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四章 在战斗中成长

第四章 在战斗中成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四章 在战斗中成长当刘聪、刘曜等人耀武扬威陷洛阳、破长安时,石勒在做什么?在扫清西晋的残余势力,在战斗中成长。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时,石勒率军再回屯于许昌,扫荡洛阳东南方的西晋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一役,是在蒙城打败并捉住了西晋王牌战将苟晞和其盟友王赞。苟晞当年打得石勒屁滚尿流,如今反被擒获,一反一正之间,显示了石勒的实力已突飞猛进,已非当年那个到处流窜的暴走小王子。出于敬重,石勒任用苟晞为左司马。随后,将目光瞄准了一个同属刘汉政权的重要对手。1.将计就计除飞豹。王弥,汉族,东莱(山东莱州)人,汝南太守王颀之孙,人称“飞豹”。王弥之王不是王思掏的王,飞豹之豹也不是豹桂兰的豹,他少时博览群书,膂力过人,弓马娴熟,有枭雄之姿。王弥年轻时游侠洛阳,认识了当时在洛阳做人质的刘渊。前文提到过,刘渊在九曲河滨为其送行时豪饮痛哭,险些被司马攸所杀,可见,二人早年就已成好基友老铁,很稳。社会一直在折腾王弥,而雄性激素分泌过旺的王弥,也没停止折腾这个社会。离开洛阳后,306年,东莱一个叫刘伯根的县令造反,王弥投靠了刘伯根。刘伯根进攻临淄时,被安北将军王浚所杀。王弥就自领一军,聚众于海岛之上,但被兖州刺史、王牌战将苟晞的弟弟苟纯击败,被迫逃到长广山作盗贼。乱世出枭雄。307年,王弥与部众流窜在青州和徐州两地,干掉了两个太守,自称征东大将军。西晋当时执政的太傅司马越,派鞠羡任东莱太守讨伐,反被王弥所击杀。关键时刻,又是王牌战将苟晞出马,大败王弥。部队被打散,得重新找棵大树依傍。王弥想起了当年游侠洛阳时认识的刘渊。得知好基友“飞豹”猛将来投,刘汉国主刘渊自然欣喜万分,拉着这个当年的老铁的手不放,当即拜其为镇东大将军、青徐二州州牧、都督缘海诸军事,还给了除王爵之外的最高职称--东莱公。309年,王弥又被封为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311年,王弥与刘曜围攻洛阳,王弥捷足先登,率先入城,因功被刘聪封为大将军、齐公。王弥豺声豹视、弓马迅捷、膂力过人,世称“飞豹”猛将,造反打仗绝对的一把好手。但是,李云龙身边还得配个赵刚,一个性如烈火的革命领导人,若无文人谋士时刻提醒中和降火,早晚会把自己烧成灰烬。王弥就不重视文人集团辅佐班子的建设,很快,恶果就显现了。王弥做事儿一味蛮干,不懂得取舍,居然与刘曜交恶了。交恶的原因,跟钱有关。分赃不均。在攻入洛阳城后,诸军大肆抢掠,因分赃问题王弥与刘曜两军起了内讧,动起了手。刘曜,可是刘汉政权的嫡系中央军,皇室成员,岂能随便得罪?事后,王弥心里隐隐有些惶恐。怎么办?前司隶校尉刘暾出了个主意:既然与刘曜结怨,不如先据守青州,那可是你的山东老家,作根据地自保,至少,也能割据青州以成鼎立之势。有道理!王弥顿感醍醐灌顶,立即指令心腹部将曹嶷,选精壮将士组建了一支“山东武装工作队”,回青州开辟敌后革命根据地。 此处的青州,大体范围相当于今山东德州市以东、渤海以南、泰山以北一带地方。曹嶷离开王弥,率“山东武工队”从洛阳出发,一路开挂,经兖州,攻陷汶阳关,越过鲁中山区,尽陷齐鲁之地,居然赶走了西晋的“山东王”青州刺史苟睎,导致苟睎后被石勒擒获。曹嶷自称青州刺史,拥兵10万众。史载曹嶷在青州站住脚,王弥心里有了底,打起了兼并石勒的主意。王弥、石勒、刘曜,刘聪手下的三大战区司令长官,王弥想兼并石勒,有什么好处?兼并完石勒成为刘聪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王弥的起意,背后一定有强有力的势力撑腰。这个势力,应该就是刘聪本尊。刘曜是本家人,王弥是父亲刘渊的老铁,只有石勒是个外来户,且越来越不受控制。刘聪的嫌疑自然应该最大。王弥派刘暾到青州联络曹嶷,联络联合攻灭石勒事宜。刘暾,虽善于谋略,却不善于当通讯员,走到东阿时,被石勒所部的游骑所捕,从其身上搜出了王弥写给曹嶷的密信。见信后,石勒不动声色的处死了刘暾。王弥,此时不知事泄,还设法麻痹忽悠石勒。