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潘天佑独自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富家小姐身体不适,出于一个郎中的职责,他出手救助了这位不知名的姑娘。慌乱中,丫环们没来得及问他的姓名,而事情过后,潘天佑早把这件事情忘记。常言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虽说潘天佑把救人的事情忘在了脑后,而被救助的小姐,却一直把这件事情记在心头。潘天佑并不知道,这位小姐姓杨名秀芝,是城里大户人家杨老爷的闺秀。杨小姐的身体康复后,对不知名的潘天佑非常感激,自己那日在郊外游玩,归途中突发昏迷,随后被潘天佑相救的情景,又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潘天佑治病救人热情,说话知书达理,俊逸的相貌,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她每日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因此她的脑海里,时刻都是他的影子。为了搞清楚救人的郎中是谁,杨小姐派手下的丫环们,暗地里去查访潘天佑的消息。由于丫环们对潘天佑也是心存感激,所以在查访中特别细致,她们不仅查到了潘天佑的姓名和住址,还了解到小伙子尚未婚配。杨小姐听后心中暗喜,便央求家父请小伙子来家中做客,此时杨小姐的心中,已经喜欢上了潘天佑。再次相会,潘天佑才知道杨小姐是名门闺秀,年龄比自己小两岁,还未许配人家。而那次给杨小姐看病,潘天佑当时只关心小姐的安危,慌忙中对杨小姐并无太深的印象。但这次相见,他才发现,杨小姐不仅身材窈窕聪明美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加之杨小姐对他热情招待,潘天佑早已是心有灵犀。而后杨小姐与潘天佑暗中书信来往,互相倾诉爱慕之情。潘天佑也觉得小姐是自己的红颜知己,心中已有非她不娶的想法。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潘天佑看时机成熟,便央求老爹派媒人到杨老爷家去提亲,没想到被杨老爷一口回绝了。媒人走后,杨小姐问家父为什么不准这门婚事?杨老爷却说,我看小伙子说话不谦虚,有轻浮之感。杨小姐听了道:“年轻人有缺点可以改嘛。”
而杨老爷又说,潘天佑家中几代为医,在江湖上地位很低,我的女儿要嫁读书人。杨小姐又道,现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抱着不做良相,便为良医的想法。潘公子选择做郎中,也是很不错的职业。既然家父喜欢有功名的人,这个仍可商量,潘公子天性聪慧,成家后也可以叫他去报考功名。杨老爷看小姐铁了心要嫁潘天佑,最后说了实话。杨老爷对她道:“我们老杨家是杨家将的后代,而潘家是我们的世代仇家。自宋朝几百年来,潘杨两家世代不通婚,这是祖训。”
杨小姐为此事与家父多次争吵,最后与老爹闹翻了脸。杨小姐道:“家父真是老古董了,杨家祖上几百年前的恩仇,为什么还要殃及潘家几百年后的子孙?再说天下之大,潘姓枝多叶盛,怎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杨老爷为此辩解道:“民间宗族之间的事情就是如此。在乡下,比如田间分水,土地纠纷,不同种姓引起械斗,都会导致双方不通婚姻。潘杨两家的祖上,世代为仇天下皆知,你让我坏了祖上的规矩,我做不到。即使我答应了你们俩的婚事,整个家族里也会有人出面干涉,这将给全家带来无穷的烦恼。潘公子虽然相貌俊逸,是个才华出众的好青年,并且对女儿有救命之恩。你们做朋友认兄妹都可以,但是做夫妻不行。这就是你的命,女儿你认命吧!”
