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李世民提出字必须写出美感来,要有艺术性,魏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魏征的嘴皮子真不是白给的,几句话把李世民给抢白的面红过耳。李世民认为科举这么大的事,这么一条通天的大道,想走上来必须得有个门槛,而书法就是第一道坎。字如其人,字写的不好,说明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科举出来是要当官的,当官的人连字都写不好,那还有什么才干?魏征认为文字只是一种符号,是用来传达信息的工具,科举试卷上对文字的要求就仅限于正确书写,只要字没写错,就不能算错。书法则是一门艺术,和唱歌、跳舞一样,写再怎么好,也不过就是赏心悦目而已,是娱乐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选拔贤才的标准。魏征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大才的话,别说字写的不好,哪怕不会写字,都应该破格录用。魏征甚至直言“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如果举国上下的臣民百姓都沉迷于书法,还干点正事不了?李泰听到这句话,悄悄的瞟了魏征一眼,心里暗暗赞同他的说法。提起书法家,就数初唐最多,这绝对跟李世民酷爱书法有直接的关系。李恪、李泰都是书法家水平的,连同现在还在襁褓中的小公主,长大了也是以“飞白书”名闻于世的,武则天更是有名的书法家。朝中臣子更是个个书法精进,半朝臣子都是书法家。李世民真觉得自己有理,而且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对卷面上的字要求严格一点而已,这就不行了吗?就值得魏征这么大惊小怪的跟自己一顿秀口才?李世民被气得七窍都快冒出烟来了,魏征还不停嘴的在说。李世民环视一圈,也没个人帮他说句话,他就看向李泰。本以为李泰是自己的亲儿子能站出来替自己说句话,可一看到他,突然想起来,李泰曾对李治说过,字写的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会治国,不会写字都行。李泰这话跟魏征说的如出一辙,看来李泰是绝不会向着自己说话的了,他就看着李泰叹了口气。“魏大人。”
李泰就像是被那轻轻一叹的气给吹起来的一样,他起身冲着魏征深深一揖:“恕我冒昧,斗胆插句嘴。”
李泰比鬼都机灵的人,李世民都瞅着他叹气了,明显是对他的沉默感到了失望。老爹正挨魏征的批评呢,他对自己失望还能是因为什么事?总不会是希望自己帮着魏征骂他吧?肯定是想让自己替他圆个场的。“魏王请讲。”
魏征这几个月下来,对李泰的看法改变了不少,对他比以前客气多了,不过也没打算给他多少面子。他要是替皇帝说话的话,那骂他就更方便了,更不需要斟字酌句了,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教训他。李泰站直之后,微微的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口,一副恭谨的模样:“父皇说字如其人,吾甚以为是。”
李世民一听这话,嘴角立马开始上翘了,看到儿子站出来维护自己,感觉很是舒心。魏征则老脸一沉,很是不悦,不过也没急着开口,只是瞪了李泰一眼。“取才自当取贤,不当取貌,但起码也得是五官端正方好,魏大人,您说是也不是?”
李泰的想法其实跟魏征是一样的,他只是换个方式来说。儿对父,臣对君,说话总要讲个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硬钉子往上扎,像魏征这样的,说实话也就是遇上李世民这么个皇帝,换个主子早剁碎他了。“嗯。”
魏征也挑不出李泰的话有什么毛病,也不想顺着他说,就“嗯”了一声。“若果有大才,或奇才、异才,相貌纵然丑陋,也无不可,是也不是?”
毫不意外的,魏征又“嗯”了一声,李泰接着说道:“魏公既然通晓此理,想是曲解了我父皇之意。父皇是说字有丑俊,人有贤愚。字错者如不肖之人,字丑者如无才之人,字平者如庸碌之人,字俊者如大贤之人。”
李泰略一停顿,见全场鸦雀无声,便继续说道:“科举取士自然不能指望人人字俊,普天之下大才之人稀之。但至少也要做到字正且洁,魏公以为如何?”
“嗯。”
魏征满是赞许的点了点头:“此言甚当。”
“朕便是此意,青雀说时你满口称是,朕提起你就暴跳如雷,莫非你与朕有仇乎?”
李世民气呼呼的把屋里的大臣们全都给赶出去了,就只留下了李泰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