土匪军之间相交,不外乎金钱和女人,王弥将攻陷洛阳时抢掠的诸多美女财宝送给石勒。同时还带给石勒一封信:你连苟晞都捕获任为己用了,真是yyds!苟晞做你的左膀,我做你的右臂,何愁天下不定?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是,我知道了真相你却还在说谎。石勒收到信后心中暗笑。311年10月的一天,石勒与张宾谋划后摆了一桌酒席,邀请王弥来赴宴。这宴席自然不是什么把酒言欢宴,而是鸿门宴、断头宴。没有鬼精的文人辅佐班子的分析提醒,情报工作又没做好的王弥欣然前往,毫无防备,酒酣时,被石勒亲手干掉。飞豹变为废豹,这样,石勒先剪除了他逐鹿中原的一大对手。王弥与石勒,毕竟同为匈奴汉国大将,石勒干掉王弥,总得给刘聪一个说法。该怎么跟刘聪解释这事儿?大将该死的最充分、最无可抗拒的理由,是什么?谋反。石勒就上报刘聪说王弥欲谋反。同级大将谋反,也轮不到你来处决!你以为你是一千多年后的袁崇焕啊!刘聪自然明白其中缘由,怒不可遏,派了一个使臣去诘问石勒(专害公辅,有无君之心)。然而,也仅仅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刘聪此时已无力驾驭石勒。不久,已投降石勒的西晋名将苟晞、王赞试图反水,也被石勒处决。2.树高千尺得有根干掉王弥后,石勒于311年10月第二次率兵向南方进军。前面已有所叙,石勒在311年正月的时候,已攻打过一次南方,可旋即北还。这次再次攻打南方,向南方活动于江淮一带,后屯兵于葛陂四个月左右,于312年2月再次北还。这一圈转转打的,令人眼花,目的何在?在葛陂四个月期间,石勒曾经兴修土木,劝课农耕,临时任命了地方官征税派饷,并且制造战船,准备进攻偏安东南的西晋残余势力,直捣司马睿的老巢建业(南京)。但为什么跟上次一样,再次挥师北上?其中缘由,可从刘琨的《与石勒书》中窥见端倪。当初石勒被掠卖于茌平时,与母亲失散。并州刺史刘琨得知石勒母亲及侄儿石虎的下落后,派部下护送他们找到石勒。当时的石虎,还是一只可爱的幼虎,后来,慢慢变成了一只杀人不眨眼的变态残忍恶虎,不仅将石勒儿子杀光,自己的儿孙也屠杀殆尽。这点后叙。刘琨同时带给石勒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你发迹河朔,席卷兖豫,饮马江淮,折冲汉沔,虽自古名将,未足为谕。所以攻城而不有其民,略地而不有其土?周流天下而无容足之地,百战百胜而无尺寸之功,将军岂知其然乎?刘琨信中说石勒“饮马江淮,折冲汉沔”,即两次向南方进军,信中提到,石勒虽然所向披靡,可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无根据地和人口,也就无立国之本。500多年后,有一个起义军首领,麾下士兵最多时高达60万,并且一度占领王朝首都,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宏愿,可以说离接管世界只有一步之遥,最终却败亡,其中最根本的败因就是没有建立根据地。这个起义军首领叫黄巢,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冲天大将军”。像蝗群一样流动的起义者,终归是一帮盲流子。要想雄霸天下,必须要有稳定的地盘、稳定的后方基地。东江、闽西、鄂豫皖、湘赣边、井冈山、延安……当年我党也正是依靠这些稳定的革命根据地,一步步解放了全中国。黄巢盐贩子出身,麾下也无诸葛孔明、张良这样具有精准战略眼光的强有力的文人辅佐,寥寥的几个谋士如尚让、赵璋之流,终究火候差了些。石勒一个羯族人,孙子兵法、隆中对什么的肯定谈不上熟谙,可刘琨送来的这封信,却相当于直接给他免费送来了一个诸葛孔明牌大锦囊。刘琨给石勒这封信的目的,本是劝降,没想到却为石勒的霸图战略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石勒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要树立霸王之业,就必须正确的选择根据地。上次310年10月至311年正月屯兵江西,和这次屯兵葛陂,表明石勒是想以汉沔或江淮之间为根据地的。可是,这是否合适?首先,从适用性上来看。江淮和江汉间的气候水土,北方士兵不能适应,特别是石勒手下的胡族士兵,水土不服造成军中瘟疫流行,很多士兵病死。