面对这样的老古董爹爹,杨小姐一狠心去了城外的尼姑庵,出家当了尼姑。潘天佑知道后,曾多次去尼姑庵劝说杨小姐还俗回家,但小姐看破了红尘不为所动。潘天佑的老爹见状劝说儿子,你忘掉杨小姐吧,天下的好姑娘多得是,爹爹给你另说一门亲事。但潘天佑此时已心灰意冷,决定外出去云游天下。几个月后,潘天佑游玩到了四川大足县一带。一天他去深山里游玩,无意中来到了宝丰寺。潘天佑看这里山清水秀草木繁盛,寺庙绝凡空灵幽静,就在这儿出家当了和尚。出家以后的潘天佑,当时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而寺里的玄明长老知道了他的身世后,却把他的行为看在眼里。他觉得潘天佑是一个可塑之才,是一个能弘扬佛法之人。为了激活潘天佑心中的信念,玄明长老带着他云游了大足县,在大足石刻的岩壁前,对他进行了现身说法。玄明长老告诉他,大足石刻主要是南宋初年的高僧赵智风一生所建。传说赵智风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其母去当地寺庙中祈祷,希望神佛保佑自己的孩子,后来赵智风的病居然不治而愈。为此,过了几年后,他的母亲便让赵智风出家当了和尚。庙中长老看赵智风聪慧,等他十五岁以后,就带他出去游学。赵智风在江浙一带游学三年,去过许多出名的寺庙。三年后,他认为自己学业有成,便毅然返回了四川的大足家乡。后来赵智风多方化缘筹措资金,开始在宝鼎山一带凿刻佛像。赵智风在宝鼎山下带领石匠凿刻佛像三年,后世人称大佛湾,现留存的佛像已不多。赵智风停工,主要是对地点、佛像造型、质量多方面不满意,但经过这一段的工作,为他后来凿刻小佛湾石刻作了预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后赵智风对宝鼎山重新调查规划,在宝鼎山沿山拾级而上,从山腰到山顶开凿佛像达几万座。从二十多岁开始,他带领工匠们,每日在群山峻岭中开凿佛像,一直到九十岁左右去世。他为弘扬佛法工作了近七十年,给后世留下了千手观音、大足卧佛、石刻藏经洞等珍贵古迹,后世人都说他功德无量。玄明长老看潘天佑有所醒悟,便对他进行了点化。玄明长老问他道:“我带你拜谒了赵智风高僧,看了他一生向佛的经历,你感悟到了什么?依老僧来看,赵智风前辈,之所以能做出如此大的功德。除了佛在他的心中,是因为他用一生的时间,实践了他对佛的真诚。”
玄明长老还对潘天佑道;“一个人一心向佛,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然你了却了尘缘,出家向佛,你可以像赵智风先辈那样去实践。你懂中医中药,你把你所学的医道,布施给天下所有的病人,让他们减轻痛苦,你就是在做治病救人的好事。”
在玄明长老的点化下,潘天佑回到了寺庙后,便开始做准备工作。过了不久,他在寺院中开诊,从此给山民乡民们看病治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宝丰寺里的众僧采药制药,积累治病经验,看好病人无数。当地的患者乡民们都说他功德无量。却说陈守田来到宝丰寺的这天,年过五旬的慧能法师,正在给乡民们看病。一个多时辰过后,手下的小和尚进来禀报,寺庙门口的病人已经不多了。看看时间已快到午时,慧能法师心道,看来今日可以早些收工了。但就在这时,他突然觉得心中烦热,摸病人脉门的手指也颤抖了一下,鼻中仿佛闻到一股淡淡的异香。他心中一惊:这是什么味道,莫非自己已经患病?慧能法师脸色突变,随即叫过一个小和尚来,让他先去寺庙山门外去看看,然后再到寺院的大殿、后院去查看一下,看是否有外人和生人到来?过了一会儿,小和尚回来禀报,他说有一个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先在大殿上焚香礼佛,后又在寺里的中院和后院游览。这个年轻人看起来非常好学,见寺庙里有几棵高大的树木不认识,便向他请教。当小和尚告诉他,寺院中的这几棵树,是珍贵的金丝楠木和银杏树后,年轻人连连说长见识了。小和尚借此问年轻人,你来寺院有何事情?而年轻人告诉他,等法师就诊完毕后,他有要事求见。听了小和尚的禀报,慧能法师喜上眉梢,心道:“这就对了,难道自己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他急忙叫小和尚,把客人请到后院的禅房里。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慧能法师已诊完了病人,随即转回了禅房。却说慧能法师这些年的心愿,就是想收一个杏林高徒,过去多少年来,他只收寺中的山门弟子。然而经过他的观察,这些弟子多年来却长进不大,他们只能应对普通的病症,而不能领悟中医中药的精髓。在他的心里,这些弟子们,或许这辈子只能做他助手了。由于对这些弟子感到失望,所以他萌生了要收一个俗家弟子的想法。慧能法师知道,即使收一个俗家弟子,也要机缘巧合,而着急不得。他所看中的弟子,首先必须热爱中医医术,有医学方面的实践基础。被选中的弟子,不仅要头脑聪慧,而且要有救死扶伤的品德。这几年来,寺里虽说也有俗家弟子前来求学,但慧能法师竟然没选中一个。为此他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年岁大了,这个愿望恐怕无法实现了。今日听说一个外来青年在寺中游览,自己派小和尚前去观之,不料这个年轻人谦虚好学,而且还想求见自己。知道了这些情况后,慧能法师心中一阵狂喜,莫非自己所学的医术,将要后继有人了?