁琴商品的销量至少能翻上三倍!  以前,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商品的市场,对特鲁琴商品征收了高额的关税,这让特鲁琴产品始终只能在一部分高端市场销售,现在就不同了,一想到这里,特鲁琴的嘴角又上翘了——这次倒不是宣示威严,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会后,乞塔德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当然了,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他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次日一早,三国国王/皇帝都在特鲁琴骑兵的护送下离开了。  实际上,还有一件事各方并没有在条约上写出来,那就是俘虏问题,特鲁琴的俘虏几乎没有,有的都是三国的,特别是俄国的俘虏规模庞大。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乞塔德同意施放一半,而留下了一半,但依旧有三万之多。  这些人,乞塔德自然是有大用的。  这不,会议刚刚结束,乞塔德就让工部大臣带着他们去修建那条位于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最短距离的运河去了。  以前彼得三世虽然也修建了,但只能行走小一些的船只,这在乞塔德看来是不可容忍的,他已经挖通了马内奇低地的运河,让里海与亚速海相连,让顿河与伏尔加河彻底畅通也是应有之意。  会后,他就在新土尔扈特(基洛夫格勒)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任务。  在他面前,苏文玉等一众大臣正在仔细聆听、记录。  “列为臣工”  “从1766年开始,我国就大量从远东运送移民到这里来,每年至少有三万户,迄今已有五年,头两批移民已经安排下去了”  “后三批全部安置在卡夫巴斯省、梅利托波尔两省,现在有了新土地,就不要让其这么拥挤了”  “这样,新到的三万户来自日本、朝鲜的移民全部安置在临近俄国的库尔斯克、别尔哥德罗、沃罗涅什、萨拉托夫、奥伦堡五地”  “每地安置六千户,全部布置在边境地区,同时将新纳入的小玉兹契丹联盟两万户全部迁往这里,每地四千户,让其一边放牧,一边种地”  “这样的话,每地就有一万户新移民,大致三千户一个县,各设置三个县,分别在库尔斯克城、别尔哥德罗城、沃罗涅什城、萨拉托夫城、奥伦堡城增设一个旅”  “兵员就从新移民中抽调,在此之前,在上述五城设置学堂,将全部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学生招收入学,三年后开始从十五岁的男学生中招募,此前,在五城各设置一个正规旅”  “在察里津、奥伦堡、沃罗涅什设置一个正规师”  “将前年抵达的三万户汉人、琉球移民安置在以前的乌克兰公国,现在的文尼察省”  “将去年抵达的江南、东北、南洋三万户移民安置在以前的东乌克兰地区,现在的波尔塔瓦省”  “两地边境地区的规制仿照上述五地办理”  “从卡夫巴斯省、梅利托波尔省各迁出一万户分别放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地带,新设顿涅茨克省,省城设在顿涅茨克”  “让顿涅茨克大草原的牧户全部转成半牧半农,我国接手的各地牧户照此办理”  “尽快发布正式公文,取消东西乌克兰地区所有农奴的奴籍,按照平民身份为其发放田地”  “将所有的哥萨克注册,在扎波罗热、察里津增设军事学校,将适龄哥萨克少年全部招入,其它地区的哥萨克照此办理,分别放入察里津、扎波罗热军事学校学习,学制三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