石勒在这里屯兵两次,均遇到了这种情况。其次,从用兵上来看。南方江河多,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与南方士兵在水上打吃亏不小。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江汉、江淮是逃到南方的西晋遗老遗少政权的门户所在。俗话说穷寇莫追,石勒两次来南方,琅邪王司马睿两次都集结大军死命抗击,部队在拼命之下迸发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中原地区有匈奴刘汉的数支方面军,中原大局还未定,犯不着他石勒在此消耗拼命。江汉、江淮地区均不可作为据点,那么目光就只能瞄向北方了。北方哪里合适?一次大调研、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决定了石勒的选择。312年2月,南方逢春季大雨,间间断断的下了三个月不止,时疫流行,粮草又不济,石勒军中饿死、病死者大半。偏安南方的司马睿又派扬威将军纪瞻,率南方大军集结于寿春(安徽寿县),随时准备与这帮南犯的羯胡侵略军拼命。军情紧急,石勒召集部下商讨对策。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生死存亡的战前会议,与会者都会分成投降派、死守派、主战派三派。这次也不例外。投降派:右长史刁膺,他主张投降南方的司马睿,等司马睿退兵后,再图他计。长史,秘书长,文科生右倾投降主义者多,一如当年赤壁之战前劝孙权投降的张昭之流,也如当今的中国足球队。听君一席话,如同一席废话,石勒听后笑了笑,懒得应答。死守派:中坚将军夔安,石勒起家的最初的八骑之一,绝对的死党,建议把军营移到高地避水,坚决死守。中坚将军,防守意识根深蒂固,跟意大利足球队一样。石勒听后,笑他保守。主战派:支雄,石勒起家的最初的八骑之一,孔苌,石勒起家的后十骑之一,也都是石勒的死党。两人连同三十多员将官建议,趁纪瞻的大军立足未稳时,他们各领敢死队三百人,分路乘船夜登寿州城,搞个闪电突袭,然后在今年破丹阳,定江南,活捉司马睿。这是一帮胆汁质人群,左倾冒险主义,如果战有把握的话我早就出战了。石勒不赞同盲动,但对这种荷兰足球队式的进攻精神表示赞赏,各赐予支雄、孔苌铠马一匹,以嘉其勇。诸将提的这些计划,不是左倾就是右倾,大帐中还有一个人一直不说话。他知道,石勒最后肯定会征求他的意见。因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版权拥有人,就是他祖宗。此人就是汉人张宾,张良的后代。果然,石勒最后把目光扫在张宾的脸上:你看我们该怎么办?张宾胸有成竹,首先指出不能投降,这点已是大家的共识,不需解释。然后指出进军江淮的错误,原因同前文分析。最后指出:如果退军,晋南方军队不会追击,因为司马睿本来就是想偏安南方,把人赶走就行了。我们的根据地,在北方。分析一下北方各地的形势,关中、并州、幽州均有西晋比较强劲的残余势力,匈奴刘汉的其他方面军也均对这些地方虎视眈眈,不适合我们立足。因此,我们要去的地方只有一个。邺。邺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地势险要,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若北据邺城,定能据势争天下。一席言毕,全场鸦雀无声。沉默,代表赞同,代表敬佩,也代表对自己短视的反思。邺,原为东汉末年冀州治所,河北平原统治中心。韩馥、袁绍前后为州牧居地。204年,曹操破袁氏残余势力,领冀州牧,即以邺为根据地经营河北,继而为丞相、魏公、魏王。东汉名义上的都城在许昌,实际政治中心是邺城。自此之后,邺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除曹魏外,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石勒依张宾之计,回军北上,一鼓作气长驱至邺。邺城守将拼死抵抗,一时难于攻下,刚刚恢复军力的石勒不敢在此长期消耗。又是张宾,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B计划:邯郸(河北邯郸市西南)、襄国(河北邢台市西南),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可选择这两个地方作为根据地,然后派兵四处扩张,再图邺城。