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领导的话,让武文杰像加了鞭的陀螺,愈发转得欢了。
新车的设计时速为160公里,但武文杰心里的标准是200公里。 为此,他跟团队发生过不少次争执。 跟提速有关的几个关键点,他都坚持把裕量多打一些。 为此,工作量会增加许多,有些甚至会翻倍。 面对同事们的质疑和不满,武文杰一般是报以微笑地坚持。 但有人怪话说得重了,他也会毫不客气地翻脸反驳。 还真有不堪压力的同事,把官司打到了总工程师那里。 武文杰毫不怵头:“没别的,我就是想看看咱们传统机车的极限到底是多少。”意见归意见,他团队的战斗力还是没得说。 劳模常和江一水带的操作团队也很给力。 对了,现在江一水也改名叫劳模江了。 不是他自己改的,而是大家按他师傅劳模常的模式给他改的。 连年当选劳模,才能有此殊荣。 武文杰为了160时速车型的试制,不断给二位劳模加码。 劳模江不耐烦了,发牢骚,被劳模常一通猛训。 劳模江也很委屈:“我加工的这个精度,都能达到190(公里时速)了,他还说不够,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尽管劳模江拿到的荣誉等级,有一项已经超过劳模常了,但作为师傅,劳模常训他训得依然一点也不客气。 “你懂个庇呀!你才站在哪儿?不过是站在机车车轮那儿,人家小武站在哪儿?人家站在司机室里。咱们跟人家比,差着大行势呢。你少瞎叨叨,动摇军心。你要再当工友的面瞎发牢骚说怪话,当心我不客气。”
他话是这么说,可对于武文杰异常苛刻的要求,也时常犯难不止。 有时急了,瞅着四下只有徒弟劳模江一人时,便发狠似地把帽子揪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劳模江则会小心翼翼地帮师傅拾起帽子,掸掉上面的脏东西,再捧到师傅面前。 劳模常不理他,停了半晌,才把头稍稠低一点,意思当然很明确。 劳模江乖乖地把帽子给师傅扣在头上。 有些活,师徒二人鼓捣一宿都弄不出来,劳模常会沉着脸,用不甘心的口气命令劳模江:“唉,咱们看来实在没辙了,你去找他吧。真丢人啊!”
“他”,当然就是指武文杰了。 既然厂里技术最好的工匠都干不出来,那就只能找设计者了。 论操作,武文杰肯定难望二位劳模之项背,但他可以利用他的资源。 老二和老七,就是他最常依靠的力量。 当然,他的曹老师,这会儿已经由原来的副校长,升任校长,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手中也有可以给他支持帮助的资源。 尽管外部资源都是暂时性的,但一方面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一步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用通俗的话说,如果技术最好的操作工人都干不出来的东西,那就只能借助于提高设备的功能了。 160时速的内燃机车要上试验线测试时,武文杰一反往常地心里感到特别紧张。 他经手的车型不是一个两个,自以为心里早就能够如止水般平静了。 但这次试车,真的不一样。 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岳父丁子成所说的,远处的鼓声近了。 他即将交出的这个车型,还远称不上高铁,但却是向真正的高铁迈出的第一步。 春寒料峭,武文杰却觉得身上冒汗。 铁科院环形试验线上,参加试验的领导和专家挤满了车里。 车号DF11-0001。 后面拉了七节客车车厢。 车上的有些面孔,武文杰是在电视上见到过的,还有好多,面孔虽生,但看胸前的名牌,都是业界如雷贯耳的人物,是在各种专著期刊上常见大名的。 忽听有人招呼,武文杰赶忙往司机室赶过去。 这里的面孔净是常上电视的。 武文杰有个奇怪的感觉:站在自己面前的领导专家,有些在电视里显得挺高大的,可实际上个头却并不高,而有些在电视上并不显高,面对面看去,真人可真不矮。 这种场合不是正式会见,用不着什么过多的客套,人家领导和专家叫武文杰过去,是要实打实了解新车的情况。 武文杰当然对他的车了如指掌,一通密集的提问,他回答得既言简意赅,又滴水不漏。 最后一个问题:“小伙子,这车最快你敢跑多少?”
武文杰愣了一下,答道:“160。”
众人的脸上现出些许失望。 问者似乎有些不甘心,追问道:“不用你告诉我们它的运营速度,你设计它的时候,考虑的极限速度能到多少?”
武文杰知道这个环形线目前还不具备冲高速的条件,他更担心这么多业内顶级人物齐聚车上,一定不能有任何差池。 他稍犹豫了一下,吐出了一个数字:“180。”
他话音落处,四下一片议论声。 众人的表情看上去立刻由沉闷转为兴奋。 “那今天就拿你的车试冲一下180。”
一个宏亮的声音定了盘。
司机启动了机车,站在一旁的武文杰感到手心里全是汗,嗓子眼里也有些发干。 试车,就是一次考试。 如果运行中出现小问题,当然要减分。 如果出现大问题导致试验无法进行,那就是不及格了。 而假如出现了重大事故,甚至造成车毁人亡,那得打多少分? 零分? 应该是负分。 好在那样的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但那种可能,是铁路人必须面对的。 按照铁路人不成文的惯例,新车型的设计者,在试车时都会毫无例外地守在司机室,而路内的许多领导,也都习惯于当仁不让地出现在试车的司机室里,见证新车型的试验,包括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向新的高速冲击。 这是武文杰第一次经历冲速度,紧张自然难免。 后面,他会在驾驶室这个熟悉的位置,一次又一次见证高铁速度新记录的诞生。 这是后话了。 试验线窗外的景色飞速闪向后方,列车很轻松就达到了120公里时速。 仪表盘显示,一切正常。 火车上的体感,也毫无异样。 “加速到130。”司机依指令,加快了速度。 “感觉正常。”
“很稳定。”
武文杰能够觉察到,自己额头上有汗水流了下来。 因为凭借他的敏感,车辆运行传出的声响,似乎隐隐有些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