石勒欣然应允,进占襄国,以此为据点,分兵攻取了冀州的几个郡县,抢夺军粮物资等送到襄国,算是站稳了脚。此时,石勒名义上还是匈奴刘汉政权的属将,这么大一支方面军从南到北的活动,不给上司报告一下,有点说不过去。石勒给名义上的上司刘聪上表,报告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状况,自然还是与刘汉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然后又报告了自己军队的活动情况。刘聪回信,对石勒为匈奴汉国开疆扩土的行为表示赞赏,对取得丰硕战果予以表彰,并希望石勒再接再厉,为汉国再立功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匈奴汉国建国9周年庆祝大会的胜利召开。光口头表扬不行,还得来点实际的,刘聪还加封石勒为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上党郡公。反正你要占那地方,我就封你当那个地方的话事人行了,相当于普大帝封卡德罗夫为基辅市市长,一笔无本买卖,你好我好大家好。3.攻灭幽并二州石勒占据了襄国,相当于与一个恶汉做起了邻居。西晋的幽州刺史王浚。王浚,早就将河北大地视为禁脔,侧塌哪容他人酣睡? 312年12月,王浚组建部队进攻襄国,主帅,是自己的鲜卑族外孙。段疾陆眷,王浚的盟友兼女婿段务勿尘之子。段疾陆眷携大将段末波,率5万鲜卑铁骑风卷残云,一路杀到襄国城下。鲜卑铁骑的彪悍战斗力,令所有人胆战心惊。实力决定打仗方式,城外,段疾陆眷毫不掩饰主动进攻的意图,公然大造攻城工具。石勒忧心忡忡:要不,咱们全部出城,与鲜卑人决一死战?无人应答,如同当年面对拒水断桥的张飞的曹军,全都怯阵。不要害怕面对风险,害怕,才是最大的风险。有困难找张宾。张宾不仅是个优秀的战略家,战术方面也玩儿的挺溜:鲜卑人最强悍的部队,是段疾陆眷堂弟段末波部,可趁段疾陆眷全心全意攻城时,我军从暗门冲出去,全力冲击段末波的军帐,可一战定乾坤。对,这叫攻其不备。城外,段疾陆眷已发动全面攻城,鲜卑人心思全放在城门哪天可攻陷上,从未想过防守之事。石勒,趁机命大将孔苌率一帮敢死队员,从暗门杀出,直扑段末波军帐。段末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然而,这名鲜卑硬汉的战斗力惊人的强悍,面对偷袭,短暂的慌乱后,回身接战,居然越战越勇,将孔苌的敢死队又生生给摁回了城里。敢死队被摁回,说明还是不敢死,张宾的战术计划要落空?看似是。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又会随时产生。这次,上天给石勒送来了一个绝好的战机。这个战机是,段末波被关在城门里了。怎么回事儿?段末波勇猛过度,把孔苌的敢死队摁回城内,自己杀得性起,居然单枪匹马的也追杀进了城里。这下好了,城门一关,段末波成了短路波。老王小时候跟小朋友在外干架,占上风打的小朋友直往家里逃时,也知道追到人家门口就不能再追了,因为明白,追进门去指定挨捶。电影《八佰》里有个场景:日军攻击四行仓库,一小队日军冲进仓库,仓库门突然放下,国军勇士们关门打狗,一阵乱枪,全歼入库日军,令观众大呼过瘾。真正的史实?真正的史实,正好相反: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国军进攻日本海军驻上海虹口的司令部,立志将日寇赶下黄浦江。日军司令部位于十字路口的堡垒型建筑中,建筑呈口子型,中间是2200平米的操场,可同时容纳千人。周围配备了营房和仓库,建筑的塔顶架设了多门重型火炮,可谓密不透风,易守难攻。担任主攻的张治中将军的88师虽然号称德械师,装备不过是体现在钢盔和轻武器上,重武器严重缺乏,面对日军司令部800厘米钢筋混凝土外墙,火力不足,始终攻击不下。8月15日凌晨,88师先头部队的一个营一个排突破东江湾路,奋勇冲进日军海军司令部大门,与大部队脱离,被日军关闭电动门堵在司令部内。半个小时后,勇士们全部壮烈殉国,令人泪目。与大部队脱离被围,是最危险的战境,何况是单枪匹马。段末波被俘,鲜卑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被石勒打破。诸将纷纷要求将段末波斩首示众,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而石勒,现已不是一个动辄喊打喊杀的莽夫,早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略家:辽西鲜卑与我们素无怨仇,只是被王浚所驱使。犯不着为杀掉段末波一人而结怨鲜卑,如果将他放还,鲜卑必将感激我,王浚也就指挥不动他们了(必深德我,不复为浚用矣)。石勒随即与段氏讲和,答应放还段末波。段疾陆眷感激涕零,更送了马匹和金银作为礼品,与石勒结盟。为表示诚意,石勒特意派侄子石虎去鲜卑军营,与段疾陆眷结拜为兄弟,摇身一变成了人家老叔。同时,在襄国城内大摆宴席,举办送还段末波仪式。几杯浊酒下肚,本以为难逃一死的段末波情绪一高涨,直接给石勒跪下咣咣连磕数个响头,拜为干爹。段氏鲜卑内部从此开始分化:段疾陆眷、堂弟段末波倒向石勒,而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磾、段文鸯仍然效命于晋朝,听命于姥爷王浚。万事俱备。313年4月,石勒派侄子石虎率军攻克邺城,终于取得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城市根据地、战略CBD。其间,在击溃一股流民土匪军时,石勒准备坑杀降卒,偶然间发现俘虏中有个人,极其面熟。仔细查看之下,不禁极为激动,当即下马拉着此人的手,痛哭流涕:今日与君相遇,难道是上天的安排?此人,正是石勒当年的救命恩公,郭敬。石勒当即下令赦免全部降卒,封郭敬为上将军,将投降的流民拨归他统领。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滴水应报之以涌泉。无论汉人还是胡人,这是人应有的根本的人味儿。这些即将丧命的降卒,也如当年逃命的石勒一样,因郭敬的存在而得以活命。郭敬,当年救了濒死的石勒,现在又救了这帮将死的降卒,真堪称行走的免死金牌。不知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郭靖的名字,创意有没有这个郭敬的影子。先取襄国,现在又占据了邺城,石勒在河北的根据地日益稳固。此时,他在西晋方面的主要对手,就剩两个了。幽并二刺史。前文已有所叙,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刘琨,矛盾重重。王浚不顾国家大局,为与刘琨争夺冀州,杀害刘琨部将刘希。攻破刘希后,王浚打算消除石勒这个日益成长的心腹大患,遂联合段氏鲜卑一同主动进攻。王浚选择的鲜卑盟友,还是外孙段疾陆眷。但式,段疾陆眷已倒向了石勒,不遵王浚号令。王浚最坚靠的盟友段部鲜卑人开始倒戈,情况不妙。更不妙的是,幽州一代遇上了旱灾。旱灾和蝗祸,是古代对生产力破坏最大的两大自然灾害。更可怕的是,大旱与蝗灾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因为,干燥的环境更利于蝗虫繁殖生长,而干旱下植物含水量降低,蝗虫要想取得充足的水分就必须使劲吃,导致蛋白质充足、身体更加强健,身体强健了繁殖量就高,吃尽植物后露出的干燥土壤,又为蝗虫提供了越来越广的繁殖空间,就此形成恶性循环。旱灾、蝗灾、段部鲜卑背叛,再加上王浚为政苛暴,将吏又贪污残忍,内部离心离德,胜利的天平在向石勒倾斜。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毕竟,王浚作为西晋北方第一大军阀,还是有不容忽视的军事实力的。力敌不如智取,石勒询问张宾意见。这位汉人军师把汉典之学翻遍后,帮助石勒制订并执行了分两步走消灭王浚的计划。第一步,卑而骄之,佚而劳之--《孙子兵法》石勒派使者携带了大量珍宝财物,并呈送表文,推尊王浚为天子,自愿称臣。王浚混迹江湖多年,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石勒也是一代枭雄,现在怎么突然提出要归顺?收下礼品,派人去石勒驻地考察。石勒将强壮的士兵和高头大马统统藏起来,留下些老弱病残和瘦骨嶙峋的劣马,伪装成主力列队给使者检阅。王浚令使者回赠石勒一把白玉柄的拂尘,这下引的石勒演技大爆发,他将拂尘挂在正堂之上,早晚跪拜:我没见过大帅,见大帅赏赐就如见大帅一样恭敬。演技很浮夸,但王浚很受用。第二步,远交而近攻--《战国策.秦策三》。石勒派使者送信给并州刺史刘琨,说过去得罪于晋朝,现在王浚有不臣之心,我们要讨伐王浚来赎罪。文艺青年,往往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刘琨也被个人恩怨冲昏了头脑,不再助力王浚,还给予石勒进军便利。一切准备就绪。314年3月,石勒屯兵易水,称要以臣之礼见王浚。部将孙纬怀疑石勒有诈,跑来报告王浚,要求出兵攻击。王浚不信,通知石勒直接前来,部将纷纷劝阻,王浚表示很不耐烦,你们一个个的图样图森破。幽州城门大开,黄泉之路的大门也就此对王浚打开。石勒亲率精锐骑兵,毫不费力的迅速驰入幽州城,袭杀王浚。现在流的泪,就是当初脑子进的水。西晋帝国北方最大的军阀王浚,就这样被戏剧性的干掉,首级被送给刘聪,手下精兵万人也被石勒一并除掉。灭掉王浚,西晋在北方能称为石勒的对手的,就剩并州刺史刘琨了。刘琨,自东瀛公司马腾离开并州继任刺史后,虽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可毕竟力量有限,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同盟者。王浚的同盟者是其女婿段氏鲜卑的段务勿尘,刘琨也把目光投向了鲜卑人,他的结盟对象是拓跋鲜卑的拓跋猗卢。王浚与段部鲜卑人结盟的代价,是其如花似玉的女儿。王浚送大家闺秀,刘琨无大家闺秀可送,只能送小家碧玉。他把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送给了鲜卑拓跋猗卢的儿子拓跋六修。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拓跋六修也确实替刘琨好好打了几仗。然而,这种以利益交换为基础的联盟怎能长久牢固?拓跋六修不知从哪里得知,刘琨的牙门刑延也有一款相同的美玉。好玉成双,凑成一对岂不更好、更值钱?拿来吧。强者从来就是开口就要,强取豪夺。刑延苦不堪言:我的那一块早就送给上司刘琨了,大王你那块,可能就是。拓跋六修嘿嘿冷笑,你这糊弄鬼呢。立即派人抓走刑延的妻儿,刑讯逼玉。这可是乱世,最洒脱的是打工仔们,随时可跳槽。刑延忍无可忍,直接率军投奔了刘琨的敌人刘聪,转而攻击并州。这样的联盟怎能有战斗力?316冬,石勒进攻沾城(山西昔阳县西南),刘琨命鲜卑拓跋猗卢的部将姬澹率军抵抗,刘琨率军后援,结果,姬澹大败,奔于代郡(山西大同市东)。关键时刻,后院又起火了,汉奸出现--刘琨部下,留守并州的长史李弘,献出并州投降于石勒。丢了根据地大本营,拓跋鲜卑也已然靠不住,刘琨只好只身投奔鲜卑首领段匹磾。至此,幽、冀、并的西晋势力基本上被石勒肃清。这为316年刘曜最后攻陷长安,灭亡西晋,创造了条件。国虽已破,可西晋帝国的忠实拥趸刘琨,还在做最后的努力。317年,刘琨联合段部鲜卑亲晋朝的军队讨伐石勒,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318年,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会支持段末波而投入牢中,次年6月22日被缢杀,时年48岁。段匹磾见风使舵谋害晋朝官员?非也。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段匹磾至死都是晋朝的小迷弟。段匹磾被段末波和石勒连续攻击后投降石勒,后却在石赵境内身穿晋朝朝服,持晋节,游说附近的豪强及投降的段氏鲜卑,搞反羯复晋串联活动。事情败露后,与弟弟段文鸯一起被杀,此时距离其杀害刘琨仅3年。他杀刘琨,应是乱世下的不安全感使然。这也难怪,乱世之下,司马皇室之间互戕、地方军阀之间火并,结盟、背盟比脱裤子还快,城头大王旗日夜变幻,谁能有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要不自我封闭,要不就对外攻击,很难能以平和之态处世,看看半岛上那个小胖子就知道了。至于文艺青年刘琨,在落难时还天真的相信所谓的朋友。在肉换肉,酒换酒的年代,如果还相信所谓的朋友,那说明你对朋友这俩字有什么误解。当你身处黑暗时,连影子都会离开你。刘琨受刑前,在狱中写下了那篇托意非常、掳畅幽愤的诗歌--《重赠卢谌》。卢谌,刘琨的僚属。此诗前半段表达了对晋室的忠诚,引用了姜尚、管仲、陈平、邓禹等人的典故激励卢谌,并期望他营救自己。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其中“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成为千古名句。刘琨是个出色的文学家、作曲家,甚至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出色的军阀。历史从来只会同情胜利者,而刘琨只能无奈的用生命做代价诠释了这句古老的格言。他的牺牲,相当于西晋最后的一点种子也被碾碎,西晋,也彻底成为历史。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玡王氏著名代表王导的建议下,在王氏及南方各大士族的支持下,于建康(南京)称帝,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汉人政权从此凭着长江天险,偏安江南。4.忽悠愤青北伐名将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之际,晋有两个坚定的乱世逆行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一个是刘琨,另一个就是祖逖。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避地司空原言怀》,唐,李白当石勒攻灭并州,刘琨逃亡的时候,他闻鸡起舞的舞伴祖逖,在干什么呢?他在与石勒握手言和、和平共处。结果是,刘琨被灭后,祖逖的一百多族人也被石勒一次性斩杀,灭族。一代北伐名将,如何走到如此天真又悲惨的一步?北伐,从南往北打,战线拉长,必须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也就是要有钱粮。东晋朝廷对祖逖的北伐是支持的。可草台领导班子刚搭建不久,皇帝家也没有余粮。拨给北伐大军的,只有千余人的口粮、三千匹布,剩下的装备?祖逖你自己想办法去吧,包括兵源和武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司马睿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算是给了点政策。但不用说豫州刺史,就是封梁王,没地,没人口,目前也只是空挂。困难重重,毅然义无反顾。祖逖招募了流民两千多人,稍加操练,即自京口渡江北上,中流拔剑击楫,“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慷慨激昂,感染力极强,众人均热血沸腾。渡江后,暂住淮阴。祖逖下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支起了数个大炉子。干什么?叮叮当当的冶铁,铸造兵器。连兵器都得自己打造,与乱世起事的流民何异?在北伐前给司马睿的上书中,祖逖信心满满:北方沦陷是八王之乱内耗造成的,中原人民在翘首以待朝廷派来的有名望的统帅,只要统帅振臂一呼,中原豪杰必望风归顺,届时收复中原将如拾草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宣传牌打出去了,别说中原豪杰望风归附,就是流民,好说歹说也只来了两千多,大部分还是冲着军队伙食来的。为什么?因为人性。北方的流民们,已或大或小的抱团自成体系,而且,也都有了各种各样的封号。譬如,流民帅张平,头衔就是豫州刺史,眼熟?对,跟祖逖的一模一样。你是豫州刺史,我也是,为什么要投奔你?我单干求富贵它不香吗?不仅如此,有些流民帅,如樊雅,半夜还偷袭祖逖,试图吞并这支不像正规军的正规军。你想破罐子破摔,没人拦着你。你想出人头地,那拦着你的人可多了。这,就是人性。这,就是祖逖北伐所处的环境。祖逖只好费时费力一个一个的收拾掉这些流民团,算是在河南站住了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这时,祖逖才真正成为豫州刺史。祖逖再接再厉,连连获胜,石勒坐不住了。祖逖北伐时,正是石勒称赵王的第二年。后赵建立初期,强敌环伺,具体有五股力量:1、前赵的刘曜,在长安虎视眈眈。2、汉人东晋政权,虽偏居江南,但一直有祖逖等热血战将图谋北伐。3、王弥的部将曹嶷盘踞山东,试图裂土称王。4、一干鲜卑人,包括段氏、代北拓跋氏、辽西慕容氏等。5、张轨家族,世代镇守凉州,史称前凉。强敌环伺,就得一个一个来,或远交近攻,或远近都攻。石勒选择了前者愤青的力量是可怕的,立志打回老家的汉族愤青的力量,更是无敌的。祖逖渡江北伐,连战连捷,“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兵锋直指石勒的大本营--河北。感受到愤青力量的可怖后,越来越油滑的石勒,改变了对付祖逖的方式—改用糖衣炮弹。且看这个炮弹上面所裹糖衣的熬制过程。祖逖本是北方士族,祖坟在幽州地界。石勒下令手下将幽州的祖氏祖坟修好,派专人好生看护。祖逖的一个部将叛变投降石勒,石勒直接将此人砍了,把脑袋送给祖逖:叛臣逃吏,咱俩都讨厌(价值观相同)。这个倒霉蛋投降的可真不是时候,四九年加入国民党,自己往枪口上撞。愤青,往往是感性的。祖逖被糖衣炮弹轰的暂时有点眩晕。接着,第二波糖衣炮弹又打过来了。石勒亲自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要求双方互通使者、互市。互市贸易,这对后勤供给困难的祖逖无疑诱惑力极大。贸易结果,“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祖逖彻底被石勒的“人格魅力”征服,回馈的结果是,凡是北方逃过来的人,祖逖不再接收(逖皆不纳)。东晋与后赵的“边境之间,稍得休息”。慷慨激昂之辈,往往感性,容易被奸诈之人利用。石勒稳住祖逖,才能腾出手来除掉了幽州、并州二刺史,王浚和刘琨。正在此时,东晋突然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任命。司马睿派戴渊为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坐镇合肥,节制祖逖。戴渊,字若思,江南名士。说是名士,是因为此人孝廉出身,风姿俊朗,书法卓绝,张怀瑾所作《书估》将其书法列入四等。此人军事能力如何?看履历。戴司令在上任前,任过高级秘书散骑常侍,御林军统领中护军,大部分履历是在皇帝司马睿身边工作,几乎没带兵打过仗。这次任命,意味着什么?一是,祖逖与石勒关系暧昧,东晋朝廷坐不了。二是,祖逖出发前军队未成规模,如今发展良好,成为东晋帝国除刘琨、王敦之外的第三大军事集团。如今,刘琨败死,祖逖北伐,南方王敦的军事集团独大,司马睿能坐的住?关于“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及其中的微妙关系,后文会有专述。攘外必先安内。司马睿需要控制祖逖的这支北伐军,来制约南方的军阀。然而,中央的这次任命,祖逖却显然深受打击。不被理解也就罢了,我自己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筹措钱粮、保证后勤。不被信任却最伤人,一个寸功未立的人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有监视的意图。祖逖“意甚怏怏,感激发病”。人在焦虑脆弱之时,容易产生“关系妄想”,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和一些本来与他不相干的事物,都与他有关系。祖逖养病中,术士观天象,“妖星见于豫州之分”,“将亡一豫州大将”。亡谁?戴渊新官上任,意气风发,自己病重卧床,不是我祖逖是谁?焦虑、愤懑、绝望之下,一代北伐名将,将星陨落,发病而亡,年55岁。祖逖病死后,石勒马上撕下面具、露出獠牙,派兵攻取了河南大片土地。若干年后,祖逖之弟祖约在南朝叛乱不成,率领全族人,投奔给他们家修过祖坟的石勒。当年给你们家修祖坟,现在再给你们家修座坟。石勒把祖家一百多口人押到集市上,一次性斩绝。当一个胡人不唱歌跳舞、烤羊肉串,而看上兵法的时候,很可怕。在刘曜等汉军大将陷洛阳、破长安时,石勒“高筑墙、缓称王”,韬光养晦,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一个强大的白种人建立的帝国,将诞生于中国北方大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